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孔子的大成之道之二:孔子的为师之道

《论语》开头三句话,就涵盖了人生的三个阶段:“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第一,学了做人处事的道理,要在适当的时机加以实践;第二,有了心得,可以和朋友交换意见、互相请益;第三,修养有成就之后,如果别人不了解我,也不要生气。学而时习之的“时”,并不是时常,而是指适当的时候,也就是时机。《孟子·万章下》推崇孔子是“圣之时者也”,就是说孔子该清高时就清高,该随和时就随和,该有责任感时就有责任感,这是需要大智慧的。大智慧,正是我们通过学习之后希望能够蕴发出来的。所以学习之后,要在适当的时候加以印证练习,才能体会到成长的快乐。
孔子的学习,具体来看具有三个特色。
第一,学习五经六艺这些传统。对于传统,不管喜欢还是不喜欢,它毕竟已经存在了,也就没有人可离开传统。只有理解了传统之后,才能使旧传统转化出新的力量,再面对新时代的挑战。因此,首先就要把传统的知识和能力学好。
第二,要设法将学习和思考相配合。学习和思考要同时注意,光是学习而不思考,学不到半天就忘记了,也无法真正去实践。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人生的事情如果全部都靠自己经验,哪里来得及呢?唯有学习和思考配合,才有一种主观的觉悟。也只有在了解了以后,才愿意去实践,所以通过学和思,可以使古人的生活智慧和现代的生活处境重新结合。
第三,要经由反省来改变自己的行为。鲁哀公曾问孔子,在他的弟子当中孰为好学,孔子回答说只有颜渊,而且还特别加了一句话,说颜渊:“不迁怒,不贰过”(《雍也》)。好学是“知”,不迁怒和不贰过是“行”,两者一定要配合。

因材施教,用心良苦

孔子作为一个老师的风范,是“学不厌,教不倦”。能够学不厌,教不倦,本身就是最好的学生,也是最好的老师。活到老,学到老,完全实践在孔子身上。而他的学习是很广泛的,例如他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别人身上一定有可以让自己效法之处。看到别人的优点就向他学习,看到别人的缺点就提醒自己不要像他一样,这也就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实践(《里仁》)。
谈到孔子教学的特色,第一点是“因材施教”。孔子有很多学生,有两个学生在政治方面颇有成就。其中一位是子路,个性直爽,刚健进取;另一个学生是冉有,他比较内向,很多事情都要一想再想,时常畏缩不前。《先进》里记载: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有一次子路问孔子:“老师,听到该做的事,是否就该立刻去做?”孔子说:  “不行,有父兄在,听到该做的事不能立刻去做,而是要先考虑父亲跟兄长是不是同意。”后来冉有也问同样的问题,孔子回答说:“对,立刻就做。”这时有个学生公西华正好在旁边,就问孔子:“两位同学问老师同样的问题,老师的答案却正好相反,这是怎么回事呢?”孔子说:“冉有的个性较为退缩,所以要他进取些;子路的个性争强好胜,凡事都想胜过别人,所以才会要他‘退之’。”这就是孔子因材施教的具体例子。
孔子的学生来自各个地方,每个人的成长背景、生活状况难免有所差异,当然也有不同的性格特质。《先进》里提到过他的四个学生:“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哮”。
第一个是高柴,他是一个很孝顺的学生,母亲过世后,史书上记载他哭得眼睛都流血了。孔子说这样是愚笨的行为,孝顺固然好,但是仍然得保重身体;任何情感都要“发而皆中节”,如果因为哀痛,伤心过度而伤了身体,反而是不孝的行为。孔子在这里提醒学生,不要忘了顾及生命的其他方面。
第二个是曾参,年纪很轻就跟随孔子学习,人比较老实,所以说他鲁钝。表面上看来似乎比较容易吃亏,但事实上,愈老实的学生,往往反而会更认真地把老师教的全部学会。果然,后来传《大学》传《孝经》的,都是曾参一人。
第三个是子张,在《论语》里面他最年轻。曾参比孔子小四十六岁,子张比孔予小了四十八岁,他虽然年轻,志气却甚高。根据史书记载,子张不只功课好,反应快,外表更长得高大又帅气,同学们对他却好像不是很满意,人缘似乎也比较差。孔子就认为子张太过高傲了。
第四个是子路,是位勇士,子路是个粗线条的人。对任何事情都比较大而化之,做事手段也比较粗糙,不过有他可爱的地方。
有一天孔子走在曲阜街头,看到一个年轻人,头上插着斑斓的公鸡毛,身上披着野猪皮,还带着一把剑,好像随时都可以与人打架决斗,此人就是子路。孔子主动对他说:“你看起来还挺率直的,何不来跟随我学习呢?”子路说:“何必学习呢?南山有竹,资质非常好,砍下来当箭可以射穿犀牛皮。”子路认为自己就像是南山的优质竹子,资质天生,根本不必学习。子路也不过比孔子小九岁而已,当场就让孔子碰了一鼻子灰。孔子却对他说:“如果你把南山的竹子前面削尖,再装上箭头,后面插上羽毛,不就可以射得更深吗?”子路听了,立刻拜孔子为师,请求孔子收他为弟子。
这四个学生,孔子用深入浅出的方式描写了他们的性格。老师知道学生性格上的缺点,也正是教育他们的开始。所以像孔子这样的老师,教导学生的态度,是先深刻了解学生的需求和他们性格的特质,再给予明确的指导。

