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孔子为什么要写作《系辞》,就是为了辅导后人读懂《易经》

记得1991年的时候,在新华书店里买过一本《白话易经》,这是一本装订精美的书,是两名台湾学者合著,由岳麓书社出版的。

当时买书的时候,也没有关注作者是谁,只是看到书本前面的《重印说明》上写着:此书自一九七四年十二月问世以来,特别受到读者的欢迎。这次印行,系据一九八一年十一月台湾商务印书馆第六版,但改以简化汉字横排。

随后又看了作者的《叙言》,觉得这篇《叙言》不同于以往出版的《易经》书籍,可以明显感觉到这是作者发自内心的语言,又看了作者讲到此书的写作过程,于是就花了5.40元买来了这本《白话易经》。

按照以往看《易经》的习惯,总是先翻到《系辞》第二章:“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这一段文字,就是先要看看人家对这一段十二个盖取的解释。

非常遗憾的是,作者在这本书中,对这一段十二盖取的解释,依然跟以往所有的书籍一样,都是一个盖取一种说法,根本就没有用同一个原则、同一个道理、同一个方法来解释十二盖取。

没过几年,台湾著名人士南怀瑾先生的书,在大陆卖得很火热,我们也有幸拜读了南怀瑾先生的《易经杂说》和《易经系传别讲》,本以为凭着南怀瑾先生的学识,一定能对《系辞》中的十二盖取,会有一个全面合理的解说。但是,南怀瑾先生也没有把十二盖取的原理说出来,甚至连提都没有提起。

后来在整理书架的时候,又翻到了那本《白话易经》,无意中看到作者,原来就是大名鼎鼎的南怀瑾先生和他的学生徐芹庭先生。关于这本《白话易经》的写作过程,南怀瑾先生在《中国文化泛言》一书中,有一篇《《周易今注今译》再较后记》的文章,有兴趣的读者网友们可以翻阅一下。

至此,我们才开始怀疑,或者说我们才开始相信,这些古往今来的文人学者们,包括南怀瑾先生和徐芹庭先生,都没有办法用同一个原则、同一个道理、同一个方法来解释这一段十二盖取。

据我们所知,如果一个真懂得《易经》的人,是肯定能用同一个原则、同一个道理、同一个方法来解释十二盖取的,若不能用同一个原则、同一个道理、同一个方法来解释十二盖取的,则任凭他名气多大、头衔多高,对于他所讲述的《易经》,都是值得商榷的。

十二盖取中的每一个盖取,都是一个事件盖取一卦,那就应该可以用同一个原则、同一个道理、同一个方法来解说才是,而不应该这个盖取是这样的说法,那个盖取是那样的说法,这种毫无通用性的说法,肯定是不对的。相信每一位看过《系辞》第二章的读者网友,都会对这十二盖取有这样的疑问。

我们经过再三考虑之后认为,既然在当今社会上还没有人,发表过用同一个原则、同一个道理、同一个方法来解释十二盖取的文章,那就由我们来起这个头,先把我们对十二盖取、对《系辞》、对《易经》的理解介绍出来,希望我们的文章能够引来真正的高人。

读《易经》必先读《系辞》,这是学习《易经》之人不可能绕得过去的一座大山。《易经》虽然作于商周,但被儒家创始人孔子尊为儒家的重要经典,并为之作十翼之传,后来又被尊为群经之首而一直留传于世。

《易经》由孔子的儒家而传,所以我们这些后人,就不可能绕过孔子的儒家去学习《易经》,这就好比要绕过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来学习现代物理学一样,肯定是不可行的。

《系辞》是孔子为《易经》所作的《易传》之一,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篇。为了说清楚《系辞》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又不得不经过一番文字考证,有兴趣的读者网友,可以看一下考证过程,若是直接想看答案的,就请跳过这些考证内容。

系辞一词,在《系辞》中出现过五次,“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系辞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断也”、“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

