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工智能来临,对拍照会有什么变化?

现在如果说到拍照,你脑海里第一个浮现出来的想法是什么?

没错,是手机。

前段时间华为发布了最新的手机P30,在拍照这一块下了很大的功夫,三颗摄像头,RYYB传感器、光学防抖,这一切都是为了让手机能有更高的溢价。

那么手机拍照的效果感上单反了吗?显然不是,这事你不觉得很奇怪吗?为什么人们宁愿用质量很差的手机也不愿意用效果更好的专业单反设备呢?为什么明明在成像质量上碾压手机的单反市场销量却在逐年减少呢?

1981年,索尼发布了第一台真正意义的数码相机Sony Mavica,随后富士、松下、佳能、尼康都推出了自己的数码相机,但分辨率都不高,从一万到几十万不等,均没有超过百万。

当时的Sony Mavica的分辨率只有570*490,储存照片的是1.44寸的软盘,无论是性能,画质,还是“性价比”都是比不上当时的胶片机的。这样一个天生残疾的产品为什么能一路高歌最后取代胶片机呢?

答案是数码相机在易用性比胶片机有了革命性的提高。

绝大多数人拍照的目的并不是追求艺术,寻找美好,而是把它分享出去,获得赞同和满足感。胶片机如果要完成这个过程,需要先买胶卷、拍摄、冲洗,整个过程不但费时费力,而且需要技术和等待好几天的时间,才能得到结果,看到自己拍的照片。如果要和朋友分享,还要扫描通过电脑传到网上。

这些步骤都要花费不少的时间和金钱。数码相机就完全不一样了,只要拍完马上就可以看见,拍的好不好下一张就可以立即做出调整,而且也不用担心胶卷,可以无限制的想拍多少就拍多少,拍完回去就可以存在电脑上,以前胶片机几天的后期对数码相机来说不过就是几分钟的事情,而且整个过程不会再多花钱。

每一个热门电影首映票价都会卖的更贵,那怕是明知道再过一个星期就能更便宜也还有不少人会去抢票,因为人们想在第一时间看到。苹果新发行的手机总会引起不少人排长队抢购,其实今天买和过几天买手机没有任何区别,但人们就是喜欢。买车时几乎没有人愿意下了定金等上三个月,如果该款车有现货,人们几乎一定会立既付款买下来直接开回去。

如果你问你的同事,让他在立即能得到1000元和在一年后得到1500元之间二选一,大多数都会选择前者,他们总想落袋为安。虽然现在很多鸡汤和心理学推崇人们延迟满足,但几十万年的进化让人类在DNA里追求的就是即时满足。

再回到手机上,我们再来看一下智能手机出现后对传统数码相机的冲击。

图中黄色是手机的销售量,蓝色是单反相机的销量,谁也没想到,手机上那么不起眼的一个小小的摄像头能将优秀的数码相机打击的体无完肤!

摄像头真的有数码相机那么优秀吗?手机的摄像头如果说起缺点能说一大堆:相素低,成像差,没有真正的光圈和快门,操作太傻瓜化,定焦镜头,CCD尺寸小的可怜,高感也不好。

但是,它有一个绝对的优势:将拍摄和分享的过程进一步压缩到了分钟的级别!

通过手机分享和浏览其他人的照片不再依赖电脑,在手机上就可以即时完成。而且手机的便携性远高于专业的数码相机,人人出门都要带上手机,但并不是人人出门都要带上一部数码相机。

这就导致大部分人明知道画质差一点,但一部手机也就够了,这就是手机替代专业相机的原因。

那么,今后的相机市场会有什么样的进化呢?

