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干货丨北师大教授边玉芳:如何让孩子真正爱上学习

o 如何订阅我们?

-------------?-----------

小编的话
不少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不爱学习、不愿学习,却苦于找不到解决办法。今天,小编和大家分享一篇北师大教授边玉芳的演讲。边玉芳从孩子没有学习兴趣的三大主要原因入手,并一一为家长奉上应对方法。文章略长,但干货满满,值得为之困惑的家长们细细咀嚼。


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在这里跟大家分享关于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的内容。


很多研究发现,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密切相关,孩子的学习兴趣越浓,学习成绩越好。


大家上网搜索“状元”、“学习兴趣”,就会有很多高考状元经验分享,其中必提的一点就是学习兴趣.

众多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也表明学习兴趣、学习动力是保持学习行为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最大。


而且研究发现,随着年级的增长,学习兴趣这一非智力因素对成绩的影响越来越大。


但让孩子爱上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更是为了孩子一生的发展。


学习兴趣越浓,孩子更愿意认识和探索某事物,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其自学能力也较强。很多取得较高成就的人,即“成功人士”,他们学习成绩不一定是最好,但是他们对知识的兴趣、对新事物的探索和接纳能力一定是很出色的。


很多名人成功的故事中,都能看到学习兴趣的影子。


例如,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就是因为酷爱数学,对中学老师介绍的“200年前有个法国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6=3+3,8=5+3,10=5+5,12=5+7,28=5+23,100=11+89。每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数之和。”的想法很感兴趣,所以花了很多时间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发表著名论文《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与不超过两个素数乘积之和》(即“1+2”)。


例如,著名的物理学家霍金从小对万物如何运行感兴趣,经常把东西拆散以追根究底,在十三四岁的时候,就对物理学方面的研究非常感兴趣,即使是枯燥的物理学知识、原理都觉得特别有趣。


研究发现,学习兴趣越大的孩子在选择任务时更倾向于选择有挑战性的任务,更愿意接受挑战,寻求突破。


还有研究还发现,学习动力越强、学习兴趣越浓的孩子,对自己的评价越积极、越自信,越相信自己是有价值的,与人交往时也更自信。


而且学习兴趣越浓的大学生对未来职业的选择和思考更明确,职业自主性更强。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认识更清晰,更清楚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所在,求职目标和主动性更强。


学习兴趣、学习动力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


现在很多孩子看着各种动画片,拿着ipad和手机不停地划……很多家长和老师都在反映感觉孩子越来越不爱学习了。


下面从全国较大范围调查的结果报告来看看我们的孩子对学习的态度,以及课余时间都在做些什么。

可以看出,随着年级增长,孩子们喜欢学习的比例不断下降,尤其到了初中阶段,非常喜欢学习的孩子仅占50%左右。


该调查没有涉及高中学生,但我们可以猜测,高中学生“非常喜欢学习”的比例一定更低。因为在高考的压力下,学习变得功利,学习压力更大,孩子更容易“谈学习变色”。


大家想象一下,这样发展下去,孩子长大以后,进入社会工作以后,还会坚持学习吗?还会不断充实自己吗?这是一个需要引起大家关注的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课外时间都在做些什么?


虽然这个调查结果有点久远了,但还是能反映很多信息的。从上面的结果可以看出,随着孩子年级的增长,孩子在课余做与学习相关事情的比例越来越低。因为中考、高考,给了孩子很大的学习压力,难得有时间了,肯定就娱乐和休闲了。很多孩子上了大学,就放开玩,对学习更加不“待见”了。学习兴趣就这么被扼杀了。


因此,我们应该从孩子小的时候开始,关注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爱上学习,为孩子的一生发展做准备。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为什么有的孩子不爱学习呢?这该怎么办呢?


这两个问题,应该是今天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下面,我逐一回答。


首先,问问大家,大家觉得孩子为什么不爱学习,不愿学习,你们觉的有什么原因呢?


孩子不喜欢学习的原因很多,现在来总结一下。


例如,家长教育不当,对孩子的期望太高,例如从孩子会说话开始就教孩子识字、阅读,在3、4岁的时候就要求孩子写字……孩子由于过早被“学习”的重压压得透不过气,很早就对“学习”二字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到了上学的年纪抗拒上学,早上怎么叫都不愿意起床……


例如,孩子的注意力、时间被其他事情吸引了(如电视、网络、游戏)……孩子一回家,第一时间就是打开电视,拿着遥控器转到自己喜欢的频道,“聚精会神”地看电视;放假时间一到,电脑、ipad、手机轮流转换……


例如,孩子缺乏喜爱学习的榜样。年龄小的孩子模仿能力特别强,也喜欢模仿。模仿是他们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家长在家总是玩游戏、看电视、休息,家庭活动也多以“吃喝玩乐”为主题,缺乏集体学习活动……家长都不爱学习,又怎么能让孩子喜欢学习呢?


