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0年波羅地海三小國、芬蘭及瑞典_藝文之旅 at yam天空部落
KETTY'S ART TOUR 2010(凱迪歐洲藝術文化之旅)
攝於2010.07.28 瑞典首都_斯德哥爾摩期待一年一度的歐洲藝文之旅,想飛及喜好藝文夥伴們跟隨凱迪老師,首次造訪了幾個北歐國家,有合稱波羅地海三小國的立陶宛共和國LITHUANIA、拉脫維亞共和國LATVIA、愛沙尼亞共和國ESTONIA,另外也造訪了芬蘭FINLAND首都赫爾辛基Helsinki及瑞典SWEDEN的斯德哥爾摩Stockholm,由共產統治到獨立的小國,蛻變成經濟發展不錯的國家,有太多值得我們尊敬的地方,行程中以飛行、拉車、渡輪夜宿,逐步引領我們體驗這豐富卻輕鬆的美好旅程~~以下文字資料來源:? Ketty Chang/張凱迪 2010-4-3行程簡介 及 想飛隨行文字紀錄照片來源:想飛旅途中所拍攝第一天 7/17 星期六 出發第二天 7/18 星期日 抵達立陶宛共和國LITHUANIA:首都_維爾紐斯Vilnius? 入內參觀: 聖史丹尼勞斯大教堂&安娜教堂 ? 夜宿維爾紐斯城內四星級大飯店 / Hotel Amberton展開市區觀光:聖史丹尼勞斯大教堂( ? v . S t a n i s l o v o a r k i k a t e d r a b a z i l i k a ) 位於老城區。西元1 2 5 1 年立陶宛大公密道加斯Mi n d a u g a s 受洗那年所興建。14 世紀的一場大火摧毀了原本的教堂。經過了數次的改建後,最後由立陶宛建築師L a r u y n a s S t u o k a -Gu c e v i ? i u s 於1 8 世紀末以古希臘神殿型式呈現。莊嚴素雅的內部,以卡西米爾大公K a s i m i r 之禮拜堂最為精緻。大教堂前的鐘塔高5 7 公尺,曾經是古堡的防衛塔。廣場地面上有一塊石板寫著:“ S t e b uklas“(=奇蹟)。據說將一腳踩在上面,然後順時鐘方向自轉一圈,心中的願望就能實現。
哥德式風格的『下城堡』座落於大教堂的後方。這裏曾是大公的宮殿(Va l d o v ? rum a i )。傳說當杰迪迷那斯大公Ge d i m i n a s 來此打獵期間,晚上睡覺夢見了一之狼,因此他就下令在此興建一座堅固的碉堡。維爾紐斯這個名字其實就是『狼』的意思。
步行穿梭於老城區:經過總統府、維爾紐斯大學大中庭 (Vilniaus universitetas) 來到安娜教堂 ( ? v . O n o s b a?n y ?i a ):哥德式的紅磚外觀,酷似燃燒的火焰。就連拿破崙看了都喜歡。他曾說:『我多麼想用雙手將它捧回巴黎!』。立陶宛是波羅地海三小國中位於最南部的國家。三小國都於2004 年加入歐盟。但依然使用當地貨幣。維爾紐斯目前人口約五十三萬。2009 年為歐洲文化首都。
第三天 7/19 星期一 立陶宛共和國LITHUANIA~拉脫維亞共和國LATVIA? 入內參觀:彼得與保羅教堂&特拉凱水堡 ? 夜宿?iauliai 城內四星級大飯店 / Hotel Saulys早餐後參觀彼得與保羅教堂( ? v . A p a ? t a l ? P e t r o i r P o v i l o b a ?n y ?i a )由來自義大利的建築師N i c o l a sP a c i s 於1 7 世紀興建。由於座落於老城外,因此整個教堂保留完整,尚未受破壞。雪白色的內部裝飾與其2 0 0 0件生動的石膏雕像則是此巴洛克教堂最大之特色。
特拉凱水堡 Trakai:上午離開維爾紐斯,前往位於西邊的參觀特拉凱水堡Trakai。在首都尚未遷到維爾紐斯之前,特拉凱是大公宮殿的所在地,同時也是防禦十字軍的要塞。西元1377 年杰迪迷那斯大公之子克斯圖提斯K?stutis 在此興建了一座城堡。由於座位在Galve 湖及Bernhardinai 湖之間的半島上,所以被稱為『水堡』。這座擁有七座防衛塔的城堡在17 世紀遭受戰爭嚴重破壞,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才由蘇俄重整翻新。堡內一樓大廳可欣賞到哥德式星型穹嶐。
