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考清华,我当作家”,山东文盲母亲PK学渣儿子,结果如何

1997年,在山东省沂南县的一户人家里,正上演着一场母与子的较量。

母亲是目不识丁的农村妇女王秀云,儿子是成绩不好、惹事不断,叛逆不羁的问题少年刘桦楠。

这天,王秀云再次因为儿子打架,被叫到了校长办公室。回到家后,王秀云怒不可遏,冲着儿子就是一顿怒吼,随后还一巴掌打到了儿子身上。

儿子不服气,扬言:“等我哪天考个清华给你看看。”

王秀云闻听,更生气了,说道:“你看看你那点成绩,还想考清华,真是不自量力,你要是能考上清华,我都能当作家了!”

“哈哈,你当作家,怎么可能?咱们现在就立字为据,我考清华,你当作家,如何?”刘桦楠不服气地回应。

随即,他就把和母亲的约定记在了纸上,并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母亲也不甘示弱,不会写名字的她,按上了自己的手印。

如今20多年过去了,这对母子后来怎样了呢?

01

王秀云干活是一把好手,但却是实实在在的文盲,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识,更不会写。

十六岁时,王秀云参加修水库大坝的集体劳动,被选出来参加大合唱文艺汇演。

指导老师给她们一人发了一张歌词,可是王秀云不认字,拿着歌词如看天书,只好偷偷溜走。

然而,虽然逃过了一时的尴尬,但这件事对她的打击却如影随形。她觉得,自己不认识字就和睁眼瞎一样,走到哪都有种自卑感。

22岁那年,王秀云结了婚,嫁给了同村的刘京科。刘京科是村里的代课老师,不仅能说会写,还是方圆几里有名的文化人。

第二年他们的大儿子刘桦楠出生了。

虽然王秀云自己没有文化,但她清楚地知道读书的重要性。所以,她对儿子的学习格外用心。

刘桦楠读小学时,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但上了初中进入叛逆期后,就开始逃学、打架、到河里游野泳,甚至偷村民地里的红薯。

刘桦楠心思没用在学习上,学习成绩自然一落千丈。不仅如此,他每天在学校里惹是生非,被叫家长成了家常便饭。

初三的一天,王秀云又因为儿子打架被老师叫到了学校。

班主任老师严肃地说:“桦楠妈妈,这眼看就要中考了,桦楠目前的成绩一塌糊涂,每天不是打架就是逃学,照这样下去,恐怕连高中都考不上。”

“老师,我回去一定严加管教,您该打就打该骂就骂,都是为了他好,我们绝没有半句怨言,就是别放弃他。”王秀云唯唯诺诺地哀求着老师。

回家后王秀云第一次狠狠地打了儿子。她恨铁不成钢地说:“你说你不好好学习,将来怎么办,面朝黄土背朝天会有什么出息。”

“考不上大学,我出去打工,还自由,没人管。”刘桦楠懵懂地以为只要离开农村就都是成功人士。

就这样,母子二人你一言我一语地怼着,到了最后,竟打起赌来。母亲一句“你若上清华,我就当作家”的话,刺激了刘桦楠。

儿子刘桦楠竟找来纸笔,一张纸写下了母子俩的赌约,并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王秀云这时骑虎难下,但并没有认怂。不会写自己的名字,王秀云就拿手指蘸着儿子的墨水按了个手印。

然而,打赌以后,母亲王秀云仍旧干家务做农活,儿子刘桦楠也照常上学、放学,成绩并没有特别的进步。

转眼就到中考了,不出意料,刘桦楠只考上了县里一所不太好的高中。

直到随后发生的一件事,才刘桦楠有了一丝改变。

02

刘京科能说会写,被选进了县广播站工作,但由于在计划生育政策的严格执行下,生了二胎,被广播站除了名。

没了稳定工作的刘京科,便去了县城,在一处工地打零工维持生计。

可一段时间后,王秀云却发现,经常来信的丈夫,最近却没了消息。

“你见到我家老刘没,他情况怎样?好久没有收到他的来信了。”有一天,王秀云碰到了同在县城里打工的同村村民,随口问道。

“老刘没回家吗,我以为他回来养伤了。”村民很是惊讶。

王秀云仔细询问这才知道,丈夫刘京科在干活时伤了腿。心急如焚的王秀云,恨不得马上飞到丈夫身边。

她把小儿子托付给亲戚照顾,到县城后先到学校门口等大儿子刘桦楠放学,然后母子俩一路打听,找到了刘京科打工的工地。

在寒冷冬日的黄昏,昏黄的灯光下,母子俩终于见到了刘京科,他正一瘸一拐地推着手推车搬运水泥。

见到此情此景,母子俩都心疼得流下了泪水。

晚上回到宿舍后,刘桦楠第一次辗转反侧。生活的不易、父母的艰辛、自己的桀骜不驯,叛逆荒唐,在他的脑海中反复循环。

他觉得,自己再不能这样糊里糊涂地过了,父母家庭都需要自己努力去改变,而知识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

