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诸葛亮北伐中原,为何出兵祁山而非子午谷?毛主席五个字道出关键
文/ 
在云谲波诡,战火纷飞的三国,数不尽的英雄,谱写了一段段可悲可泣的故事,比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说起人物,有个人永远是绕不开的话题,没有他可能历史都得改写。
他的影响力丝毫不在曹操刘备孙权这三大巨头之下,刘备更是在他的辅助下一个四处流浪,无处安身的所谓皇叔,摇身一变成了雄踞一方的霸主。这人就是孔明诸葛亮。

五进中原

说到诸葛亮,就不得不提起六出祁山这段故事。可那是演义里的,历史上只有五次。而出祁山却只有两次,分别是第一次和第四次北伐的时候,但是出祁山却成为了整个北伐的标志。热爱三国的人都很好奇,为什么会选择祁山来作为北伐中原的一个主要路线呢。
说到这里,就要先了解一下祁山,祁山位于现在的甘肃省礼县的东部,那里有个祁山镇,地势平坦,附近就是西汉水,非常便于水路运输,这也是吸引诸葛亮走祁山的原因之一。
诸葛亮的战略是平定陇右,然后以此为依托进逼关中,从而图取中原。陇右地区处于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与黄土高原的重叠点,是很重要的战略要地。当年的秦国也是以陇右地区为跳板扫灭六国的,定陇西就要走祁山道。从祁山道利用西汉水水陆并进,运粮的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
当然除了祁山之外还有几条进军中原的路线,比如第二次北伐的从散关出兵包围陈仓,第五次的北伐是从斜谷出发。这些当然不比走祁山带来的便利,首先粮草就是个难题。
陈仓道大多都是栈道,不能走粮车,只能靠人力肩扛和手挑,效率很低,其他大型的攻城器械更是没有办法通过了。走陈仓是为了让曹魏出其不意,可以快速攻下陈仓,不想曹真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的时候就已经派郝昭重新整修好了陈仓城,造成了第二次北伐的快速失败。
第五次的出兵斜谷也是遇到粮草运输困难的问题,所以出了斜谷就在五丈原安营扎寨,在这屯垦,和魏国打消耗战。可惜天不假年,诸葛亮最后病逝于五丈原。

艰难子午谷

说回原话,这里要特别提到一条离曹魏重镇长安很近的捷径,就是子午谷,据说子午谷到长安只有不到十天的路程。子午谷南北之间纵横三百三十公里左右,北起陕西长安县西南的秦岭山,南至石泉县,北面出口叫“子口”南面出口称为“午口”子午谷的四面都是悬崖峭壁,不利于行军作战。就有两个鲜明的例子可为证,魏国名将曹真就走过子午谷。
230年七月,魏军兵分四路伐蜀,一路由曹真率领,走的就是子午谷,那时候又遇上了大雨,这场大雨下了一个月,把山路都毁坏了,结果是三十天走了不到一半的路程。可见道路之狭窄,路程之艰难。还有东晋的名将桓温伐前秦进攻长安,也是由汉中出兵走子午谷,结果是还没走出谷口就被前秦击败了。
蜀汉名将魏延也曾经提出要自领一队兵马,从汉中直接穿过子午谷,然后直取长安。这条道路当然离长安最近,可以做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
但是前面也提到了子午谷道路狭窄,不利于作战,一旦遇到伏兵连撤退都很困难。诸葛亮精通兵法,当然会明白地理环境对战争的重要性。之所以没有采纳魏延的建议,其实除了地理问题外,还有一方面是这个计划太冒险,一旦兵败,必然会葬身在子午谷,哪怕只是魏延的一队兵马,在当时魏强蜀弱的背景下,这是会产生很大的政治和军事影响的。
伟大领袖毛主席,在评价子午谷奇谋时,就一针见血指出了魏延奇谋的问题所在:
此计太悬危。”
毛主席本人就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战略指挥家,他博览历史,深知蜀国当时的局面,以他老人家的眼光来看魏延此计实在过于冒险了。
何况这还是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要是以这样的方式宣告失败的话,人们还会有信心支持接下去的几次北伐行动吗?首战不求必胜,但也要捞取点政治资本回来让蜀国上下看到点希望吧。
另一方面这个和诸葛亮的战略是相左的,毕竟诸葛亮的目标在陇右,整套作战方案其实在诸葛亮的心里已经拟定好了,要不是后来的马谡失了街亭,控制陇右以图中原的希望还是有可能实现的。所以不管是从地理还是政治军事,战略目标方面都不支持出兵子午谷。
再回过头来看看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所选择的时机,正是在曹丕三下江南伐吴失败,后来病死曹叡继位的时候,这时的曹魏士气必然失落。试想谁会愿意错过这个大好时机呢,当初诸葛亮的隆中对里也有提到,“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只可惜失去了荆州,不然的话,北伐中原成功的希望就更大了。所以不管是选择的时机还是进军的路线,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可见诸葛亮对第一次的北伐是何其重视。再者孔明一生谨慎,不肯弄险,不管是走祁山还是出斜谷,主要目的还是要控制陇右这块重要的战略要地,然后徐图渐进,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所谓小心使得万年船。这也是不选择走子午谷的原因之一。

