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知识】古代学校的日常

古代的学校,除了小学、太学、国子监这样高大上的“贵族学校”外,私人办学之风也十分兴盛。明清时期,私塾遍及城镇和乡村。乡村私塾是比较接地气的教育方式。私塾大多是一师一馆,也就是每所私塾一般只有一位老师。古代有什么样的尊师礼仪?古代的学生又有怎样的上学装备呢? 


束脩礼


束脩礼即古代入学仪式中的“拜师礼”。束脩即捆在一起的十条干肉,一束十条。《论语》中记载了孔子的话:“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孔子的意思是说自愿送给他十条干肉以上的人,他没有不教诲的。可见“束脩”是行之有效的拜师见面礼。行“束脩礼”时,学生一般先祭拜先师孔子,然后再向老师行跪拜礼。老师回拜答礼后,学生将带来的礼品取出,放在老师面前,请老师收下。礼品一般是干肉,有钱人家还会有绢帛、酒等,后来也发展出糕点等。老师答应收下礼物,也表示同意学生跟随自己学习。从此学生便与老师正式建立起师生关系。“束脩礼”体现了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和师生间以礼相待的虔诚。



孟子故里——山东邹城市曾于2015年在孟府大堂前举办“束脩礼”恢复仪式。图为学生送给老师的“束脩”。


开笔礼


“拜师礼”结束后,接下来,将举行整个入学仪式中隆重的部分——开笔礼。开笔礼包含朱砂启智、描红开笔等内容。朱砂启智,就是老师在学生额头上用朱砂点上红痣,又称为“开天眼”。由于“痣”与“智”谐音,这一仪式寓意为开启智慧,眼明心明,寄托了师长对学生的祝愿和期待。描红开笔则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写人生第一个字,这个字一般笔画简单而寓意深刻,如“人”“大”等。据文献记载,有些地方的学子还要拜笔师,即拜传说中毛笔的发明者蒙恬,感谢他为自己带来宝贵的书写工具。


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述了自己的少时求学生活。浙江绍兴鲁迅纪念馆中的三味书屋,系后人在原址上重修而成。


戒尺


戒尺是古代私塾老师对学生施行惩罚的木尺,也叫戒饬或戒方。戒是警戒、惩戒的意思,尺是尺度、标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学生不遵守规矩或没有及时完成作业,就可能会品尝到戒尺打手的滋味。


明代刘若愚在《酌中志》中记载:“凡背书不过,写字不堪……其余小事,轻则学长用界方打,重则于圣人前罚跪。”界方即戒尺。清代也有类似的记载,清代还有个规定,秀才要参加岁考,如果岁考成绩在最末等即第六等,按规定要取消秀才身份,四等以下则要受一定的处罚,其中就包括用戒尺打手。《儒林外史》中有这样的描述:“本该考居极等,姑且从宽,取过戒饬来,照例责罚。”这里是对考了第六等的学生宽大处理,按第四等的处罚,用戒尺打手掌。


用戒尺打手掌听起来有点可怕,邹韬奋先生在《我的母亲》一文中回忆了自己十岁时被父亲用戒尺打手的悲惨经历。但在很多老师那里,戒尺本为警示,并非为了惩罚而惩罚。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提到他的老师寿镜吾老先生:“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看来戒尺和罚跪是古代老师惩罚学生的两种方式,但这位老先生慈爱宽厚,那些惩罚方式也只是吓唬人的纸老虎而已。


图中塑像反映的是旧时广东私塾老师惩戒学生的场景。广东人以前把私塾叫作“卜卜斋”,因为戒尺打在学生身上,会响起“卜卜”声。


书箱


现在学生上学要用到书包,古代也有类似的专门用来装书的工具,叫书箧,也叫书笥、书箱。明代著名学者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里描述自己的求学经历:“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这里的“负箧”就是背着书箱的意思。他在向老师求学时,背着书箱,穿着旧鞋,行走在大山深谷之中。书箱是知识和身份的象征,无论它是紫檀木、黄花梨,还是普通竹木质地,每个读书人都将它视若珍宝。书箱两层或三层规格不等,内部空间分配合理,纵横排列疏密有致。笔、墨、纸、砚等书写用具和书籍分别放在不同空间里,还可以放一些日用品,可谓读书人的必备神器。



清代黄花梨木书箱。这类优质木材书箱多为古代富贵人家的子弟所用。


校服


据历史记载,在古代的官学中,例如明代,为了便于统一管理,国子监的学生规定要穿校服,那时的校服叫襕衫,也写作蓝衫或褴衫。襕衫的样式为上衣下裳,圆领大袖,下施横襕为裳,所以称为襕衫,一般用白细布做成。据明代《礼部志稿》记载,当时襕衫的样式由明太祖朱元璋亲自选定,中间为玉色,取“比德如玉”的美意。外有青边,为玄素自闲的意思,玄即天空的青色,寓意像天一样素雅的青色,可显出人的文雅。



明代余壬、吴钺共同绘制的《徐显卿宦迹图》中“国师正席”局部。国子监监生们身上穿着的就是襕衫。


——选自《月读》2016年第9期


(统筹:启正;编辑:松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拾“戒尺”
《论语》智慧: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束脩”的“脩”怎么读?
教师节|手拿戒尺的老师,你怕了吗?
体罚与师道
斯文扫地,伤的是教师的尊严,害的是孩子的未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