例如,家长对孩子的奖惩方式不恰当,剥夺了孩子单纯喜欢学习的兴趣,让学习变成是获取奖励和表扬的手段,渐渐地对学习的兴趣就变淡了。妈妈说:“孩子,这段时间要好好复习,下个月就是期末考了。”孩子说:“妈妈,如果我考100分,你要给我买一个ipad”。学习变得不再单纯……


例如,孩子所在学校缺乏学习氛围,爱学习的风气不足。学校氛围、班级氛围对孩子影响也很大。如果孩子在学校随处都能拿到自己喜欢的书、看到自己喜欢的书,孩子爱上阅读的可能性更高。


还有很多很多的原因。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我们主要针对以下三个原因进行具体深入剖析和分享。


一、孩子未发现学习与生活的关系、学习的乐趣。

二、孩子回避失败,害怕被认为不聪明。

三、孩子一直学不好,从来未体验到学习的成功感。


下面从第一个原因开始。


孩子未发现学习与生活的关系、学习的乐趣。


教育学中有一个著名的理论——“期望—价值”理论。它是说学生认为学习内容越重要、越有意义与价值,学习的兴趣越高、学习动力越强,也更容易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


当孩子认为学习内容是有价值的,跟实际生活有关系时,他们也更愿意在学习时投入时间和精力。


有的孩子一听到“学习”、“做作业”,就有一种抵触情绪,觉得很烦;有的孩子看到课本、满页文字的书就开始犯困,难以集中注意力。有的孩子觉得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觉得生活与学习距离越远,孩子学习就越没动力,甚至有一种“读书无用论”的想法。


另外,学习材料的有趣性,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兴趣能帮助孩子保持专注,把注意力集中在需要集中的地方,并维持较长的时间。孩子对于喜欢的课、喜欢的老师,45分钟下来可以一直保持专心听讲,而缺乏兴趣的孩子连在课堂上坚持15分钟内保持专注都很难。


兴趣能“激活”记忆,促进记忆。有研究者让两组孩子阅读同一篇文章,对文章感兴趣的孩子阅读后回忆文章信息的量远高于不感兴趣的孩子。


因此,让孩子觉得学习内容有价值、对学习材料感兴趣,是让孩子爱上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


那么对于“觉得学习无价值和乏味”的孩子,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1、从生活中的实例让孩子体验到学习的作用,感受知识就是力量

2、以提问的方式激发和保持孩子的好奇心。

3、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轻松程度,包括材料、学习方式。

4、变换学习任务的形式,减少学习的重复性。

5、给孩子一些有挑战的学习任务。


首先,从生活中的实例让孩子体验到学习的作用,感受知识就是力量。


跟大家分享某家长在这方面的做法。


孩子刚上一年级,我想,这一下我可解放了。可谁知刚开学没几天,就接到她语文老师的电话,说孩子拼音字母不会拼。听着电话那头老师焦急的声音,我也心急火燎起来。


孩子放学回来,我先摸了一下底,就开始让孩子读拼音。可女儿根本不想读,我气得对女儿发了脾气。孩子在我的强迫下勉强读了几遍,但效果并不好。


这时女儿问我:“妈妈,这拼音好难学,为啥要学呢?”我忽然明白了,原来对于刚六岁的女儿来说,她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认为学习没有用。


我就拿出手机教她用拼音给她最喜欢的大姑发信息,女儿一下来了精神,连着给她大姑发了三条信息后又给她同学发了好几条,忙得不亦乐乎。我又让女儿在电脑上用拼音打汉字,看着自己不会写的汉字通过拼音一下就打出来了,女儿对学习拼音再也不抵触,见了她的小伙伴还自豪地说:“我会写信了。”


