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90年,中南海地下室一堆“废纸”,揭开毛泽东花钱的秘密

身为一代伟人,毛泽东深受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敬仰。

毛泽东的伟大在于他的功绩,更在于他超凡的人格魅力,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在工作、学习、家庭、生活、情感中的点点滴滴,甚至是个人“隐私"都会被传播开来,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这些细节往往折射出他超凡的人格魅力,比如打补丁的袜子、睡衣。

正所谓“细微之处见精神”,越是细节,越彰显伟大。

对绝大多数人而言,一个人、一个家庭的衣食住行、水电气暖、柴米油盐等等,这些生活琐事,根本没人关心,也不是什么秘密。但作为党和国家的领袖,毛泽东如何挣钱、如何花钱这些个人事务却是人们关心的重点,只是因为没有公开,极少为人所知,才成为毛泽东的“秘密”。

直到毛泽东去世15年后,毛泽东花钱的“秘密”才因为一堆“废纸”被揭开一角。

毛泽东在写信

毛泽东的遗物:一堆废纸,揭开秘密

1976年9月9日,伟大领袖毛主席溘然长逝,永远离开了我们。

毛主席为革命事业鞠躬尽瘁,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留下很多生前物品,这些遗物见证了毛主席光辉伟大的一生,大多已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物,拥有难以衡量的价值。

毛主席去世后,有关部门精心整理了他的遗物,有些遗物被毛泽东的子女、亲人们珍藏,有些遗物被作为见证历史的文物,陆续移交给中央档案馆、毛主席纪念堂、湖南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等有关机构妥善保管,以供研究或展览。

由于毛泽东遗物众多,仍有不少遗物成了“漏网之鱼”,没有被及时归档保管。

1990年10月,湖南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的工作人员正在中南海“寻宝”

几天前,他们接到通知说中南海有一些“老物件”,可能是与毛主席生前有关的东西,希望他们派人过来一起整理甄别,如果是有价值的物品,可以交给纪念馆收藏保管。

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

纪念馆收到通知后,赶紧安排人手来到北京。在中央警卫局同志的帮助下,工作人员在中南海某处地下室内找到了大量有价值的物品,这些物品大多数与毛泽东生前事务有关,工作人员十分兴奋,对物品进行清理分类之后,与中央警卫局进行了遗物交接。

就在遗物交接完毕,纪念馆方面的工作人员准备打道回府时,中央警卫局的同志指着堆放在地下室墙角,布满灰尘的一堆“废纸”说,“这些东西你们要不要看看?”

工作人员瞥了一眼,走了过去,拂去纸上的灰尘,翻了翻这些纸张。这一翻不要紧,他们有了一个意外的发现但是来不及现场整理,就将这堆“废纸”运回了韶山。

回到韶山后,纪念馆的工作人员腾出手来,对这批从地下室“抢救”出来的账目进行了细致整理。这一整理,他们才真正明白自己是何等幸运,被抢救出来的东西又具有怎样的价值。

凭借这堆“废纸”,他们终于揭开了毛泽东生前花钱的“秘密”。

这堆“废纸”到底是什么东西?答案揭晓:它们是毛泽东的生活账本。

毛泽东居住过的中南海丰泽园菊香书屋

毛泽东花钱的“秘密”:生活账本,事无巨细

经过耐心细致的清点整理,工作人员共整理出毛泽东生活费收支表11份,日常杂费开支账本4本,粮食账本2本,物品分类账2本。

这些账本时间跨度很长,从上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开始,一直持续到1977年1月,也就是毛泽东去世次年为止,而且记载内容更非常齐全,从生活费的收支报表,到日用各项开支的报表,写得非常具体,堪称事无巨细。

以1968年1月为例,毛泽东家庭生活收支详细账,在账目支出一栏列有六项:

“月房租费125.02元;12月、1月党费40元;日用消费品92.96元;液化气9.6元;伙食659.13元;送王季范、章士钊4400元。”

红墙高耸的中南海内,曾为亿万人民仰望的开国领袖,在这一笔笔账目中,被还原成普普通通的一家之主的身份,要用自己的收入负担一家人的衣食住行、柴米油盐。

通过对这些账本进行分析,人们发现毛泽东的生活支出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毛泽东的书房

1、房屋租金,包括房屋里的家具、家电等租金。

看到这里,很多人肯定特别奇怪?毛泽东还要交房租?他是租房子住的吗?

