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月考复习知识清单No.4 | 语文文言文阅读
小小老师
如何帮助孩子在第一次月考中稳拿高分?做好各科复习是关键!
(文末有月考复习资料领取哦)
考点
语文文言文阅读
考频
★★★★☆
考查形式
文言文阅读要求考生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与课文有关的作家作品;(2)理解和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能准确地理解它们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3)掌握常见的文言句式,并能用现代汉语准确翻译句子;(4)理解并掌握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根据该词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做出正确的解释;(5)能辨识常用的通假字,并做出解释;(6)掌握古今异义的词语的翻译;(5)整体感知文段基本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分析文章流露的思想感情,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提炼文章观点等等;(6)揣摩艺术手法,分析精妙文句;(7)与所选文段相关的知识积累,如名言警句、诗词、成语等;(8)结合自身实际,写出对文章的认识等等。
常见文言实词
实词考查范围以常见文言实词为主,文言实词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大量阅读、多多积累的基础上,掌握实词的含义和用法,多比较,常联系,灵活运用,结合具体语境随“句”应变,既要遵循古汉语的表达规律,又要切合不同的句子的语法特点,把特殊和一般结合起来。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是中考文言实词考查经常涉及的内容,应作为重点知识理解掌握。
一词多义
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比较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中是一个义项,在另一个句子里又是一个义项。一般说来,一词多义的各个义项之间均有一定的联系。
一词多义是由本义引申、比喻和假借而形成的,因此应该由本义入手,来理解和掌握它的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词的本义有两种理解:A.就词的来源说,即该词的最初意义。如“去”的最初意义是“离开”,“兵”的最初意义是“兵器”。B.就词的应用来说,把常用的那个意义算作词的本义,也叫基本意义。如“兵”的常用意义是“士兵”等。
引申义是从基本义发展而来的,同基本义有相似的、相对的或相关联的意义。如“刑”,本义是“刑法”,基本义还包含对犯人的处罚,后来这个意义发展出“惩罚”的意义(皆刑其长吏《陈涉世家》)。
比喻义是词的比喻用法固定下来的意义,有的比喻义是从词的本义、基本义产生的。如“窝”的本义、基本义都是“鸟兽昆虫居住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产生出的比喻义,即“坏人居住的地方”。
附:常见多义词例释(按照多义词、义项、例句及篇目顺序整理)
1.安
(1)安逸。  例: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养,奉养。  例: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曹刿论战》)
(3)怎么。  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4)安稳,安定。  例: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策
(1)名词,泛指马鞭子。  例:执策而临之(《马说》)
(2)动词,用鞭子打。  例: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载(名词用作动词)。  例: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
3.曾
(1)同“增”,增加。  例: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副词,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不……”。  例: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曾不盈寸(《核舟记》)
(3)曾经。  例: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
(4)同“层”,重叠。  例:荡胸生曾云(《望岳》)
4.从
(1)跟,随。  例:战则请从(《曹刿论战》)/隶而从者(《小石潭记》)
(2)学习。  例: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述而》)
(3)追寻。  例:溯洄从之(《诗经·蒹葭》)
(4)依从。  例: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5)自,由。  例:从口入,初极狭(《桃花源记》)
(6)在。  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公输》)
(7)堂房亲属。  例:赠从弟(《赠从弟》)
(8)向。  例: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送东阳马生序》)
5.得
(1)能够。例:余因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
(2)领会。例: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3)同“德”,恩惠,感激。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4)实施。例:得道者多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得意。例:怡然自得(《童趣》)
(6)得到,获得。例:优劣得所(《出师表》)
6.道
(1)(正确的)方法。  例: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2)主张,思想,学说。  例: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
(3)路。  例: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
(4)政治的理想境界。  例:大道之行也(《礼记·大道之行也》)
(5)仁政。  例:得道者多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6)说。  例: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7.当