对于不爱学拼音的孩子,家长也可以考虑一下以上的办法~~~~下面是一个关于数学学习意义的例子。


“在一年级后半学期,女儿对学习数学不感兴趣。尤其是到认识钱币这一部分时,由于平时孩子很少接触到钱,她做作业时一遇到关于钱币的就老出错,给她反复地讲也还是不行。


我就给她讲数学在生活中的巨大作用,让她自己去小卖部买小食品,教她先问清楚商品的价格,再看找回的钱是否对。这下孩子每次都把账算得很清楚。


我给她讲阿拉伯数字的来历,告诉她在远古的时期人们计数的烦琐,还告诉她学数学要格外细心,一个小数点都不能错,给她举例:如在造汽车时,小数点错了,造的汽车轮子可能一大一小呢。孩子听了哈哈大笑。之后女儿渐渐爱上了数学。”


这个家长特别聪明,通过一些小方法,就调动起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孩子马上就爱上学习了,不抗拒学习了。


其实学习跟我们生活的距离没那么远。家长朋友们,跟孩子一起来挖掘学习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吧。


例如,孩子学习利率相关知识时,将银行的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的利率告诉孩子,让孩子决定自己的压岁钱应该如何处理;让孩子决策是不是要买某一类打折卡,或者要用到几次以上打折卡才合算。通过类似事例让孩子体会数学的价值和学数学的乐趣。


例如,让孩子在周末给爷爷奶奶讲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故事,让爷爷奶奶高兴、得到夸奖,体验阅读的乐趣;


例如,看看一些创意广告、对中文字的分析,感受汉字的魅力。引导孩子在学习汉字时认真观察孩子的结构,总结汉字的识字识义的规则。

例如,参观古迹,看日晷,了解日晷是利用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时间,体验地理学、物理学的魅力。

还有很多很多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的例子,快点和孩子一起发现学习与生活的关系,让孩子认识学习的价值,从而爱上学习。


第二,以提问的方式激发和保持孩子的好奇心。过向孩子提出他们现有知识无法解答的问题、引导孩子思考以前没考虑过的问题等多种方式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提高学习内部动机。


例如,井盖为什么是圆的而不是方的?


例如,狗夏天为什么要吐舌头?


例如,鱼睡觉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需要提醒的是,家长们记得如果孩子向你提问的时候,不要敷衍孩子,应该跟着孩子一起寻找答案,家里可以备一些工具书,便于查阅。如果实在太忙,也可以跟孩子说,“等妈妈做完这个,我们就一起去找答案,好不好?”,但事后可别忘记了,会打击孩子的好奇心。


第三,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轻松程度,包括材料、学习方式。学习材料和形式的有趣性、轻松,会增加孩子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例如,给年龄小的孩子买大字印刷的书籍,提高阅读速度。


例如,给孩子挑选“薄”的习题集和练习册。


例如,让孩子给别人找错,包括找错别字、计算错误等。


例如,家长可以购买一些制作精美的图书,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查资料,做实验,请教其他人。


又例如,孩子不喜欢画画,可以通过手指画等有趣的方式激发孩子对绘画的兴趣。

第四,变换学习任务的形式,减少学习的重复性。孩子在常规的学习中,有很多内容是需要不断重复的,可是学习的重复性会让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因此,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变换学习任务的形式。


例如,复习生词,除了抄写生词外,还可以组词、造句、写近义词或反义词等其他复习形式;


例如,复习刚学习的几何图形,可以寻找在生活中、家里的各种几何图形……


又例如,对于刚学习数字比较、个位数加减法的孩子,家长可以跟孩子用扑克玩比较大小、加减法的游戏,复习数字比较和个位数加减法。家长和孩子一人手里一半扑克牌,大家同时翻出一张,数字大的获得两张牌,获得的牌更多者胜。


昨天有家长问,如何在现有教育体制下,让孩子爱上学拼音、爱上算数。那就跟孩子一起转换学习方式,减少学习的重复性,增加学习的有趣性吧。上面提到的措施都可以试试~~~


第五,引导孩子把对其他事物的喜欢迁移到学习中。


学习可以迁移,喜欢也可以迁移。


例如,让孩子喜欢学校、喜欢老师,从而喜欢学习,爱上学习。很多孩子都是因为喜欢老师而好好学习。此时,家长可以在吃饭时,不露声色地称赞某位老师。

例如,让喜欢唱歌的孩子,听听中国风的歌曲,或者一起找找流行歌曲与古诗词的关系。


通过诗经与流行歌的联系,引导孩子发现古诗词学习的趣味性,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例如,最近很火的一部电影《星际穿越》,不知道大家看了没看。身边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一起看,看完了以后孩子对《星际穿越》中提到的“黑洞”、“虫洞”、“时间膨胀”、“弹五维空间”很感兴趣,大家一起查阅资料、去理解这些概念,孩子对物理的兴趣有所提高。

