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几岁分床睡?怎么分?赢得这场拉锯战,你需要知道这些…


当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分床,就成为很多父母要面临的一场大考验。


在这场拉锯战中,父母和孩子都很痛苦。父母痛苦于半夜一遍遍起来给孩子盖被子,互相推脱到底谁去哄哭闹的孩子、把他送回自己的房间。孩子呢,害怕一个人的黑夜,“怨恨”把他从房间里赶出来的父母......


既然彼此都如此难受,为什么我们非坚持让孩子独自睡觉?


美国埃默里大学的Benjamin Reiss教授,在《洛杉矶时报》的一篇文章里认真地研究了这一问题。


你造吗?实际上,在西方国家包括欧洲和北美,19世纪后期以前,让孩子独自睡觉,是个违背传统、有些离经叛道的想法,全家人挤在一张床上才是正常的“睡法”。


后来,一方面出于健康方面的考虑,一家人呆在一起,咳嗽、打喷嚏、流鼻涕,很容易传染疾病,独立睡觉开始逐渐流行起来。


当然,更多是出于隐私方面的考虑,认为独立睡觉是一种文明的象征。一些赞成独立睡觉的改革者,甚至提出,人不应该像“狼、猪、狐狸动物群体那样睡在一起,只有未开化的野蛮人才会”。


虽然如此,直到今天,关于孩子该不该跟父母同床睡还是最有争议的话题。


哈佛医学院副教授、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儿科睡眠疾病中心主任理查德·法伯(Richard Ferber)博士,从他30年儿童睡眠研究经验中发现,儿童既不会因为独自入睡或兄弟姐妹一起睡而变得没有安全感,也不会因为跟父母一起睡而变得缺乏独立性与自理能力


只要行之有效,父母完全可以选择对孩子与自己来说最舒适的方式。


只不过,因为孩子迟早要独自睡觉,父母如果选择和孩子一起睡,就要考虑两个重要问题:何时分开睡、如何分开睡


关于何时分开睡,各种说法莫衷一是。有人认为,孩子6个月大的时候就可以分开睡,再晚的话孩子会因为和父母分开而产生焦虑;也有人建议周岁以后、完全断奶以后,甚至3岁以后。


法伯博士认为,并没有标准的分床年龄,只不过父母们要记住:孩子越大,纠正他们的睡觉习惯就越难


那如何和孩子分开睡?


法伯博士,在1985年写的《法伯睡眠宝典:如何顺利解决孩子的睡眠问题》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Ferber Method(法伯睡眠法)”,帮助很多父母解决了孩子的各种睡眠障碍和问题。


虽然,法伯睡眠法受到了不少质疑和批评,特别是它倡导的“cry it out”(让孩子在哭声中学会自己睡觉),但我觉得法伯医生的某些建议,比如切断和孩子睡眠之间的联系,建立睡前程序等等,还是挺有道理的。


从出生后,小川就和我们睡在一起。从去年开始,我们开始酝酿让他睡在在自己房间、自己的床上。现在,漫长的战斗已经看见曙光了。大多数时间,他能独立睡觉了。


回想整个过程,其中采用了法伯睡眠法的一些做法,也参考其他专家的建议。现在整理出来给大家参考。还是那句话,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所以需要针对性的方法。


1. 分床睡不是快刀斩乱麻,而是一场漫长的战役。


当孩子习惯于,闻着爸妈独特的体味、蹭着爸妈温暖的身体,有一搭没一搭聊着家常话,迷迷糊糊进入梦乡。突然有一天,我们告诉他:“你现在大了,该自己睡觉了。”他就会立马明白、懂事了,转身去自己房间睡了?


