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言文翻译注意要点

翻译文言文,是初学古汉语的人提高阅读水平、锻炼文字表达能力的方法之一,也是考查古汉语程度的手段。因此,文言文翻译在古汉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信、达、雅既是翻译的最基本要求,又是译文可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信是准确,指译文忠实原文;达是通顺,指译文流畅上口;雅是优美,不仅指文字上的修饰,更主要的是译文能反映原作的风格、情貌。

对于初学者来说,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又常常被一些问题“卡”住了,那末,翻译时,要注意些什么?

一、译文既要顾及到原文的词序和语法关系,又要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

这是译文的一般原则。但是,如果两者发生矛盾时,应以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为主要出发点。《汉书·张释之传》:“太子与梁王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原文中“司马门”是补语,放在动词后边,如果翻译时仍然让它放在动词后边作补语,那就不通了,所以势必要把它提在动词前边作状语。象这样词序和语法关系的改动是允许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思。由此可以知道,在文言文中动词后边的补语,翻译时常常移在动词前边作状语。

《史记·陈丞相世家》:“项羽乃以平为信武君,将魏王咎客在楚者以往击,降殷王而还。”“魏王咎客在楚者”是偏正结构,“客在楚”是中心词,“魏王咎”是修饰成分,作定语,这类偏正结构通常认为具有分子分母关系,“客在楚”是分子,“魏王咎”是分母。绝对忠实原文的译法是:“魏王咎的在楚国的旧部”。这样的句子很有点儿三十年代外文翻译的味道。为了符合现代汉语习惯,不妨把原文的中心词和修饰成分的位置颠倒一下,译成“在楚国的魏王咎旧部”。类似的句子,如:“马之千里者”,“人马烧溺死者”,“贏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就可以译成“千里的马”,而不必硬译成“马中能日行千里的”……由此可以说,具有分子分母关系的偏正结构,译文应把原文的中心词与修饰语的关系颠倒一下,这样就更加通顺流畅。

二、译文当以直译为主,意译只能适当穿插。

直译是就全篇说的,个别无法直译的语句,必然要意译,有时还要添加一些词语,补出某些省略的成分,这在直译中也是允许的。《史记·信陵君列传》:“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句中的“实持两端以观望”无法直译。如果硬要直译,就会译成这样:“实际上是抓住两头观望”,这话没人能懂,甚至可以说不成话。作者是说魏国对秦赵双方都不想得罪,按这意思可译成“实际上是采取了观望的骑墻态度”。

古人的外交辞令中常常有一些非常费解的委婉语,在现代汉语中又找不到相应的词语,这类情况也只能意译。《左传·僖公四年》,楚大夫屈完与齐侯的对话:齐侯说:“岂不谷是为?先王之好是继!与不谷同好,如何?”屈完回答:“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不谷”意思是“不善”,诸侯的谦称,这里不能译成“不善”,只能按意思译成“我”;“寡君”意思是寡德之君,臣子对别国人谦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所以寡君也只能按意思译成“我们的国君”。这句话中最难懂的是“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惠”是给予恩惠,“徼福”是求福,“社稷”是土神和谷神,代表国家,“收寡君”指齐国同意与楚国停战,并建立友好关系。“辱”,指停战、建立友好关系这件事使齐国国君蒙受耻辱。这句话直译根本做不到的,只能按意思译成“感谢您为敝国求福,承蒙您同意敝国君主的和平建议。”这种译法尽管离开了原文,但可以让人看懂,并且符合文义。这类情况并不多见,但却是翻译中的难点,希望初学者能细心体会文义,使译文更加合情合理。

文言文由于行文简洁,语言精炼,常常省略一些成分。在某些情况下,只有补出省略的成分,才能使译文通顺,文义连贯。《左传·僖公元年》“九月,公败邾师于偃,虚丘之戍将归者也。”单独看前后两句话并不难懂,但把两句话连起来,就不容易看出二者的关系了。事实是这样:邾国军队戍守在虚丘,在将要撤离这个地方的时候,鲁国在偃打败了它,由此可知“虚丘之戍将归者也”是判断句的谓语部分,主语承前省了,是“邾师”,而这种省略与现代汉语的省略习惯不同,“邾师”不跟“虚丘之戌”紧相连,中间被“于偃”隔开,主谓关系隐没了。所以翻译时不能不在第二句的前面加上主语“被打败的邾国军队”。

