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举考试改变不了命运,屡试不第的他们却成了流芳千古的名人

科举制度,又称科举、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制度是封建时代所可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他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但科举制度也有其弊病。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历经1300多年。如同我们今天的高考一样,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场堪比战场。有人春风得意马蹄疾,自然也有人怎一个愁字了得。历史上一些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文人雅士,在科举考试中却经历了屡试不第,惨遭滑铁卢。

这些人对天文地理、琴棋书画、认知感悟、异闻杂学等都有较深的造诣,但由于不能或不愿在规定的条条框框内把死板的八股文写得花团锦簇,或者因没有实施潜规则,不能得到主考官的赏识而名落孙山。

很多在科考中屡屡失败的人,他们经过不懈努力,独辟蹊径,在文学创作或其他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竟成为了千古流芳的名人大家。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这些考场失意者的成功之路。

N.O1 三落孙山的韩愈——锲而不舍+伯乐识才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而韩愈在科举考试中却六次落榜,最终也没能考中。就是这样一位考场失意者,却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轰轰烈烈的古文运动,成为重振文风的旗手。

韩愈从20岁开始参加科举考试,但他那字字珠玑的答卷到了考官手里,却如同废纸一张。惨遭一连三次落榜。韩愈离开宣城前往长安,投奔族兄韩弇,希望能得到河中节度使浑瑊的推荐,却无功而返。

公元787年,韩愈在取得乡贡资格后,再次前往长安,应礼部进士试,但这次考试仍然失败了。接着,他又考了两次,均名落孙。这对韩愈打击很大,他感到无颜面对江东父老。其实韩愈接二连三不中,并非是他的文章不好。

韩愈善于借鉴前人的文章,而且融会贯通。只是他的写作方法不讨主考官的喜欢,譬如三次考进士,所出试题皆为“不迁怒不贰过”,意为“若自己不高兴,不要转移到别人身上,不犯两次同样的错误”。韩愈看后,自然胸有成竹,他没有用骈体,而是用古文体,行云流水一挥而就。但主考官看罢,却把试卷打入冷宫。

公元792年,韩愈再次来到长安,第四次参加进士考试。这一次,主考官是宰相陆贽,试题又和上年的差不多。韩愈不假思索,一字不改地把去年的旧作写在试卷上,很快交卷了。陆贽看后,感到此卷似曾相识,反复看了几遍,拍案叫绝:“好文章!完全是古文风格,没有半点骈体文的味道,去年怎么没有录取?差点埋没人才了!”就这样,韩愈总算考中了进士。

韩愈这次考上进士,也与其他考官如梁肃、王础有关。梁、王这次辅助主考官陆贽,两人都爱好古文,自然都欣赏韩愈的文章,都有提携韩愈之意。所以,韩愈25岁考上进士,是有诸多原因的。

考取进士并不等于官运亨通,这只是入仕的第一步。礼部只管进士,派官需经过吏部的“守选”考试。普通官员的是“书判拔萃”,入选高官的是“博学宏辞”。韩愈心想自己满腹经纶,考“博学宏辞”又有什么难?不料,与当年考进士如出一辙,连考三年,均一败涂地。

无奈,他只得另辟蹊径。两个月内给当朝宰相写出三封情真意切、辞藻华丽的陈述书。说自己“遑遑乎四海无所归,恤恤乎饥不得食”,请求垂怜一官半职。结果如石沉大海,杳无音讯。

韩愈不得已退而求其次,投奔地方军阀。可只干了两年多,幕主便死了。之后投奔了另一个军阀,还没上任,幕主又死了。韩愈“靠山山倒,靠水水流”,真是霉运不断啊!后来《进学解》有幸被当时的宰相看到,宰相惊叹不已,既同情他的遭遇,也欣赏他的才干。于是任命韩愈为五品刑部比部郎中兼任史馆修撰,从此韩愈乌鸦变凤凰,一跃进入高官阶层。

苏轼评价韩愈说:“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韩愈这位科考失意者,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轰轰烈烈的古文运动,成为重振文风的旗手。可以说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先驱,也是后来唐宋八大家的引领者。韩愈倡导古文运动比欧洲的文艺复兴整整早了5个世纪。

