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区的“食盐战”



(图文无关)

出处:《文史春秋》2013年第3期
作者:赖晨


有道是:百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盐是生活必需品,盐关系国计民生,具有不可替代性,是历朝历代的战略物资,一直被官方垄断。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由于地处边远山区,大多不产盐,加上敌人的严密封锁,广大军民备受缺盐之苦。为此,苏区广大军民,围绕食盐演绎了一幕幕艰辛的战斗……

食盐封锁

1930年,国民党当局对中央苏区进行军事“围剿”的同时,开始实行经济封锁。敌人在南昌市设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南昌行营”,颁布《封锁匪区办法》,叫嚣不让“一粒米、一撮盐、一勺水,落入共产党手里”。封锁中央苏区的管理机构遍设于赣南各县交通要道。1931年,国民党对私运食盐、布匹、火油(煤油、汽油、柴油)、西药到苏区的人,轻则没收财物、剃光眉毛、罚做苦役;重则以通“匪”罪论处,并明令偷运食盐济“匪”者,格杀勿论。国民党实行“计口授盐”,限定每人每月食盐供给量4-5钱(约14克),代用品酱油、咸菜、罐头等3钱(约9克)抵充1钱(约3.1克)盐,加紧对食盐进行封锁。
敌人的这一招果然毒辣,不产盐的苏区军民备受缺盐之苦。435万中央苏区军民,每月至少需耗盐15万公斤以上,一时间导致食盐供应空前紧张,盐价暴涨。1块大洋在白区可买7斤盐,但在苏区只能买到7.3钱盐,所谓“盐顶七钱三”,还常常有价无市。按当时稻谷价格两元1石(100斤)计算,买1斤盐就需要至少两石稻谷(200斤)。群众有“盐用小纸包,谷用大箩挑”的传言,真可谓是“石谷两盐”。

即使如此,盐也还是供不应求。食盐的代用品,如咸菜、咸肉之类,早就煮水吃完了,百姓三四天、甚至一个星期都吃不到一次盐。没有盐,只能用酸菜汁、醋、辣椒水调味。许多百姓因为长期缺盐,头发变白,四肢无力,身体浮肿,患上各种疑难杂症,甚至丧生。红军战士也因为得不到食盐补充,体质明显下降,严重削弱了战斗力。

到第五次反“围剿”初期,随着“围剿”的进行,国民党封锁日益严密,根据地物资供应更加匮乏,以致达到“米每元五斤,盐每元一两五钱,柴每斤二角”的地步,许多人长期吃不上盐。
虎口夺盐

为了解决食盐紧缺问题,保证根据地军民的生活所需,各革命根据地采取一切办法,通过各种渠道,竭力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千方百计开展红、白区贸易,从白区采购食盐。

闽浙赣苏区早在1930年10月中下旬就创办了消费合作社,翌年下半年,又在边境设立了19个外贸处,省级各单位、各县建立贩卖部,各区、各乡镇设合作商店,与白区做生意,互通有无。他们还分别开辟了江西德兴县、玉山县至浙江开化县、华埠镇的两条盐道,拥有一支二三百人的专职采办人员队伍。闽浙赣苏区德兴县第十区消费合作社干部在红白交界的灰色地带——鹅公岭收购食盐。对送盐来卖的商民,一律热情招待,每人免费供应半斤猪肉、半把粉丝。结果送盐来卖的人越来越多,地区越来越广,方圆几百里的大小村庄,都动起来了,日收购量猛增到千多斤,来卖盐的不但有大人,也有小孩。对于小孩,消费合作社干部除了照给猪肉、粉丝外,每人还发2块寿饼。合作社在鹅公岭工作了3个多月,收购了20多万斤食盐。每天从苏区来运盐的人,不绝于途。

1933年2月,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决定在国民经济部下设对外贸易局,并相继设立了6个直属对外贸易分局和10个采办处,随后又成立了河流修道委员会和转运局,打造了300多艘货船,从水陆两路开展外贸。10月16日,对外贸易局利用广东军阀陈济棠与蒋介石的矛盾,与陈济棠签订了一份秘密协定,以赣南的钨砂换取食盐等紧缺物资。赣县江口外贸分局独当一面,为中央苏区解决了70%的食盐,被誉为“苏区第一海关”。

同年12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消费合作总社成立,下设福建、江西2个省、17个县消费合作社。到1934年2月,中央苏区境内消费合作社总数达到1140个,广泛吸纳民间闲散资金,贩运食盐等日常生活品。福建上杭县上、下才溪乡还成立了食盐消费合作社,自筹资金收购当地农产品,专门从白区换取食盐,然后按成本价卖给社员。1932年8月26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人民委员会令第20号》中明确规定,对食盐等苏区紧缺物资进口实行减收半税,鼓励从白区进口。当时苏区派人去白区收购食盐,用的既非苏区的“苏币”,也非国民党的钞票,一律是现大洋,所以白区商民十分高兴。

正确的政策,调动了商人的积极性。红、白区商人为了赚钱,采用各种方式从事食盐生意。他们各自约定在某个山头,双方把货物运到那里进行交易,如遇到意外事故,便把货物放在山头,各自挑回家,以后再约定时间、地点结算款项。有的商人乔装成樵夫,把食盐运到约定山头,有的商人与民团合伙,民团头目为了钱,只装模作样地检查,事实上掩护商人把大批食盐运到根据地。

