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断裂带上的藏民居艺术之都,低调地美了千年

道孚

这个在四川甘孜州非常低调的县

近年因网红景点“墨石公园”火了一把

这里其实还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

自然美景、人文风情

以及世界级的建筑瑰宝

自然道孚

断裂带上的风景奇观

四川大地的高低起伏巨大

其中有三条断裂带

呈Y形将整个四川分为三个块体:

川滇菱形块体川青块体四川块体

今天我们要说的四川甘孜州道孚县

就处于其中一条断裂带上

那就是鲜水河断裂带

四川构造图

鲜水河断裂带北起甘孜东谷附近

大体呈西北—东南向展布

经炉霍、道孚、乾宁(八美)、康定

延伸至泸定的磨西以南的部分

全长约350公里

这条断裂形成于2亿前的三叠系晚期

自更新世(距今250万年)开始日趋活跃

鲜水河断裂带历次运动

产生了一系列隆起

隆起之间又形成盆地

丘陵、盆地相间

造就了诸多美景

四川甘孜州道孚县,丘陵与盆地相间

盆地中土壤肥沃

又得到鲜水河流域的水源滋润

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

随着康巴文化的发展和崛起

人们沿着河岸台地生生不息

因此这里堪称“康巴远古文明的摇篮”

龙灯草原,蜿蜒的河道

像是道孚县龙灯乡境内的龙灯草原

水草尤其丰美

相传格萨尔王曾在此安营扎寨

因而也被称为“格萨尔通”

这里美景纷呈:

珠姆措(翡翠海)、扎玛尔河、红衫林......

据说整个龙灯草原

一年四季,要改变12次颜色

每年7月的赛马会格萨尔王藏戏

更是不可错过的盛大活动

水草丰美的龙灯草原 

而在道孚玉科镇

藏语意为“玉石”的玉科草原

美景与生态同样惊艳

它位于狭长的冲积盆地中

海拔3700多米

牧业非常发达

还栖息着雪豹、金钱豹、白唇鹿、藏羚羊等

珍贵的野生动物

每当进入七月

草原上鲜花遍野

犹如厚厚的地毯铺向天际

而且部分地形起伏不定

玉科草原又有立体草原之称

玉科草原的立体地貌

道孚文旅局 供图

玉科草原鲜花遍野

道孚文旅局 供图

说到道孚最为雄壮的景色

亚拉雪山莫属

亚拉雪山位于道孚、康定、丹巴三县交界处

海拔5820米

是大雪山山脉的第二高峰

山顶呈“品”字形

雪线下是茂盛的红杉木原始森林

放眼望去,壮阔非凡

亚拉雪山

道孚文旅局 供图

除了草原、雪山

道孚的温泉也是一绝

沿着断裂带

一系列的温泉构成了引人注目的水热活动带

仅道孚县境内就有多达19处温泉

往往成群出露

是含有锂、氟、锶等多种微量元素的

偏硅酸、偏硼酸温泉

糜棱岩石林是道孚一绝

例如在墨石公园

黑灰带绿、成林的岩石

是岩石受到断裂构造影响遭受强烈的挤压

破碎成粉末状后

再胶结重新形成的一种变质岩

也就是糜棱岩

常常沿断裂带分布

往往成为寻找和识别断裂带的重要标志

而墨石公园这块的糜棱岩

因为青藏高原隆升

令这些变质岩被暴露出地表

随着长年累月的风化、重力崩塌

才形成了壮观的石林

墨石公园壮观的糜棱岩石林景观

墨石公园景区  供图

道孚民居

千年智慧凝结的人文瑰宝

建筑大师梁思成说:

建筑之始,产生于实际需要

受制于自然物理

非着意创制形式,更无所谓派别

 其结构之系统,及形式之派别

乃其材料环境所形成……

而道孚的藏式民居

是人类活动适应自然而成的独特产物 

道孚民居村落

道孚文旅局 供图

虽然位处鲜水河断裂带

历史上频繁的地震活动并没有让人们退缩

反而学会了如何防震减灾

与自然和谐共处

沿着山势,一座座崩科拾级而上

道孚民居  摄影/袁蓉荪 

道孚的藏式民居俗称“崩科”