这恐怕只会是我们美好的愿望。改变他已经持续几年的习惯,需要技巧、需要方法,更需要的是时间和耐心,循序渐进地重塑他的睡眠习惯。


分床的过程中,我们享受不到想象中的轻松,反而觉得更疲惫:半夜一遍遍地起来检查孩子,应付孩子的夜半哭闹,来回房间的拉锯等等。


所以,做好心理准备,这将是一场漫长的战役。


2. 营造孩子觉得舒服的睡眠环境


除了我们自己的心理准备,重要的准备还有孩子睡眠环境的准备。


在小川3岁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布置他的房间(之前是我们的书房)。买了他心仪很久的航海双层床(在邻居哥哥家看到,喜欢的不得了),专用的书桌、书架,还有他喜欢的恐龙床品。


每次小伙伴来,他都很骄傲地带他们参观自己的房间,在高低床上玩航海游戏。


慢慢地,开始形成这是“他的房间”的概念。


3. 切断孩子观念中我们和睡觉之间的联系


之前看过一句话印象深刻,孩子睡觉的时候需要的不是父母,而是休息


那为什么孩子不愿和父母分床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将爸妈和睡觉两者紧紧联系在一起,“父母不在,我没法睡觉”。


分床,就要逐步切断这个联系。很多爸妈在哄孩子睡觉时,会轻拍、抚摸孩子;孩子呢,喜欢拉着爸妈的衣服、辫子。这些动作在孩子眼中慢慢会成为睡觉的“仪式信号”。一旦缺少这些,孩子会难以入睡。


在分床睡觉之前,应该慢慢解除这些和父母紧密联系的“仪式信号”,帮助孩子慢慢学会独自睡觉。


4. 重塑孩子的睡前例行程序


为孩子建立或重塑睡觉例行程序,会帮助他意识到“睡觉时间到了”,更重要的是,固定的程序会提高孩子的安全感。


我家的睡前程序一般是这样的:刷牙+洗澡+看书+上厕所+睡觉。


如果可能的话,睡前程序里的活动最好在孩子的房间里进行。比如,我们会躺在小川的床上看他喜欢的书,聊天。轻松、愉快的心情会在他的房间里延续下去。


5. 帮助孩子克服黑夜恐惧


虽然,在实际分床之前,我们早就有意识地向小川传递独自睡觉的好处:“再也不用和爸爸抢被子了!”“没人挤来挤去,好舒服!”甚至告诉他,这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可以保护我们的隐私......


道理他都懂,但依然抗拒。深入地聊了几次,他的回答都差不多:“我怕黑、我害怕晚上会做噩梦......”


之前说的,打造他喜欢的睡眠环境、固定的睡前程序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孩子克服黑夜恐惧。这里还有一些方法,我试了也挺有效:


循序渐进地帮助他适应黑夜。开始的时候,我或爸爸会睡在小川的上铺陪他,后来再陪他睡着之后再离开(事先要告诉他),并答应他,只要他叫我们,我们会立马出现(天知道,有多少个夜里,我和川爸互相推对方去去安抚孩子)。慢慢地,他会意识到,环境是安全的,爸妈随时会出现保护他。


建立奖励机制。有段时间,小川独立入睡一次,可以得到一颗小星星。如果半夜没有叫爸妈,可以得到两颗星。一点点激励,有可能给他一些勇气,学着自己克服黑夜恐惧。


开着房门、并给他留一盏小夜灯。这样做能缓解孩子的恐惧心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夜灯不能太亮,要在孩子接受的范围内,而且在孩子睡着后要关掉它。推荐我们用的小夜灯,当孩子睡着不再移动时,自然关闭;半夜,他如果醒来起身,会自动亮起。


最后,必须告诉大家的是,分床不会一蹴而就,来回反复是很正常的。这不最近,小川又开始要求和我们一起睡了。我又开始在他的房间,睡在上铺陪他。


法伯博士说,睡眠本来就意味着分离,孩子学着离开父母、独自睡觉,实际上是他学着成为独立个体的过程。


所以,即使这样来回折腾,如果我们坚持分床想法的话,就一定要把行动坚持下去。


加油吧!这场拉锯战,我们终将胜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宝宝分床睡(专题介绍)
分床睡&分房睡 宝宝一个人睡参考指南!
为什么孩子们总是不肯睡?看完这原因我释然了
【亲子课】什么时候给孩子单独的房间
3-5岁是培养孩子独睡的最佳年龄
“3岁分床5岁分房”坑了无数孩子! 分床睡的最好年龄到底是几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