从这五句话来看,系辞显然就是指卦辞和爻辞,是用来判断吉凶的。

系,繁体字写作,根据帛书《系辞》中有四处作繫(按颜师古及《集韵》、《类篇》注为古繫字),一处作係。

繫,根据《说文》注音为(ji),古诣切。释为制作丝棉时最不好的那部分。但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经过考证认为:大徐古诣切,非也。此字之本音见《周易释文》,音口奚反,《集韵》:繫,牵兮切。而六朝以后舍系不用,而假繫为系,遂使繫之本义埋蕴终古。

根据《康熙字典》引《广韵》、《集韵》、《韵会》:并胡计切,音系。《周易·系辞》疏:系辞者,圣人系属此辞于卦爻之下,又云系辞者,取纲系之义也。《释文》:系,本系也。又续也。《周礼·天官·大宰》:以九两系邦国之民。注:系,联缀也。《康熙字典》又引《集韵》:系或作繫。根据《说文解字注》,古文系(xi)才是《周易释文》的本音。

系,根据《说文》:繋也,凡系之属皆从系。但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却认为:县(悬也,县为悬的本字)也。县(悬),各本作繫,非其義,今正。并引《说文》:县(悬)者,系也。引申为凡总持之称。故系与县(悬)二篆为转注。系者,垂统于上而承于下也。系与係可通用,然经传係多谓束缚,故係下曰絜束也,其义不同。从糸,糸,细丝也,(悬)物者不必粗也。

县(悬),根据《说文》:繫也。徐铉注:此本是县(悬)挂之县(悬),借为州县之县。今俗加心,别作悬,义无所取。《说文解字注》又对县(悬)作注:繫也,繫當作系,不作繫也。系篆下云繫也,当即县(悬)也之讹,二篆为转注,古悬挂字皆如此作。引申之,则为所系之称。

系,根据《康熙字典》引《博雅》:相连系也。《前汉·叙传》系高顼之胄兮。应劭注:连也。《后汉·张衡传》系曰注:系,繫也。《文选》注:言繫赋之前意也。

从《说文》来看,段玉裁之注也有不合理之处。

1,《说文》把系训为“繋也”,把县(悬)也训为“繫也”。可见此繫当为连续、联属的意思,并不是指最不好的丝棉,意思已经很明白了。

2,系不一定要悬挂起来,但悬挂起来则一定要系,《说文》把(悬)训为“繫也”无疑是正确的,但段玉裁把系训为“县(悬)也”就不合理了。

係,根据《说文》:絜束也。《说文解字注》:絜者,麻一耑也(一束麻也)。絜束者,围而束之。束之則缕与物相连,故凡相联属谓之係。《周易》:係遯,係丈夫,係小子。《释诂》曰:係,继也。《康熙字典》引《尔雅·释诂》:继也。疏:係者,繫属之

系、繫、係,《古代汉语字典》对这三个字作同一种解释:系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是会意字,像一只手拿着两束丝的样子。系的本义是连接,引申为继承、继续。释义:1,悬,挂。2,拴绑,捆扎。3,牵挂,眷恋。4,系结用的绳、带子等。5,连接,继承。6,拘囚。7,联系,关联。

综上所述,《系辞》之系当为古文系,读作(xi),就是纲要式的连续、联属的意思,相当于用一根绳子把几样东西串联了拎起来的意思。

再根据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又根据《汉书·儒林传》:“盖晚而好《易》,读之韦编三绝,而为之传。”帛书《易传·要》:“夫子老而好易,居则在席,行则在橐。”

可见,孔子晚年的时候很喜欢读《易经》,并为之作传,并对这一篇传文定名为《系》,表示《系辞》一文是《易经》联属的纲要。

本文之所以不厌其烦地把系辞一词说上一大堆,就是想说清楚系辞一词的含义及来历,这样就能有助于我们为理解《系辞》找准思路。

所以,《系辞》中的五个“系辞”,正如《康熙字典》所引用的孔颖达疏:系属其辞于爻卦之下,就是对卦象和爻位再作一个连续的纲要式的说明。

孔子所作的《系辞》,就是对整篇《易经》经文作一个联属的总体说明,就是整部《易经》的总体纲要,从这个意义上看,《系辞》就是《易经》一书的导读。

所以,我们对于《系辞》一文,应该定性为《易经》一书的纲要和导读,而不可以把《系辞》当成哲学书,更不能把《系辞》理解成什么先秦儒家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集大成,甚至把“一阴一阳之谓道”理解成宇宙观,把“是故易有太极,太极生两仪”这一段理解成宇宙衍生观,这些都是没有真正理解系辞这两个字的含义,才导致的毫无根据的主观猜测。

