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联基础知识

诗联基础知识

  奉旨填词柳三 2009年4月1日  

  我们今天开始讨论下,如何学写古典诗歌。

  没学古典诗歌之前,首先我们来看下,有三个基本要点,熟悉这个对学习古典诗歌就很方便。没学格律前必须了解的三个基本要点:1.四声与平仄 2.韵3.对仗。我们大家都学习过对联的联律,其实联律出自诗律 。四声与平仄,包括对仗,大家都熟悉么? 那就好,那我们就简单的复习下,重点放在诗律上。 

  A、四声与平仄:平是指阴平和阳平,仄就是不平的意思,也就是说上去入都是仄。由于汉代佛教的传入中国,由于翻译佛经的缘故于是有了汉五声。 下面我们用类比的方法来诠释平仄: 

  平----普通话: 第一声第二声  古代五声:平 阴平 阳平 

  仄----普通话:仄 第三声第四声 古代五声:仄 上去入 

  这样的话,我们可以看出来由于普通话没有了入声字的发音,所以只需要记住一些现在发音为平,古代发音为仄的入声字就可以了。这个是按照汉字的笔画数来分类的,古音为仄,现代发音为平的,入声字

  一画:一

  二画:七八十

  三画:兀孑勺习夕

  四画:仆曰什及

  五画:扑出发札失石节白汁匝

  六画:竹伏戍伐达杂夹杀夺舌诀决约芍则合宅执吃汐

  七画:秃足卒局角驳别折灼伯狄即吸劫匣

  八画:叔竺卓帛国学实直责诘佛屈拔刮拉侠狎押胁杰迭择拍迪析极刷

  九画:觉(觉悟)急罚

  十画:逐读哭烛席敌疾积脊捉剥哲捏酌格核贼鸭

  十一画:族渎孰斛淑啄脱掇郭鸽舶职笛袭悉接谍捷辄掐掘

  十二画:菊犊赎幅粥琢厥揭渤割葛筏跋滑猾跌凿博晰棘植殖集逼湿黑答插颊

  十三画:福牍辐督雹厥歇搏窟锡颐楫睫隔谪叠塌

  十四画:漆竭截牒碣摘察辖嫡蜥

  十五画:熟蝠膝瘠骼德蝶瞎额

  十六画:橘辙薛薄缴激

  十七画:擢蟋檄

  十九画:蹶

  二十画:籍黩嚼

  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中只有“三”和“千”是平声字. 这个是现在发平声,古代属于入声也就是仄声的汉字 

  B、韵: 诗词中所谓的韵,大致是汉语拼音中的韵母。字音的韵母的主要成分(就是主要的元音或者主要的元音带收音)相同就是同韵字。如必,泣,易等,主要的元音是i。还有山,安,三等字主要的元音带收音是an也是同韵字。第二基本要点就是韵,压韵.这个需要了解三个韵书:平水韵,词韵,和现代新韵.(无论哪种韵书都是用来查询的不是用来记忆的) 

  C、对仗:把同类的概念或对立得概念并列起来,构成两两相对的语句,就叫对仗也叫对偶。1 工对:句型一致,词性相对的对仗,就是工对。如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2 宽对:就是大体一致的对仗。3、流水对,就是上下意思连贯的对仗。对仗不同于对联。

  古典诗歌三个基本要点,比较麻烦的就是入声字,和韵书,入声字需要来记,韵书是用来查询的。这三个是没学写古典诗歌之前必须要了解的三个基本要点。小结:A.平仄的难点在于入声字的存在,这个需要有窍门的记忆.B.韵的难点就是在于韵书,但是韵书只是用来查询的,不是用来记忆的.C.对仗 这个将在以后的近体诗,古体诗,词曲中详细论述。

