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里老师讲孔子之四十五十六十七十
“四十而不惑”,“不惑”就是没有困惑的意思,就是什么都想得通,孔子说四十岁的时候,自己什么都能想明白了。一个人是不是什么都能想通,都能想明白呢?不一定。孔子说“智者不惑”,只有智者才可以不惑,不是每个人都能不惑的。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你通了就不会感到痛了。你痛是为什么?因为血脉不通畅,淤结在这里,你就感到很痛。智者不感就是这个道理,因为他什么都想得通。孔子在四十岁的时候才达到了智者的境界,认为可以凭人的智慧,注意,是凭人的智慧、人的才学、人的能力来解决人世间一切想不通的问题。

“五十而知天命”,五十岁就不一样了,孔子在四十岁的时候以为凭我的智慧和学问,天下的事我都能够想得通,我都能够办得到。到了五十岁孔子オ深深体会到,人间的事情,单凭人的智慧、人的能力是不一定能够办得到的,还有天意在那里。孔子这么了不起,这么伟大,周游列国都不见用,请侯王都不用他,为什么呢?因为他学问不高,智慧不够吗?都不是,而是天命所归,天现在还不能用你。这个时候孔子才真正知道了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人的智慧、人的才学都是有限的,而真正决定人世间的是非成败、决定荣辱得失的是天。孔子到了五十岁才知道了天命,可见知天命不容易哦。知道天命以后才能够乐天知命,我成也好,败也好,这是由天安排,不是凭我的能力能够解决的。一般智慧越高、学问越大的
人,痛苦就越深。因为他智慧高、学问多,认为天下的事没有解决不了的,可他就是解决不了,所以很痛苦。孔子有这么高的智慧,想治理天下,想实现太平世界,想出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可是就是办不到。他要教苍生,却救不了苍生,他痛不痛苦啊,他是痛苦的。到五十岁孔子认识到了痛苦是无益的,天命才是道,
所以就没必要痛苦了,因为是天命的问题,不是人的问题。信天命,乐天才能知命。一般的人是这样的,反正我都办不了,我就不办了嘛。反正都不用我,我天到晚这么努力做什么呢?我也不用严格要求自己了,我也不用行道了,我也来享乐算了,吃香的、喝辣的,高枕无忧,我也跟着混吧。当他的人生迫求无法实现的时候,他就有两种可能:其一是放弃,或者彻底地背叛,很多人都是这样子。很多人在早年是非常有理想、有抱负的,但是当他的理想、抱负不能实现,或者受了挫折以后,他往往不能够坚守了,彻底地放弃,或者彻底地背叛,他甚至成了另一个人,跟他以前判若两人。年龄越大的人对这个体会越深。但孔子不然,尽管他知道天命不在他,但是他在五十四岁以后还周游列国十四年,直到六十八岁,中间几次差点被杀掉。既然天都不用我了,我还费力不讨好做什么呢?但孔子仍然要做,这就是儒家最可贵的精神“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我明知道天不用我了,但是我还要尽人事,我还要尽我的努力,一般的人,要么没有智慧,不懂得天命,他做,那是一种愚他的做;知道了天命以后还要做,那就是圣人了,不一样了。道家的境界,其实只在智者不惑的阶段,所以道家
的人是智而不悲,他有智慧,但缺乏悲悯心。儒家就不一样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明知道这个事情做不成还要做,最后失败了,他还是泰然处之,为什么呢?因为失败早就是他预料之中的事了。失败在我预料之中,我还要去做,这就是无住而不胜,故孟子说“仁者无敌”。比如说,这个人得了艾滋病,或者癌症,按道家的说法,这个病治不好的,不要治了,你还治它做什么呢,你太愚蠢了,多活还多花钱、多花精力,不要去治它了,让他死,安乐死,对大家都有利,这是智者的说法。仁者就不一样了,明知道这个病治不好,我还要去治它,我还要去给他不死的信心,我还要去忠心地呵护他、关心他、帮助他,最后他虽然死了,但是我毕竟
尽到我的心了。他的死我是早就预料到的,所以我并不会因为他的死而灰心丧气,无所适从。预料到他的死了,我还要去关心他、帮助他,尽我的人事。听天命就无怨,尽人事就无悔,这样就无怨无悔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易经的奥秘(8)卦有何用
【缘悟】《易经》把握人生的每一个阶段
“四十不多欲,五十不多情”,具体是何含义?老祖宗的处世良言
【复活论语】为政篇(4)孔子一生治学有三个境界
为什么要三十学儒、四十学道、五十读《易经》?
天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