第六,给孩子一些有挑战的学习任务。根据孩子的水平,给孩子安排难度适中的学习任务,利用任务的挑战性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要知道面对太难和太容易的任务,孩子都难以提起精神。


例如,让孩子当小老师,把当天学的内容再重复一遍;


例如,随机给出三个词语,与孩子一起编故事;


给出三个词,灯泡、照片和飞碟。看看一个三年级孩子是如何三个词来编故事的


通过有趣的编故事游戏,不但能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语言组织能力,还能锻炼孩子的想象力。


是不是看完这些有趣好玩的内容马上就想回家跟孩子一起试试呢?


下面进入第二个原因。


孩子回避失败,害怕被认为不聪明


学校的老师都会发现一个现象,随着孩子年级的增长,孩子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人数明显减少。我曾经问过那些小学高年级、中学生,你们为什么不举手回答问题呢?


他们说:“这么简单的问题,我要是回答对了,显得我很傻、很无聊;要是我没问答对,就显得我很笨”。


还有一些中学生说:“要是我很努力学习,同学就会说‘好努力哦!’,听着不舒服,觉得是讽刺,好像是我花了很多时间成绩还没什么起色,所以我也不愿意花时间学习了”。


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对他人的评价越来越在意,尤其是进入青春期以后。学习是自身能力的一种重要体现,学习成绩不好说明这个人不够聪明,而年龄大的孩子比较敏感,为了维护表面自尊,回避失败带来的挫败感,他们在学习中的回避失败的倾向比较明显


有研究者把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分为两类,一类是掌握倾向,一类是回避失败倾向。


掌握倾向的学生,他们认为能力是可以不断增长,不断提高的,会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能、掌握更多的知识。他们不担心失败,因为失败不会威胁到自己对自己的评价。


回避失败倾向的学生,他们为了维持良好的自我感觉,要确保自己不失败。他们会选择很容易完成、或者很难完成的任务。因为容易的任务比较容易获得成功,而很难的任务,很多人都做不出来,他们有足够的理由为自己的失败开脱。


下面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学生的特点。


从上表可以看出,回避失败是一个很糟糕的问题,他们更多关心自己表现好不好,会不会丢脸,而不是为了掌握更多知识而努力。他们“用心”的地方是错误的。随着时间的累积,他们的成绩只会越来越差。


下面是有回避失败倾向的孩子一些表现。家长可以看看家里的孩子是否有这些表现。

当家长发现孩子对自己是不是聪明看得很重,宁可让别人认为他不勤奋,也绝不能承认自己不聪明时,就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那就是帮助孩子转变回避失败的错误想法。


第一,家长要让孩子明白决定个人发展的关键往往不是智力,而是非智力因素。如果他努力了,即使成绩不好,也是优秀的,因为他拥有勤奋的品质;相反,如果他不努力,即使有一点小聪明以后也会被更加努力、更加勤奋的人所超越。


例如家长可以找一个正在上大学的哥哥姐姐,让他跟孩子聊一聊,让他们用自己的经历和体会告诉孩子:在中学阶段,也许聪明的人会得到大家的喜欢,而到了大学,勤奋的人才会获得同学的尊重和认可。让孩子明白勤奋的重要性。


前段时间“励志公式”特别或,家长们也可以跟孩子讲讲


希望大家都能做大于1的数字。


第二,让孩子观看、阅读那些不断奋斗、在一次次失败中坚持等来最后成功的名人故事。


例如名人传记、纪录片、影视作品等都可以。孩子们容易受到具体情境、具体事件的感染,通过这些真实事例可以让孩子明白因为回避失败而一直不行动,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失败。


家长有时候发现,孩子不喜欢听太多“唠唠叨叨”、“无趣”的故事。怎么办呢?