  我们了解了这3个基本要点,下面我们在来看下如何学写古典诗歌。

  从红楼梦中香菱学诗来看,她是采用的反学,就是先学格律诗,后学古体诗。我们也采用这个办法。

  格律诗有以下几个特点:每句的字数必须一样,限压平声韵且一韵到底,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整首诗内尽量避免重复字等。那么我们来看下,平仄诗的格式,网络上多是流行28个格式体,其实不仅这些, 但是常用的就只有16体。首先我们来看下,五言格律诗四个基本句式

  1首句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仄

  2首句仄起平收:(仄)仄仄平平

  3首句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平

  4 首句平起仄收:(平)平平仄仄

  如何区分起收的问题,很简单:看诗的第一句第二字和最后一字的平仄来确定。括号里的字可平仄不拘。

  五言格律诗的基本格式全部是从这三个基本句式演变而来

  五律的四种格式:

  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欲下丹青笔,先拈宝镜寒。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已经颜索寞,渐觉鬓凋残。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泪眼描将易,愁肠写出难。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恐君浑忘却,时展画图看。 2,4,6,8,句压韵

  平起仄收: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压韵2,4,6,8句  压韵十三原 

  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越鸟巢乾后,归飞体更轻。  压韵八更  1,2,4,6,8句压韵 

  仄起平收: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压韵八更1,2,4,6,8句压韵

  这个是五律的四种格式。五律以首句不入韵者为常见。就是前两种格式(首句不入韵就是首句不压韵)。关于格律诗格式也有记忆的窍门。五律诗除了以上律诗的要求外还有两个基本要求:第一是一韵到底,压韵必须压同一韵部的字。第二是中间四句必须用对仗

  五绝也有四个格式,和五律有相同的地方,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五绝就是五律的一半。可以是上半部,也可以是下半部,也可以是中间,也可以是首尾。五绝的四种格式:

  A仄起仄收:(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2,4句压韵

  B平起仄收(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2,4句压韵 

  C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1,2,4句压韵

  D仄起平收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1,2,4句压韵

  五绝和五律一样,都是以第一句不压韵的为常见格式。五绝句的要求和五律差不多,只是对仗可用可不用。也就是说,五绝句可全部用对仗也可不用,或者一二句用对仗或者三四句用对仗这个没有特殊的规定,其余同与五律。

  古典诗歌的写作,首先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了解这些格式,并不代表就可以写出好的诗来。积累的过程是比较漫长的,首先要读很多的古人的作品。那么我们在读古人作品的时候,其实就是一个学习写作的过程。

  二、诗的阅读积累和一诗三读

  关于初学者如何去读古人的作品?个人提供一个方法那就是一诗三读:前提是抛开个人喜好去读古人的作品 .

  一读:首先要分清是古体诗,还是近体诗。熟悉诗中的典故,了解古典诗歌里的意象。熟悉如何遵循平仄而应用词汇;记住一些韵部里的韵字,记住一些入声字。大家在积累的过程中,就会不知不觉的记住一些入声字,和韵部以及韵部里的韵字. 我们看下如何记以上的几种格式 .

  我们拿这个举例:

  平起仄收:(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首先我们讨论过了,格律诗的基本特点就是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的, (平)平平仄仄,这个是起句,那么对句的平仄就该是(仄)仄仄平平。这里主要看二四字的平仄是相反的。那么邻句,也就是二三句或者是四五句,二四的平仄是相同的,这个叫粘。比如(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大家看下,二四字的平仄也就是说,出句和对句相对,二四字平仄相反,邻句相粘,也就是说二四句平仄相同。以此类推。。。。。。。大家还可能会问,那么七言格律诗诗呢?七言格律诗的出句和对句相对,二四字平仄相反,邻句相粘,也就是说二四句平仄相同。那么大家还会问,括号里的字,也就说哪些字的平仄是没有要求的,这个我们留着下次来讨论。