魏蜀环境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诸葛亮手里的牌不多,少一张是一张,毕竟冒险是需要本钱的,不是靠一时的勇猛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当时的蜀国刚经历夷陵大败不久,虽然经过诸葛亮的励精图治,稍微恢复了点元气,可是和魏国相比还是差之甚多。
一个最直观的问题,兵力来说吧,当时魏国在西线雍凉一带就有七万左右的兵力,这些是来防御蜀汉和羌胡的,南线的荆州有十万左右的兵力,这是用来防范东吴的。还有徐州也有大概十万的兵力,许昌洛阳也有常备军十多万,还有很多州县也都有兵力。加起来超过五十万是绰绰有余。
到了263年司马昭伐蜀的时候兵力就更多了,这是后话。反观蜀国的情况就不一样了,刘备在入川的时候兵力是三万多,关羽在荆州也有三万左右,后来收编西川的军队和征服南蛮后得到了数万兵马,蜀汉在巅峰时也就十多万的兵力。
经历夷陵之败后,更是大伤元气。有人说刘备伐吴不是出动了七十五万大军吗,不好意思,那是演义的。据三国志记载,这次讨伐东吴只有四五万的兵马,远远不及前者的十分之一。诸葛亮六出祁山所带的兵力最多也就十万。
后来蜀汉灭国的时候,记录在魏国册子里的蜀国兵力是十万二千。所以当时孔明伐中原的时候,全国兵力也就大概十五万左右,和魏国根本不在一个档次。

