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督导学习之“责任督学挂牌督导”专题——(相关研究介绍)

强化督学责任区的督导效能

张金华

【摘要】督学责任区建设是我国教育督导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督导效能的高低决定着督学责任区建设的成败。本文从本质、作用、发展、现实四个角度出发分析督学责任区督导效能的内涵、特征,认为影响督学责任区督导效能的主要因素为运行机制和制度保障的有效性不高,队伍结构不合理、专业化发展程度不高,督“学”简单化和非专业化现象严重,督“学”的针对性和吸引力还不强:.要解决这些问题,强化督学责任区的督导效能,本文认为,基础在创新督导机制,根本在优化督学队伍,重点在改进督导方式,关键在构建督导效能评价体系。

【关键词】督导效能;内涵;特征;影响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G40-05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536(2014)08-0009-0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要“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设立督学责任区,是落实《纲要》推动“督学”工作制度化、常态化的重大举措。实践表明,督学责任区的实施,既能及时了解和掌握中小学校的工作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指导和督促中小学校规范办学行为,也能及时发现典型,总结推广经验,对中小学校工作提出改进建议,为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是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保障。但由于督学责任区建设时间不长,各地还在探索和实践中,完备的管理体制和有效的运行机制还没有形成,也没有统-和公认的模式,所以,仍处于自发、自律、自行其是的阶段。如何充分发挥责任区督学“依法监督、正确指导、及时反馈、深人调研、合理建议^的作用,强化督学责任区的督导效能,已成为督学责任区建设的重要任务和研究课题。

一、督学责任区督导效能的内涵及特征

(一)督学责任区督导效能的内涵督导效能是督导达到预期结果或影响的程度,也即督导功能的实现程度。督学责任区体系有着鲜明的价值规定性和内在的功能要求,其督导效能如何是该体系运行状况的“晴雨表”。

从本质来看,督学责任区督导效能就是督“学”效能。责任区督学主要负责对本责任区中小学校的办学行为和教育教学工作进行随机督导。121教育部对责任区督学主要职能的界定确定了其原则范畴,明确了五项具体的工作任务。在实践中,提升督导效能的关键在于牢牢把握督导重点,也就是准确界定督学之“学”。笔者认为督学之“学”,应包括学生、教学、学校三个关键要素,责任区督学的工作应以服务学生健康成长为核心,以促进教师教学方式转变为中心,以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为重心,加以展开,始终把学生发展作为督学的第一要务和评价标准,始终把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作为督学矢志不渝的追求,始终把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式和提升教学质量作为督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这样,责任区督学的工作才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督“学”才有效能。

从作用来看督导效能的高低决定着督学责

本文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资助课题“区域内整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XJK012BZXX02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张金华/湖南省岳阳市教育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湖南省特级教师,湖南省首批121人才工程人选,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小学教学管理研究。(岳阳414000)

任区建设的成败。督学责任区建设作为我国教育督导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健全教育督导制度、推进教育督导改革创新的需要,也是督促和引导普通中小学校(含幼儿园,下同)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这些功能的正常发挥,都是以督导效能为前提的,否则,责任区建设就会流于形式,变得毫无价值。只有督导效能不断提高,才能真正落实《纲要》中提出的“监督与指导并重”。

从发展来看,提高督导效能是督学责任区制度发展的逻辑必然。随着督学责任区建设的推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督导部门高度重视督学责任区建设督学的职能定位进一步明确,督学责任区制度在改善区域教育环境、构建区域教育特色、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建设教育强县中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建立督学责任区能有效避免以“面”为主、泛泛而谈的“原则督导”,实现“点”对“点”的督导。各责任区督学可结合学校的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提出整改建议,帮助学校更好地发挥优势,突出特色,进而形成策略督导,使“督”和“导”在更深层次、更高效度上展开。督导效能的提升,使责任区“督学”由不自觉走向自觉成为可能。

从现实来看,提高督导效能将成为督学责任区建设的一个永恒主题。以往教育督导的常规形式是集体组织、定期督导。这种督导形式在促进学校工作上总体是粗线条的,不能面对面地解决基层遇到的具体问题。设立督学责任区,可以丰富教育督导的内涵,提高其工作效率;可以近距离了解学校几年的发展情况,并提供有效的帮助;同时通过对督导工作的深人开展,可督促督学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