  下面我们接着来讨论如何去阅读诗歌。我曾建议很多朋友,去写读书笔记.我也是这样学习写作的。我们把我曾写过的笔记抽一部分来给大家看下:读书笔记之五绝赏析

  昨日应朋友之邀请,在唐诗五言绝句中找出五首个人认为比较好的诗来,写个赏析。他说这样有利于大家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第一首王维《山中送别》。这首是我小时背古诗的第一首,所以印象比较深: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赏析:以草而喻离别,化自《楚辞*招隐士》中的“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这首送别诗与别诗不同处在于他并没有描写依依不舍的分别场面,而是别出心裁的选取了别后的一个场面。从前两句可以看出来,送别友人后,作者回到家中轻关柴门。虽然平淡如白话,却字里行间的隐含着汹涌的情感。后两句则是作者的联想,明年春草绿的时候,友人会不会归来。。。。。。。以上是唐宋诗赏析里的。笔记中的赏析有部分是借鉴别人的。从诗的结构上看,前两句是实写,后两句是虚写。前两句实写平淡中出奇,后两句虚写则是余味无穷。记的三变的那首《雨霖铃》和这个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其词上片实写送别的场面,注重于渲染;下片虚写想分别后的情景。看这首诗的前两句没有写离别的场面而是写送别后回到家。暮点明了时间也渲染了气氛,以为从古人较多的诗中可以看出夕阳西下,暮色袭来的时候最容易使人凭添几多愁肠。后两句则化楚辞里的句子,一个绿字却是意象飞动,记的王安石也有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也是形象生动的。这两句主要是以景语成文直接抒发对友人的深情。唐诗的特点就是“诗言情,情不能达,则寄于景物,情景交融故有境界。”这首诗从作者的取景上,修辞上都不同于其他的送别诗。

  第二首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赏析:很多的书上的话,不引用了。只把个人的意见表达出来。这是一首表达羁旅之作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首诗的特点就是风韵天成,淡中有味,含而不露。有两点值得说明第一句平平仄平仄,这个是律的变格,不算出律的;另最后一句的月是指江中的月影。古来写愁的比较多,个人认为这首写的愁最大,试看:李白写愁“古来愁似东流水”,李易安则云“载不动,许多愁”而西厢记里的句子偶忘了,他则愁形容的很大,所以马儿都驮不动哈。李白呢,把愁放到了水里,和流水一般的长;易安呢把愁从水里捞出来,放在船上,并且还说载不动;董在西厢记里,又把愁从船上搬到了马上。呵呵,我认为他们写的都不如这首大。再看这首,前两句只是点名时间地点,一个暮字和前面那首一样的效果不多说了。后两句把愁溶入到了所描写的景物里了。低和旷这两个字是说,原野空阔极目望去天边的地平线比树还低,后一句的一个近字比较好啊,原野空旷,诗人的愁思充满了整个空间;而就在这个时候呢,他发现了原来月亮(指江中月亮的影子)离他是那么的近。诗到这里是写完了,但人的情感没有结束,个中滋味需个人体会。

  选了五首,这里不全部发来了,大家看下总结。总结下:

  一、 古典诗词贵在成篇,先成篇然后才能去谈其他的,例如修辞,炼字等。所以说成篇是基础。 

  二、 古典诗歌里的意象具有延续性的,所以说一味的生造词汇是错误的,不可以叫出新。 

  三、 诗贵浑涵。 

  蛇足: 唐诗的特点就是“诗言情,情不能达,则寄于景物,情景交融故有境界。似空而实,似疏而密,优柔善入。唐诗叙事说理都寓于情景之中,出以唱叹含蓄。唐诗是以韵胜,故浑雅而酝籍空灵” 。说句题外话,不仅仅诗词贵在浑涵,对联也是如此。不信的话,我发个这样的联,大家试着没事的时候对下,看看如何能对的比较工整."海慕山高趋浪问===="

  我们接着来看一诗三读:关于初学者如何去对古人的作品?个人提供一个方法那就是一诗三读:前提是抛开个人喜好去读古人的作品。

  一读:首先要分清是古体诗,还是近体诗。熟悉诗中的典故,了解古典诗歌里的意象。熟悉如何遵循平仄而应用词汇;记住一些韵部里的韵字,记住一些入声字。

  二读:看作者运用的什么样的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表达的效果如何。积累一些写作手法和词汇;增加对语感节奏的练习。