午餐後搭車北上前往『百十字架山』(Kry?i? kalnas)。這裏是立陶宛人民希望與民族認知的象徵。西元1831年當沙皇的軍隊在?iauliai 地帶殘殺無辜時,當地老百姓就開始在附近的Jurgai?iai 山丘上放下了第一批十字架,表示對死者的哀悼。當西元1941 至1953 年蘇聯佔領立陶宛,強迫當地人遷移到西伯利亞之時,有更多老百姓將十字架放置在此山丘上,表達內心的憤怒及對強權的反抗。即使蘇聯一直到1975 年還曾多次動用大型平土機將所有十字架破壞剷平,但老百姓依然不被惡勢力屈服,還持續在山丘上立上了成千上萬的十字架。直到戈巴契夫執政之後,將此地列為文化保護區。1993 年教宗約翰保羅二世在此舉行彌撒。如今此地成為了一個重要的天主教朝聖地。
第四天 7/20 星期二 拉脫維亞共和國LATVIA:倫達樂宫Rundale & 里加R i g a?入內參觀: 倫達樂宫 ? 夜宿里加城內四星級大飯店 / Hotel Islande早餐後驅車前往波羅地海旁的第二個國家: 拉脫維亞共和國。入內參觀波羅地海地帶最華麗的巴洛克及洛可可式宮殿倫達樂宫(Rundale pils)。此宮殿的主人比隆伯爵Biron Kurzeme 為蘇俄女沙皇安娜·依凡諾弗那之忠臣及至摯友。西元1735 年比隆聘請來自義大利的建築大師拉斯特瑞里在Bauska 城附近興建一棟華麗精緻、氣勢非凡的夏宫。宮內的冨麗堂皇的『金廳』是伯爵的會客室。長30 公尺的『大廳』是舉行盛大晚宴的地方。『白廳』則是伯爵的音樂會及舞會廳。『玫瑰房』的牆上可欣賞到由21 個石膏製玫瑰花串成的精美花圈。『女伯爵的梳妝室』更是小巧精緻。窗外寬廣的巴洛克式庭園媲美凡爾賽宮。
下午到達拉脫維亞的首都里加R i g a 。里加建城8 0 0 多年。如今人口七十三萬,是座商業文化大城。熱鬧繁華的海港城,常可看到載滿遊客的大型遊輪停靠在碼頭。市區豪華典雅的新藝術建築物林立,突顯出十九世紀末當地居民的富裕與高尚的品味。西元1 9 9 7 年里加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為人類遺產。
下車徒步遊覽城內幾條著名的『新藝術』( A r t No u v e a u ) 或者也稱為『年輕風格』(J u g e n d s t i l ) 建築街: 如A l b e r t a & E l i z a b e t e s iela。建築師們結合了法國與比利時的新藝術、德國與奧地利的年輕風格及拉脫維亞的國民浪漫風格,詮釋出十九世紀末波羅地海地區的獨特建築藝術。最著名的建築師為艾森史坦(Eisenstein)。
第五天 7/21 星期三 拉脫維亞共和國LATVIA: 里加R i g a? 夜宿里加城內四星級大飯店 /Hotel Islande今日全天步行參觀里加多采多姿的舊城區:座落於市政廳廣場上的黑頭之家 (Melngalvju nams)曾是商會的會址。外牆上身穿白衣綠褲的黑人則是商人的守護神毛利奇歐斯的浮雕人像。此荷蘭法蘭德斯式的建築風格是里加的地標之一。
廣場後方的彼得教堂 (Petera baznica)原先擁有高達64.5 公尺的純木鐘塔。此教堂曾四次受到大火的侵襲。據說在一次大火中就連當時來訪的沙皇彼得大帝也親自幫忙滅火。1984 年教堂重整完畢。如今高133 公尺的金屬鐘塔頂上有一隻高2.5 公尺的金雞守護著。金雞也是真理的象徵。
離開教堂廣場 走進窄小的巷弄,這裏的保有五層樓高的古稻穀倉庫。
沿著Kalku 街,來到了Livu 廣場。Livu 是拉脫維亞的原住民。如今只有180 位他們的後代還居住在此。
廣場一側可看到大商會 (Liela gilde),早期商人在此從事國際貿易。而隔壁的小商會(Maza gilde)則是限為國內商業往來。對街的『貓之屋』,屋頂上的黑貓造型,曾對商會有著趣味性的嘲諷意味。
經過火藥塔(Pulvertonis)來到了位於老城牆旁的軍營區 (Arsenals)。這一排黃色的房子建於17 世紀。
老城牆矮小的瑞典門 (Zviedru varti)流傳了一個動人的愛情故事。