我们先来看看这几十年间光学设备的发展历史:

第一代照相设备是以胶卷相机为主的的光学设备。

第二代照相设备是数码相机的数字传感器。

第三代技术就是摄影处理芯片。

为什么会是摄影处理芯片?因为尺寸的限制,手机摄像头的光学部分是严重的不足,但手机拍摄的照片会经过系统自动HDR、夜拍模式、自动拼接再输出。而现在的手机厂商又将技术推进到了场景识别、景深模拟、滤镜、人物美化等功能,这些功能无一不是对专业数码相机性能的数字模拟。

但这远远不是尽头,因为它仍然不够智能。

早期胶卷相机是一部纯光学仪器,需要人来做出所有的拍摄决策和后期处理。

现在的数码相机是一种有辅助系统的相机,可以帮助人做最基本的决策,光圈,快门,ISO,白平衡、对焦、等。

智能手机的光学系统最弱,但是可以做简单的决策如场景,物体识别,和后期处理,滤镜,美化,HDR,拼接等。

以此推断,未来的相机一定会有一套强大的算法,会做出复杂的决策,自主完成拍摄和后期流程。

现在的自动驾驶汽车正是按此方向进行发展。先是纯手动手摇发动的汽车,再到助力转向、电子方向盘、导航的加入,现在则是ABS防抱死,TCS牵引力控制,自适应巡航,车道偏移报警,碰撞避免,自动泊车。汽车的功能正在一点一点的代替人工进行操作。

对于摄影来说,光圈快门只是基础,真正决定一张照片是否优秀,最重要的是构图内容和拍摄时间。拍摄内容需要人根据经验,审美,想象力解读画面,然后调节相机的位置,镜头角度,取下什么样的画面,那么未来的相机会是什么样子呢?

对于普通人来说,拍出优秀作品的两个痛点是:

缺乏少想象力和拍摄技巧,难以拍出精彩的照片。

缺少后期处理的技巧,对后期软件掌握能力不佳。

而这些技巧和拍摄内容从机器的角度来讲无非就是一些算法。有些人觉得这是想像力,是艺术,机器人永远也无法像人一样思考,所以拍出的作品没有灵魂。

而实际情况是,现在人工智能不仅能写诗,还能进行音乐创作。 来自卢森堡的公司AIVA Technologies将莫扎特、贝多芬、巴赫等音乐加以分析建立出一个数学模型,让人工智能“AIVA”来学习“什么是音乐” ,然后进行创作。

他们进行了几次图灵实验让专业人员去听 AIVA 的作品,没有一个人能听出这些作品是人工智能创作的。

在摄影的人工智能上,人类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目前,Google相册提供了一些自动后期处理的功能,它会自动分析照片,自动选择一些照片进行风格调色、把连续拍的几张照片做成GIF动画、把同一个地点拍的几张照片合成全景图、把一次婚礼活动自动做成一个相册,它还能自动识别照片中的内容,你可以用文字,如地名,人名,物体名称等搜出照片。

这些是全程后台自动工作,你不需要费一点精力,你只需要将喜欢的保存起来就行了。

可以看出,虽然现在机器对于摄影所做的决策能力还很弱,但可以看出,它在一点一点的往“自己创作”这个方向发展,一点一点的在帮助人类决策,如果让相机自己进行决策拍摄,主要考虑的是:

什么是拍摄的主体?


主体应该在画面中的什么位置?

其他物体哪些应该排除,哪些和主体有关联应该留在画面里?

解决了这些算法,再加上无人机,就解决了摄影的自由度和创作等问题,拍摄时不仅可以调整镜头角度,还可以移动自身的位置,相当于拥有了完全自主构图的物理可能性,只要算法足够智能,就可以完全自动拍摄.

介时,你可以直接对无人机下令:今天去扫街,多拍些人,拍些匆忙赶路的表情。

在汽车被发明出来之前,如果你问顾客想要什么样的交通工具,他只会回答想要一个更好的马车。

在惯性思维中,耳机最重要的当然是音质。在包括索尼在内的所有的耳机厂商都在用音质来指导产品的方向,不断的平衡耳机的音质与成本。苹果却反其道而行之,AirPods把80%的成本设计放在解决了无线耳机的易用性、无线联接、传输延迟等痛点,结果成为耳机中的暴款。市面上BOSE、索尼、捷波朗三家的耳机利润也抵不上一个AirPods。

最后,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成像质量真的就是人们最想要的吗?


问:如何才能每天都能收到这样的有趣资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绝对实用 数码相机使用心得大全(1)
怎样识别好的数码相机?
三星发布安卓智能相机GALAXY Camera
数码相机新时代,十六镜头可媲美单反!
为什么手机有双摄像头,而单反和数码相机却没有?
无标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