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释 | 释解四九城——消失了的“堂子”(上)

四、堂子的祭祀与信仰崇拜

1.满族固有的民族习俗与中原典章制度的交融

  太祖努尔哈赤统一女真族部落建立了国家。也在国家的体系之中,通过典章颁布法律来规定族人及所统治范围内的百姓的生活。而从氏族部落刚刚进入国家模式的满族早期先民还是很难以适应这种格局的。所以当时的满人在传统的习俗与新确定的典章之中充满着矛盾。礼与俗的冲突,也不断地加剧。带有散漫、随意成分的传统习俗与要求严格的国家典章制度不甚相符。氏族部落时期,各氏族都有本族大萨满和神灵信仰体系,每逢节日和重大事情,阖族参拜堂子,请萨满传达上天的旨意,这种情况对刚刚形成的国家构成了离心力。


△ 努尔哈赤统治范围


  《满文老档》记载,公元1619年,努尔哈赤统一部落之后,从明国以东到海滨,朝鲜以北,蒙古以南,操诸申(女真)语的诸国,在那年都平定了。”军事的压力下,征服了女真三部。但是文化上的整合一直是满族历代帝王的重要功课。缺乏文化的认同,则会导致国家的破裂,甚至走向蒙元帝国的覆辙。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努尔哈赤作为征服者和那些被征服的部落都拥有着相同的宗教信仰——萨满教。这就是努尔哈赤急需的精神武器。首先能够将各个部族整合在一起,其次又能让各个部族长期捆绑在一块。


△ 清·努尔哈赤


  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清王朝早期的帝王相当于在努力“将萨满教国家化”,首先统治阶层结合萨满文化固有的内容进行整合,在各大姓氏信仰的神祇之中找寻出若干具有代表意义的,并且结合自身的少数原有神祇组成了新的堂子祭祀神祇组群。以皇族祭祀为主要的影响,将原本零散的萨满祭祀整合,并且形成统一的礼仪规范要求,进而推广新神,限制旧神。在遗忘分散部族所凤阳的神灵被整合在同一个神灵的体系之下。


△ 本文所参考大量文献来源——《清实录》


  在现有资料之中,很难找到女真族固有的旧神影子。但是保留下来的不属于爱新觉罗氏族的旧神就有许多。诸如:“安春阿雅喇”,这是完颜氏女真崇信的神灵。“纳丹威瑚哩”是东海窝稽部女真崇祀的船神,即“七姊妹船神”。推广的新神有“尚锡之神”、“武笃本贝子”、“钮欢台吉”和“喀屯诺延”等神。


△ 影视剧中清廷后宫祭祀喀屯诺延形象


  “喀屯诺延”神是富有争议的神灵,存在蒙古族属和满洲族属两种观点。《满洲祭神祭天典礼》认为“喀屯诺延即蒙古神,以先世有德而祀”,但未详述其由来。漠南蒙古和辽东女真一直通婚,即所谓“北不断亲”。嫁入女真的蒙古女子将自己部族所崇奉的神灵带至夫家供奉,经年日久,这神灵融入夫家的神灵体系中,渐渐成为女真人奉祀的神灵。

  清宫中一直存放着“喀屯诺延”神偶,两个神偶均穿大领满蒙长袍,头戴满蒙小帽,是被当做清皇室的祖先来祭祀的。


2.从跳大神到堂子浴佛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两代君主在统一神灵的同时,对其他部族中能够与神灵沟通的萨满进行不遗余力的打击甚至处决。满族传统的萨满教祭祀活动中,萨满祭天祭祖及为族人祈福时要吟唱神辞,翩翩起舞,与神灵沟通,以达到娱神的目的。萨满歌舞祈福活动被称为跳神,分为“跳家神”和“跳大神”两种。


吉庆活动中的“大神”(家神)装扮


  “跳家神”是满族家祭祭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族中德高望重的萨满才可以但此重任,祈求祖先保佑族人平安。而“跳大神”属于野祭,萨满多通过跳神来驱鬼拿邪,因具有一定的迷信和欺骗色彩,常为世人诟病。但是,在巫医不分或巫医同体的时代,萨满教野祭是满族各氏族生活的重要内容,而萨满的跳神拿邪活动也影响广泛。