Maza Pils iela 街上的三兄弟之家 (Tris brali)是三棟緊挨在一起的房子,分別為15、16 和17 世紀所興建完成。
Doma laukums 廣場上的大教堂 (Doma bacniza)是波羅地海地帶規模最大的教堂建築。於西元1211 年破土,內部的管風琴於1884 年由德國Walcker 廠製造,擁有6718 支管。
PS、我們臨時買了晚場票,進入聆賞管風琴演奏會
當地人貼切的形容里加為『一位穿著新裝的老阿姨。』歷史古蹟,經過了細心的修護及翻新,雖然再度展現出以往的風華,但卻隱藏不了歲月的滄桑。第六天 7/22 星期四 愛沙尼亞共和國ESTONIA: 塔林Tallin(1997_UNESCO)?入內參觀:愛沙尼亞現代美術館 ? 夜宿塔林城內四星級大飯店 / Grand Hotel Meriton conference & Spa hotel離開里加過了邊界,來到了愛沙尼亞共和國。筆直平坦的高速公路旁,偶爾會看到『小心麋鹿!』的招牌。愛沙尼亞是波羅地海三小國中位於最北部的國家。人口一百四十萬,百分之三十是俄羅斯。愛沙尼亞語與芬蘭語很接近。愛沙尼亞人信教人口不多,其中大多數為基督教新教路德教會。當地的俄羅斯人信東正教。全國面積百分之四十三被森林覆蓋,因此木製工業特別發達。由於鄰近芬蘭,所以文化思想也較接近北歐,是個很進步的國家。現代網路通訊方式『SKYPE』就是愛沙尼亞人發明的。首都塔林是個熱絡的海港城。人口四十萬。於1 2 世紀由丹麥人成立。所以“塔林“則是“丹麥人的城堡“的意思。中古時代的老城由完整的城牆圍繞著,分為上城堡區及下城堡區。暑假期間以來自美國、西班牙、義大利的輪船遊客為多。每逢週末則是滿街的芬蘭遊客,他們專程搭船過海來購買大量酒精飲料。此地烈酒比北歐國家便宜許多。抵達塔林,參觀愛沙尼亞現代美術館 (Kumu kunstimuuseum): 這是一棟由芬蘭建築師Pekka Vapaavuori 於2006 年完工的現代建築。半圓月的主建築,簡潔大方。館內收藏品從18 世紀古典愛沙尼亞藝術至20 世紀戰後現代藝術。著名藝術家為Johann K?ler、Kristjan Raud、Konrad M?gi 等及Pallas 學派。
搭車遊覽海港風景,並前往位於老城外的卡德黎歐宫 (Kadrioru loss)。這座精緻的十七世紀宮殿,是沙皇彼得一世為他的妻子凱薩琳所興建的行宮。彼得當時特別交代,宮外的花圃要有撲鼻的花香,但彼得在未完工前就過世了。現在是古典繪畫美術館。行宮旁則是愛沙尼亞的總統府。
塔林每年六月有兩週為『白色夜晚』,到晚上天色還亮著。1997 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遺產。第七天 7/23 星期五 愛沙尼亞共和國ESTONIA: 塔林Tallin?入內參觀: 尼夫斯基教堂、塔林大教堂、市政廳藥房 ? 夜宿塔林城內四星級大飯店 Grand Hotel Meriton conference & Spa hotel在前往老城區的路上,可見到被稱為『矮胖的馬格列特』的砲塔及『高瘦的赫爾曼』防衛塔。
漫步在古色古香的上城堡區,欣賞於1900 年興建的亞歷山大 尼夫斯基教堂 (Aleksander Nevski katedraal)。這是蘇俄東正教教會勢力的象徵。早期規定女士要身穿長裙才可入內。
教堂的正對面的Toompea loss 宮則是愛沙尼亞國會所在地。
塔林大教堂 (Toomkirik)內部牆上掛滿了當地貴族之紋章。
經過Toom Rüütli 小巷,來到了上城堡區的寮望台,鳥瞰下城堡區,橘紅色的屋頂之間教堂塔聳立,遠處蔚藍的海景。
隨後來到窺視廚房塔( K i e k i n d e K ? k ),高4 9 公尺,直徑1 7 公尺,外牆厚度3 - 4 公尺,是最堅固的砲塔。
沿著石塊坡道來到下城堡區的中心熱鬧的市政廳廣場。
哥德式的市政廳屋頂上的“老湯姆士“(Vana Toomas)自1530 年起就是塔林標誌。
廣場一旁的市政廳藥房(Raeapteek)於1 4 2 2 年文書記載,是世界上最老的藥房之一。
許多保有中古時期風格的餐廳,其身穿古裝的服務生,很自然的融合在這古色古香的景致中,一點也不做作,酷似一幅畫,真美!
