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觅诗记】黄滔:吴王殁地兮,吴国芜城。故宫莫问兮,故事难名。(上)

黄滔是唐末的诗人,就社会影响力而言,他的诗作算不上那个时代的一流,然而他的福建乡贤却不这么看,把他目之为“闽中文学初祖”。这个地位足够高大。黄滔也的确有很多作品流传了下来,比如《全唐诗》中收录了他的诗作二百零八首,《全唐文》中收录了他的文章四卷,而《四库全书》中也录有他的诗文集《黄御史集》十卷附录一卷。如此说来,站在全国的角度,黄滔在文学史上也依然有着他的位置。

黄滔得到这个声誉并不容易。从他的经历来看,也是曲曲折折。黄滔从小就是个好学生,他对文学的偏好应该是受到他的从兄黄璞的影响。黄璞是唐大顺二年的进士,那个时代,福建的进士很少,故而黄璞在当地很有文名,比如《新唐书》卷二百四八《逆臣列传》中有这样一段话:“初,军中谣曰:‘逢儒则肉,师必覆。’巢入闽,俘民绐称儒者,皆释,时六年三月也。儳路围福州,观察使韦岫战不胜,弃城遁,贼入之,焚室庐,杀人如蓺。过崇文馆校书郎黄璞家,令曰:‘此儒者,灭炬弗焚。’”你看,连反贼都尊重的儒生,由此可见黄璞的影响力是何等之大。

两年前我到福州寻访遗迹时,就找到过黄璞的故居,可惜这里已经破烂不堪,似乎还有着拆迁方面的纠纷。但即便如此,还有的学者认为福州的那处黄璞故居并不是黄巢军到此灭炬而过之地,许更生在《黄巢义军所过之黄璞居必为涵江黄巷》这篇文章中认为:当年黄巢军灭炬而过之地乃是莆田涵江黄巷,并不是福州三坊七巷里的那个黄巷。究竟是不是这么回事,我也只能听着专家们继续争论下去了。

但黄璞是黄滔的从兄,这一点倒没有异议。黄滔从小在莆田城南的东峰书堂学习文化知识,当时总计有十几个同学,他们在此一学就是十年之久。直到黄滔33岁,他才进京赶考。那时的考试,除了自身的才能之外,还要有一定的社会声誉,而这声誉的来由就是要得到各界著名人物的夸赞。显然,这后者是黄滔的短处。当时在朝中为官的福建人很少,所以他也攀不上太多的关系,只能四处投帖,希望能得到名人的垂青。看来在搞关系方面,黄滔并不擅长。

虽然历经艰难,走了一年的时间才到达长安,而后的高考,他却落榜了。这个结果当然令他沮丧,他写了一首《下第》诗,记录下了自己沮丧的心情:

昨夜孤灯下,阑干泣数行。

辞家从早岁,落第在初场。

青草湖田改,单车客路忙。

何人立功业,新命到封王。

看来他没有想到自己这么快就落第了,于是独自坐在出租屋内垂泪。但是来长安一趟太不容易,所以他决定坚持下去,于是他就住在了长安。这一住就是二十四年,他应该算是那个时代的北漂吧。这个过程中,他一次一次地参加科考,而又一次一次地落榜,在这希望与失望之间的不断转换,应该能磨练出一个人应对世事的能力,这也算是越挫越勇吧。

黄滔撰《莆阳黄御史集》二卷,清光绪十年福山王氏刻天壤阁丛书本,书牌

在这个过程中,他也时常写信给自己的从兄黄璞,以此希望得到从兄的鼓励。黄滔写过一篇《寄从兄璞》:

纵徵终不起,相与避烟尘。

待到中兴日,同看上国春。

新诗说人尽,旧宅落花频。

移觅深山住,猿啼作四邻。

看来他仍然对国家以及对自己都抱有着希望。果真,黄滔在56岁时考中了进士,《十国春秋》卷九十五中称:“唐乾宁二年(895),崔凝知贡举,得及第进士张贻宪等二十五人,昭宗复试于武德殿,黜落选者众,而滔被留。”