NO.2 屡试不第的金圣叹——持之以恒+潜心专注

金圣叹,是明末清初文坛奇才,本姓张,字若采,明亡后改为人瑞,字圣叹,自称泐庵法师。他学识渊博,文风不拘一格,秉性坦荡乐观,诙谐幽默。他乩降才女叶小鸾,写下动人篇章,成为江南士人佳话,亦为曹雪芹构思和创作《红楼梦》的素材之一。据说他年轻时在乡邻们的促使下前往参加乡试,但因为其恃才傲物,在试卷上嬉笑怒骂,所以参加科举考试也曾三次名落孙山。

第一次试题为:“吾岂匏瓜也哉,焉能击而不食。”他答题时标新立异,竟然在试卷上绘了一个光头和尚,一把剃刀。主考官问他这是什么缘故,他回答说:“此亦匏瓜之意形也。”主考官怒不可遏,其结果自然不言而喻。

第二次参加科考的题目为“吾四十而不动心”。金圣叹就在试卷上连写了39个“动心”。主考官究其原因,他的回答令人啼笑皆非:“孟子曰四十不动心,则三十九岁之前必动心矣。”因此,又无缘金榜题名。

第三次,考题为“西子来矣”。要求以越国西施出使吴国的史实,给予评说。金圣叹视功名若草芥,他故伎重演,挥笔写下:“开东城,西子不来;开南城,西子不来;开北城,西子不来;开西城,则西子来矣!西子来矣(西门的人来了)。”主考见他把考试视若儿戏,即在卷上批道:“秀才去矣!秀才去矣!”于是,金圣叹再次名落孙山。

金圣叹三次落榜后,专注于文学批评,对《水浒传》、《西厢记》、《左传》等书及杜甫诸家唐诗都有评点,最著名的就是对《水浒传》的批注。持之以恒的努力,使之成为著名的文学家、文学批评家。金圣叹提高了通俗文学的地位,提出“六才子书”之说,使小说戏曲与传统经传诗歌并驾齐驱,被推崇为中国白话文学运动的先驱,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NO.3 屡败屡战的蒲松龄——发奋图强+毕生不辍

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济南府淄川人。清代杰出文学家,优秀短篇小说家。蒲松龄在文学上成绩斐然,他的《聊斋志异》被称作“中国最伟大的短篇小说集”;他也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而他在科举道路上却屡战屡败,除了19岁那年考中秀才外,其后数十年间又参加了十几次“乡试”,皆名落孙山,无缘仕途,落魄一生。

蒲松龄一生热衷科举却痛恨科举,深受其害却锲而不舍,才华横溢却名落孙山,科场失败却在文学上大获成功。蒲松龄一生追求仕途,71岁时才破例补为贡生,终不得志。因此对科举制度深有感触。以“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自勉。

蒲松龄落榜,也与其主观因素有关。他48岁那年参加乡试时,看到考题非常容易,于是思如泉涌,洋洋洒洒,一挥而就。写完后才忽然发现“越幅”了。犯 了“越幅”之规,不仅要取消录取资格,还得张榜公布。

“得意疾书,回头大错,此况何如!觉千瓢冷汗沾衣,一缕魂飞出舍,痛痒全无。”这段文字将其在考场发现自己“越幅”后震惊、颓丧的心情表露无遗。就这样,他因兴奋过度再次断送了机会。还有一次,他考试时状态很好,却突然想拉肚子,又一次痛失“飞升”的机会……

蒲松龄科场屡战屡败失败,文学上却大获成功,这之间并非没有联系。正因他在科考无名,仕途上四处碰壁,才转而发奋图强,潜心创作,写出了不朽巨著《聊斋志异》。假如蒲松龄在科场上春风得意,官场上飞黄腾达,又焉能在文学上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

蒲松龄在晚年写成长诗《历下吟》,将考试中的辛酸屈辱、录取中的种种弊端以及考官的骄横贪腐等,一古脑儿暴露出来,读了让人感动,也发人深思……

《历下吟》揭露了监考官的凶残和考生遭受的凌辱:试期听唱名,攒弁类堵墙。黑鞭鞭人背,跋扈何飞扬。轻者绝冠缨,重者身夷伤;退后迟嗷应,逐出如群羊。贵倨喜嫚骂,俚媟甚俳倡;视士如草芥,而不齿人行……

蒲松龄倾毕生精力完成《聊斋志异》8卷、491篇,约40余万字。作品继承和发展了我国文学中志怪传奇文学的优秀传统和表现手法,情节幻异曲折,跌宕多变,被誉为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此书是“专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先生为蒲氏故居题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评价蒲松龄:“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NO.4终身不第的贾岛——呕心沥血+千锤百炼

