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听说看完这篇文章的,都成了家里的育儿权威



我们这一代年轻的父母,生活在最好的时代,获取信息的途径无比便捷,微博上的育儿科普唾手可得;但这也是最坏的时代,在媒体个人化的潮流中每个人都能发声,朋友圈里谣言与科普齐飞,想要去伪存真寻找到靠谱的育儿知识,真的难上加难!

 

#一起来玩萌芽科普群#会跳舞的蒲公英群 的学霸妈妈 @萌萌妈 就练就了一双沙里淘金的火眼金睛,她从孕期开始就用科学思维筛选各路育儿信息,甚至在生产开三指喊着要上无痛的时候,医生要宣读无痛分娩的风险,她在意识快崩溃的情况下脱口而出:“我知道无痛可能会延长产程,增加催产素使用和助产的机会。”并且飞一样地签了字,妇产科的小医生满脸都是“同行来踢馆”的表情。


萌妈在科普群里有一个著名的外号,叫做“小叮当”,意思是有着万能口袋的机器猫,因为她对育儿护理的各种知识都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虽然#一起来玩萌芽科普群#提倡不做伸手党的互帮互助,但妈妈们都不是专业人士,难免有不确定不知道怎么办的难题,只要问萌妈,她很快就能给出有理有据有出处的靠谱答案。


凭借强大的学习能力,萌妈经过一番斗争,已成了家里的育儿权威,奶奶姥姥在她的影响之下也开始“科学育儿”啦。这回,她来公开不传之秘啦,怎样才能快速找到靠谱的育儿信息,在遇到问题时能够从容应对?你想要的原理、方法、靠谱推荐,下文统统都有哦。



 

早在备孕期间,我就开始研究育儿知识。因为在博士期间多少接受了一些科研训练,看过文献搬过砖,所以就对怎么寻找靠谱的育儿知识比较感兴趣,走过一些弯路,也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中慢慢积累了一些心得。

 

回忆起萌萌刚刚出生的那一个月,我的状态简直可以用焦头烂额来形容。怎么又哭了呀,是冷了?热了?拉了?病了?眼看他挥舞着细瘦的手脚哭的喘不上气,我却束手无策,简直是生生撕扯着新手妈妈脆弱的小心灵。


怎么办?上网问问吧?哦网上都说吃点惊风散就好了……等等,这好像不靠谱啊?

 

一转眼萌萌已经一岁多了,我也从刚开始的焦虑紧张变得越来越淡定。


湿疹了?加强保湿,严重时弱激素也可以合理使用;发烧了?观察精神状态,精神好就不怕,宝宝烧高了难受就给退烧药;腹泻了?补液防脱水最重要;咳嗽了?不需要止咳,等病好了咳嗽也慢慢会好的……

 

淡定来自于平时靠谱的育儿知识的积累,但是,靠谱的育儿知识怎么找?


什么才叫靠谱?


现代医学已经从传统医学过渡到了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的阶段。传统医学是以经验医学为主,也就是根据非实验性的临床经验、临床资料和对疾病基础知识的理解来治病。而循证医学强调通过系统观察,依照严谨的科学研究和医学理论知识来指导医疗实践,倡导以患者生存时间、生存质量作为主要终点指标,以科学依据、安全性、有效性和预后终点来评价疗效。


我们这里讨论的靠谱,是基于循证医学的。循证医学遵循多中心、大规模、随机及双盲试验的研究规则,对成千上万的患者进行3-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追踪观察,所得的研究结论相对专家、学术权威的经验而言,无疑更具可靠性、可信性


上面这段话可能比较枯燥,我们可以拿打牌来打个比方,各种证据就是我们手里的牌,证据级别就是牌上的数字,只要看到牌上的数字就知道哪个大哪个小。那到底哪些牌才算大呢?我们来看看证据是怎么分级的:



(图片来自@小儿外科裴医生[1]


可以看到,排在最顶端的是系统性综述、Meta分析和随机对照试验。系统性综述是针对某个主题,对所有相关的随机对照研究的综合分析和严格评价,而Meta分析也是对同类课题的诸多随机对照研究结果进行综合的一种统计方法,它们的核心都是随机对照试验。


1
随机对照试验


随机对照试验( 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RCT)的基本方法是,将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不同组实施不同的干预,以对照效果的不同。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即设置对照组(control),研究对象的随机化分组(randomization)和盲法试验(blind)。


研究中随机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因为一些研究者主观意识而消除系统偏倚,让结论变得更加可靠。当然,一个随机对照研究的结果可能还不够可靠,还需要多个随机对照研究,然后多个结果汇总在一起,就会形成一个荟萃分析(也就是前面提到的Meta分析,就是将众多研究的结果汇总进行分析)的结果,这样的结论又会相对比一个研究结果更加可靠。 


2
设置对照组


当然是要排除安慰剂效应了!


安慰剂效应的意思是虽然药物或治疗方法毫无医学上的效果,但是因为病人相信有用,症状确实得到了改善,也就是俗话说的心诚则灵。


很多传得神乎其神的民间偏方就是利用了安慰剂效应。


小知识
安慰剂效应是怎么发现的?