(二)督学责任区督导效能的特征

综合性。督学责任区督导效能是针对整个督学责任区的功能发挥而言的,无论是从督学内容还是督学方法来看,都具有明显的综合性特征。督学责任区功能的综合性,决定了督导效能的综合性。如,《湖南省督学责任区学校督导评价指南(试行)》在督导校长的办学思想时,从内容

上,强调着重评价校长的人才质量观、学校发展观、课程观、管理理念;从方法上,强调就某个问题与校长展开面对面交流,阅览校长的会议讲话记录、报告、著述浏览学校重大会议的记录,查阅学校的课程计划及相关文献资料,考察校园环境、感受校园文化。

正向性。督导功能决定督导效能,但督导效能不能等同于督导功能。督导功能包括正向和负向两个部分,而督导效能是督导功能和结果的“好”的一面,只有“好”的程度差异,所以,督导效能只能是正向的、积极的。

目标性。督导效能以人的培养为核心,督导功能的实现要以服务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督学们要把这一目标的达成作为衡量督导效能的重要尺度这种衡量不能仅仅局限于具体的督导活动,而且要贯彻于督学责任区工作的始终。

二、当前督学责任区督导效能不高的主要原

(一)从制度建设来看,运行机制和制度保障的有效性不高

目前督学责任区建设在数量上基本满足需求,但是督学工作常态化明显不够,“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督学责任区形同虚设,其建设还停留在“划了区,挂了牌”的层面,缺乏完整的运行机制和具体规则,缺乏有效的制度和机制保障,其功能定位还需要进一步明确,督学的“责、权、利”需要进一步明晰。如果督学工作效能的实质性问题不能很好解决,督学责任区的功效就得不到应有的彰显这又直接影响责任区的建设。

(二)从督学队伍来看,结构不合理,专业化发展程度不高

责任区督学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熟悉政策法规,精通业务,善于研究,善于指导。严格来说,目前督学队伍的教育理念、业务水平、专业能力都还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个要求。一是结构不适应。督学责任区建设急需选聘一大批督学,受制度路径影响,在选聘督学时,多数责任区不约

而同地选择一些巳经离退休的老校长、老教师、老领导这在督导的工作时间和工作经验方面确实有了保证。然而,随着教育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化,新的教育理念、技术和做法不断运用于中/J、学教育教学实践之中,老同志们存在与新的教育理念、新的质量观和新的教学方式脱节的可能,无论在精力、体力还是脑力上都或多或少地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所以,以退休老同志为主体组成的督学队伍结构不理想。二是督学能力不适应。督学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主要职能涉及教育教学的监督检查、指导帮助、参谋顾问三大方面,为各类学校发展寻找成功基因,提供全面、权威、专业和有效的服务。学校督导评估涉及众多领域尤其教育教学涉及多门学科,即使是一流教学名师,要把对本学科教学的理解与把握延伸到其他学科,来满足学校全体教师的需求,也并非易事。但是,督学专业发展在我国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既缺乏明确的专业发展标准,也缺乏相关的政策支持,把督学“当作一个官,看成一种待遇”的现象依然存在,导致督学专业化程度不高,与督学的功能要求不匹配。

(三)从工作方式来看,督“学”简单化和非专业化现象严重

目前,许多督导活动仍然在行政权力主导下,依靠经验型管理模式运行。这种经验型模式多是根据督学个人教学或教学管理经验积累形成没有上升到理论层面成为一种科学的管理行为。责任区督学工作大多属于“诊断式”督导,即在督导过程中,监督多、指导少,大多仅停留在督促检查方面,大多承担了责任区内监督与评价“打包一站式服务”,一次督导多项主题,不仅使督导工作任务过于繁重,而且无法对需要帮助的学校、教师进行个性化、过程化的咨询服务和指导帮助3有些督学督导方法生硬、刻板,缺乏服务意识,满足于“澄清底子、捉捉虫子、卖卖关子”,蜻艇点水式的督导较多,正面指导和引导较少,有时习惯于简单的听汇报、观摩,不深人调查,不做细致分析,就开始评头论足。这种非专业化的工作方式不是个别现象对学校内涵发展和教师