从那以后,有了奋斗目标的刘桦楠,彻底变了个人,

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学习,恨不得每天能有48个小时。做数理化练习题、背诵需要记忆的文科类知识,心无旁骛,废寝忘食。

由于英语底子薄基础差,刘桦楠就在英语学习上投入了更多的精力,走着坐着都在背单词背课文,连做梦都在说英语,同学们一度以为他魔怔了。

王秀云看见儿子的努力,自己也不甘示弱,也想改变自己。

农闲时,村里人就喜欢凑到一起打麻将打扑克,或者东家长西家短地扯八卦,但王秀云对这些都不感兴趣。

她一心想认字,想知道书里都说了些什么,迫切地想拨开自己心中的迷雾,去探索另一个对自己有着深深吸引力的陌生的世界。

刘京科受伤后也没有再外出打工,在家里帮妻子干一些家里地里的活,也成了妻子最好的老师。

王秀云虽然年龄大了,但领悟力和理解力很好,学得很有信心,但靠死记硬背还是学得慢。

有一天小儿子说:“妈妈你只要学会查字典,认字就不难了,有不会写不认识的字自己查字典就能学会了。”

听了儿子的话,王秀云高兴不已,她下定决心一定要学会查字典。随后,这个目不识丁的农妇便在认字的路上一发不可收拾。

03

为了学会查字典,王秀云得先学会拼音。

刚开始学时,声母韵母都和天书一样,b和d怎样才能分得清,p和q又长得那么像。王秀云往往是早晨记住了,中午又忘了。

可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懈的努力,王秀云终于掌握了拼音,学会了查字典,字也慢慢地积累了不少。

丈夫刘京科有很多藏书,开始时,他一有时间就读给妻子听。可随着王秀云识字量越来越大,王秀云就可以给刘京科读书了。

在读书的过程中,王秀云发现,书里的世界太大、太美妙,她能跟着书里的人物哭,为书里的人物笑。

随后,她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读完了《红楼梦》。

要知道《红楼梦》里人物众多、关系复杂,又都是文言文,晦涩难懂。很多人都没有耐心读完,可王秀云却做到了。

不仅如此,识字后的王秀云,迫切地想要学会写字,想把自己心里的故事写出来。然而,习惯了抓锄头的手突然拿起笔来写字,谈何容易?

王秀云学写的第一个字是“王”字。别看王字只是由简单的横竖组成,但对于初学写字的人来说,要把这组合成一个字也不容易。

一天夜里,王秀云费了老大的劲,才把这个字写好,可当她高兴地拿给儿子看时,却听儿子说:“妈,这是个土字,不是王。”

可王秀云依然很开心,说道:“土字也行啊,反正我写出字来了。”

看着高兴得像个孩子的妈妈,刘桦楠深受感动。他手把手地教妈妈工工整整地写出了一个“王”字。

从那以后,王秀云一有时间就拿起笔来写字,睡觉前都不忘拿手比划着在枕头上练字。

在丈夫和儿子的帮助下,王秀云很快就有了很大进步。慢慢地,她就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她想把自己的经历写下来,把沂蒙山人的质朴善良、勤劳勇敢展现给读者。

说干就干,王秀云开始尝试写作。

可万事开头难。刚开始时,王秀云不会用标点符号,不仅所有的字都挤在一起,还错字连篇,不知所云。

只有她的丈夫刘京科,在这些文字中读到了他们过往的经历,读懂了王秀云塑造出的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于是,丈夫又开始教她标点符号的运用,如何规范地写作。