安慰剂进入现代医学视野通常认为最初始于美国的H. K. Beecher医生。Beecher是一个二战战场麻醉师。在攻占意大利南部海滩战斗中,镇痛剂很快用完。当伤兵嚎叫着要镇痛剂时,万般无奈的护士告诉他现在给他注射的是强力镇痛剂,但实际注射的是盐水。让Beecher震惊的是,注射盐水后,伤兵居然真的停止了哀嚎,疼痛止住了。对这一情形印象深刻的Beecher战后回到美国哈佛,开始了一系列新的测试药物疗效的实验。

 

1955年,他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发表了著名的论文“The Powerful Placebo”(强力的安慰剂),描述了数十个常规药物的效果其实来自安慰剂效应。他第一次指出吃药这个动作本身就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只有强于安慰剂的药物作用才能认定为有效药物。此后,临床试验中,与安慰剂组对照成为开发新的药物或者疗法的不二规则。


研究显示,患有慢性疼痛、抑郁、某些心脏疾病、胃溃疡或某些胃炎,以及很多功能性疾病的病人,高达50%-60%可以仅仅因安慰剂得到症状缓解。安慰剂效应通常只对功能性疾病有效,而对器质性的疾病无效。比如对骨折病人,肠穿孔病人来说,安慰剂就无效了。也就是说,主观性的缓解比起客观性的疾病疗效更加容易获得。


既然安慰剂不是没有用,很多人就抱着用一下也没关系的心态试试,那安慰剂是否是完全无害的呢?

 

首先,安慰剂并不总是便宜且有效的,很多安慰剂式的治疗手段不但昂贵,而且效果低下;


其次,有些患者为了寻求非正规医疗的安慰剂效应而拒绝正规医疗,耽误了病情


第三,安慰剂效应也可能为医疗欺诈、虚假医疗提供温床


3
盲法试验


盲法试验主要包括单盲试验(single-blinded)、双盲试验(double blinded)等。


单盲试验是仅研究者知道每个病人用药的具体内容,而病人不知道,单盲试验虽可以避免来自病人主观因素的偏倚,但仍未能防止来自研究者方面的影响;双盲试验是研究者和病人都不知道每个病人分在哪一组,也不知道哪一组接受了试验治疗,这个方法的优点是可以避免来自受试者与研究者的偏倚


微博上的@能靠点儿谱吗 创作过一组漫画,很形象地说明了RCT试验的流程:


1



2


3


4


5


6

以上六张图片均来自@能靠点儿谱吗 [2]


4
靠证据来说话


再回到上面证据等级的图,可以看到在图中,临床经验的等级是很低的。在过去以经验为基础上的医学,通常就是以谁的年龄大资历深就更牛逼,但这样却往往是错误的。


一个好医生应该去了解在目前的医学证据库里面有没有针对一种疾病治疗方案最好的证据,如果有荟萃分析的结果,那么可以直接采用,如果没有,那么需要去检索有没有随机对照研究的结果,再没有,恐怕面对病人的时候就不能太武断,要说得比较保守。


具体到我们自身,在碰到不同医生众说纷纭的情况时,就应该以权威机构的意见和临床指南的推荐为准,因为它们的依据就是证据的等级高低。

 

权威机构和临床指南就一定对吗?说不定明天就被彻底推翻了呢?

@小儿外科裴医生 是这么回答这个问题的:

推翻今天的知识的可能性当然存在,但循证医学的优势就在于,证据等级越高,出错的概率也就越低。相信有证据的推荐当然存在被误导的可能性,但风险会远远低于相信没有证据的推荐。


医学确实是在不停的进步的,医生和科研人员不停地做研究,也正是这些研究为新的指南提供新的支持或者否定的证据,然后指南和教材根据这些证据进行修订。美国儿科学会的指南几乎是每隔5年就修订一次,尼尔森儿科学也几乎是每隔几年重版一次,原因就是有些新的研究提供了新进展,有些知识需要进行更新了,更新的依据不是看哪个医生的经验,不是哪个权威专家有了新的观点,而是看是不是有可靠的新证据,其实还是靠证据来说话。[1]


去哪儿找靠谱育儿知识?


1
英文网站推荐


1.healthychildren.org

 

healthychildren.org是美国儿科学会(AAP,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旗下针对家长的科普网站,提供最最靠谱的育儿知识,支持关键字搜索,语言简明易懂,内容也涵盖了养娃生活的方方面面,强烈推荐!



例:网站上关于驱蚊剂选择的一个建议

 

2.MedlinePlus

 

https://www.nlm.nih.gov/medlineplus/


Medline Plus是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NLM)(隶属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创建的一个公众健康网站,以通俗的语言介绍疾病、症状及其他健康问题。定位于公众需求,题材广泛,深入浅出,及时更新,信息权威可靠。




3.Mayo诊所

 

http://www.mayoclinic.org/


梅奥诊所是世界最具影响力和代表世界最高医疗水平的医疗机构之一。梅奥的官方网站上也有不少育儿建议。




4.其他

 

加拿大儿科协会的网站Caringfor Kids


http://www.caringforkids.cps.ca

 

WebMD


(www.webMD.com)的FAMILY&PREGNANCY版块


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选择循证医学/现代医学,这才是真的对孩子好!读完这篇文章你就会明白!
医药代表如何与不同类型的医生沟通?
跟今年开始生产实习的医学生说点儿闲话
患者拿着指南来看病,怎么办
什么客说什么话
美国膝关节骨关节炎治疗指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