那个时候不是实行干部供给制,国家干部不是分配住房吗?事实上,直到现在,一些地方还保留着供给制的尾巴,毛泽东作为党和国家的领袖,怎么可能交房租?

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干部确实分配住房,价格还比较低,毛泽东本来也享有分配住房的资格,但他直到去世也没有真正属于自己产权的住房。毛泽东一直居住在中南海,但中南海是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办公场所,全部资产都归国家所有,都是公有,毛泽东的住处也是一样。

办公室是国家配备,满足工作需要,当然不需要交钱,但毛泽东个人及其家庭居住的房屋是公家的,毛泽东只有使用权,而且因为是用于个人用途,必须要交钱,付租金。

不光毛泽东住的房屋要交租金,房屋里配的家具,包括睡的床、挂衣服的架子、坐的桌椅板凳、用的地毯,厨房里配的冰箱,统统都是公家的,统统都需要交钱的。

毛泽东每月需要交多少房租呢?根据毛泽东的家庭生活管家吴连登回忆,每个月的房租大概有80元,加上水费、电费、气费、取暖费等固定支出,平均下来每个月大概有124元

其实,即便毛泽东不交钱,或者拖欠着不交,也没有任何人追究责任,甚至不会有人提起,但毛主席自己亲口说过:“我这个主席,住的、用的,都是公家的东西,哪能不交钱哟,那不成了白吃白住,侵占公物?还不如那些地主老财呢!”

只要毛主席带头交了,中南海就没有一个人不交。这就是领袖的作用。

毛泽东的生活账本

(2)水费、电费、气费、取暖费。

没错,你没看错,毛主席他老人家,不光要交固定资产使用费(房租),还要交水电气暖费,跟商品房时代的我们一样,账单显示很清楚,“液化气9.6元”,如数由毛泽东个人支出。

(3)购买日常用品等杂费。

如前所述,房屋、家具、水电气暖是公家供给,毛泽东本人交费,而毛泽东个人及其家庭购买日常用品,比如买书、买衣服、买茶叶、买香烟,以及买牙具、卫生纸、火柴盒、等费用,纯属个人支出,更要自己花钱了。

众所周知,毛泽东喜欢喝茶,喜欢抽烟,他每个月消耗茶叶2斤左右,抽烟更厉害,一般每天要抽3包左右,这些日常生活用品消耗至少要几十块钱。

毛泽东的生活收支账本

(4)伙食费。

伙食费是毛泽东个人支出的大头,除了毛泽东及其家庭成员自己的伙食费外,毛泽东喜欢请客吃饭,有时是请他的朋友、亲戚、老师吃饭,有时是请革命同志吃饭,不论是请谁吃饭,只要毛泽东说“我今天要请客”,这个费用就是从毛泽东个人工资里出,绝不能用公款。

新中国成立之后,很多湖南的亲戚、老乡来北京探望,别人大老远来了,至少要请对方吃一顿饭,带一些礼品回去,这些都是毛泽东个人掏钱。后来,毛泽东定了一个规矩,湖南老家来人看望必须经他本人同意,否则不安排接待,因为来的人太多太频繁,他的工资还不够请客吃饭的。

毛泽东有个习惯,工作不分白天黑夜,甚至黑白颠倒,经常晚上组织开会,如果开会开到晚上12点,他会给开会的人安排宵夜,这顿夜餐的费用也是毛泽东自己掏钱。

据吴连登回忆,毛泽东每个月的伙食费平均下来大概要100元左右

井冈山管理局开具的发票

(5)毛泽东本人外出时的餐饮开支。

这一点大家更难理解了,难道毛泽东到地方出差吃饭,还要自己掏钱不成?