  三读:如果同一题材,你来写会如何?如何去临摹古人的作品,如何去化用古人的句子,如何去沿用古人诗里的意象来自己练习写作。这个不是去临摹古人的诗,是学习借鉴其手法,技巧等。

  今天我们讨论了学习古典诗歌的三个基本要点,然后又讨论了,五言律诗的8种格式,又简单的讨论如何去阅读诗歌,以及阅读诗歌的一诗三读。周五我们将讨论七言律诗和诗的拗救及变格.还有就是将详细的阐述一诗三读。

  作业:要求大家写一篇读诗笔记,选自己比较喜欢的五言格律诗,五首来写个笔记.可以是五绝也可以是五律。

  好了,今天的讨论结束了,如果有疑问或者认为这种讨论方式不是很好的话可以提下。

  诗联基础知识

  奉旨填词柳三

  今天复习下对联的一些基本知识,是为了我们下一次讨论律诗里的对仗做个准备。
  “对联和诗歌、散文、小说一样同为文学体裁的一种。它起源自五代时期,至今有一年多年的历史。上个世纪末网络的普及,互连网聊天室为对联爱好者提供了早期交流平台。由于对联短小精悍类似于“灵光一现”式的文学表达,正好符合聊天室即时交流的要求;其音韵和谐、和吟可诵,使爱好和追随者越来越多。时至今日,对联经过了聊天室时代(如联一,联二等房间)、论坛时代(联都等论坛)到QQ群的时代(早期的蝴蝶谷群等)对联创作已趋成熟,无论是格律把握还是整体艺术感觉,都达到了圆熟的境界。”这个引自我朋友所写的一篇专业论文。

  第一部分:对课、对联、对仗

  在没复习对联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对课,对联,对仗的区别。

  对课,大家都知道古代私塾教育里的,教学生熟悉韵律,积累词汇的一种文字表达方式。比如,近代郭沫若 以钓鱼对打虎,鲁迅以比目鱼对独角兽。我们现在可以买到的书籍,如声律启蒙等都是对课。
  对仗呢,也是一种文字表达手法。多用在诗词曲里,比如我们律诗的中间两联就必须用对仗。
  对课,就是练习词性的相对,积累词汇熟悉韵律为主;本身可以表达出完整的意境也可以不表达出任何意境。
  我们再来看下对联,对联和对课、对仗又有不同。
  对联不仅仅要采用对仗的表达方式,上下联还必须联,不然就不叫对联了。
  我们来看看对联有的四个基本特性。上次我发了一个口诀,就说明了对联的四个基本特性。
  上下联句须相同,
  字词失对理不通。
  联句有机成一体,
  最忌孤立各西东。
  杂乱冗长生大错,
  意象完美见句工。
  节奏轻重分扬抑,
  一吟三叹韵无穷。
  这个口诀说明了对联的四个基本特点: 
  一是形式对称,
  二是内容相关,
  三是文字精练,
  四是节奏鲜明。
  也有人将其称为对联四美,即建筑美、对称美、语言美和节律美。
  我们来分析下这四个特性。
  一是形式对称:这个不用解释,我们都知道对联必须使用对仗的表现手法。

  二是内容相关:对联,之所以称其为对联,不但在其中需要对仗,重要的还在于一个“联”字,对联不联则不能称其为对联。如果上下联是两个不相关的事物,两者不能照映、贯通、呼应,就不能叫做对联。
  三是文字精练:对联之所以从古至今千年不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文字精练,表现力强,精悍短小,便于传播,对仗精巧,朗朗上口。