专业发展的积极性和多样性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如,有些督学听课后缺少与被听课教师的交流和沟通,重听课,轻评课;少数督学自己离开教学一线时间较长,对课堂教学缺乏长期深入研究,却凭所谓的“经验”对教师课堂进行“大胆”点评。这样的督导方式,不仅因缺乏深度、不够专业起不到指导效果,而且很容易加大教师的心理压力,导致督导者与被督导者之间的矛盾和对立情绪,加重督导者与被督导者之间的信任缺失。在高度发达的信息化时代,有些督学还没有学会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平台,有的缺乏应有的信息处理能力,有的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持。而且,临时安排的督导多确保长效的跟踪督导少。这些不利因素使得督学责任匕督导权威性不强,缺乏吸引力,使责任区学校大多还处于“被督导”的尴尬境地,直接影响了督导效能的强化。

(四)从工作实效来看,督“学”的针对性和吸引力还不强

目前,一些督学责任区变成“一个框,什么督査都往里装”,造成工作重点不突出、主题不明确、实效不明显。在具体工作中,一是存在“四多四少”现象:对学校外在发展关注过多(如办学条件等),对学校内涵发展关注过少(如学校文化建设等,没有深入到学校、学科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上);对教学秩序等操作层面的督导多,对课程方案执行、课程标准落实、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检查少;对课堂教学督导多,对实验教学、综合实践活动及作业、辅导等其他教学环节督导少;对常规教学及教师的督导多,对学生学习情况及个性发展水平等督导少。二是存在“三重三轻”现象:重检查轻整改,对问题与不足要么忌言讳议、巧言掩盖,要么避重就轻、“艺术处理”,导致检査轰轰烈烈、过关轻轻松松、问题依旧如故;重批评轻鼓励,只发现问题、找出毛病、批评指责,不分析原因、正面指导、鼓励,导致教师的心理压力加大,甚至对督导工作采取不合作或抵触的态度;重评价轻交流,督与被督之间信息封闭,缺少及时的沟通交流,督导者不了解被督对象的所思所想,被督导者也不知道评价情况和努力方向,导致督与被督之间误解加深、矛盾扩大。三是责任区督学工作还存在督导报告质量不高的问题,“假、大、空”现象依然存在这主要体现在对信息的分析整理不及时、不准确,指出的问题避重就轻、没有切中要害,提出的建议缺乏针对性和操作性,从而也导致督导结果不能有效运用。四是督学责任区工作效能的考核体系不完备,对督学责任区建设的导向激励作用不能很好地发挥。目前,督学责任区具体功能界定和实际定位还不十分明确,使得对督学责任区督导工作本身开展评价缺乏可靠依据。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了督“学”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从而削弱了督导效能。

三、强化督学责任区督导效能的对策

(一)创新督导机制是强化督导效能的基础

湖南省督学责任区建设的实践表明,构建科学的督导工作机制是避免督学责任区督导流于形式、提高督导效能的基础。首先,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责任区督导制度。在督学责任区建设中,制度建设是基础工程。在其建设实践中,对督学丁.作理解不透、定位不准,就很容易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偏差不仅影响督导的效能,还会滋生一些矛盾.影响教育管理的协调运行和督导工作的有效开展。健全的督学责任区督导制度一定要体现“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明确督导人员的责任、权利与义务,特别是要提高督导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强化督导的功能。系统来看,责任区督导制度应包括规定督学责任区管理机构的职责、督导人员的职责以及考核等相关的责任制度;规定督学责任区督导的任务、目标、原则等的基本制度;规范评比表彰、批评处理、考核程序、检查方法等相关的工作制度。通过制度建设,各地要努力健全督导室和督导工作的规章,强化督导工作制度化和督导流程规范化。其次,要努力构建四个机制,即基于学校自我诊断、自我调控、自主发展的自我评价机制,基于调研分析、指导服务的的督导与被督导单位交流恳谈机制,基于教育督导部门与教育行政部门联合定期上一学校发展的工作机制,基于多方联动的立体、开放的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价运行机制。

