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人工智能这件事上,马斯克和贝索斯究竟谁对谁错?

 编 者 按 

特斯拉CEO伊隆·马斯克与杰夫·贝索斯对人工智能持有正反两种不同的观点,但真正的答案或许并没有那么非黑即白,很可能介于二者之间。


人工智能今后对人类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如果你一直在跟踪人工智能的各种观点,可能会感到有些搞不清状况。一边是始终警示人工智能风险的特斯拉和SpaceX CEO伊隆·马斯克(Elon Musk),另一边则是认为人工智能可以造福人类的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以及亚马逊和IBM这样的公司。


究竟谁对谁错?面对人工智能,我们究竟应该忧心忡忡,还是热烈欢迎?答案或许并不是那么非黑即白。


马斯克曾经对人工智能的阴暗面提出高声警告——这有可能在未来显露出来。到那个时候,人类会变成对机器无关紧要的东西吗?事实上,这正是马斯克投资人工智能行业的一大重要原因。这样一来,他就能够密切跟踪这项技术的进步。


另一方面则是各大企业的高管,以及快速推进这项技术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他们正在带领我们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领域。很多公司可以从人工智能中获益,但也有很多无法获利。由此可见,这项技术可谓机遇与威胁并存。


人工智能是机遇还是威胁?或许二者兼备……



虽然这项技术令人振奋,但也非常新颖,而且存在很多未知,而这种未知恰恰会构成潜在的威胁。而其中蕴含的不确定性也导致我们只能抓瞎。我们还不知道明天会怎样,也不知道人工智能会带来哪些改变。这是巨大的未知,我们认为自己知道,但这只是傲慢使然,我们其实并不知道。我们必须忍耐这种现状,明白技术可能领先于我们的认知和控制能力。


倘若如此,难道不应该小心翼翼吗?难道不应该采用经过深思熟虑的慎重方式吗?毕竟,在枕头大战中,一旦枕头里的羽毛漏出,在房间里四处乱飞,那就无法再把它们装回枕头。人工智能同样如此,一旦它猛虎出笼,走向成熟,我们有朝一日或许就无法再控制它。


人工智能被视作一种智能……一种人造的智能。这正是马斯克看重的要点。那么,这会成为机会还是威胁呢?就我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应该是二者并存。那么,究竟应该如何鼓励机会,弱化威胁呢?这才是我们当今面临的挑战。


关于人工智能、云计算、无线和电信


人工智能的发展起步较慢,然后经过年复一年的进步,逐步走上正轨,然后具备越来越强大的功能。人工智能可能就像我做演讲时候提到的故事:如果你把一只兔子扔进一锅开水,它就会蹦出来。但如果你把它放进一锅常温的水里,然后慢慢加热,它最终会被煮熟。所谓“温水煮青蛙”。


亚马逊从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里看到了该公司未来发展的良机,此外还有Amazon Go零售店、无人机送货和其他很多新型技术。然而,随着这项技术越发成熟和聪明,有朝一日可能会越过警戒线,从而改变一切。马斯克认为,当这种情况出现时,再要做出改变来保护自我可能就为时过晚。


还有一些像IBM一样处于中间状态的公司。IBM表示,他们的沃森系统可以提升人类本身的能力,帮助人类做更多的工作,达到更好的效果,但仍会受人控制。它还将帮助我们过滤海量数据,但却不会使用这些数据。听起来,人工智能似乎永远会作为一种资源为我们所用……这听起来的确不错。然而,并非所有人工智能公司都有同样的目标。很多企业甚至根本不想沿着这样的道路发展。


IBM沃森世界大会让我们认识了人工智能


当我几个月前参加IBM沃森世界大会时,对沃森如今的触角感到惊讶,现在竟然有这么多不同种类的企业和行业与沃森合作,或者直接使用沃森。不过,沃森仍处在发展初期。


IBM提供了人工智能的正面例子。实际上,IBM并没有将其称作人工智能。相反,他们称之为认知智能。这是因为人工智能这个词带有负面含义?还是他们塑造沃森品牌的方式?或许二者兼有。


我认为,某些公司可能会在较小的范围内提升自家服务。这对很多企业来说都是一种成功的做法,可以提升他们的竞争力。较早采用这种技术的企业可以获得暂时的竞争优势,直到人工智能成为做企业的常规成本。


人工智能向未知领域迈出一大步


然而,随着人工智能逐步强大,影响力逐渐扩大,问题就又绕回来了:它是否会变成马斯克所担心的那样?这是我们必须扪心自问的重要问题。人工智能是向未知领域迈出的一大步。


我们如今已经在使用人工智能。想想苹果Siri、Google Now和微软Cortana。人工智能的下一个阶段已经出现,那就是亚马逊Alexa和Google Home。这些都很令人兴奋,但每前进一步,我们都会失去更多隐私。所以,人工智能的发展是把双刃剑。我们必须在前进过程中时刻牢记这一点。


企业的应对方式至关重要。通常来说,企业在应对文明社会的问题时往往措施不当。我的一个朋友今天早晨说,亚马逊Kindle会自动下载Alexa——她不希望这样……她不信任这种做法。她不希望自己的言行都被别人听到,或者被亚马逊记录下来。


没错,确实存在这种问题,她也没有授权亚马逊将其下载到自己的设备。她对亚马逊很生气。这是亚马逊希望的结果吗?他们是否在乎呢?又或者,他们是否希望将他们的人工智能强加给我们?


