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终揭开X射线谜底的阿瑟·康普顿

萧如珀、杨信男 / 文

 


阿瑟·康普顿(Arthur Holly Compton, 1892~1962)美国物理学家,因发现康普顿效应于192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895年,伦琴(Wilhelm Conrad Roentgen)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X射线。虽然当时有人建议将此新射线命名为“伦琴射线”,但因它的本质是个谜,所以伦琴还是坚持以数学上用以代表未知数的符号“X”来称呼它。由于伦琴所发现新型态的射线可以穿透身体的软组织,看得见骨头,在医学诊断上帮助很大,所以马上在全球各地引起轰动。科学家对此新射线更是着迷,用尽各种方法,希望能揭开它的谜底,了解它的本质。

 

就在伦琴发现X光后不久,法国科学家萨格纳克(Georges Sagnac)注意到,当X光照射到任何物质,不管是固体、液体或气体,都会引发次级辐射,此现象提供了研究X光本质的极佳平台。


接着斯托克斯(G. G.Stokes,1819~1903,英国物理及数学家,1849~1903任剑桥大学卢卡逊(Lucasian)讲座教授)提出了X光为电磁脉冲的观点。


1903年,汤姆孙(Joseph John Thomson,因发现电子,获得19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将斯托克斯的观点进一步延伸,提出电磁脉冲,即X光,照射在物体上时,电磁场会让物体中的电子加速,依照麦克斯韦的电磁论,电子会将吸收的能量以相同频率的电磁波辐射出去,即所谓的次级辐射。汤姆孙所导出的次级辐射的角分布形状,在教科书中通称为汤姆孙公式。


经由一系列的实验,巴克拉(C.G. Barkla,因研究X光获得19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印证了汤姆孙公式的正确性,并发现次级辐射也像光在天空中的散射一样,带有极化性。


1912年,劳厄(Max von Laue,19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完成了X光行经晶体所出现的绕射实验,X光的波动本质终于获得物理学家广泛的认同,其中还包括极力主张X光是由质点组成的威廉·布拉格(W. H. Bragg,19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此外,巴克拉还发现,次级辐射中也含有一些与原入射X光波长不同的辐射,他称之为“特征辐射”。因绝大多数特征辐射的性质均与入射X光无关,只视被照射的物质而定,也就是说,这些特征辐射反映了被照射物质的特性。不过,巴克拉还观察到少量的特征辐射,波长与原入射X光相差不大,与被照射的物质亦无关,他称之为“J特征辐射”。 


1913年,原本想专攻机械工程的康普顿受到哥哥的影响,也到普林斯顿大学深造物理,自此与X射线的研究结了缘。1916年,他以《X光的反射及原子内部电子的分布》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

 

之后,康普顿到明尼苏达大学任教一年,再转赴匹兹堡的西屋灯具公司工作,并为讯号公司研发飞行仪器。两年后,他获得国家研究委员会的奖学金,得以到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进修,与汤姆孙的儿子乔治·汤姆孙(G.P.Thomson, 193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合作研究γ 射线的散射与吸收。他发现γ 射线所产生的次级辐射比较容易被物质吸收,而吸收率的增加被认为是因辐射的波长变大所致,但当时康普顿并无法由吸收率的变化精确地决定出波长的增加量。


一年后,康普顿离开了剑桥,接任华盛顿大学教授兼物理系主任。他立即着手研究,将γ 射线的散射延伸到X光范围,以绕射方法精确地测定入射与散射的X光波长。他将石墨块置于以钼为标靶的X射线管外做为散射体,再以铅板阻绝主辐射,并以几组细缝引导次级辐射照在方解石晶体做成的绕射光栅上,当散射角度是90°时,出现的光谱有两条:一是原辐射钼的Kα线,另一则是波长增加0.024埃(1埃=10-8cm)的谱线。康普顿解释,波长增加0.024埃谱线的次级辐射是源自主辐射被散射体内电子所散射的。



康普顿测量晶体对X射线的散射

 

当时,美国国研会成立一研究次级辐射小组,由哈佛大学教授杜安(William Duane)主持。康普顿将自己的发现放在小组的报告中,但杜安不相信他的结果,反对将其收录在正式出版的报告中,幸好赫耳(W. Hull)坚持,康普顿的论文才得以登出。

 

康普顿的实验装置: X光经由细缝引导入射绕射光栅——方解石晶体,以测出其波长

 

康普顿的论文一发表,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ETH),原即有着类似想法的德拜(P. Debye,193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马上写了一篇论文,解释康普顿所观测的波长变化,论点基本上与康普顿的假设相同。康普顿完整的论文在《物理评论》(Physical Review)刊出后几天,德拜有关散射波长变化的论文亦在《物理学刊》(Physicalische Zeitschrift)中发表。


1923年,康普顿在美国物理学会4月年会上报告,说明他发现次级辐射频谱出现了差距约有0.024埃的双峰结构及其解释,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由于杜安无法认同康普顿的看法,所以美国物理学会于该年底的年会中安排了一场两人的正式辩论会,会后两人还互访对方的实验室,实际了解实验结果相异的原因。后来,威尔逊(C.T.R. Wilson)经由他发明的云雾室观测到X射线与电子碰撞后,反冲电子的轨迹与康普顿的理论预测相吻合,杜安才接受康普顿的见解。


康普顿最终揭开了X射线的谜底。威尔逊和康普顿于1927年因此发现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X光量子与电子碰撞以致波长增长的发现之后被称为“康普顿散射”,这种现象被称为“康普顿效应”。


爱因斯坦对光电效应的解释说明光具有波及粒子的双重特性,“康普顿效应”则说明短波的电磁波,如X光也带有波及粒子的双重特性。这让物理学家确信所有的电磁波,不管波长大小,都具有波及粒子的双重特性,也多少启发了德布罗意(L. de Broglie,192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在1927年提出电子应该也具有波及粒子的双重特性。

 

后记

1930~1940年,康普顿致力于宇宙线的研究,发现了逆康普顿效应,该效应在天体物理中有重要意义。康普顿的主要著作有:《X射线和电子》和《X射线的理论和实验》。1934年,康普顿任美国物理学会主席,1939~1940年任美国科学工作者协会主席。


1941年4月,美国国家科学院成立研究委员会,探讨原子能可能的军事用途,康普顿担任主席。之后,康普顿全力投入原子弹的研究工作,领导芝加哥大学的冶金实验室,负责钚239的生产,以用来制造原子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康普顿离开芝大,回到华盛顿大学担任校长,直到1956年卸任。在任校长期间,康普顿延揽了许多国际知名学者,大幅提升了学校的名气。1961年,康普顿退休,来年因脑溢血病逝加州伯克利。

 

来源:《现代物理知识》第25卷第5 期,原文题为“1892年9月10日:康普顿的诞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波粒二象性的诺奖史:光的粒子性要多久才被认可?
太好了!发明能产生强x射线和伽马射线的新方法!
看图说史:X射线的发现
科学史上的今天——3月27日
X射线是如何产生的?
伦琴如何发现X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