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别掉进别人挖好的坑里!心理学揭示生活中易被人操纵的七大陷阱!
今天我们谈谈心理学的另外一面,虽然我们生活在各自的圈子里面,有各自的生活,但是我们离不开社会共同协作。再加上信息时代把我们拉的越来越近,我们每时每刻都会受到别人的影响,直接地或者间接地。

也许你不承认自己是一个容易被别人操纵的人,但是一些微妙地、潜在地,每一天、每一个小时、每一秒,像温水煮青蛙一样你感觉不到,但是你却深受他的影响。接下来用心理学的视角来探索什么在操纵我们和背后的原理。

第一 个人的认识偏差

如果你已经对某件事情形成了观点,这个观点不管是正确还是错误,只要你一开始接受了,你就会无意识地寻找各种证据支持这个观点。比如你认为全球变暖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那么当你恰好看见了一篇文章就是批判全球变暖的问题,你不仅很认同这篇文章的观点,甚至还会强化这个信念,这个过程心理学叫做确认偏差。反之,如果你认为全球变暖只是一个骗局,你也会收集相关问题的文章加以确认,但是与你的观点相左的文章就会被过滤掉。

比如我们小时候就形成了这种“确认偏差”,总以为自己是捡来的孩子。总认为吃了西瓜不吐西瓜籽,肚子里面就会长出西瓜苗。只要发现父母对我们不好,或者一发现自己肚子痛, 然后就误以为自己真的是那样。要消除这种认知偏差,必须要有一定程度上的批判思维,特别是现在很多网络文章的观点,就更加值得怀疑了。你需要找两篇观点相反的文章多看看,确认自己的认知方向准确。

第二 利用你的情绪

我们每个人最后做决定,其实90%依赖于情感,10%取决于理性。搞市场营销的人都深感此道,现在你识别一个广告比过去难的多了,不是广告商变聪明,而是他们越来越擅长利用情绪的力量。比如在一段煽情的文章里面,让你不知不觉地想去购买他们的产品。我就常看见某人在微信朋友圈分享一些关于她们怎么样减肥的血泪史,那种煽情效果不亚于很多韩剧(韩剧其实也是用调动情绪的力量,一波三折的故事让你喜欢故事中的男女主角,让你每天离不开它),有过之无不及,加上自己的裤腰带也越来越紧,居然就相信他们声称的效果,原因是我卸下了抗拒,最后还购买她的产品。

还有一种常见的情绪控制,非常有迷惑性。比如某个人帮你了,也许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你对这个人的好感度会瞬间提升。这时候也容易被人操纵,因为毕竟别人帮了咱欠了人情,要是拒绝自己好意思么。有些心术不正的人很会利用这个弱点,假意先给你一块饼干,如果你拒绝,他们就让你感到难受;但是如果你接受了,那你就等着被他们操纵吧,好戏还在后面。这里劝大家还是要相信,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很多老年人也就是这么上当的。

第三 模仿你的身体语言

这算是比较高级的心理操纵了,其实原理也很简单,人们总是喜欢和自己看起来比较像的人建立关系。不一定是长的像,也许是一个动作、神态、语气语调等等。如果你发现自己被别人要求做明明不喜欢的事情时候,你要小心。当某个人模仿你的身体语言的时候,很容易得到你的认可,你很有可能按照他的要求去做不该做的事情。

与他们交谈的时候,你应该试着改变你的身体语言,比如交叉双手、用手摸摸鼻子等,看看那个人是否也在有意偷偷地模仿你。如果是的话,尽快结束对话。

第四 先入为主

用专业点的心理学名词——锚定效应跟前面讲的“确认偏差”有点相似,是一对孪生姐妹。当我们在判断一个未知的信息,你不仅要从源头上确认这个有没有可信度的同时,还要确保你得到的信息有没有夸大的成分。这个锚定效益指的就是我们在做決策的時候,会不自觉地给予最初获得的信息过多的重视,指当事人过于依赖旧信息,对新信息反应不足。

个别销售人员深谙此道。比如你想购买标价20万元的二手汽车,经过一阵子讨价还价你终于谈到了18万,你大喜觉得很划算了,你当初听到了20万元,这就省了2万元。但实际上这个车的价格只有15万。是哪个销售人员给你一个先入为主的信息,让你的后面的努力都围绕着这个起点来打转。

第五 社交媒体的操纵

如今信息大爆炸让我们沉侵在各种新媒体、社交媒体中无法自拔。美国一个著名的社交媒体做了一个非常有争议的研究,他们将用户根据他们的偏好分好类,然后向他们推送消极或者积极的新闻,达到左右用户心情。之所以会有争议,是因为这项研究是在没有得到用户许可下进行的。社交媒体用户变得越来越容易被媒体操纵,因为我们每次点赞、阅读、收藏都会暴露出我们的偏好。

甚至连广告都知道了你喜欢阅读什么,这种算法当然也是基于你的阅读习惯和浏览情况。缓存能够根据你的流量足迹将你进行分类,然后推荐广告。如果你不希望经常这样被操纵,你可以定期清除手机缓存、或使用广告拦截器等消除影响。虽然我也在做自媒体,但是我不希望我的读者因此而被人操纵和利用。

第六 标题党、暗示性的标题

广告商还有网站会通过改变文章的内容,来达到对不同群体的营销,所以标题就很关键了。像什么“3个女人和105个男人的故事(《水浒传》)”、“李湘在大街上被人强行拖行”、“残忍啊,美丽姑娘竟然被火柴烧死的惊天血案(《卖火柴的小女孩》)”让你哭笑不得,但是有很吸引眼球,如果你当真点进去,内容会让你失望,甚至你不得不连续关掉20个弹出式广告,烦不胜烦。

也许很多人中过标题党的招,但是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还是要点击一些“惊奇的、难以置信的、接下来发生什么?”等类似标题,全在于我们的大脑,心理学非均衡理论提出我们的大脑讨厌不平衡,讨厌待解决的事物。很多广告商利用这一点,你被告知一个有待解决的论述,这种潜在的心理迫使你点击。

第七 利用人的渴望

很多人会发现,我们的储物柜里面堆放着很多自己原本不需要的东西。至于为什么当时要买,原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广告的作用。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大部分广告越来越懂人性,了解人们渴望,就像金钥匙一样打开了门。因为很多广告跟我们的欲望联系在一起,比如健康的人际关系、爱情、成功、炫耀。

比如很多场景就是为了让你上勾精心设计好的,一群年轻人在一起喝着某个牌子的啤酒,有说有笑,分享喜悦、享受人生,你也忍不住口渴想要买上一瓶。还有某某明星用的香水,即使你连什么味也不知道,就想买一瓶。你最好把自己的欲望和物品的特征分离开来,你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购买物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广告商抵制又如何?疫情期间Facebook流量激增
心理学:虚假同感偏差
心理学有一种理论叫做“证实性偏差”:就是你一旦相信一个事实,就会下意识地去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选...
自媒体干货篇:利用这个小技巧可以五分钟之内写好一篇爆文!
被自媒体围剿的年轻女孩子,是否成为碎片观点的“容器”?
“别做公众号了”:给新媒体运营的10点建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