系辞上

第一章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帛书意思与今本完全一致。

对于《系辞》第一章,我们可以这样来梳理出两条线。

第一条线:天,尊,乾,高,贵,动,刚。

第二条线:地,卑,坤,贱,静,柔。

由这两条线就可以引出两点:

1,这两条线的划分,是按照客观情况为依据的,因为自然界的情况就是如此。

2,由这两条线就引出了取象类比这个概念,因为同一条线中的事物都具有类似性。

我们对于具有类似性的物体,就可以采用归纳总结抽象综合的方法,就像把苹果、桃子、西瓜统为水果一样,把同一条线的事物归为一类,并用一个象来表示,《易经》就把天这一类归为乾这个象,把地这一类归为坤这个象,这就是《易经》的取象类比。

《易经》为什么要用取象类比这种方法呢?

1,有些事情是很难直接描述的,还不如用类比的方法更容易说得清楚。比如我要给你介绍一个女朋友,你问我人家长得漂亮吗?我就说长得非常像某某女明星,你一听就有印象了,这比我讲她的眉毛有多长、鼻子有多高,要清楚多了。

2,周文王是在被商纣王拘囚的时候,为了避免被商纣王杀害,才不得不采用了取象类比的方法,用类似于谜语隐语的方法,把本属于文化思想的《易经》写得跟卜筮书一样。 

 周文王用取象类比的方法,既写成了《易经》,又瞒过了商纣王,却给我们后人的读解增添了很大的难度,好在孔子在读懂了《易经》之后写了十翼的传文,我们只要顺着孔子的思路,也可以读懂《易经》。所以,《系辞》作为《易经》的纲要性导读,就显得至关重要。

在自然界中,尊贵刚动的天和卑贱柔静的地是万事万物的两个极端,《易经》也把乾刚和坤柔这两个象作为两个极端,这就是“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

然后,万事万物都是在天地之间的,当然不会像天一样只有纯刚而没有柔,也不会像地一样只有纯柔而没有刚,而是按所含尊贵刚动和卑贱柔静的多少,分布在天地之间的,我们再把万事万物也按照取象类比的方法,把相类似的事情归为一个象,并划分在天地间的某一个位置上,这就是“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又因为刚柔是会变动的,并不是静止不变的,有动就有变化,有变化就会产生吉凶,这就是“吉凶生矣。”

正因为我们采用了取象类比的方法,有了相类似的象,我们就可以通过象,看到一些原本看不到的情况,就好比你可以通过我说的某某女明星,想像一下我给你介绍的女朋友大致是什么样子的,这就是“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系辞》不是哲学书,绝对不是要求人们从这两条线中来效法那一条!也千万不要认为天是尊贵的,地是卑贱的,所以我们要效法天而不要效法地,这样理解就完全脱离了《系辞》的思想了。因为《系辞》的这段话只是讲述了天地的这个客观情况,并没有要求人们效法谁。

至于《系辞》其他的内容,我们将在以后的文章中逐一介绍。

《易经·益卦》的六爻到底说了什么?必须配合《易传》来读解

用孔子《易传》的思想,读解《周易》的益卦,感觉非常通顺

对《周易》任何一卦的读解,都跟本文对离卦的读解方法一样

总结当今社会学习《周易》的9种心态,并提供2条学习方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图解易经.一本终于可以读懂的易经》(五)
图解易经:可以读懂的易经-600插图
想要学好《易经》,除非明白一爻应万象,才有可能掌握断卦的方法
《周易》起源:考古推翻史记猜测,难怪至今没人读懂周易
《图解易经.一本终于可以读懂的易经》(二)
剥离玄妙外衣,还原《易经》本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