钟会伐蜀

我们再来说说子午谷这个地方,前面提到过,有几个名将都在这条路上栽了跟头,这是一条几乎走不通的路,但是呢,到底有没有人成功通过这里完成目标呢,有!那就是魏国的名将钟会。钟会字士季,颍川长社县人,从小知识渊博,精通名理之学。当然了,能够安全通过子午谷不是说明他有多厉害,再怎么厉害能强过智谋深远身经百战的孔明吗。这是由整个环境决定的,不是光靠他钟会一个人的能力。
262年冬,魏国派遣十八万大军,分成三路南下讨伐蜀国,征西将军邓艾领三万,从狄道杀向沓中,当时姜维正在那里,很显然这路的目的是击败他,就算不能击败,牵制住,也是大功告成。雍州刺史诸葛绪率三万,从祁山往武都、阴平桥头进攻,目的是截断姜维的退路。镇西将军钟会自领十多万大军,同时从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穿越秦岭进去汉中。
这里主要分析一下钟会为什么会走子午谷这条道路。前面提到过了长安离汉中很近,长安又是魏国的关中重镇,非常方便补给。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后勤是行军打仗的最重要的事情,没有粮草,给你千军万马都是白搭。搞不好直接你的反。诸葛亮之所以五伐中原都失败了,一个关键问题就是绕不开粮草这个难题。
钟会也是看到了这点,才把子午谷当成行军路线之一。当然,撇开其他将领率领的军队,钟会自己的十多万大军也不是全部从子午谷一条道路过来,子午谷的军队还是以押送粮草为主,主力还是会走其他两条道路。
可是有人会问了,要是万一蜀国在子午谷有埋伏的话,不就粮草危险了,当然了,粮草也是可以多路并进的。其实,那个时候司马昭主要还是看出了蜀国当时的整个战略环境。
姜维,可以说是诸葛亮的接班人,也是一个很有才华和能力的人,文武双全。他继承了诸葛亮的遗志,多次攻打中原之地,一直以来姜维不是在北伐,就是在北伐的路上,魏国对他很忌惮。
262年,姜维再次北伐,这是他第十一次北伐,也是最后一次。可是结果还是败北了,可是比起军事上的失败,还有一个更严峻的问题需要去面对。那就是蜀汉内部的问题。
自从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朝中奸臣当道,姜维虽然继承了诸葛亮的衣钵,但是在朝中的地位根本无法和诸葛亮相提并论,再加上常年在外带兵打仗,没有机会参与政事,朝中更没有什么人脉。
在姜维最后一次北伐的时候,曾经上表刘禅,状告奸臣黄皓,可是刘禅根本不理会。这下就把那奸臣给得罪了。等姜维北伐失败回来后,那些奸臣就趁机落井下石,反告姜维好战致使蜀国凋敝,民不聊生,要求剥夺军权。
姜维这才意识到黄皓在朝中的地位已经不是任何人可以撼动了。于是请求在沓中种麦,不敢回长安。说是屯田,实则是避祸。
沓中已经远离了汉中和陇右,姜维的出走刚好给了司马昭这个机会。而且那时候姜维采取了“敛兵聚谷”的策略,汉中一带的守军都很少,主力都在姜维的手里,但是,他又远在沓中,不能支援。在这样的环境底下,在子午谷安排伏兵的概率是很低的。
钟会也许也是看到了这点,才敢从子午谷用兵的。后勤方便加上蜀国防卫的空挡,背后更是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做后盾。退一万步讲即使失去了子午谷的一路人马,一队粮草也不会对全局有太大的影响。这就是当时魏国的实力。
再来从战略方向来分析下诸葛亮和钟会,诸葛亮不走子午谷,除了危险,就是战略方向的问题,当时诸葛亮是要先收复陇西来当征服中原的起点。关中只是下个阶段的目标,所以走不走子午谷,不在考虑的范围。
至于说钟会,当时司马昭的目标是成都,以魏国的实力,一有机会就直接一战定乾坤了。根本不想和你蜀国慢慢耗着,所以不用分什么阶段,先占领一个县,过阵子再来一个城的,这对魏国来说没有必要,毕竟实力摆在那的。蜀国本身也是三国里最弱小的,加上内部矛盾丛丛,奸臣当道,这些司马昭都是看在眼里的。
有这些因素在其中,还怕不能一举消灭蜀汉吗?当时钟会也是想速战速决的,所以直接就抄近道直取汉中。结果就是汉中被很快攻破了,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
综合来说,走不走子午谷,主要还是要看当时总体的战略环境和各自的战役目的,以及当时蜀国和魏国整体的实力,是否有必要,能不能冒这个险,是否违背自己的战略意图,这就要考验统帅们的智慧了,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
陇右战略与子午谷奇谋,战略与战术的区别
诸葛亮在后来北伐屡次没有成功,除了马谡失街亭,刘禅的原因最大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数万大军却没能攻下陈仓,这是战略失败吗?
铁马冰河W:诸葛亮六次北伐为何均遭失败?
诸葛亮北伐的真实战绩如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