  四是节奏鲜明:这个不仅仅说明对联朗朗上口,还要和对仗里的词的对仗的句读分开。比如词的句读,以七字句为例,词里可以上三下四,对联里却不可以。

  以上是对联的四个基本特点,是对联创作的基础。

  在这里补充一点,关于内容相关的,如果上下联内容一样或者雷同的话,这个也是不允许的,内容雷同叫合掌,如果内容上下联完全不相干,叫隔。这两点都是不允许的。
  我们在对联里要注意词性的相对。一般对联有几个忌讳。比如上下联重复字,下联三平,五七言联里犯孤平等,还有上下联合掌,上下联没关联就是我们刚说的“隔”也是忌讳,合掌就是上下联的意思重复或者基本雷同。

  在五七字联中还要避免孤平的出现。这里我们只需要记住孤平的两个句式就可以。
  五字联,平平仄仄平句式里的,第一个字为仄,第三字必须为平。七言联里的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式第三字为仄,第五字必须为平。
  关于三仄尾,这个在早期的联律通则里是不允许的,这个我一直认为是联律通则出了问题,最新版的联律通则已经修正过了,三仄尾的现象是允许的。
  以上是我们讨论的对联的一些基础知识。
  有不明白的可以提问,三分钟后,我们讨论下正对,反对和串对。以及一些对联必须了解的技巧。
  第二部分;对偶(正对、反对、串对)

  A、正对
  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最早提出了正对了概念:“正对者,事异义同也。”这是就赋文而言,楹联亦是如此。上下联内容虽不同。但表现的主题一致,其逻辑关系应是并列的。这种正对主要是体现在表达方式相同、语调口气相同、联意的主旨相同。但应注意上下联选取事物的侧面、角度要避免重复,用词要避免雷同,否则,易出现“合掌”之忌。

  这个要注意,应从选择的事物不同的角度去表达同一主题。不然就很容易犯合掌的。
  B、反对
  是上下联有相反的内容所构成的对仗方式。正如刘勰所说:“反对者,理殊趣合者”。用相反或相对的词语组成的楹联,正反两方面相辅相成,互为映衬,即对仗工巧,又深化主题。
  这个就是说为了表达同一主题,或者一个主题,从正反两个方面来深化主题。如程道州医师自署联:“但愿人皆健;何妨我独贫”。上联是美好祝愿。也为下联做铺垫下联是全联的主旨。实际上是对立关系,“反对”手法言简意赅,说理深刻,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刘勰说反对为优也是这个道理。
  C、串对

  就是我们在讨论学习古典诗歌三个基本要点里对仗中的流水对。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是出句对,比如你出上联我来对下联,流水对用得很少的。

  作为串对,是将一个意思分成上下联来表述,内容连贯,语气衔接。上联和下联若单独考虑没有独立意义、在语法关系上。上下联分别是一个复句的两个分句;来逻辑上,上下联联合起来,形成对仗,构成承接、递进、转折、选择、因果、假设、目的等关系。
  比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又如 “心如明镜何须拭;
  身似流云自在闲”。
  所谓“串对”。指上下联语气贯通,意思连贯。所谓“流水对”上下联的衔接关系若行云流水。流水对也就是串对,多用在成联中。
  第三部分:意境

  我们刚才讨论了,对联和诗词一样,都必须表达出完整的意境。
  所谓“意境”,也就是对联等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境与表达的思想感情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应是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或者称之为“诗与画”的统一,是虚与实、情与境的有机结合。这里其实是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境”(画)。也就是具体的、可看见、可感觉得到的生活画面。形象是意境的基础,既要“形似”又要“神似”,才能达到形与神完美的统一;二是“意”(诗)。就是作者在对具体形象的描述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古人有“情者文之经”之说,意思是情感是艺术的内在生命。只有把“诗”与“画”、“意”与“境”有机地统一起来,融为一体,才能达到一种较高的艺术境界,使读者从中感受到更加深刻、更加丰富的内涵,得到启迪,获得美感,产生共鸣。
  因为意境是对联的艺术核心,这里不妨多说几句。一是说“意在笔先”。在写作过程中要先对“境”立“意”,不能无目的的进行创作,要注意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深切感受和理解的东西写出来,切不可想到哪写到哪,更不可无病呻吟。另一是“境由心生”,也就是对“境”但不可摄像,而是用“心”去提炼、去升华。