第八天 7/24 星期六 芬蘭FINLAND:赫爾辛基Helsinki?入內參觀: 西貝柳斯紀念碑、岩石教堂&阿爾托Riihitie 住宅建築 ?夜宿前往瑞典的豪華遊輪上 Viking Line Helsinki-Stockholm
清晨搭乘大型遊輪跨越東海,前往位於北歐的芬蘭。芬蘭面積三十三萬平方公里,全國人口僅五百萬,80%為基督教徒。全國共有187,888 個湖泊和179,584 個島嶼,所以也有「千島之國」與「千湖之國」之稱。森林佔全國面積的69%,可耕種面積少。芬蘭冬天寒冷,有四分之一的地方處在北極圈內。最北的地區夏天有73 天太陽不落於地平線下,冬天則有51 天不出太陽。芬蘭是聖誕老人的故鄉。據芬蘭的兒童故事大王瑪爾庫斯在電台敘述講,聖誕老人和兩萬頭馴鹿就住在芬蘭北部拉布蘭省Lappland 的「耳朵山」(Korvatunturi)上,聖誕老公公能在此聽到世界上所有孩子的心聲。除了Nokia 手機來自芬蘭之外,芬蘭人還發明了桑拿浴Sauna。芬蘭桑拿完全用木材建造。使用普遍 平均每三個人就擁有一間家用桑拿房。芬蘭最初是瑞典的領地,芬蘭這個名稱就是瑞典語「新發現的地方」,芬蘭人自稱為蘇米人(Soumi)。1809 年俄國於北方戰爭打敗瑞典,合併了芬蘭,成立了自治的芬蘭大公國之後,赫爾辛基才正式開始發展成為一個主要城市。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將芬蘭的首都由鄰近瑞典邊界的圖爾庫(Turku)搬遷到赫爾辛基,就連皇家學院也遷到此地, 鞏固了赫爾辛基首都的地位。今日赫爾辛基是歐洲人口增長最快的首都之一,目前一百萬人口。赫爾辛基是世界上緯度第二高的首都,僅次於冰島首都雷克雅維克。抵達首都赫爾辛基,搭乘遊覽車開始市區觀光:議院廣場、大教堂、赫爾辛基大學、芬蘭民族音樂之父西貝柳斯 (Jean Sibelius) 紀念碑、造型獨特的岩石教堂 (Temppeliaukion kirkko)、中央車站及芬蘭建築大師阿爾瓦爾·阿爾托 (AlvarAalto1898-1976) 所興建之芬蘭迪亞音樂廳 (Finlandia) 及Riihitie 住宅建築。阿爾托曾於1940 年赴美國耶魯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任教。
大教堂
西貝柳斯紀念碑
岩石教堂
Riihitie住宅建築
傍晚搭乘豪華遊輪前往瑞典。
第九天 7/25 星期日 瑞典SWEDEN: 斯德哥爾摩Stockholm?入內參觀: Thielska Galleriet 畫廊 ?夜宿斯德哥爾摩四星飯店 Park Inn Solna Hotel瑞典面積近四十五萬平方公里,是北歐第一大國,人口密度低,全國90%的人口集中在南部和中部地區的斯德哥爾摩、哥德堡和馬爾默三大城市。瑞典在1814 年失去了芬蘭之後,也不再具有強權地位。也沒有再參與過戰爭,並於戰爭時期採取中立國政策,成為永久中立國。瑞典是君主立憲制國家,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是現任瑞典國王,僅履行代表性職責,不參預執政工作。瑞典於1995 年加入歐洲聯盟。但依然使用當地貨幣瑞典克朗。瑞典是ABBA 歌唱團體及IKEA 家具的故鄉。首都斯德哥爾摩建於波羅的海及梅拉倫湖間,市區分佈在14 座島嶼和一個半島上,70 餘座橋將這些島嶼串聯起來。斯德哥爾摩是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故鄉。從1901 年開始,每逢諾貝爾逝世紀念日,瑞典國王親自頒發諾貝爾獎,並在市政廳舉行晚宴。上午在遊輪上用完早餐後,船就抵達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港口。搭乘遊覽車開始市區觀光:市區皇宮、國會、Gamla Stan老城市區皇宮
