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赏邮忆旧游 | 穿越大三峡(下)
(续前文:水清峰碧小三峡)
河道狭窄,游船紧贴着山崖而行,船上人似乎伸手就可以够到山崖上的草木。驾船人用竹篙不时地撑开浅滩和崖壁,偶尔提醒一句:山上会有猴子出没。于是游客们睁大眼睛,希望捕捉到猴群的身影,但始终没有真正的发现。老伴也一直紧盯山崖不放松,我以为她是在观望风景。后来才知道,她是怕山上有石头滚落到船上!

【照片 石壁下的小三峡游船】


越往上,河道越窄,河水更浅。最后,游船终于在一处小石滩边停下来。向前望去,峡口只见一道狭窄的天光。四处看看,河底凸露出两三处若连若断的卵石滩,石滩之间流淌着涓涓水流。游人们于是纷纷下船,凭借着这几处石滩,跳跃跨越过河道,在河滩两岸自由疏散筋骨。我和老伴也互相牵护着下船,同行的一位热心游客立刻为我们抓拍下一张携游小三峡的珍贵留影。

【照片 携游小三峡】

之后,游船顺流而返,到达一处相当宽阔的河面。水面波光粼粼,这才发觉天上悬着一轮红日。河上汇集了许多游船,黑压压一大片,不知它们何时汇集于此,也不知它们游的哪条线路,大概都是在此等候车辆转运吧。晚饭前,再次乘车返回江轮。

巫峡西陵顺流下

一夜无话。拂晓,江轮再度启航,进入巫峡。
巫峡是长江横截巫山主脉形成的深峡,长约46公里,人称“大峡”。古诗云:“巫山高,三峡峻。青壁千寻,深谷万仞。”巫峡气势磅礴,景色清幽,是长江三峡景观最精华的地段。
“放舟下三峡,心在十二峰。”巫山十二峰,高耸在巫峡两岸,北岸六座,南岸六座。南岸的六座,在江船上只能望见三座。这就是所谓的“十二巫山见九峰”。它们拔江而起,摩天穿云,把滔滔长江夹持在弯曲狭窄的水道中。江轮顺流而下,两岸青山连绵不断,山势高峻又变化万千,江流湍急且曲折回环。好几次眼看前路好像已被大山阻断,忽然间又峰回路转,江流奔去,别开云天。

【长江三峡·巫峡 邮票 1994-18(6-3)】


观望着巫峡两岸的景色,真佩服古代诗人们的文笔。“巫山峨峨高插天,危峰十二凌紫烟。万丈赤幢潭底日,一条白练峡中天。”好一个“一条白练峡中天”!如果不是亲自舟行三峡,白居易怎能有如此精妙的佳句!还有阎立本写的:“君不见巫山高高半天起,绝壁千层画相似。君不见巫山磕匝翠屏开,湘江碧水绕山来……”这是以画家的手笔,勾勒出巫峡这道曲折磅礴的百里画屏。
“巫峰十二郁苍苍,片石亭亭号女郎。”巫峡中最令人向往的景观,当属“神女峰”。“神女峰”又叫“朝云峰”,苍翠的峰顶上,一块峻秀的石柱傲然独立,真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女郎”,她就是“神女”的化身。神话传说,神女本是天帝的女儿瑶姬,她帮助大禹治水成功后,便化身在此,护佑行船平安,造福人间。后来楚国的辞赋家宋玉作《高唐》《神女》二赋,又赋予了神女朝云暮雨、婀娜多情的曼妙风姿。

【长江三峡·神女峰 邮票 1994-18(6-4)】


江轮驶近神女峰,船上的喇叭指点游人观赏。人们拥挤在船头船尾和船舷甲板上翘首而立,远远望见北岸山巅那座亭亭独立的石柱,终得瞻仰了“神女”一面。
(注:神女峰邮图上的景观,在江船上无法看到,因为邮图的视角是从神女峰的的背面望过来的。)
神女峰后,江轮驶过神农溪口(它的上游就是神农架),再慢慢驶近北岸的又一个著名河口——香溪口。
香溪口有昭君村。杜甫诗“千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写的就是这个地方。这儿又是屈原的故乡。游人们在江轮上,可以清晰望见北岸的屈原祠。

【长江三峡·屈原祠 邮票 1994-18(6-6)】


相传屈原投江汨罗,一条金色神鱼将他的尸身吞下,游到屈原故里附近的香溪河口,再吐出来。屈原的姐姐便把屈原安葬于此,并在此地定居下来,故得地名“秭归”(“秭”即“姊”)。