亚马逊Kindle未经允许下载Alexa


虽然有很多好处,但它仍会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侵犯我们的隐私。企业也必须多加小心,因为并非所有人都喜欢人工智能。一不留神,就会有很多公司踩雷。并不是说人工智能不好,这种技术肯定有好的一面,但凡事都有两面性。


事实上,所有医生都会告诉你,“是药三分毒”。好吧,类推到此为止,你应该已经明白我的意思了。我们不能停止人工智能的开发,所以必须要小心行事,从一开始就要做对。我们要为自己、为我们的社会和子孙后代负责。


所以,我现在认为真正的答案往往在两个极端之间。或许明天会充斥各种或好或坏的新技术。或许在发展初期,人工智能可以增强我们的能力,促进人类的文明。这会让我们感觉舒服,并最终依赖这项技术,就像我们如今依赖iPhone和Android手机一样。


问题在于:接下来怎么办?我们今后回想起来,是否会为今天的人工智能开端感到高兴?这对全体人类来说究竟是好是坏?我认为,有些人工智能将会融入我们的文明之中,但我也担心马斯克发出的警告。未来的人工智能革命或许的确有一部分超出我们的控制范围。


我们能做的就是关注其他有影响力的聪明人的所思所言。所以,马斯克和贝索斯的辩论还会持续发酵,从而让我们了解人工智能的最新状况。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停止发展人工智能,即便我们想这么做,我也不认为我们能够终止这种技术的发展所以,还是摸着石头过河,在前进过程中睁大眼睛吧。


延伸阅读


没有它,人工智能将是一场灾难


多年前,一次某国军队演习刚刚结束,主控台的操作人员正打算关闭计算机,然后下班。但是有一台主机总是不能像平常一样顺利关机,所以操作人员不得不对这台主机进行检查。


结果大吃一惊,这台主机正在向某台远端服务器发送演习数据。这时操作人员才知道他们的机器在演习之前就被黑客入侵了,他们演习的全过程就好像给别人在表演一样。



防卫严密的军队尚且如此,我们自己设备的安全程度又如何呢?当我们拿起自己的手机的时候,我们进行的一切操作和一切信息都被别人知晓,甚至我们自己都不知道的信息黑客知道,那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呢?


如果说手机不算严格的人工智能设备,那么试想,当未来的汽车大规模使用自动驾驶的时候,有黑客大范围黑入了自动驾驶系统,正在车里享受自动驾驶和风景的你却浑然不知自己的生命已经在别人手里了,你又会怎么想呢?


当然,你可以选择鸵鸟的方式把头埋进沙子里,选择不相信我所说的。但是,我说的这一切其实只是今天生活的现实而已。因为互联网安全和信息安全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的重大问题。在美国的一个测试中,四个美国黑客通过各种手段能够轻松获得一个人的所有信息,包括银行卡的卡号密码,伴侣的生日,甚至能够知道这个人出生的时间地点和医院的监护人员信息。


这其实是说,你在黑客的眼里没有什么隐私,你透明地并且一无所知地活着,然后死去。你的一切信息成为了别人的赚钱手段,你把你的交给了别人,仅此而已。


延伸到人工智能来看,当今人工智能的发展主要是在于一个一个的产品,对于设备的安全性和生态的安全性毫无考虑,所以,你有理由质疑:人工智能真的在未来会是我的人工智能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你首先需要知道在今天,网络安全都包含了那些东西。我将主要从网络结构、加密和网络监听三块来解释。


当你接触任何电子设备,或者直接说未来的人工智能设备的时候,你是在使用它,这就意味着你关注的是它的应用性,然后当你连上有线网或者无线网的时候,你的设备就接入了一个更大的系统中,只不过你并不知道这个系统是怎么运行的,因为你仅仅关注的是你的设备的应用性。所以,正是因为你对整个网络结构的无知,别有所图的人才能趁虚而入,用你的信息赚钱。


网络结构可以理解成为在机场坐飞机的过程。首先你需要买票,然后托运行李,你登机出发,飞机起飞,飞机进入飞行航线,接着飞机着陆,你下飞机,认领行李,如果你认为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就会拿着机票去投诉。


这就是整个过程,网络也是如此,只不过把它结构化了。比如机票的购买和投诉是一层,行李的托运和认领是一层,旅客登机和到达是一层,飞机的起飞和着陆时一层,飞机在空中的飞行航线是一层,这五层简洁地表示出你在机场活动的全过程。