这里有个小技巧可以分享。家长在找事例的时候,可以从孩子喜欢的事物入手。

研究表明,榜样与孩子自身的距离越近、越相似,孩子越容易学习到榜样的行为。所以找事例也有技巧。


第三,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引导孩子重视过程,而非重视结果。


例如,努力帮忙做家务,结果“帮倒忙”,也要肯定孩子的努力,教给孩子怎么能做得更好,而非责怪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向孩子传递“注重过程,而非注重结果”的观念。


下面进入第三个原因。


孩子一直学不好,从来未体验到学习的成功感


适度的挫折可以锻炼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但是不能超过孩子的心理承受范围。长期的、经常性的学习挫折会让孩子变得无助,渐渐地就觉得自己怎么学都学不会,干脆放弃“挣扎”,不学习了。


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狗为什么会变得绝望。


实验分为两个阶段


大家觉得三组狗都进入相同的装置,面对的困境是一样的,它们都能顺利学会逃生吗?


我们一起来看看实验的结果吧。


从上面两个图可以看出,第一组(可逃脱组)的狗在第二阶段的实验中,用于挤压鞍垫并停止电击的时间迅速缩短。


时间短,而且都学会了


而第二组(不可逃脱组)的狗学会挤压鞍垫并停止电击的时间比较长,而且超过70%的狗都没学会如何停止电击,它们处于放弃状态。


这种现象在人类身上也会发生。


在做某一件事时,如果一次又一次地遭到失败和打击,他们也会倾向于放弃尝试的努力,听凭命运的摆布,这个时候他们的表现就是习得性无助。


下面我们看看一个关于初中生学习成绩优、差生对学习兴趣差异的研究。


从上表可以发现,学习成绩差的孩子不喜欢某科目的主要原因是成绩差,比例远大“内容枯燥、教得乏味”的影响。


所以,成绩一直不好,真的会很影响孩子的学习动力,打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有一个家长跟我说,“孩子在小学的时候还是很喜欢上学,每次考试虽然不是名列前茅,但都保持在90分以上。


但一进入初中,孩子每次考试、测验都是80分左右,甚至有的刚及格。


刚开始,孩子为了取得好成绩,每次考试前都会认真复习。但到了初一第二学期,我发现孩子每次提到上学都提不起劲,考试前也不像以前那么认真复习了。”


压力太大,弹簧也会被压弯。那么怎么帮助这部分孩子呢?


让孩子相信自己能学好吧。


根据众多研究结果,我们来看看相信自己能学好和认为自己不能学好的孩子有什么差异。

从上表可以看出,如果孩子相信自己能学好,认为自己能学好,学习就更好动力,更能坚持,更能抵抗失败,在学习上的投入也会更多。


那么,怎么让孩子相信自己能学好呢?下面我们一条一条来细说。


第一:“向孩子表达自己积极的期望、相信他/她能学好”。


父母对孩子成绩的期待和态度对孩子学习动力有很大的影响。如果父母总是能及时肯定孩子在学习上的进步,相信孩子能学好,鼓励孩子坚持,给孩子较大的自主发展空间,在这样的父母教育下,孩子的学习主动性更强,更容易形成“我要学”的想法。


(1)向孩子表达自己对他/她的积极期望,相信他/她能学好。


因此,家长们不要“害羞”。告诉孩子,自己对他们的积极期望与肯定。例如,告诉孩子“你能行”、“你可以的”、“我觉得你再思考一下,就可以解出这道题”。


(2)让孩子做“小老师”,把自己学会的东西教给别人。


随着社会信息量的增加、传播方式的改变,中小学生掌握的知识有时甚至超过父母。他们已拥有一定的“文化反哺”能力,可以告诉家长很多新的信息。当孩子发现自己不但有能力学会新知识,还能教会别人,更能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


例如,如果孩子擅长电脑,可以请孩子帮你做一个工作PPT,然后跟孩子一起搜集材料,一起完成PPT。等你在公司汇报完之后,可以这样跟孩子说:


“你帮妈妈做的PPT很成功,妈妈受到表扬了,大家都没想到我的PPT会做得这么漂亮。谢谢你,儿子,你真厉害。”——给孩子肯定与感谢。


“妈妈通过跟你一起学习做PPT的过程,明白了一些道理,任何事情都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我本来觉得做PPT很难很复杂,可是跟你一起做好这个之后,我明白虽然我可能还有很多东西不会,但是,我相信通过学习和努力我会做好的。”——告诉孩子,困难不可怕。


“你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跟我遇到的这个困难是一样的,妈妈相信你能解决。”——告诉孩子,在他面对学习、生活上的困难时,要相信自己可以做好。


(3)与老师沟通,多跟老师说孩子的优点和进步,让老师多关注孩子,对孩子有“好”印象。


老师一个人面对几十个孩子,不能很快地了解孩子、发现孩子的优点和进步,家长多跟老师反映孩子的情况,能帮助老师更加全面地认识孩子,关注孩子,也会给孩子更多表现的机会。