國會/議會大樓
老城區
參觀Thielska Galleriet 的私人藝術收藏,欣賞Carl Larsson 等瑞典畫家及挪威畫家Edvard Munch 之精采作品。
順路經過現代美術館,下車欣賞露天的唐克里與尼基的裝置藝術作品。(多出來的行程)
第十天 7/26 星期一 瑞典SWEDEN: 斯德哥爾摩Stockholm?入內參觀: 市政廳&瓦薩博物館&斯坎森露天博物館 ?夜宿斯德哥爾摩四星飯店 Park Inn Solna Hotel參觀舉行諾貝爾頒獎典禮後晚宴的斯德哥爾摩市政廳 (Stadshuset)。諾貝爾是瑞典化學家、工程師、發明家、軍火商和炸藥發明者。他曾擁有軍工廠及一座鋼鐵廠。他後來將利用他巨大財富創立諾貝爾獎。諾貝爾在遺囑中道:「把獎金分為五份:一份獻給在物理學方面有最重要發現或發明的人,一份獻給在化學方面有最重要發現或新改進的人,一份頒發給在生理學和醫學方面有最重要發現的人,一份則給予在文學方面表現出理想主義並有最優秀作品的人士,一份頒給為國與國之間的友好努力者及鼓勵廢除使用武力者。」1968 年瑞典國家銀行為紀念諾貝爾而增設經濟學獎,從1969 年開始頒贈。市政廳建於1911-23 年間,建築師奧斯特伯 (Ragnar ?stberg) 採用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廣場建築。每年的諾貝爾頒獎典禮晚宴是在所謂的『藍廳』舉行,廳內卻是紅磚的原色。藍廳內有北歐最大的管風琴,共有一萬多根風琴管。『市議會大廳』是議員每週一開會的場所,高大的屋頂 酷似早期維京人木船倒反過來的形狀。『百拱廳』是以其蜂窩狀的天花板為命名,牆上還有木偶人像,每天中午12 點及下午6 點隨著鐘聲響而轉動起來。『王子長廊』是招待貴賓的地方。窗外的水城美景則畫在大廳對面的牆上。『三皇冠廳』則是以廳內懸掛的三個造型獨特的宮燈來命名。三皇冠也出現在瑞典徽章上。『金廳』是最大的廳,牆上使用一千八百萬顆金玻璃馬賽克石,呈現出瑞典的歷史人物。北面牆上是M?lar女王,是瑞典的象徵。這裏也是諾貝爾頒獎典禮晚宴後的舞會廳。
瓦薩博物館(Vasamuseet)是位於斯德哥爾摩的動物園島(Djurg?rden)上。展示一艘建於17 世紀的船“瓦薩號“。瓦薩號是瑞典當時最昂貴和裝飾最豐富的戰艦,艘擁有64 門大炮,全長47 公尺,最大寬度為11 公尺,主桅杆高52 公尺,十張船帆。卻於1628 年8 月10 日首航啟程沒多久就沉沒於海底。三世紀後瓦薩號被打撈上來,卻發現幾乎完整無損,因此特別為展示此艘船,興建了一座博物館。1990 年開幕,是歷年來遊客最多的博物館之一。
斯坎森露天博物館 (Skansen) 座落於Djurg?rden 島上,是世界上第一家露天博物館,展示整個瑞典的縮景。園內匯集了來自瑞典各地區160 多間老房子,從北部薩米人居住小屋到南部斯高奈花園。園區內可看到瑞典人穿著古裝按照古早的方式烘烤手工麵包,可看到老師傅製作傳統木製工藝及鐵製生活用品,製造傳統水晶玻璃的過程或農村的生活,紀錄了瑞典人過去的生活。在雜貨店內可買到古早糖或品嘗到一些當地美食。瞬間瑞典千年的歷史,彷彿活生生的呈現在眼前。斯坎森露天博物館於1891 年由民俗研究者Arthur Hazelius 創立,很快就大受歡迎。