这种分层的方法有几个特点,每一层实现特定的服务,每一层通过自己内部的功能实现,每一层都依赖于下层提供的服务。因为你知道你没有办法从这个机场直接到另一个机场,所以需要借助飞机,这时就出现了整个层次结构了。



网络结构也是如此,一般而言它是一个四层结构,成为TCP/IP结构,包括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当你拿起手机发送信息的时候手机产生意义的数据流就是应用层的东西,你关注的就只是这一层,数据链路层可以理解为设备的硬件部分。


对于这样一个结构而言,安全的问题会出现在每一层,所以应对的方式就是,设备本身要在物理层面稳定且有防护能力,在网络层要有防火墙防止入侵,传输层的信息传递要保证是秘密的,应用层则要求不轻易泄密。这样你的设备就会从结构上是安全的。


当然当你使用自动驾驶汽车的时候,为了方便起见你肯定会公开位置信息等一些信息,这确实让你方便了,但同时降低了安全性,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在结构性安全的前提下在安全与方便上找到一个平衡点,否则,追求绝对的安全就只能是不使用任何网络设备了,这当然不能想象,因为现在你手上可能正拿着新的智能语言系统或者能够连接互联网的VR设备。


接下来是加密。加密是在传输层进行的活动。你希望你发送给别人的信息或者你存储在云端的数据只有你和特定的人知道,所以你需要对信息进行一定程度的处理,这种处理就是加密,是将明文转化为密文的过程。


最早的加密是著名的凯撒密码,就是每个字母移动一定的顺序然后进行书写发送,对方再进行解密。这个过程中间使用的规则就叫作密钥,密钥有两种类型,一种叫做对称密钥(AES),另一种叫做非对称密钥(RSA)。凯撒密码就是一种典型的对称密钥,而当今著名的PGP加密工具依赖的就是基于哈希进行计算的非对称密钥,并且已经达到了2048位长度。



不管是什么样的加密方式,目的都是相同的,就是保证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破解而泄密。但是不被别人截获信息不更好吗,更是防患于未然吗?当然是那样,这就是网络监听的功能。


一般而言,黑客展开攻击会先进行长时间的信息搜集,比如网络的漏洞在哪里,目标机器的防火墙防御能力怎么样,目标机器的端口有没有可以入侵的可能,目标机器与远端服务器的通信大致有什么规律。也就是说,黑客会对网络空间进行扫描,然后悄悄地等待攻击的机会,一旦发现可以攻击的漏洞,就像猛兽一样展开攻击。最后,就是文章开头演习中的那台可怜的主机的结果了。这叫告诉每一个使用智能设备的用户,防火墙和一些软件层面的反扫描和反入侵手段是不能省略的。


好,以上大概解释了一下网络安全要发力的地方。这就是说,处于对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风险的考量,投资者应该考虑到对整个人工智能系统和未来人工智能系统互联安全的重要地位。



每个人都知道,现代社会一天也不能缺少电力,但是古代几千年并不依赖电力。所以在未来每个活动都不能缺少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的时候,我们有理由保证产品最大程度的安全和持续的安全的服务。


举个简单的例子,沙盒运行的苹果IOS系统在安全性上高于开放的Android系统,所以在苹果的战略中,苹果生态中每个产品和整个生态系统的安全是不需要过多担心的,可以将精力投入更多具有前瞻性的领域。


但是基于Android的系统由于本身易受到攻击,当它们组成一个生态的时候,要想保证安全性,就必须进行极多的措施,可是这些措施往往会提高产品复杂程度降低用户体验。这也就是在苹果生态圈的用户会越来越依赖苹果设备和服务的原因,安全和效率,这两点带来了极佳的用户体验。


自身安全的系统就像一个武林高手,他不会害怕可能的风险,但是过于开放的系统就像一个手无寸铁的人,不得不穿戴各种防御装备,甚至造出城墙来保护安全。试想,如果未来苹果依赖于IOS系统的安全性发展出一套人工智能系统,那么你会使用苹果的产品还是使用臃肿的Android呢?


总而言之,有远见的投资者应该提前关注人工智能设备的安全问题,因为,你并不想你的设备上的一切都被别人知道的一清二楚,你想要隐私,所以在未来更加开放的时代,人们对安全和隐私的诉求只会更加强烈。


因此,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必须让人工智能产品始终成为使用者自身的安全的人工智能产品。



来源:AI世代、i投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比尔·盖茨、马斯克、贝索斯和皮柴,这些科技巨头都是怎么说人工智能的?
让马云、马化腾和马斯克都感到压力的男人,估计只有他了
马斯克推出“擎天柱”,PK贝索斯的“机器狗”
能让马云、马化腾、马斯克倍感压力的男人,当世估计只此一人
看看科技巨头如何理解人工智能
马斯克花费1亿买豪宅 买下一条街引争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