第二,帮助孩子设置合理的目标,帮助孩子通过努力实现目标,体验成功感”。


孩子通过努力,达到预定目标之后,更容易认为自己能学好。如果孩子总是达不到目标,就很容易丧失信心。那么这一措施有一个关键词——设置合理的目标。下面教大家如何判断一个目标是不是合理。

(1)“可行的”是指所设目标需要符合孩子的实际情况,不能提过高要求。例如,不能要求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一心二用”——边听课边做笔记,他们注意力发展水平达不到。


(2)“可控的”是指目标是自己能做到的,当目标需要外界因素才能实现时,便变得不可控。例如,“每次考试排名全班前5”不如“考试因粗心丢分不超过2分,因知识漏洞丢分不超过5分”,因为后者更可控,前者还涉及同班其他孩子的考试情况。


(3)“可量化的”是指目标需要明确的、能用数字作为标准的方式衡量。例如,“要学会更好地利用时间”不如“明天晚上9点前成功背诵第13篇课文”。


(4)“促进成长的”是指所设目标应该是积极的、促进孩子不断成长的,而非一些具有破坏性的、伤害别人的目标。

根据以上合理目标的标准,跟孩子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吧。


第三:“教孩子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孩子越学越顺利、越学越爱学”。


成绩和学习动机是相互影响的。成绩好,孩子更容易爱学习;爱学习,孩子成绩自然也不会差。很多孩子由于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觉得学习枯燥、没效果,所以才会慢慢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家长应该教给孩子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1)帮助孩子安排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例如,每天从爱学的学科开始做作业;每天固定学习时间,使注意力变得规律;学科交叉,不会长时间只学一个科目等;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劳逸结合。


(2)帮助孩子安排复习计划,提醒孩子复习,巩固知识,不会学完就忘。例如,跟孩子说“你今天学到了什么新知识呢?跟妈妈分享一下吧。”,“期末考试的复习,你觉得你需要复习哪些内容呢?”……


(3)教给孩子一些记忆的方法。例如不断重复帮助记忆、找到知识间的关系帮助记忆、做知识结构图帮助记忆……


(4)教给孩子查找资料的方法和途径。


学习方法有很多,不同孩子适合的学习方法也不同,在这里就不赘述了,下次有机会再详细讲。


第四,当孩子获得成功或遭遇失败时,与孩子一起客观分析原因。


对于自己学习好坏、学习成绩优劣等,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原因解释。这种原因的解释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动力。

如果孩子倾向于认为学习的成功或失败是自己不可以控制的,当这类孩子遇到学习失败,会认为是因为自己能力不足、无论怎样努力都没用;或认为与外部原因(如运气)相关。这也是为什么学困生对学习总提不起兴趣的原因,因为屡战屡败已经消磨了他们的学习动力和斗气。


如果孩子倾向于认为学习的成功或失败是自己的原因,而且是可以控制的。这类孩子更加相信努力的作用,会自发努力学习,学习动力较强。


年龄小的孩子对于原因的解释能力仍不完善。当孩子获得成功或遭遇失败时,家长与孩子一起客观分析原因。


例如,考试成绩不理想,跟孩子谈谈“我知道你考试成绩不理想很伤心。我也知道你一直很努力。努力总是会有收获的,但是我们也要看努力的方向对不对。我们一起分析卷子,看看哪些是因粗心而丢分的,哪些是因为确实不知道怎么做而丢分的,好不好?


关于不爱学习的第三个原因讲完了,但是造成孩子不爱学习的原因还有很多。


例如,家长不恰当的教育方式,让孩子不喜欢学习。有的家长总是让孩子将学习与“痛苦”联系在一起。


听完这些话,孩子还能好好学习吗?还能喜欢学习吗?孩子一听到学习、学校、幼儿园,就不自觉的感觉到后背“拔凉拔凉”的。以后这类的话就不要再说了,不要让孩子把学习与痛苦“挂钩”。


来源:七年爬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合格家长行为自查表:父母这样做,太耽误孩子了!
推荐:18种激发孩子学习动力和兴趣的方法!
小升初成绩差了怎么办转学
引导男孩正确学习的方法
小孩老是走神怎么办
中学孩子成绩越来越差?很遗憾,这3个教育原因往往是罪魁祸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