也许是对文字天生的敏感,王秀云的文字质朴,语言清新,笔下的人物形象生动,讲述的故事真实感人。

周围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她的作品,喜欢读她笔下那些富有烟火气的故事。

每逢节假日,别人家都是乌烟瘴气打麻将侃大山时,只有王秀云一家四口,各自拿本书在学习,尤其是刘桦楠,在母亲榜样力量的引导下,逐渐走上了正轨。

他一改前嫌,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成绩更是从班级倒数逐渐进步到了年级前几名。

曾经的问题少年,不仅成长为一个老师夸奖、同学羡慕的好学生,也成了左邻右舍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刘桦楠在2001年高考以645的高分考取了北京林业大学。虽然不是梦想中的清华,但也是一所很好的211大学。

04

在熟练地掌握了写作技巧后,王秀云便开启了她的作家之路。

她从最简单的日记开始,逐渐到散文、小小说。

她以自己四十多年的农村生活经历、对生活的感悟作为素材,用质朴的语言,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一个个农村生活的故事展现在世人面前。

随后,王秀云持续地练笔,让她的文笔越来越成熟。

2003年,王秀云的短篇小说《四宝》刊登在了《临沂日报》上。在北京读大学的刘桦楠收到了妈妈寄来的报纸,止不住热泪盈眶。

作为一个读书人,他深知,从大字不识到发表文章,为了逾越这个鸿沟,妈妈需要付出怎样的艰辛,母亲永不言弃的坚强毅力让儿子佩服、骄傲。

刘桦楠激动地鼓励妈妈:“妈妈您太棒了,您的文笔好多大学生都达不到。”

在妈妈的影响下,刘桦楠也一直没有放弃学习。

2009年,参加工作5年后,刘桦楠参加了考研大军,并且成功上岸,考取了自己心仪已久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硕士研究生,成功地实现了十年前对妈妈的承诺。

在读研期间,还没有稳定收入的刘桦楠为了帮妈妈实现作家梦,自己出资6000元,帮妈妈出版了她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到山里拾柴火》。

刘桦楠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了联想集团工作,在工作上经过不断的努力,现在已经做到了高管的位置,在生活中也收获了甜美的爱情,娶到了同样优秀的妻子。

弟弟结婚时,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刘桦楠主动承担了很大一部分费用。那个曾经让父母头疼的问题少年,竟成了一家人的主心骨,真正成了令人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

与此同时,王秀云也一直在坚持写作,多部小说先后问世:《冬整》《今夜有电影》《守望》。

她的很多作品被收入省市作协编选的文学作品集,陆续发表在《鹿鸣》《山东文学》《时代文学》等刊物上。

2008年开始,王秀云与时俱进,开始学习电脑打字,而这一次,她又经历了不小的挑战。

刚开始时,王秀云对键盘不熟悉,往往是敲下一个字母后,再低头找另一个字母,拼成一个字就需要好长时间。

但是王秀云不气馁,坚持不懈、反复练习。两个多月后,她竟然能熟练运用电脑写作了。

随后,王秀云用电脑先后写出了两部2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小城生活》和《牛家》。这两部小说,在多家出版社先后出版,好评如潮。

王秀云作品中的人物,多是以沂蒙百姓为原型,讲的也多是质朴的农村故事,她因此被称为“沂蒙山世界的深情守护者”。

王秀云笔耕不辍,文笔越来越成熟,作品也越来越受欢迎,她凭借自己的实力成了真正的作家,并且顺利地加入了临沂市和山东省两级作协,兑现了当年对儿子的承诺。

05

“你若上清华,我就当作家!”没想到,20年前母子间的一纸诺言,看似儿戏,却真的就此改变了二人的命运,让一家人开启了新的人生。

2017、2018年连续两年,山东省临沂市,先后授予王秀云一家“十佳最美家庭”“全国最美家庭”的殊荣。

而最美家庭,其中一项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学习进取,教子有方”。

“身教永远大于言传!”王秀云曾经目不识丁,也讲不出教育孩子的大道理,但是她却用自己的言传身教、积极进取,给了孩子不断前进的无穷动力。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最好的状态就是相互成就,王秀云和刘桦楠这对母子做到了。

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互相鼓励,互相激励,成就了彼此,也都成了最好的自己。

作者:郝路

编辑:Sarah萱草悠悠

参考文献:

《山东省“最美家庭”王秀云家庭:儿子立志上清华,文盲母亲当作家》2018-02-06 《沂南妇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年前,文盲母亲叫板学渣儿子:'你考清华,我当作家',结果如何
山东母亲看儿子不成器,一怒之下打赌:你要考上清华,我就能当作家
文盲母亲与学渣儿子约定:你若考清华,我就当作家!结果如何?
“赌”出的骨气
为“激”儿子上清华,文盲母亲变作家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