(1)面对,对着。  例: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2)在某个时候或某个地方。  例: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
(3)应当。  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8.方
(1)指面积。  例:方七百里(《愚公移山》)
(2)方位、方向、处所。  例:有朋自远方来(《论语·学而》)
(3)当……时。  例:方其远出海门(《观潮》)
(4)将要。  例:方欲行(《狼》)
(5)正在。  例:方出神(《童趣》)
9.国
(1)国防。  例: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国家。  例:夫大国,难测也(《曹刿论战》)
(3)国都,京城。  例: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惠子相梁》)
(4)国事。  例: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5)地势。  例:国险而民附(《隆中对》)
10.会
(1)适逢。  例: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
(2)体会,领会。  例: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传》)
(3)汇集。  例: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
(4)定将。  例:会挽雕弓如满月(《江城子》)/会当凌绝顶(《望岳》)
温馨提示:
每天背一点,考试拿高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岳阳楼记
范仲淹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红的词语。
(1)前人之述备矣(    )       (2)连月不开    (    )
(3)薄暮冥冥    (    )       (4)至若春和景明(    )
2.翻译文中加红的句子。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3.文章以“情”贯穿全文,既写了迁客骚人的情,又写了古仁人的情。请问:迁客骚人和古仁人的情各是什么?作者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什么?
迁客骚人的情:
古仁人的情:
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
4.文中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为现代人的你能否做到?为什么?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
● 解题分析:
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能力。题中(1)“备”是详尽的意思。(2)“开”是放晴的意思。(3)“薄”是迫近的意思。(4)“景”要注意古今差异,此处当日光讲。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词语在句子中的上下语境,推断词意,将推断的词意放入文中整体理解。古今异义词、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是考查的重点。
2.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及翻译能力。(1)句注意“具”是通假字,同“俱”,全,皆;“废”形容词用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2)句注意“去”,离开。翻译时结合上下语境,抓住重点文言实词,注意特殊句式,直译为主,避免以今译古。
3.本题考查对文章重要内容及写作目的的把握能力。前一问,从第③段的“登斯楼……感极而悲者矣”和第④段的“登斯楼……其喜洋洋者矣”,可得出迁客骚人的情是“以物喜,以己悲”。从第⑤段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可得出古仁人的情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忧国忧民)。后一问,作者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通过两种情的对比,赞美了古仁人的高尚品德,表现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突出文章主旨。解答此类题,要在理解文段内容的基础上针对问题找关键句,概括内容,联系作者及写作背景,理解写作目的。
4.本题考查拓展迁移的能力。本题要求考生针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表达自己的观点,并阐述理由。答题时首先亮明自己的观点,是“能”还是“不能”,或者是“有时能,有时不能”,再阐述理由,并做到言之成理。拓展迁移题,往往要求学生就古人作为,联系社会和自身实际谈看法表感悟。解答这类题目,应先表明观点,然后联系实际阐述即可。
● 答案:
1.(1)详尽  (2)放晴  (3)迫近  (4)日光
2.(1)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安居乐业),许多已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2)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奸人说坏话、害怕坏人的批评指责。
3.迁客骚人的情:以物喜,以己悲;古仁人的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忧国忧民)。目的是:通过这两种情的对比,赞美了古仁人的高尚品德,表现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突出文章主旨。
4.表明观点,言之成理即可。示例:(1)能。这说的是一种从容的平常心境。只要发挥心灵力量,砥砺意志,就可以养成平常心境。面对考试的失败,以平常心待之,便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不能。这是一种需要修炼才能达到的境界,作为中学生,心灵尚需砥砺,战胜外在的力量不易。担心考试失败是学生普遍的心态,便是这个道理。
月考到来,试着练一练提分知识吧!!!
▼请长按扫码回复英语试卷立即领取▼
初中各年级第一次月考英语模拟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09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学案:文言实词重点突破
文言文翻译题的解答技巧
古文五讲 文言文 (实词)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文言实词复习学案
初中文言文实词含义的推断策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