  这些都是书上的东东,大家看下了解下就可以了哦。因为意境境界等是无法用枯燥的语言来诠释的。必须辅以很多的例子。由于时间关系,加上我们只是复习下对联的一些基础。这里不做过多的讨论,过多的讨论等专门教对联的来讲解吧。
  第四部分:联的理解

  我们再来看下,我整理的一些关于出句对中的经验:
  我不长于对联,尤其是近几年来很少玩对联,所以只能简单的讨论下。
  A、注意整体 前后关联 
  比如 出句1===月如钩,何人垂钓太湖鱼。

  大家试对下这个联。所谓前后关联是指上联的三字句和七字句的整体关联,不是指上下联的哦。
  现在简单评阅一下这个出句:出句月、钩、钓、鱼构成一个整体。一般来说很多的对句,大都忽略了,月钩和鱼的关联。
  出句2:红日印章,大雁题词,风涂云彩天然画

  对句2:青峰标尺,长河定位,月绘关山地理图
  大家注意看看这个出句2,章词和画的关联。这里还要注意一个整体,比如我们看下对句中,峰河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画面。而出句中的,印章题词天然画这个没有够成一个完整的画面,或者说只构成半副画面。如果以上联为出句的话,那么下联已经对的很工了。如果以下联为出句,上联对的绝对不工。这里要讲解的是出句对中的,出句应该主,不是主次的主。我们要围绕出句去分析它的意境,然后来对之。
  B、对句切忌牵强
  理解出句也是如此,如果过于牵强的话,那么这样的 出句就无法去对了哦。
  比如,霸王别姬,这一词汇如果用到一个出句里的话,我们要这样的牵强理解下,这个是历史典故,也是菜名,戏名,歌名的话,这样的出句就无法去对了哦。
  上次我也出了句子,不知道大家还记的么?
  海慕山高趋浪问===
  那么我们遇到一个联首先要看是意境联还是技巧联,还是两个都是。比如曾有这样的分析了这个联,有人说最后三个字是技巧,因为趋浪问的技巧是个问字,这样就是牵强的。
  以上我们讨论了分析上联的完整和关联,以及不能牵强的理解出句。
  这个大多是意境联,现在很多出句多是机巧联,我们要正确的认识机巧联。很多的机巧联是无法对的,或者是游戏联,不存在任何艺术价值。
  比如“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这样的联,大家只能当做游戏消遣看待就是了。
  很多的机巧联多是和意境联相结合的,

  比如:对弈临风,松落子,人落子===

  再如:古联 鸡犬过霜桥,一路梅花竹叶==
  我再给大家看一个机巧联,这个是游戏联。
  隔网传情,虽联通不能移动==
  虽然游戏但也耐人寻味,不仅仅因为它巧妙的镶嵌了两个专有名词。
  今天的讨论就到这,不过还要问大家个问题,那就是大家知道基础联律以及长联的联律吗?还有对联的一些特殊联律吗?

  比如:上联 平平平平平平仄
  下联 仄仄仄仄仄仄平 
  这样的联律了解过吗?

  今晚关于对联的基础知识先讲到此,留一个作业大家。三个出句,要求大家都试对一下。

  出句1:窗锁玲珑影
  出句2:清风不解杯中趣
  出句3:星作子,流光高弈经纶手

  大家试对下以上三个联,然后尝试下律体诗的写作。我们下周将重点讲解,诗歌的开头,承转和结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帖]对联的音律与平仄
古诗词韵律知识荟萃
如何对对联?
大家玩对联(516)上联:雾隐青山松隐鹤?等你来对下联!
对联浅说
诗藻管窥——中华传统诗歌创作漫谈(二稿)(三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