(二)优化督学队伍是强化督导效能的根本

国外教育教学督导对督学资格认证要求很严格,专业化程度也要求很高,督学必须对教育内涵和教育价值有全面性的理解,必须精通教育理论、教育管理理论与教育实践。无疑,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笔者认为,目前,优化督学队伍要抓住两个关键。一是优化督学主体结构,大幅度提高督学队伍中高校的教育专家、教研部门的教研员、中小学一线教学能手等名师和骨干教师的比例。二是要提高督学的专业化水平。督学的专业化发展,从内容上来看包括督导观念的更新、督导方法的选择、督导技能的提升,从路径上来看主要是自主学习和参加系统的职前培训。

1更新督导观念。一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督导观,就是指督导工作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教师的专业成长为本。责任区督学应该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从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角度来督促、检查、评估、弓I导学生,把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作为督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督导要坚持以教师为本提倡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进行换位思考,关心和尊重教师;树立为教师服务、注重教师培养的意识,始终把教师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放在首位;关心教师的成长,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的参与意识,使教师的成长和学校的改革发展结合起来。在督导过程中,要坚持民主平等,允许教师有不同观点和意见,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二是要树立以校为本的督导观。湖南省确立的“让每一所学校都有进步”[3]就是以校为本督导观的具体体现。“让每一所学校都有进步”,就是要关注学校内部效能、外部效能和未来效能的提升。内部效能包括学校管理、课堂环境、教和学的过程、国家课程方案的落实、教学评估、教师的专业化等方面的效能。外部效能重点关注家长、社区、企政府部门等所谓利益相关者对学校的满意度。未来效能是指教育的内容、实践以及成果对学生应对未来发展的需求和挑战有帮助,学校在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提高信息科技环境下的学习能力等方面的效能。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在多年实践中就提出了督导需求论,认为督导需求是学校应对督导工作,并结合学校自身发展而渴望督导人员支持帮助解决关键问题的一种需要。[4]可见,坚持以校为本,依据学校需求来提供专业指导和支持,才是学校希望责任区应该体现的主要功能。三是要树立以质量为本的督导观。质量观是督导观的核心。督学要从思想观念上抛弃陈旧的、一元化的质量观,树立辨证的、科学的质量观。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包括多个维度,从过程来看,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校教育质量,只要不断提高、不断发展就是质量。从目标来看,学校能正确定位,科学确立发展目标,合理设计发展规划,追求办学水平的不断提升、不断进步就是质量。教育的适应性是教育质量的本质。它包括外适性、内适性和个适性。外适性是指教育质量要适应国家、社会的需要;内适性是指教育质量要适应教育内在的需求,即适应下阶段学习的需要,为下阶段学习、升学打好基础;个适性是指教育质跫要适应学习者个体需要。从特色来看,每个阶段的培养目标不尽相同,因而质量标准也不同;就每所学校而言,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优势越明兄,满足学习者个人特长、兴趣爱好发展等需求的能力越强,质量就越高。

2、选择督导方法。督导的方法是多样化的,其有效性在于适宜的选择。选择时,一是要以科学的理念来指导,二是要参照督导的重点内容,三是要联系实际,注重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找到适宜的督导方法,提升督导效能,保证督导目标的实现就督导的具体方法而言,在随机听课、查阅资料、列席会议、座谈走访、问卷调查、校园巡视等常规性方法运用的基础上,应突出典型跟踪督导、问题跟踪督导、主题调研督导。

要立足于优质资源的示范引领,开展典型跟踪督导这是指对优质学校、优秀教师等典型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跟踪指导,寻求其中的规律:性因素,使之系统化为学校发展、师资培养6女理;性指导,让优秀成为旗帜发挥引领作用,尽快缩短区域内教育差距。

要立足于解决一般性问题,开展问题跟踪督导。这是指针对学校发展及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某个或某些问题进行的督导。通过跟踪督导,督学们对学校存在的问题可以进行深人系统的了解和深刻细致的剖析,掌握其影响程度,发现产生问题的原因,找相关因素,预测发展的趋向,选择控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要立足于前瞻性问题,开展主题调研督导。这是指对关乎责任区内教育发展的前瞻性问题,如某种现象、某个事件、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形成专题调研报告,深化督导工作的层次,丰富督导内容,如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社区教育问题、区域内人口变化对教育的需求、教育的整体布局与优化的问题等。