还真是这样,哪怕在公务活动中喝杯茶,毛泽东也得自掏腰包。

毛泽东的管家吴连登回忆说:“喝茶是肯定要交茶钱的,到外地都是我们自己带茶。而在大会堂、钓鱼台这些地方,我们就忘了带茶,如果用人家的一杯茶,我一般不定期或者定期,最长不超过一个月,就要到这些地方去结一次账。”

计划经济时代实行配额制,每个人每月消耗多少粮食都有定额,买菜卖肉买粮食都要凭票,比如毛泽东有时到长沙、杭州等地方开会,期间外出吃饭等,都要自觉交粮票交钱。

1965年5月22日,离开35年的毛泽东重返井冈山,他在井冈山一共住了7天,7天后毛泽东离开时,留下了两张井冈山管理局交际处开具的发票,一张上面写的是“首长伙食费7天,每天2.5元,合计17.50元”;另一张是"首长交粮票23斤。"

有一次,毛泽东在杭州开会,在当地一个著名酒楼吃饭,吃完饭结账时,经理坚决不收钱,警卫员推辞不过就没交,事后毛泽东知道后,狠狠把警卫员批评了一顿,又补上了餐费。

这就是伟大领袖毛泽东,公私分明,几近严苛。

井冈山管理局开具的粮票收据

(6)毛泽东资助他人的支出。

除了毛泽东本人及其家庭成员的支出,毛泽东还不时资助亲戚、朋友。

新中国成立后,一些亲戚、朋友不时向毛泽东写信反映生活困难,希望毛泽东给他们安排工作,解决收入问题,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毛泽东都会拒绝,但同时会自己掏钱寄给对方,资助他们,甚至许多时候,身边工作人员的医药费和出差补助,毛泽东都自掏腰包。

毛泽东去世后,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起毛泽东生前时光,无论是警卫员、秘书、保健大夫,还是驾驶员、服务员,几乎都提到过毛泽东对他们的资助。毛泽东的生活支出账本显示:

1965年2月24日到6月30日之间,短短4个月里,毛泽东用自己的钱支付了身边工作人员医药费72.8元,出差补助280.35元,平均每月将近90元。

如果开列一张毛泽东资助过的人员名单,这张名单一定很长很长,甚至无法穷尽,因为即便是不认识的干部群众给毛泽东写信,毛泽东也会慷慨解囊。

1973年上半年,福建省莆田县一位叫李庆霖的小学教师给毛泽东写信,反映自己的孩子下乡当知青,辛辛苦苦劳动一年一分钱都挣不着,全靠家庭补贴,而自家生活也很困难,万一自己有个三长两短,孩子生活都成问题,希望引起毛泽东的重视。

毛泽东收到信后十分感动,他亲自给李庆霖回信说:“李庆霖同志:寄上300元,聊补无米之炊。全国此类事甚多,容当统筹解决。”这300块钱,是毛泽东嘱咐汪东兴从自己稿费中支出的。

一个完全不认识的小学教师,毛泽东都能给300元支援,其他亲戚、朋友就更别说了。

毛泽东给李庆霖的复信

一笔笔款项,种种负担,账目上历历在目。

1968年1月的开支表上,还有一笔巨额支出格外醒目:送王季范、章士钊4400元。

这是怎么回事呢?章士钊是毛泽东青年时代的好友。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想筹集款项和一批进步学生一起赴欧洲勤工俭学,需要花一大笔钱,毛泽东一时拿不出这么多钱,便找章士钊帮忙,章士钊二话没说,自己到处帮忙筹钱,最后借给毛泽东2万块银元

后来,赴欧洲勤工俭学未能成行,毛泽东便将2万块用于革命运动。由于经济条件有限,毛泽东一直没能归还章士钊这2万元钱,直到1963年,他还惦记着这笔欠款。

从这一年开始,毛泽东归还给章士钊2000元,一直到1972年终于还清了全部借款。

按理说,这笔借款是用于公务,完全可以“公债公还”,但毛泽东却使用个人稿费偿还了这笔巨款,而且毛泽东还继续偿还40多年的利息,一直到章士钊去世。

这就是伟大领袖毛泽东,不只是公私分明,还是大公无私,以私济公。

毛泽东与章士钊等人在一起

毛泽东挣钱的方式:工资稿费,别无他途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来,毛泽东的家庭开支很大,负担很重,但这还不是全部。