适才适性,造就英才

有的学生如子张,理想很高,叫做“过”;有的学生则如子夏,比较保守,叫做“不及”。孔子拿子张和子夏来比较,说“过犹不及”(《先进》)。过度和不够都不好。因为过可能会矫枉过正;不及可能会退缩保守。过与不及都不够理想,最好是中庸之道。所以孔子教学的时候,皆按照学生各自的条件、人格特质而设法提出指导。
颜渊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循循善诱”,就是慢慢来,一步步地教导。他又说跟随老师这么久,真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子罕》)。意思是:用文化、文学、文艺来增广我的见识,用礼来规范我的做人处事。
孔子发现颜渊这个学生很好,曾对他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述而》)。意思是:有人要聘用我们,就出来做官;没有人想聘用我们时,就把自已隐藏起来,这只有我和颜渊做得到而已。这时候子路在旁边,听了当然心里很不舒服,立刻上前说:“老师,如果让你统率三军打仗,你要带谁去?”孔子说:“想空手打老虎,徒步就要过河,这样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才不跟他一起去呢。”接着孔子又说:“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他认为,一定要遇到任何事情都谨慎谋划,谋定而后动,才能把事情做成。因为人生不能重来,凡事更不能鲁莽、任性。这是孔子对子路的当头棒喝。
孔子的学生分为四科,第一科德行,第二科言语,第三科政事,第四科文学。在德行科里,颜渊第一,闵子骞第二,冉伯牛第三,仲弓第四。其中以闵子骞的孝顺最为家喻户晓。他父亲再娶,后母生了两个弟弟。有一天后母叫他拉车,在寒冬里,给他穿的绵袍里包的却是芦花。天寒地冻,衣薄拉不动车子,父亲生气了,就挥鞭打他。这一打,绵袍破了,露出了芦花,父亲这时得知真相,气得要把后母给休掉,闵子骞却请求父亲打消此念,因为:“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闵子骞作为孝顺的代表,毋庸置疑。
言语科以宰予、子贡两人最有名。《述而》里记载一段故事。孔子是鲁国人,周游到了卫国,卫国刚好发生内乱,国君父子相争,很是不堪。孔子颇受卫君辄的崇敬,因此有不少学生怀疑老师会不会出来做官,“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子贡代表同学去问孔子。走进教室,他并没有直接问,而是对孔子说:“老师觉得古代的伯夷、叔齐这两个人怎么样?”这两人为了坚守原则,最后都饿死在首阳山上。孔子同答:“为了坚持原则,求仁而得仁,他们两个没有什么好抱怨的。”子贡听了,知道老师是有原则的,就走出去对同学说:“老师不会帮卫国的国君做事的。”
子贡真是聪明,不直接问老师要不要做官,而是转了个弯,讲了一个古代的故事,再探看老师的态度,这就是口才一流又十分聪明的子贡。如果把子贡在《论语》里面说的话,全部放在一起仔细看,就知道口才的表达,言语的微妙,在子贡身上表现得可说是淋漓尽致了。