贾岛,字阆仙,家境贫寒,少年出家为僧,法号无本。生于中唐的他一生坎坷,可谓生于末世运偏消。贾岛在洛阳的时候,因洛阳有令禁止僧侣午后外出,便作诗发牢骚,被韩愈赏识。因惜其才华,遂劝说其还俗参加科举。

还俗之后,本欲在仕途中有一番作为的贾岛,20多年来困守举场,却屡举不第。虽四处求荐,可赏识他的名人并非权贵,多是张籍、李益这样的位卑权微之人。故未能如愿以偿。

最初赏识贾岛的韩愈,也饱经宦海沉浮,无法在仕途上给予贾岛帮助,在这样的环境中,他终究不能及第。从此,贾岛便在儒释两家间徘徊,与贫穷和饥寒相伴,将自己的价值全部寄托在对五言律诗一字一句的精雕细琢中。

贾岛为诗艺呕心沥血。“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锤炼出许多流芳百世的精品。他的《下第》诗至今读来仍令人伤感:“下第只空囊,如何住帝乡?杏园啼百舌,谁醉在花傍?泪落故山远,病来春草长。知音逢岂易,孤棹负三湘”。

贾岛的“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一诗最为著名,其中“推敲”二字被后世人广为引用。推敲从此也就成为了脍炙人口的常用词,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

一日,贾岛骑驴闯了官道。他当时正琢磨着一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究竟用“推”还是“敲”,难以定夺。便骑在驴背上伸出手来做推敲状。结果直闯到当时代理京城地方长官韩愈的车马前。韩愈问贾岛为何闯仪仗队。贾岛说明原由,韩愈略加沉吟:“我看还是用‘敲’好,夜深人静,拜访友人,敲门是礼貌。且‘敲’字使更深夜静之时,多了声响,读起来也响亮些”贾岛听了连连点头称赞。两个人并排边行边聊,后来还成了很要好的朋友。

贾岛与孟郊齐名,影响深远。孟郊本人性情耿介,也考了三次之后才于五十岁时中进士。过着“一贫彻骨、裘褐悬结”的清苦日子,他的诗作因此而愈见其“寒”。贾岛的一生,贫困潦倒,官职卑微,禄不养身。死之日,家无一钱,只有一头病驴一张古琴,教人为之唏嘘。所以人称“郊寒岛瘦”。

NO.5铨选落第的张继——失不气绥+忧民抒怀

枫桥夜泊

【作者】张继【朝代】唐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唐代诗人,字懿孙,湖北襄州人。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说起张继,知道的人或许不多,但提起《枫桥夜泊》,谁人不竖大拇指?在唐代诗人中,张继算不上顶尖名家,这首诗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千古绝唱。但很少人知道,它是张继落第时所作。

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历经多次科举考试的张继,终于中了进士。在当时,以科目举士,以铨选举官。不是说只要考中进士就可以衣食无忧了。只有获选为“士”,才有机会被任命为为官。而考中进士,只不过是通过了尚书省举行的“省试”。而张继却铨选落第,不得不回到家乡。

张继不仅没能通过仕途一显身手,又遇上了安史之乱。为了躲避战乱,张继只有漂泊于吴越地区。在这种颠簸流离的生活中,张继亲眼目睹了战乱给老百姓造成疾苦,深切体会了有家不能回时思乡之情的痛苦及渴望和亲人团聚的悲楚。

张继心情非常苦闷,一日在苏州,他投宿于一只客船上。午夜时分,月亮西沉,树上的栖鸟发出几声啼鸣。秋霜暗凝,侵肌砭故的寒意袭向小舟。正在诗人恍惚之际,远处寒山寺响起幽幽钟声,回荡在夜空。面对此时此景,张继满怀对战争的厌恶,对客居他乡的忧愁,在孤枕难眠的凄凉夜晚,写下了《枫桥夜泊》。

高仲武评张继的诗:“事理双切,比兴深矣,不雕而自饰,丰姿清迥,有道者风。”他的诗不但有道者风,而且禅味十足,对后世颇有影响。张继有诗集《张祠部诗集》流传后世,其中以《枫桥夜泊》一首最为著名。他独具慧眼,诗中景物的搭配组合颇见用心,造成一种空灵旷远、意蕴浓郁的审美情景。时人评价此诗乃千古绝唱也。是这首诗使后人记住了怀才不遇的张继,也使得枫桥、寒山寺声名鹊起。