生活管家吴连登一语道破了毛泽东的家庭负担:

“毛主席家里除了主席、江青以外,李讷是长期待在这儿,李敏结婚以后才搬出了中南海;还有李云露,江青的一个姐姐,她还有一个孩子;实际上毛远新也一直在主席家里长大。每人每月大概要30元的生活费。主席负担这么些人口,家庭开支确实是比较大的。”

也就是说,毛泽东长期承担了一个大家庭的全部支出。

正因为如此,吴连登才会说:“我管账前后一共12年时间。从1964年到1976年,毛主席家的账说好管也好管,说难管也很难,难在什么地方呢?没有钱。”

为什么说没有钱呢?因为相比他的支出,毛泽东的收入实在是不高。

毛泽东的收入从哪里来?两部分:工资和稿费,别无他途。

毛泽东在写作

按照当时的工资标准,“毛泽东的工资是每月404.8元,这个工资标准是1955年7月国家工作人员首次实行薪金制时定的,直到他去世一直没动;江青的工资是每月243元,60年代后期涨到了304.7元,这在当时是高工资了,但根本架不住毛泽东负担一大家子的开支。

当工资不够花时,吴连登就去找毛泽东要钱,毛泽东就会动用自己的稿费。

毛泽东的稿费总额究竟有多少?这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谜”。

网上有很多谣传,说《毛泽东选集》、《毛泽东诗词》在全国发行量巨大,毛泽东因此“发了大财”,甚至搞出了什么“亿元稿费”,说毛泽东是“亿万富翁”

这无疑是胡编乱造,权威资料已经证实,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全部稿费不过是124万多一点,这些稿费均由中央特别会计室管理,毛泽东本人不经手,其他家人也不能插手,工资不够支出或有重大花销时,必须经过毛泽东书面签字同意,才能从稿费中拨转、开支。

1976年9月,毛泽东临终前,没有把100多万元的巨额稿费作为遗产留给子女,而是全部交给了党和国家。毛泽东去世后,这位为革命奉献了一切,本可拥有巨额财富的人民领袖,遗留的全部现金只有7张新中国成立初期发行的人民币,合计700块钱,价值不到今天的10元

毛泽东与李敏等子侄辈合影

毛泽东没有给子女留下任何房产、汽车、现金,却给子女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很多人不理解,他为什么对自己、对家人如此严苛,甚至到了“不讲人情”的地步?

毛泽东用自己的话做了最好的解释:

“如果说我随便吃了、花了、用了、拿了,部长也可以,省长也可以,县长、村长都可以,这个国家就没法治理了!”

上有所行,下必效之,熟读历史的毛泽东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为了全党全国的廉洁自律,他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因此他与身边的工作人员订了个“约法三章”

1、凡是首长需要的一切东西,托当地办的必须货款两清,对方不要钱我们就不收东西。

2、严格认真地执行中央关于不准请客送礼的通知中5条指示:不得大吃大喝,请客送礼,公私不分,铺张浪费,不得用任何名义向地方要东西不付钱。

正因为毛泽东的公私分明、严格自律,全国上下的干部才能上行下效。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局面将不可收拾,正如李商隐《咏史》诗云:“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毛泽东与工作人员合影

1994年,这堆从中南海地下室发现的、被岁月染黄的账本,被确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它见证了那段“领袖家中无私产”的历史,见证了伟大领袖毛主席“一分一毫、公私分明”的高风亮节。

韶山毛泽东纪念馆收藏着一份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雷洁琼为毛泽东遗物展的一句题词:

公者千古,私者一时。

这8个字,是对毛泽东高尚品格最好的注解。

谨以此文献给伟大领袖毛主席,吃水不忘挖井人,永远缅怀毛主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90年,工作人员翻开“废纸”后大悟:原来毛主席平时这么记账!
1953年,9岁小男孩独自来中南海要见毛泽东,称:毛主席是我外公
私者一时,公者千古
档案《毛泽东遗物的故事 皮拖鞋与生活账本》
北京卫视重磅发布:私者一时,公者千古!
1965年,毛主席在中南海,一张珍贵的留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