提升督导技能。一是提升督学对督导工具的研发、使用能力。督导工具的研发和使用是督学履行好职能的一项基本能力,也是克服经验主义开展专业性督导的基本要求。督学责任区督导评估要真实反映学校及其管理者、教师、学生所处状态,就必然要求工具更具专业性和多样性。如,督学档案袋的开发和使用,不仅能够实现教学督导工作的系统化,为未来督导提供明确的、有效的工作方向,并对继续需要指导或帮助的学校、教师提供可持续性的服务与咨询,而且还能够增强责任区督学自我反思、自主解决问题、主动指导与提供服务的意识和能力,有助于深化督学与学校、教师之间交流的力度和深度,增进彼此的相互信任,对督导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良性推动作用。这无疑对督学的研发和使用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二是提升督学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它涉及信息的意识、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的应用。具体来说,督学信息素养主要表现为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生成信息的能力、创造信息的能力、运用接受的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协作能力、信息免疫能力。三是提升督学科研能力。“从面上的日常督导转向重点专题督导,从一般规范化督导转向研究型发展式督导”的转变,已成为现代督导的发展趋势。因此,在研究中监督,在研究中指导在指导中研究,在监督中研究,“研、监、导三位一体”成为必然。

加强督学培训。这是指围绕系统的督导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及专业伦理等方面的学习与培训。一是要强化督学的服务指导意识,弱化行政管理性质,真正帮助校长和教师提升价值领导力、教学领导力、课程领导力。二是要强化督学民主意识,淡化督导权威作风,与校长和教师建立平等、信任、协作的友好关系。这不仅有利于双方的真实交流与合作,也有利于双方的良性互动并加深相互理解与价值认同,真正实现双方价值和利益的双贏局面。三是要强化督学合作意识,淡化督导自我意识。督导工作不仅政策性、专业性强而且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督导工作的有效开展靠的是督学之间的分工协作,它不仅需要督学具有规定的资格水平、广博的学识、善于沟通联系和调查研究的能力,更需要他们具有纯朴民主的作风及通力合作的精神。通过理论学习、实务培训、专业研讨、经验交流和头脑风暴等手段,督学能进一步熟悉有关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有关教育理论及管理制度,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提升督导技能。为了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坚持研训一体,要突出需求导向,做到“需求问题化,问题专题化,专题课程化”。

(三)改变督导方式是强化督导效能的重点【转摘文章版权尊重,以下内容隐去,索要全文,请留言】

以导为主。“督导”,即监督、指导,“督”具有监督、督促、检查和评估的职能,是一种手段、一种压力,“导”具有指导、帮助、服务和咨询的职能,着力于正面的积极指导和引导,更符合和谐社会、和谐校园所倡导的人文关怀的时代特征,体现出一种对人的尊重和理解。“督”是为了更好地“导”,责任督学要正确把握分寸,导得过多、过细有时很可能会影响学校的主动性,削弱学校的独立性,尤其是凭一己之见、脱离校情的“导”,既于“督”无补,又招致学校反感。责任督学要做到从学校发展的需要出发,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展

开科学合理的“导”,做到“导”不越职、“导”不越位。在督导过程中,督学们应做到严于督、善于导、督与导结合,以导为主,“督”和“导”两者密切配合,相辅相成,防止“督”、“导”脱节。

以信息化为突破口。督导工作信息化就是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在督导中注入先进的管理观念,变革督导工作。督导工作信息化是指在督导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的基础上,将督导流程管理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对督导需要的和拥有的信息资源、关键数据,进行深层次挖掘、分析、利用和管理,这种做法可以大大提高督导工作效率。它为督导工作进行科学化管理提供了基本条件,主要体现在信息化的引人方便调査收集资料,督导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快速便捷地了解责任区学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可及时对出现的问题做出反馈使责任区学校之间的联系吏为紧密。要加快督导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把信息技术应用到学校督导评估中来。学校可借助信息平台开展年度自评,既能分析绩效、不断改进,又能民主治校、完善管理。督导部门利用平台收集学校信息,既可远程跟踪学校的发展进步,又可将其作为对学校办学满意度的测评和实地督导评估的基本依据。同时,通过多年各方面数据的积累,督学们还可以建立同类学校发展水平常模,每所学校都可以对照常模寻找发展差距制定改进策略。目前,湖南省“三通两平台”建设为责任区督导工作的创新提供了基本保障。