  《柳边纪略》云:“满人病,轻服药,而重跳神。亦有无病而跳神者。”“达呼尔病,必曰祖宗见怪,召萨玛跳神禳之。萨玛,巫觋也,其跳神法,萨玛击太平鼓作歌,病者亲族和之,歌词不甚了了,尾声似曰‘耶格耶’,无分昼夜,声彻四邻。”民众相信萨满而不相信医生,对其言听计从。“曰马祭,则杀马,牛祭则杀牛,羊祭则刲羊,往往杀无算而病人死而家亦败。其害如此。”王公贵族亦然,贝勒杜度生病不请大夫治病反而请萨满跳神驱邪,结果病未愈而人已死。


△ 皇太极


  皇太极严令禁止萨满教野祭活动,“永不许与人家跳神拿邪,妄言祸福,蛊惑人心,若不遵者杀之。”这一禁令造成了满族野祭的衰落。堂子祭祀属于家祭范畴,故而保留了堂子祭祀中萨满的跳家神活动。每当举行家祭之时,萨满要吟唱神辞、随音乐起舞,为族人祈福。直到嘉庆时期,萨满跳神才在正规典礼中被取缔。

  1635 年形成的满洲共同体包含了生活在东北地区的众多族群,女真三部、辽东蒙古、辽东汉人、朝鲜人等等被整合在一起,拥有一个共同的族名“满洲”。原来各个族群的宗教、文化、习俗被带到了新生成的满洲族中,使它的文化表现出多元性。前面提到的“喀屯诺延”神即是蒙古习俗对满族影响的表现,而佛教文化也对满族的生活产生了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影响,儒家文化的影响将单列一节详细论述。东北尤其是辽东地区的佛教文化历史悠久,汉地佛教和藏传佛教在这里得到广泛传播。满族及其先世女真族接触佛教可以溯源至辽金时期,佛教文化也成为了先民习俗的一部分,如许多神话传说中充满了佛家的轮回转世说和因果报应说,这是原始的萨满教文化所没有的。

  佛教对堂子祭祀的影响表现在堂子祭祀的神灵中出现了“佛及菩萨”,而祭祀仪式中出现了堂子浴佛。祭神翌日的祭天环节,要先从堂子亭式殿中恭请佛、菩萨像,然后供于坤宁宫西楹大亭,皇帝亲诣行礼,十分隆重。四月初八日,在佛诞日这一天:

 

  先于堂子内飨殿中间悬挂神幔,届时,衣金黄色缎衣内监八人,舆黄缎神舆进内左门,近光左门、景和门,预备于坤宁宫门外,衣黄缎司俎满洲二人,恭请佛亭并贮菩萨像木筒,贮关帝像木筒,安奉舆内,衣金黄缎衣内监八人舁行,由宫殿正门出。前引仗二队,羊角灯二对,亦用衣金黄缎内监执之。司俎官二员、司俎二人、司俎满洲二人由宫内前引,至乾清门外,侍卫十员前导,掌仪司官一员,司俎首领太监一员,内监八人扈行。应供于椴叶饽饽、醴酒樽、红蜜、棉花,俱置于架上及食盒之内。领催、苏拉随后舁送。至堂子时,衣黄缎衣司俎满洲等,恭请神位,供佛亭于西首之座,次于神幔上悬菩萨像,又次悬关帝神像。供奉毕,收诸王呈送所供之饽饽、酒、蜜、棉花,谨将大内备去之红蜜及诸王呈送之蜜各取少许,贮于黄磁浴池内,以净水搅匀。司香启亭门,司祝请佛于黄磁浴池内,浴毕,复以新棉垫座仍安奉原位。



△ 坤宁宫


  通过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满族堂子浴佛,礼仪十分隆重。而后还有供奉糕点、醴酒,司祝在伴乐中举神刀起舞,众人歌鄂罗罗。最后将菩萨像和关帝像撤下,重新贮于木筒之内,安奉舆内,恭请入宫。 

  虽然在浴佛仪式中对佛、菩萨崇敬有加,礼节至重,但是对于佛教的传播者和尚和喇嘛,满族统治者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将佛教限定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 “礼”是中国古代的等级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和社会规范,也是由风俗习惯形成或人为规定的仪式。

  至于儒家文化对于萨满教文化的影响到底如何?我们下周继续。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萨满教史话
满族萨满文化史料在满族先史史料学上的价值
神秘的“萨满”文化
萨满教是不是一种宗教?
萨满教《3》
满族萨满教神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