这种建筑内部结构

全部由木材穿插组合拼接而成

以粗壮的圆木作为立柱

柱子上顶着大梁

大梁再顶椽子木作为基本骨架

以此展开空间的分割和构成

是如井字般一层层搭建起来的全木结构

在建筑学中又称为“井干式”

在经历若干次的地震后

崩科建筑往往沉稳不倒

面貌如初

一般崩科建筑在房主细心的维持下

能保持百年

而且防震效果在多次地震中得以验证

除了防震、稳定、精巧之外

道孚民居还具有很高的环境适应性

由于道孚地处青藏高原、鲜水河断裂带

日照长、风沙多,昼夜温差大

属“四季无暑,一霜成冬”的典型高原气候

聪明的道孚人花费不少苦心

打造宜居的住房:

道孚民居以木材、石材、泥土为主要原料

依山傍水、坐西向东

使其冬暖夏凉

起到吸热采光

避风沙雨雪侵袭、保温安全舒适的作用

民居内的房间,上装木望板

下铺木地板

顶盖用桦树皮或硬杂木条垫底再铺“阿嘎土”

日晒雨淋绝不漏水

屋架门窗外表的裸露部分

则多以油漆或自制有色土染过

既防腐防蛀,又美观大方

道孚民居  摄影/刘剑

道孚民居不仅实用、科学 

还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光是配色、纹饰就值得大书特书:

屋顶、主墙多是白色

木结构处多用染涂成褐红色

其间配以红、蓝图案

这种以红白为主调的房屋

在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自然环境下

构成了平衡的美感

室内的起居室则宽敞、明亮

红壁、红柱组成了火热的基调

四壁、门房和梁柱上

绘满了精致典型的藏式壁画

窗上镂刻着龙、凤、仙鹤、麒麟等吉祥图案

堪称华丽辉煌、精美绝伦

传统的道孚民居,精美绝伦

道孚民居有“康巴第一藏房”之称

同时也被称为

世界民居建筑“双绝”:

一绝是指道孚民居与环境共生

反映民族审美

二绝则是因为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

如此大规模的木屋难以再造,绝版了

因此传承至今的传统道孚民居

是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新的道孚民居

则因应着现代化生活的需要

在发展中传承

寺院传统建筑同样精美  摄影/陈志文

室内精致的木制结构与雕刻  摄影/心宁

可以说,道孚民居体现了“四美”

与自然环境融合的“和谐之美”

根植于地震防震的“科学之美”

立足于民族文化的“色彩之美”

体现道孚人民艺术造诣的“装饰之美”

 正如西南民族大学刘伟老师所说:

崩科建筑不仅是当地藏族人居住的生活空间

也是他们精神的象征与符号代表

是信仰和神圣的场所

体现着家族的繁荣和财富

在甘孜州道孚县第六届安巴文化旅游节

孩子们放着风筝,一副世外桃源的景象

2021年7月22日

在道孚县第六届安巴文化旅游节之际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人民政府

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联合主办了

“中国藏民居保护与发展论坛”

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嘉宾深入交流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

为道孚 “中国藏民居艺术之都”授牌

彰显道孚民居的美学、建筑与人文价值

推动道孚民居在发展中传承

并设立中国国家地理“道孚民居观察拍摄基地”

红框实地标识牌

鼓励更多的人走进道孚

感受这里的自然风光与瑰丽人文

参考资料

<优美而危险的诗意栖居——鲜水河断裂带“造就”的灾难与美景>,李忠东

话题

在你印象中,藏式民居有什么特点?

-  END  -

以上未标注图片来自

地质专家李忠东老师

本文部分内容由李忠东老师提供

编辑 / 苍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川西的山水画卷,隐藏着多少惊艳?
丹道环线深度游,穿越五天四夜美景任意门!
山海道孚,走进川西秋意正浓寻八美
四川道孚县:地质学上的“百慕大”,游人眼中的'异域'
这个川西秘境快要藏不住了!叫板蓝色星球稻城亚丁
6位摄影师眼中的川西秘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