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纲要》明确提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务,这就决定了督学责任区督导工作的重点在督“学”。无数的实践表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在课堂,促进教育均衡与公平的关键也在课堂,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重心还在课堂。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生成人、成才的主阵地。因此,课堂教学是督学责任区督导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课程改革的深人实施和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措施的不断加强,如何减负增效,实现区域内教育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和区域教育品质提升,已经成为责任区督学面临着的项艰巨的任务。责任区督学务必围绕质量提升以课堂教学为重点变革督导方式,以大教育思想、素质教育思想、终身教育思想来引领课堂条学改革,不能把督导与质量提升、与课堂教学变成“两张皮”。责任区督学务必牢牢把握对课堂教学的指导权和话语权,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四)构建督导效能评价体系是强化督导效能的关键

随着督学责任区建设的不断深入,督导效能¥设将成为督学责任区建设的核心内容这不仅对开展督导效能评价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而且能加强督导效能评价理论的研究,开发督导效能评价标准从而更好地促进督学责任区的建设。因此躓导效能评价是提高督导效能的关键,督导效能评价体系构建是强化督学责任区督导效能的基本要求。通过督导效能评价督学们可以分析了解影响督导效能的具体因素,知道从哪些方面来提高督导的效能。要评价就必须有标准。督导效能评价标准是督导效能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是督导效能评价体系构建的关键。什么样的评价标准决定着什么样的发展方向,评价指标的研制方法和过程是影响效能评价体系的重要因素之。督学责任区在建立效能评价标准、考核评价方法时应注意它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要通过多层丨多元协商形成效能评价标准。督导效能评价标准,既要体现科学性、合理性、可获得性、可操作惟也应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功能导向。督学责任区督导效能评价就是督学责任区功能的实现程度评价。所谓功能,就是对象满足需要的属性:督学责任区要能满足责任区内学校、教师卜生、社区等不同主体的特有需要。对这些需要的满足程度就是督学责任区功能的实现程度。构建督学责任区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坚持功能导向原则就是督学责任区效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要以督学责任区功能分析为基本前提。督学责任

区的功能是预设的,既有显性功能又有隐性功能;既有直接功能又有间接功能。各地应在科学分析督学责任区功能的基础上,围绕功能来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笔者认为,督学责任区的功能主要体现在监督检查、沟通协调、分析评价、指导激励、信息反馈、参谋咨询等六个方面。因此督学责任区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应围绕这几个方面来设计。二是坚持整体设计。督学责任区在发挥作用和实现效果方面必然表现为责任区工作的整体推进与协调运作,而督学责任区同其他相关观念、政策、制度的互动也会产生某种促进作用或约束条件,影响督学责任区预期功能的发挥。为此,构建督学责任区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坚持整体设计原则,即在效能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中,一方面要将督学责任区放在整个教育督导体系建设的总体框架中去思考;另一方面,在督学责任区内部,还需自觉克服“大服务”与“小服务”之间的矛盾,防止“小服务”遮掩“大服务”或“大服务”替代“小服务”的现象出现。三是坚持多元评价。要构建以学生、教师、行政人员、校领导、企业(行业)专家、教育专家、同类学校教师、政府等多层次为代表的督导效能评价主体构建代表各方利益和需求的督导效能评价机制势在必行。督导效能评价主体涉及面越广,越能体现教育需求主体多方的利益。只有众多的利益主体以不同的角度和视野、不同的立场对督导效能进行评价才能进一步促进和优化督学责任区体系的建设强化督学责任区的功能与特色。

参考文献:

[1][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督学责任区建设的意见教督[2012]7号.

[3]黄龙威.督学责任区:功能、理念与制度框架[EB/OL].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571/201208/140671.html2012-07-25.

[4]汤赤,刘朋.督导需求论的提出及其实践探索——“督导需求”研究系列之一[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2(1):21-24.

[5]刘春清等.强化高等学校教学督导效能的若干问题探析[j].科技与管理2008(1):13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在全县教育督导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督学责任区建设情况汇报
如何种好督学“责任田”
山东诸城督导“责任田”种出教育满意度
为教育发展当参谋 为学校办学立规矩
学校督学个人工作总结优秀11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