张继博览有识,好谈论,知治体,不逢迎权贵,为文不事雕琢。他与当时同是进士出身的诗人皇甫冉、刘长卿交情甚好,时有往来,情逾昆弟。当时士大夫崇尚儒、道,他也不例外。但他并无一般仕宦者的官僚习气,曾作感怀诗:“调与时人背,心将静者论,终年帝城里,不识五侯门”。

张继登进士后,铨选落第归乡。唐代宗李豫宝应元年(公元762年)10月,政府军收复两京,张继被录用为员外郎征西府中供差遣。从此弃笔从戎,后入内为检校员外郎又提升检校郎中,最后为盐铁判官。分掌财赋于洪州。大历末年张继上任盐铁判官仅一年多即病逝于任上,其友人刘长卿作悼诗《哭张员外继》曰:“世难愁归路,家贫缓葬期”可见其清廉正直。

NO.6 登第不中的苏洵——焚稿奋愤+蓄势喷薄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世称苏老泉,眉州眉山人。他虽非出身于高门煊赫之家,但也是生于书香世家,从小父亲就为苏洵兄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但苏洵并不像两个哥哥那样用功。

尽管苏洵才智过人,但对学句读,属对声律不感兴趣。他喜欢游侠的生活,向往像李白那样持剑闯江湖。然而八股文却是当时读书人猎取功名利禄的主要途径。18岁时,苏洵第一次参加进士科考试,结果名落孙山,这对他打击很大。为此,他产生了对考试制度的不满。

景相元年,仁宗下诏对多次落榜的考生采取宽容政策,可以按规定赐予进士出身,这件事使苏洵重新萌发了刻苦学习以求仕进的决心,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他报考进士,又未中。

苏洵27岁那年,将数百篇书稿统统抱出屋,一把火化为灰烬。焚稿后,苏洵在家中闭门端坐,终日发愤苦读。七、八年间,他再也没有轻易动笔写文章。他尤其偏爱《论语》、《孟子》和韩愈的著作。读过数遍之后,渐渐懂得了书中奥妙,心胸豁然开朗。

苏洵读书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相传一年端午节,苏洵夫人看他连早餐也忘了,特地剥了几只粽子,连同一碟白糖,摆放在其书案,悄悄退出。近午时分,夫人收拾盘碟时,发现碟中糖原封未动,砚台的四周,却残留着糯米粒,而苏洵的嘴边,也是墨渍一片。原来苏洵只顾专心读书,把砚台当成糖碟,蘸着墨汁吃完了粽子。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苏洵既精通《五经》和诸子百家学说,又对古今是非成败的道理进行探讨。他渊博的知识和惊人的才智,到了“下笔顷刻数干言”的程度。苏洵在谱学领域也有着巨大贡献,他创造了现代修谱方法之一的苏氏谱例,影响深远。

苏洵的散文字字珠玑,妙语连篇,内涵丰富,既古朴凝练,又生动形象;论辩文与杂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的说服力。欧阳修看过他的作品后赞不绝口,称赞他“博辩宏伟”,“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从此他在京城声名大噪,做了校书郎。

北宋嘉佑初年(1057年),苏洵带22岁的苏轼、19岁的苏辙进京应试,翰林学士欧阳,梅圣俞看了苏轼的试卷,“以为异人”;对苏辙也颇欣赏,“亦以谓不忝其家”。于是兄弟俩同第进士高等。据说,苏洵曾感慨万端地对人道:“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莫道登科难,小儿如拾芥。”

苏洵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苏家的一门三杰着实让人赞叹不已。欧阳修又特别赞赏苏洵的文章,誉为“孙卿子之书”,并献诸朝廷。于是,“一日父子隐然名动京师,而苏氏文章遂擅天下”。 陈毅生前曾为四川省眉山县苏公祠题诗:“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纵观这些曾落榜不第的前人,经过持之以恒不懈的努力,历练之后终成大器。历史上成就显赫的如上所述,大有人在。有人说过:人生的成功不在于拿到一幅好牌,而是怎样将手中的烂牌打好。落榜并不可怕,只要落榜不落志,榜上无名也会脚下有路。咬定青山不放松,我们就会战胜困难和挫折,就一定会取得成功,成就一番事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人不乏落榜生:韩愈、左宗棠都曾“三试不第”
科举落败后的他们,会如何开创自己的新天地
唐代诗人“高考”那些事儿:有人进不了考场,有人四次才考上
唐代才子们,那些鲜为人知的“高考”往事
宝贵的一瞬间
唐宋八大家谁官最大【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