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手术成功了,为啥人不久后还是离世了?医生讲出实话,值得深思!

随着科技的发展,医疗技术也在不断进步。现在很多以前没有办法的疾病,现在已经有了解决的办法。但是能解决并不代表完全无影响了。

手术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是要在身体内部动刀子的,术前的准备与评估,术中的专业与仔细,术后的康复及复健都是至关重要的环节,稍微大意一点就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

其中,越复杂的手术,危险性越高。54岁的李先生就是一个例子,他得了结肠癌,万幸的是,发现的时候是中期,还不是晚期,于是立马采取手术。

虽然手术是挺成功的,但是在术后不到一年,李先生还是离开了人世。

很多人看到这里都有疑惑:“为什么手术成功了,之后还是去世了?”,其实这是跟众多因素有关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这两大原因,下边我们就娓娓道来。

手术成功了,人还是离世了?医生道出这两大原因,令人无奈与深思!

术后康复要注意,莫拿生命开玩笑!我们就先拿结肠癌举例,在近几年,东南国防医药大学专门对此癌症的术后存活率做了研究。

他们主要研究了术前体内红细胞宽度RDW以及术后病人存活率的关系,以将近二百例结肠癌病人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长达八年的跟踪研究,发现了如下结论。

对于高RDW组,术后一年、术后三年、术后五年的存活率分别是88.2%、68.6%、40.0%

而对于低RDW组,术后一年、术后三年、术后五年的存活率分别是94.1%、85.3%、75.0%。

从这个研究结果不难看出,与术前高RDW组相比,低RDW组病人的术后存活率更高。

实验我们是简单的说完了,看到这里或许有些人会有疑惑,为什么术前的红细胞宽度能够跟术后的存活率建立关系呢?他们根本不是一个时间段的东西。

其实呀,是有关系的。结肠癌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肠道反复的炎症微环境,也就是说肠道内部总是发炎。而发炎会导致很多体积比较大的没有成熟的红细胞进入肠道内部。

这主要是因为肠道内部发炎的同时会引起肠道溃烂,破坏肠道血管壁,导致一些大体积红细胞进入其中。

说到这里相信很多人有了一些头绪。

对,手术切除的只是癌细胞,并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源头就是我们生活习惯或者饮食习惯导致的肠道反复发炎,癌细胞虽然可以去除,但是这个要靠我们自己。

而之所以术后高RDW的人存活率低,很可能是因为术后病人,肠道更加脆弱,而他们以为做了手术之后就完全不用担心了,就还是像以前一样的生活饮食习惯甚至更放肆,仍然继续对肠道造成危害。

本就术后脆弱的肠道,再继续反复发炎的话,不仅可能会导致癌症复发,还可能对生命造成危害。

所以,第一个影响术后存活率的重大原因就是术后病人的康复与复健,这是要靠病人自己去做的,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即使医生已经尽全力了,但是手术风险仍然客观存在!

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医生手法的精湛,很多手术已经有了更好的动刀方式,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微创技术,并不需要大面积创口,只需要开几个小口,方可把手术完成,但是这也对医生的技术手法要求更高。

目前,已经有大部分医生熟练掌握了这门技术,医院也大多数采用了这种手段。举这个例子的原因就是想告诉大众,医生技术已经在不断提高了,他们在面对病人生命的时候,会尽全力做自己能做的。

但是,有些手术风险仍然是目前不可控的。最为明显的就是心脏手术以及器官移植手术。

对于心脏手术来说,例如心脏搭桥手术。它一般是因为心血管长期堵塞,导致心脏血液不流通,需要人工搭桥,让血液流通。

即使医生把这个手术做的完美,术后病人的心脏仍然要适应新的重建的心脏功能,适应新的心脏血液流通速度。病人稍有不注意就很可能引起术后心脏功能不稳定,对生命造成威胁。

而器官移植手术,这个例子就更加鲜明了。这个纵使医生手法再精湛,病人仍然要面对长期的免疫排斥反应。这是因为我们的身体而客观存在的。

术后免疫排斥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由于移植器官是来自于捐赠者,患者的免疫系统可能会识别和攻击新移植的器官,导致器官功能衰竭。

尽管现代医学通过免疫抑制药物和其他治疗手段来减轻免疫排斥反应,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并没有完全消除排斥反应,这是手术医生不可控的,最可能影响存活率。

看了以上两大点,很多人都深有感慨了,即使手术再成功,术后仍然需要靠我们自己。所以,术后康复至关重要,看以下几点,将它牢牢把握住。

术后恢复很关键!看这几点,把握术后黄金时期

1、术后的伤口愈合

手术后的伤口愈合是术后恢复的重要环节。

如果本就是大面积创口的话,那就更加重要了,稍不注意就可能导致伤口感染、发炎、溃烂,导致患者发烧,免疫功能下降,让术后康复难度大大增加。

所以,患者要谨遵医生嘱咐,保持伤口清洁、定期更换敷料、避免感染。做好伤口的护理,确保身体会通过血液循环将养分输送到伤口处,促进细胞修复和新生组织的形成。

2、异常炎症反应的控制

术后可能会在身体内部出现一定程度的炎症反应,这是正常的愈合过程的一部分。但是,过度的炎症反应可能对恢复产生负面影响。

而医生每天开的药物对抑制炎症反应有关系的,我们要按时保量的服用,同时遵循医生建议的饮食和生活方式。

3、遵循医嘱和定期随访

这一点看着简单,实际也是非常重要的。

手术医生是对我们身体情况非常了解的,一般他们要求的事情,都是对身体康复,病情稳定有帮助的。在住院期间,有医生和护士每天看着还好,如果出院了,也要每天遵循医嘱,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并且有不适症状要及时报告,让身体更快康复。

在术后,我们也要定期复查,并将复查结果汇报给主刀医生。让其对我们身体的术后恢复更加了解,方便他们进行下一步的医嘱指导,并且在有必要时,根据身体情况调整康复计划。

文章最后:

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现在的手术已经变得常见并且更安全。但是仍然会有人即使手术成功,但是在术后仍然离世。这大多并不是医生的责任。有很多因素也是手术医生不可控的。

比如,器官移植手术的器官排斥、心脏手术的身体适应、术后病人身体的恢复程度,这些都会影响术后存活率。拿术后恢复来说,纵然手术再成功,术后仍然“不计前嫌”,好了伤疤忘了疼,这会让本就手术完脆弱的身体狠狠受打击,甚至失去生命。

所以,做好术后康复,对自己负责。小到术后的伤口愈合,大到出院后,定期的身体复查,都要认真仔细的去做,按照医嘱执行,面面俱到。

参考文献:

[1]纪婷婷;张梦辉;陶明月;周静芳;马天恒;石运涛;王海啸;王宏刚,结肠癌患者术前红细胞分布宽度与术后存活率的相关性分析,东南国防医药,2020-07-20.

[2]罗登科; 王毅,巨噬细胞在器官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中的研究进展,海南医学,2022-08-2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医生最爱“屎“”尿“”屁”
手术成功了,为啥人不久后还是离世了?医生说出原因,值得深思
你还不知道?每天这事超过20次多半是肠癌信号
肠癌患者的最终结局是什么?
这些病,不用去国外治!
支架术后3天出院和10天出院的差别在哪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