这段话说得有点蹊跷,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原来,在唐乾宁二年的这场科考中,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周折。这年科考的考题是《人文化天下赋》、《内出白鹿宣示百官诗》两篇文章,发榜时,全国共有二十五人进士及第。在全国范围内,仅录取这么少的人,考试的竞争激烈程度以及录取率之低,都与今天的高考不可比拟。在唐代,其实每年录取的人数,也基本上是在三十名之内,但不知为什么这一届的考生却对此大为不满,众人纷纷说主考官崔凝营私舞弊。

此事越闹越大,后来传到了昭宗皇帝耳中,他闻此大为生气,于是下令:本届的成绩不算数,让这些取得进士的二十五人,重新到武德殿考试。本次换了主考官,由唐光启年间的状元陆扆来主事,考题也改为《曲直不相入赋》、《良弓献问赋》等四篇。本次皇帝亲自阅卷,最终的结果,将赵观文列为状元,而他是上一场考试的第八名,而黄滔本次则考为了第十名。这二十五人中,总计选定进士十五人,上一场的状元张贻宪等十人落榜。

本年的考试事件记录于《旧五代史》中:“初,循子楷,乾宁二年登进士第。中使有奏御者云:‘今年进士二十余人,侥幸者半,物论以为不可。’昭宗命学士陆扆、冯渥重试于云韶殿,及格者一十四人。诏云:‘苏楷、庐赓等四人,诗句最卑,芜累颇甚,曾无学业,敢窃科名,浼我至公,难以滥进,宜付所司落下,不得再赴举场。’”然这段话却把重试的地点改在了云韶殿,不知与武德殿哪个孰是。但昭宗皇帝显然对这次的复试结果很满意,他下诏称:“朕自君临寰海,八载於兹。梦寐英贤,物色岩野。思名实相符之士,艺文具美之人,用立于国朝,庶裨于理。……其庐赡、韦说、封谓、韦希震、张宾、黄滔、庐鼎、王贞白、沈崧、陈晓、李龟祯等十一人,所试诗赋,义理精通,用振儒风,且蹑异级。其赵观文等四人,并庐赡等十一人,并与及第。”然而也有文献称,昭宗皇帝复试的真实原因是想打击一些高官子弟,而让一些贫寒之士得以出头。这种说法出自《唐摭言》:“昭宗皇帝颇为寒进开路。崔凝复试,但是子弟,无问文章高下,率多退落,其间屈人颇多,孤寒中惟程晏、黄滔擅场之外,其余以程试考之,滥得亦不少矣。”

黄滔撰《莆阳黄御史集》二卷,清光绪十年福山王氏刻天壤阁丛书本,卷首

看来,黄滔就是沾了皇帝这种心思的光。不过话说回来,黄滔在上一场考试中也被录取了,在暗箱操作的情况下,黄滔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这也的确说明他腹有诗书。但是第一次被录取,可见榜上之人是何等的狂喜,而黄滔也在此列,没想到后来考试成绩全不算,这样的打击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得了,而黄滔依然能再次被录取,这不仅仅是他功底扎实,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练出了心理素质。看来,黄滔北漂二十多年的这段经历没有白费。

关于本届考试的细节,《容斋四笔》中的记载更为详细:“唐昭宗乾宁二年进士二十五人,复试但放十五人。自状头张贻宪以下重落,其他六人许再入举场。四人所试最下,不许再入,苏楷其一也。故挟此恨,至于驳昭宗圣文之諡,此为后事。盖是时不糊名,一黜之后,主司不敢再收拾也。有黄滔者,是年及第,闽人也。九世孙沃为吉州永丰宰,刊其遗文,初试、复试凡三赋皆在。考《曲直不相入赋》,以题中‘曲直’二字为韵,释云‘邪正殊途,各有好恶’,终篇只押两韵。《良弓献问赋》,取五声字次第用,各随心为赋格。”这段话中,洪迈也讲到了黄滔,同时说黄滔的九世孙把黄滔当年的考试卷子也录入了文集中,幸亏此人有心,我们才能得见黄滔的高考卷内容。我将黄滔所作的《曲直不入相赋》前半段节录如下:

曲也者,厥理惟何?直也者,其词可属。一则见回邪之所自,一则非平正而不欲。故圣人立此格言,为乎懿躅。俾有家而有国,不与混同;令自高而自卑,靡相参触。至如木也,或表从绳之直,或迭来巢之曲。虽则含烟带雨,共呈苍翠于岩间;而耸本盘根,各禀规模于山足。勿言同地而错杂,固乃殊途而瞻瞩。所以方能中规,俟良匠之所知;劲不为轮,信奇才而可录。

总之,黄滔应了那句用烂了的俗语——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在唐乾宁二年进士及第。这份迟来的爱,让他大感兴奋,他曾写过《御题》二首来描绘当时考试的情形,我录其中一首如下:

已表隋珠各自携,更从琼殿立丹梯。

九华灯作三条烛,万乘君悬四首题。

灵凤敢期翻雪羽,洞箫应或讽金闺。

明朝莫惜场场醉,青桂新香有紫泥。

在那个时代,56岁已经被视为老年人,但即便如此,按照唐朝的规定,进士及第之后并不能直接封官,还要经过人事部门的考试。几经折腾,黄滔考中进士后的第四年,才被任命为国子四门博士。这是个低职位的闲官。显然,黄滔的努力跟他的所得不成比例,而后他又当上了监察御史。他所处的晚唐是社会的剧烈动荡期,在这种环境里,黄滔当然难有作为,于是他就渐渐有了“不如归去”的心态,因为他有了新的目的地。

那个时候,黄巢造反的影响波及全国。唐中和元年,河南光州县佐王潮率领部下加入了黄巢的造反队伍。与之共同起事者,还有王潮的弟弟王审知。他们的这支队伍左冲右打,五年之后,攻占了福建。当年福建属于偏远之地,唐王朝的军队在平乱时鞭长莫及,于是使用招安的办法,在唐景福二年封王潮为福建观察使,三年后又授予王潮威武军节度使。在这个阶段,黄滔的从兄黄璞任王潮的参军。乾宁四年,王潮的弟弟王审知在泉州复建开元,之后他托人请黄滔写了篇祭文,这就是黄滔跟王审知最初的交往记录。就在这一年王潮病逝,于是朝廷任命王审知继任威武军节度使,同时加检校刑部尚书。

正在读书的黄滔

这位王审知是个能人,他努力地恢复福建的方方面面,按那个时代的说法叫“多有政声”,同时他为了增强软实力,在天下广泛地招揽人才,《十国春秋》卷九十中称:“酷好礼下士,唐公卿子弟多依以仕宦。又拓四门学以教闽中秀士”,因此,福建成为了那个时代少有的安宁之地。可能正是这些原因,让黄滔有了回到家乡任职的打算。

但在那个时代,他想谋一份好的职位就必须要有关键人物举荐,而恰好他在朝中任职时认识一位同乡名叫翁承赞。这位翁承赞跟王审知的关系不错,黄向翁讲述了自己的打算,于是翁给王审知写了封推荐信。黄带着此信来见王,王见信之后,果真将黄滔“辟以监察御史里行充威武军节度推官”(《闽国史事编年》)。

翁承赞的推荐信为什么这么管用?原来朝廷两次册封王审知,都是派翁承赞来经办。天佑元年,翁承赞奉诏封王审知为琅琊王。后来朱全忠灭唐建梁,朱又让翁奉诏前往福建册封王审知为闽王,也正因如此,翁跟王的关系特别好,《十国春秋》卷九十五《本传》中称:“承赞既依太祖(审知),太祖待之殊厚,遂以为相,承赞劝太祖建四门学,以教闽士之秀者。”翁后来就到王手下任职,而后王成为了宰相,也正因如此,翁推荐黄到王手下,所以黄马上就得到了好的官职。

微信号:zhilanzhaiweili

藏书家韦力的古书之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莆田人物黄滔
他笃志科场,辅佐闽王,终成一代诗赋大家
高丽史 志卷第二十八
唐朝才子大辞典(三)
黄巢写了什么诗词名句流传千古?
明朝、清朝各科举殿试金榜(进士)名录006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