三、可以不译的几类词语。

1.人名、地名、年号、干支、官名、封爵、谥号等,都不译。这里说的人名不译,是指译文中不能把古人的名和字划一。《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赐也何如?’”有些初学者以为,子贡与赐指的是一个人,译文或用子贡,或用赐,只用一个就可以了。其实这是不允许的。因为古人称名、称字大有讲究。卑对尊、下对上、幼对长,自称名,称对方字。一旦划一,原文所表达的这种关系、礼节全乱了。《论语》是曾子的门人整理的,所以叙述语言称端木赐的字——子贡,用尊称;“赐也何如”是端木赐对孔子的问话,所以自称名一一赐,用谦称。文言文中这类情况很多,初学者一定要注意。

《资治通鉴》卷一〇五:“太元七年,冬,十月,秦王坚会群臣于太极殿。”太元是晋孝武帝司马曜的年号,七年是公元382年。“太元七年”不能译成“公元382年”,因为这不合情理,《通鉴》作者还没有公元的概念。译文为使读者更加明确,可加上朝代,译成“晋孝武帝太元七年”。如一定要表示公元,可以在“七年”后加括号,标出“382”的字样,表明这不是正文。

《旧唐书·太宗本纪》:“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讳世民,高祖第二子也。”“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死后的尊号,这类尊号通常叫“谥”。谥号根本无法翻译。再比如,各个朝代的官名有名同实异的,也有名异实同的。尚书官名从汉代到清代都用,但在各个朝代的地位、权限很不一样,不能一律译作“宰相”。反之,真正行使宰相权力的最高长官,各个朝代的名称并不相同,比如汉代叫丞相,唐代叫仆射,宋代叫枢密使,明代叫殿阁大学士等,这些不同名称也不能一律译作“宰相”。象这类官名都不能翻译。

2.某些阶级色彩浓厚的词不能翻译。《论语·学而》:“入则孝,出则悌。”“天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礼之用,和为贵。”“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悌”“仁”“义”“礼”“信”、以及“温、良、恭、俭、让”等,是表示封建道德观念的词。这些词在封建社会中常用,现在多已不用,且没有相应的词,所以这类词可不翻译。

3.某些词古今书写形式相同,意义有一定渊源关系,但具体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这类词不能翻译。《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坐章台见相如。”古人的“坐”是臀部放在自己的两只脚上,与今天人的“坐”大不一样。又,“于是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古人的“跪”是在古人“坐”的姿势上,把上身挺起,也是一种坐的姿势,今天的跪是一种礼节。象“坐”、“跪”这类词都不能翻译。《左传·成公二年》:“韩厥执絷马前,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拜”和“稽首”两种礼节今天不用了,也没有与之相应的词。所以“拜”“稽首”也就无法翻译。

4.古人的某些习惯用语不宜翻译。《史记》有侯生、郦生、贾生等称呼,诸如此类的古人习惯用语,不必翻译。

5.古今相沿的联绵词不必译。《韩非子·八经》:“不公会则犹豫而不断,不断则事留。”句中“犹豫”是古今沿用的联绵词,意义也没有什么变化,就不必翻译了。类似的联绵词可以举出很多,如逍遥、参差、匍匐、萧瑟、憔悴、踌躇、倜傥、逶迤、彷徨、披靡、崔嵬、滂沱、忸怩、造次、抑郁、徘徊、逡巡、踊跃、仓卒、蹉跎、绸缪、辗转等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4年英语四级考试翻译技巧
2009高考文言文翻译知识清单
怎样翻译古文(寒假补课讲义第一课时)
文言文翻译 知识讲解 文言文翻译的注意事项(北京四中网校-〉名师答疑-〉高三-〉语文)
文言文翻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1年高考语文全程总复习一轮精品课件: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26)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