第十一天 7/27 星期二 瑞典SWEDEN: 斯德哥爾摩Stockholm?入內參觀: 德羅寧霍姆皇宮、斯德哥爾摩現代美術館、地鐵站公共藝術、森林墓園 ?夜宿斯德哥爾摩四星飯店 Park Inn Solna Hotel德羅寧霍姆皇宮(Drottningholms slott)是瑞典王室的私人宮殿,位於斯德哥爾摩省、梅拉倫湖畔的落文島上(Lov?n)。該建築最早建於16 世紀後期,1661 年被燒毀後重建。1981 年現任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為了讓孩子們有較寬敞的庭院,從斯德哥爾摩老城王宮搬到德羅寧霍姆皇宮南翼居住。但宮中部分房間,如富麗堂皇的接見廳和禮儀廳,仍對外開放。
除了皇宫主建築之外 還可欣賞到禮拜堂、劇院、中國宮殿、美輪美奐的巴洛克式及英國式庭園。1753 年斐德列國王為慶祝太太的生日,於在庭園內建了小巧玲瓏的中國宮殿 (Kina slott) ,部裝潢結合了中國瓷器及歐洲洛可可藝術。1991 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
PS< 喜出望外的,老師貼心地多加了三個行程讓我們自由挑選,大多數人都寧可放棄逛街購物的時間,選擇繼續藝術巡禮,我們多造訪了~現代美術館入內參觀、地鐵裝置藝術巡禮、森林墓園(UNESCO),真是賺到了~~斯德哥爾摩現代美術館
森林墓園
地鐵公共藝術
出了地鐵站,同伴們有人把握兩小時時間逛街購物去了,我們一家及部份人則再度往老城區逛去,選了廣場邊的老咖啡廳喝個咖啡,想飛則點了一杯香醇濃郁的熱可可,那份恬適頗令人難忘~~
一夥人兵分好幾路,於傍晚八點集合於海灣邊的中華餐館,結束了2010年度的北歐藝文之旅。
第十二天 7/28 星期三 由瑞典SWEDEN斯德哥爾摩Stockholm~滿心歡喜的打道回府後記:第一次在如此記憶猶新下,整理出完整的藝文之旅照片紀錄,雖然往後的遊記仍須下功夫消化,但仍感覺踏實多了。去年老師預告要帶我們來波羅地海三小國時,總覺得印象中來北歐就應該是丹麥、挪威、瑞典等地區才是,老師回應,若要去這幾個國家自行旅遊或參加旅遊團體即可,並不需要她帶領,走過這麼一遭終於懂了!脫離共產統治的小國家,在激極發展經濟下,生活中卻仍保留著固有的傳統建築與文化,相對於近世紀世界各國急於脫離傳統邁向現代化的環境(其實保留傳統不見得就是落後的表現,途中很多外觀是古建築卻擁有現代設備的生活空間,在傳統與現代生活需求之間達到很棒的平衡,想飛很讚賞也羨慕呢!),難怪此地能吸引游織不絕的觀光客前來尋幽訪勝,而森林地幅廣泛,國民人口密度低,感受到來往人們慢活形態的生活型式,居住在如此環境,真是幸福啊!!~

SHARE

P LINE

COMMENT 2

回應這篇文章
  留言載入中...
回應這篇文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济南长清灵岩寺
【原创】田园北欧之瑞典(七)——斯德哥尔摩大教堂
走進北歐四國
念念难忘俄罗斯与北欧四国行 (二)
屠呦呦领取诺贝尔奖 奖金约人民币300万元
無用令文學偉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