教育的整体性

现代很多人强调除了智力智商之外,还有情绪智商,以及逆境智商,认为个人情绪的管理与调和以及碰到困境时该怎么处理更重要。这三种智商都同时被强调。事实上,孔子在当时就已经提出全人教育的理想。所谓“全人教育”,就是指五育均衡,在德、智、体、群、美各方面都要注意。
全人教育的理想,就是成就一个完整的人。第一是人才教育,第二是人格教育,第三是人文教育。人才、人格、人文,三者合起来叫做全人。
第一,所谓的人才就是“用之于外”,可以让自己自力更生。教育首先要培养人才,这样社会才能够永续发展,愈来愈繁荣。
第二,人格教育的特色是“求之于内”,是一种自我要求,自己愿意这样做。从被动变成主动,才有道德的尊严。
第三,要了解孔子的人文教育,要从他对诗和乐的认识开始。他在《阳货》里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兴、观、群、怨这四个字都和情感有关。
“兴”就是把真诚的情感引发出来。人活在世界上,人情世故懂多了,逐渐习惯将真诚的情感压抑下来,时间一久,往往就会忘记什么是真诚的情感。读了《诗经》之后,发现古人的情感这么真诚,长久压抑在自己内心的情感自然也被引发。“观”就是真实地了解自己,观察自己的志节。“群”是跟别人可以沟通,跟大家打成一片。人们往往只看到自己所没有的,看到别人比自己好的部分,所以抱怨是很正常的一种情况。读了《诗经》以后才发现,自己原来已经比别人幸运多了。
孔子教学生的时候,“诗”跟“乐”是不分不开的。“乐”是音乐的“乐”,“乐”让生命和谐愉快。孔子很喜欢唱歌,也很喜欢演奏。前者是表达自己的感情,后者是把古人的乐曲表现出来,也可以借以表达自己的情感,两者的作用不太一样。
在《论语》里可以看到孔子的生活,充满审美的情操。他一个人在家没事就弹弹琴,唱唱歌。《述而》里有一句话“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意思是孔子和别人唱歌唱得快乐,一定坚持别人再唱一遍,然后他再同别人唱和声。由此可以想象孔子唱得多么开心。因此,他平常的生活“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述而》),正是很自在轻松的模样。春秋时代天下大乱,是一个充满危机的时代,孔子每天照样安顿在自己的生活里面,从不杞人忧天。

教学的最高艺术

孔子教学生的方法很多,《孟子·告子下》曾经提到一种教学方法是“以不教为教”。就字面来解释,也就是我不教就是在教你。在《阳货》里,孔子就示范了这种另类的教学方法:  “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孔子的学生孺悲想拜见孔子,但孔子不想见他,于是推托身体不适。负责传话的人刚踏出房门,孔子就立刻取下瑟来弹奏歌唱,故意要让孺悲听到。孔子就是要让他知道,自己犯的错,自己要懂得去改,知错就改,不就没事了?这样的不教,也是,一种教育方式。
许多人提到孔子喜欢启发式教学,因为“启发”两个字确实来自《论语》,《述而》里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愤,不启”,是指要到学生想懂而懂不了,我才去开导他。如果学生不用心,什么都没准备,即使老师想开导也开导不了。“不悱,不发”,是指不到想说而说不出来,急得脸都胀红了的时候,老师是不会给学生引发的。所以启发是有条件的。
孔子也有不教的学生。第一种是太不用功的,另外一种是“乡愿”。孔子曾说:“经过门前,不进来跟我讨论,我也不觉得遗憾的,就是乡愿。”“乡愿”就是不真诚,一个人不真诚,孔子也毫无办法。由此可见,学习的动力必须要由内而发,孔子只能分享他的经验。儒家作为教育的重要学派,对于真诚的要求是绝不让步的。
作为一位老师,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做到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由此塑造了儒家的求知特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半部《论语》治天下”,在教育方面,《论语》又教会了我们什么
教师节|《论语》精华12句,重温为师之道
生本教育之我见
孔子的教育理论与特点
朱东:教育应当以尊重被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
如何评价孔子的教育思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