【长江三峡库区古迹·屈原庙 邮票 2007-28(4-4)】


过了香溪口,便进入西陵峡。
西陵峡的江面显然开阔了许多,这是因为两岸的山崖有过大规模的崩塌,为江水腾让出了较宽的河道。但是,崩塌的山石就隐没在江面之下,形成成片的暗礁、漩涡、激流,所以人们认为西陵峡是三峡中最险恶的一个峡。
西陵峡逶迤长达76公里(从香溪口起到南津关止),又有说长126公里(从官渡口算起),是三峡中最长的一个。它宽谷与窄峡相间,峡中套峡,被欧阳修誉为“名峡荟萃聚西陵 西陵山水天下佳”。著名的峡谷,有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灯影峡、黄牛峡等。
“兵书”,其实是古时僰人留下的悬棺。“宝剑”,是一根挂垂江上的石钟乳。“牛肝马肺”,也是江崖上悬挂的片状钟乳石。不过,如今“牛肝”尚无恙,“马肺”却在清朝庚子年(1900年)间,被闯进长江的英军炮舰开炮打碎了一片。“兵书宝剑存形似,牛肝马肺说寇狂。”郭沫若的诗句,诉说的就是这段历史。

【长江三峡·西陵峡 邮票 1994-18(6-5)】


江轮行驶在西陵峡中,已是下午时分。船过灯影峡时,夕阳西照,山顶那几块巨石被笼罩在奇妙的光影中。轮船缓缓前行,游客们目送“唐僧师徒”在西行取经的路上渐行渐远,自身也随着江轮的下行,向壮美的三峡依依惜别。

大坝横江锁长峡

江轮驶出西陵峡,江面明显宽阔起来,原来峡江两岸壁立的高山,慢慢变为低岗和浅丘,真有几分“山随平野尽,水入大荒流”的感觉。然而,过去两天在四百里峡江里穿越的观感和激动,却难以平息。
忽然,江面远处的地平线上,仿佛横着一条灰黑色的链条。渐渐地,这链条越来越清晰,像一道端直的矮墙,无声而又坚决的截断了滚滚江流。啊,这就是即将合龙的三峡大坝!
人们都纷纷从船舱出来观望。大家知道,这一年(1997年)的11月,就是我们此行的一个月后,这道大坝将完全“合龙”,完成“大江截流”的壮举。此后,“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雄伟蓝图就将成为现实!

【长江三峡工程·截流 邮票1997-23】


大坝尚未截流,江轮从其北端的通航明渠顺利通过。再往下游行驶不久,又一座巍峨的大坝横亘在江上——葛洲坝大坝。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是长江三峡工程的“预备工程”、“配套工程”。1971年第一次开工,1988年12月竣工,兼有发电和改善川江航道的综合功能。

【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主体工程 邮票 T.95(3-2)(1984)】


葛洲坝建有三个船闸输送上下游来往的船舶过坝。第一次经船闸过坝的游人都很好奇兴奋。江轮缓缓驶进船闸,上游闸门关闭,下游泄流闸开启,闸内水位缓缓下降,闸里的船只也随着缓缓下降,渐渐落入几十米深度的闸底。当闸内水位和下游水位齐平,下游闸门大开,江轮便平稳驶入江中。一场轮船升降机的体验,是这趟三峡游的压轴节目。

【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二号船闸 邮票 T.95(3-3)(1984)】


傍晚时分,江轮停靠宜昌港码头。穿越大三峡之游在宜昌的满城灯火中降下帷幕。
一个月后,1997年11月8日下午15时30分,三峡大坝在万众瞩目下成功合龙;六年之后(2003年6月)开始蓄水发电。三峡大坝蓄水高程175米,大大提高了三峡原有的水位,曲折幽深的峡江,变成了风光无限的“三峡库区”。我曾经四次乘船穿越三峡(三次顺水、一次逆水),而1997年国庆假期的这一次旅行穿越,恰好赶在三峡大坝即将合龙之前,是我对三峡原貌的最后一次观瞻,也是一次饱含深情的致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峡美景组图
1994-18T《长江三峡》特种邮票
乘船航行在万里长江上,品味古今重庆十大文化符号长江三峡
三峡大坝没建成的罕见照片,简直是人间仙境
《话说长江》第十一集 壮丽的三峡
消失的三峡,长江三峡原始风貌,请您回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