红、白区商民“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谋取食盐:有的群众伪装成敌人的官吏,把食盐藏在轿子里抬过封锁线;有的是把纸张或棉衣用盐水浸过晒干,然后带入苏区,又用沸水将其所含盐质煮出来;有些农民群众进城买人粪尿肥料,便将盐包或盐盒藏在粪尿笼子或马桶的夹层里,巧妙地躲过敌人的搜查;还有的用夹箩底装盐,或假扮丧事,用棺木运盐;有的将盐藏在送亲友的猪肉、粽子、月饼里,以走亲戚为名,通过关卡;有的将盐装入布袋,捆在肚子上,伪装孕妇,以瞒过岗哨检查;有的将盐藏在棉夹衣服的夹缝里或藏在穿着的袜子里,瞒过岗哨;有的将毛竹打通竹节,将盐塞入竹子里,用木塞、泥巴封口,扎成竹排,顺流而下至苏区……办法之多、行动之隐秘,常常令敌人防不胜防,叫苦不迭。

在情况紧急的时候,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还直接派红军打到白区采购,或组织武装力量护送工农群众采办食盐,坚决消灭白区盐卡,或组织短小精悍的游击队消灭拦截群众的反动民团,掩护群众运盐。

1933年春夏之交,中央苏区的经济严重恶化,进一步加剧了盐荒,解决食盐问题成了一项重要的战斗任务。6月,红一方面军一部分组成东方军,外线出击入闽作战,几天时间内连克福建顺昌洋口、延平峡阳二港和南平夏道码头,缴获食盐24万多斤。10月26日,国民党福建省政府、驻闽绥署、十九路军跟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媾和,开始解除经济封锁,先对苏区敞开供应食盐、药材等商品。同年8月,红四方面军也发动了一场“夺盐战役”,夺取了四川仪陇、南部等大片产盐区,恢复了食盐生产。

1934年7月,寻淮洲、乐少华、粟裕等领导的红七军团改称抗日先遣队,在红九军团的配合下再次入闽,攻克大田县城、古田水口,缴获食盐20多万斤。8月,红九军团在护送北上抗日先遣队渡过闽江,完成战斗任务后,回师占领尤溪口,夺得食盐5万多斤。红九军团响亮喊出了“背盐就是背黄金”的口号,全体官兵背负食盐,翻山越岭,昼夜兼程,历时半个多月,行程数百里,从尤溪口一两不丢地送到闽西连城姑田圩,再肩挑背驮接运回赣南,为中央红军主力抵御强敌、实施战略大转移进行长征,及时地提供了物质支撑,赢得了一线生机。

熬盐运动

面对严酷的现实,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还因事制宜,积极开展全民自救生产运动,发动群众熬制硝盐。

硝盐是用厕所、厨房的墙土熬制而成的,分三步。第一步是过滤:先把土打碎,泡在水里,数天后将泡土的卤水用布滤出;第二步是熬卤:放到锅里去熬,水熬干后,锅里剩下的便是硝盐;第三步是分解:将盐和硝分离开来,分解的技术要求比较高。硝盐吃起来有些苦涩味,但在当时艰苦的环境下,却起到了应急的作用。

于都岭背区的熬硝盐技术最为老道,其经验主要有三点。第一,选好熬盐土。凡是含有毒素的泥土,如坟墓里的泥土不能熬盐,因为熬出的盐吃了会生病。放过盐的盐栈的泥土、年代久远的泥土,或者靠近地面的墙壁上的泥土等最好。收集来的泥土,要进行口尝辨别咸、酸、苦、硝等味道,然后把有咸味的与酸味的或苦味的泥土配合起来,这样熬出的盐比只用一种味道的土熬出的盐质量要好。第二,控制熬盐的火候。火力大小会影响盐的质量,火力大,盐的颗粒比较细小;火力小,盐的颗粒就比较粗大,一般以八成火候为宜。第三,注意熬盐的三个操作程序(过滤、熬卤、分解)的精细化管理。

苏区各地纷纷支锅开炉,大办熬盐厂,其中闽浙赣苏区建造的熬盐厂数量最多,达到1335个。据不完全统计,中央苏区江西7个县有熬盐厂581个,有些区、乡已经完全做到食盐自给,并且还能出售一部分。瑞金县在1934年7月,有28个公立熬盐厂,每天能熬出220斤盐。兴国县办起熬盐厂312个,拆旧灶台、旧墙,扫取老墙屋脚灰,熬制硝盐,每日产量可达300多公斤,而且盐色、盐味都很好,没有杂质、硝质,洁白可口。这是江西省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食盐生产。

熬盐运动取得了一定成绩,部分解决了群众的食盐问题,它不但减轻了食盐困难,而且食盐价格很快降了下来。据《红色中华》1934年9月26日报道:“过去市面的盐每个大洋只能买到一两多,现在我们合作社熬的盐则每个大洋可以买到五两多,私熬的盐每个大洋也可以买到三四两,比过去的价格降低了百分之七十五左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央苏区时期如何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当年苏区纸币绘了列宁头像
曾发生在中央苏区模范消费合作社里的新鲜事
开国中将吴瑞林回忆参加徐向前陈昌浩指挥仪(陇)、南(部)战役
中国为啥越封锁越强大?因为毛主席70年前的六大招,现在还在用!
革命年代的打老虎往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