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教学设计

作者:佛山市顺德区郑裕彤中学 吴简迪,梁玮璋

责编:宋建国

审核:王常斌


一、内容与内容解析




本单元内容包含了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倾斜角与斜率之间的关系,过两点的直线斜率公式的推导,以及运用直线的斜率判断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的位置关系。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探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能够理解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概念,能够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能够判定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


二、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首次接触解析几何的内容及研究方法,感动很陌生,所以采用启发、引导、发现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启发学生,设置小梯度,大密度的问题串,逐一解决,循序渐进,使学生很自然,很容易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掌握平面解析几何的学习方法,通过结合利用几何画板软件的动态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三)教法学法分析  



本节课是高中解析几何部分的起始课,学生具备的知识基础是在直角坐标系中会用坐标来表示点,明确了坐标平面上的点与有序数对可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不仅能反映出数学概念的形成是自然的,而且蕴含了几何问题代数化的思想,从知识点及研究方法上,为后继解析几何的学习奠定


(四)教学过程       

1、教学流程设计

2、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一:情境引入,设问启思。

问题1:我们学习过函数图象,函数图象是函数的其中一种表示形式。那从集合的角度来看,函数图象是由什么作为元素构成的集合?

问题2:在直角坐标系中,点用什么来表示?

教师演示: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直角坐标系中最熟悉的内容——函数图象,让学生理解坐标系中的图形都可以看成是点的集合。同时回顾在直角坐标系中如何确定一个点,向学生讲解直角坐标系的一个重要作用:它是一种定位工具。

问题3:初中我们学习如何来确定一条直线?

问题4:初中我们学习过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那么这两个点的坐标能否反映直线的几何特征?这两个点能否表示这条直线呢?

教师举例:给出直线经过(1,2),(3,5),我们能知道直线的什么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让学生了解两点坐标不能发现直线的几何特征,因此我们刻画直线就需要找到确定直线的几何要素。

环节二:推陈出新,构建新知。

教师:我们一起从一个点出发,研究确定直线的几何特征。

问题1:如果直线只知道过P(1,3),那么我们可以画多少条直线?

教师:我们观察这些直线,这些直线都过P点,但是怎么来区分它们?

问题2:如果已知直线过P(1,3),再加上什么样的几何特征,我们就能确定一条直线呢?

设计意图:通过几何画板的画图,让学生了解经过同一点的直线可以用直线的方向来区分,借此引入直线的方向作为直线的几何要素。

问题3、只知道直线的方向,那么直线能够确定吗?为什么?

问题4、请同学们总结一下,有哪些方式可以确定一条直线?

问题5、同学们能够说一下,确定直线的几何要素有哪些?

问题6、这两种确定直线的方式有什么联系吗?

教师引导:两点连线构成一个向量,那这个向量就是直线的一个方向,因此这两个方式确定直线是高度统一的。

设计意图:进一步探究直线方向作为几何要素如何来确定直线,最终学生自己总结两种确定直线的方式,并能够理解这两种方式的联系。

问题7、以前我们说过直线与直线的垂直,那垂直的位置关系是通过什么来定义的呢?

教师引导:直线的相交、平行和重合都可以用角度来刻画。

问题8、根据习惯,我们规定直线向上的方向为直线的方向,那么同学们想想,我们如何用角度定量刻画直线的方向呢?

教师引导:刻画直线与x轴的夹角。

定义:当直线lx轴相交时,我们以x轴为基准,x轴的正向与l向上方向之间的夹角α叫做直线的倾斜角。

问题9、为什么不选择直线向下的方向呢?为什么不选择x轴负方向呢?

教师引导:必修第一册“三角函数”中的任意角的定义中,始边固定为x轴正半轴,终点在变动。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就采用研究任意角的经验,选择x轴正半轴作为始边,直线向上的方向作为终边。这个角是存在的,是唯一确定的,因此可以用来刻画直线的方向。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欧式几何用角度刻画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引入了角度来刻画直线的方向,从而得到了直线倾斜角的定义。同时类比于任意角的定义,引导学生体会数学教材对倾斜角定义的简洁性与统一性。

例1、画出下列直线的倾斜角:

问题10、当直线lx轴平行,直线倾斜角是多少?垂直呢?

问题11、直线l的倾斜角可以为180°吗?说说你的理由。

问题12、同学们总结一下,直线的倾斜角范围是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在图中自己探索,进一步体会直线倾斜角的定义。在教学中,让学生结合直角坐标系探究特殊直线的倾斜角,强化学生对倾斜角范围的认识。

环节三:构建模型,深化概念。

问题1、两点可以确定直线,那么两个点的坐标与直线的倾斜角有什么关系呢?

情况①:已知直线过,直线的倾斜角α与两点的坐标有什么关系?

师生探究:

教师:究竟是这两个点的坐标对应相减还是对应相加呢?我们来看第二种情况:

 

五、教学反思   




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数学核心素养的落实,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思想方法的渗透以及相应育人价值。所以我对这节课的定位是这样的:学生从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学习到直线的几何要素,然后引入倾斜角以及斜率,最终回归到图形,从而实现了解析几何数形结合以及坐标法的渗透。

本节课不足之处在于教师提问较多,学生思考需要时间,很容易导致课程内容完成不了。另外从学生学习角度来看,本节课内容比较多,比较琐碎,如果教师讲解不够深入,不能够给时间学生充分思考,以及利用课堂小结对探究直线倾斜角、斜率的方法总结的话,学生很容易出现知识碎片化,没有把知识串联起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教学设计(山西)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案例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2全部教案
【高中数学精讲】直线和直线方程
高中数学竞赛讲义(十) ──直线与圆的方程
高中数学必修二复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