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罗援泪荐:败仗中的真英雄!(一)——祭奠448团332位英魂未归的烈士


 罗援泪荐:败仗中的真英雄!(一)


——祭奠448团332位英魂未归的烈士

作者:军魂剑



导语: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而读《败仗中的真英雄》一文让我泪流满面。

我认为,凡是真心想打仗,立志打胜仗的军人,而不是口头喊打仗,一打即溃败的赵括式的军中混混;凡是真正落实领袖指示,“让军人成为社会最尊崇的职业”,而不是把指示当作官样文章、口头宣言的军地官员们,都应该好好读读这篇文章。

我没有像作者那样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我不敢担保他说的每一个细节都准确无误,他的每一个观点都正确。

但我认为,他的文章整体脉络是清晰的,主题思想是好的,如洪钟大吕,振聋发聩,给我们以警示、给我们以启迪。

特别是对未来战争中我军的作战指挥、思想政治工作、后勤保障、武器装备的配置,以及战后的军人安置优抚工作等,都提出了有意义的思考和建议。

这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血的教训,还有什么能比血的教训更令人刻骨铭心的吗?

为了确保今后能打胜仗,为了让我们的战士们今后少流血。

从今天起,我们就应该好好研究45年前的那场战争,不仅要研究胜仗,更要研究败仗,不仅要向胜仗中的英雄们学习,也要向败仗中的勇士们致敬!

知耻而后勇,知不足而后改革。

我们研究过去的战争,就是为了打赢今后的战争。胜利是踏着或者绕着失败的足迹走过来的。

为了打赢今后的战争,避免重蹈覆辙,请从这篇研究失败的文章做起,相信我们一定会开卷有益。 

 ——  罗援

《败仗中的真英雄》

——祭奠448团332位英魂未归的烈士

血的代价

真实再现 

尘封凝血的历史 

悲壮震撼的画卷


第一、从败说起

一个部队的耻辱莫过于打败仗,一个军人的耻辱莫过于被俘。

一个部队的耻辱莫过于打败仗,一个军人的耻辱莫过于被俘,这两样都让50军150师448团摊上了。

在1979年我二十万大军经殊死搏战凯旋回师时,448团却在回撤时兵败越北,被俘218人,失踪(阵亡)332人,这两个真实、残酷的数字让欢呼胜利的国人蒙羞,让150师和448团背负如山的骂名。     

南疆那个血雨腥风的早春已过去了三十九年,从未公开报道的那场败仗在当今迅猛发展的现代网络资讯中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只是多年来对那场败仗众口一词的怒骂和斥责在时间长河的洗涤中,显露出更多的真容。

亲历者对残酷战争的披露,人们对周围世界更多了解,让这场败仗的回顾渐渐趋向客观、理性和更多的反思。      

斗转星移,近四十年了。令人侧目的是,早已撤编的50军150师尤其是败仗名下的448团战友们,不仅没有因这场败仗抬不起头而遮面闭门,反倒是你来我往,亲人般的尤为团结。

是什么原因将兵败越北的官兵联系得如此紧密?尤其令人诧异的是,那个在被越军重重包围中因带领104人放下武器被俘,回国后被判六年徒刑的一连连长李和平,出狱后在其生计艰难老婆又患绝症时竟然收到没有被俘的战友、烈士家属、兄弟部队战功荣立者等各方的捐款,这在崇尚革命英雄主义的我军历史上绝无仅有。

显然,这些捐款的战争亲历者、烈士的家人和那些大骂448团草包、笨蛋的人想法不一样。  

              

另一个不解的问题是,在那些慷慨激昂、痛斥俘虏是奇耻大辱的人们眼中却都回避一个无法回避的沉重事实,448团在回撤的厮杀中有332位指战员倒在越北的茫茫山野中,他们是烈士,有共和国颁发的烈士证,但在南疆所有烈士陵园中却没有他们的墓碑,没有他们的名字

而那些蔑视战俘,斥责他们为什么不去死的人群中,面对着三百多位英烈却鲜有为烈士尊严呼喊的声音。

当年的鏖战中,448团一营机枪连给养员肖家喜,在部队打散、枪伤恶化的情况下,身负一支半自动步枪、5枚手榴弹和320颗子弹艰苦爬行八昼夜终于回到祖国,并因为他与武器同在的精神而荣立一等功,被中央军委授予“钢铁战士”荣誉称号。肖家喜成为战斗英雄,而与他一起出境作战,打到弹尽粮绝,再未归来的332位战友在当时只能列为失踪人员。   

战后,部队对遣返回国的被俘人员进行了严格、缜密地审核,以背靠背的方式多方印证整个作战情况。从被俘人员向牺牲战友亲属的哭诉中,从越方披露的战报中,从多年后越南边民的描述中,我们看到了448团三百多战友的“失踪”是何等惨烈,何等悲壮。

有高呼口号跳崖的,有拉响手雷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有为掩护战友凛然赴死的……!他们不亚于历史上任何英勇牺牲的中国军人!

他们没能像肖家喜一样带着武器、弹药爬回祖国,他们青春热血的身体和手中的武器一起在猛烈的爆炸、如网的弹雨中被穿透、撕裂。

这些戛然而止的年青生命留给我们的何止是一个战例的教训,一场战争的回顾,他们怦然倒下的身影,他们渐渐黯淡的无限依恋而绝望的目光,那一张张被泥土、硝烟、汗水、血污涂抹变形的纯真脸庞就那样凝成永远,静静地凝望着北方,凝望着祖国,凝望着家乡,凝望着我们,凝望着春夏秋冬,日月沧桑……

第二、回望历史

军队讲究传承,尤其是能打仗的部队更以出生入死的光荣传统为自豪,而50军的前身是解放战争中长春起义的国民党60军,这也让崇尚正统的激情一族不屑一顾。其实,稍微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这支滇军起义部队决非等闲之辈。     

从1911年的辛亥革命至1915年护国起义,滇军以其光荣的革命传统在中国近代史上刻下了重重的一笔。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元帅即出身于滇军,在护国起义时曾是滇军四龙之一的支队长。抗日战争中,滇军参加了台儿庄会战等诸多著名战役,打出了中华民族的血性。


在国民党军队中,60军1947年被评为“甲等”战力,军长曾泽生因不满蒋介石打内战,于1948年10月在长春率部起义,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     

新中国成立后,50军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二、三、四战役的近百次战斗,取得了全歼英国皇家坦克营等许多傲人战绩,涌现出大批功勋模范单位和个人。


50军是打过三八线、第一个攻入汉城的部队,受到彭德怀司令员和毛泽东的称赞。

尤其在著名的汉江50昼夜阻击战中,以血肉之躯,用10033人伤亡的代价,在战争史上写下了以劣势装备战胜头号强国军队的光辉战例,创造了我军第一次大规模的防御作战,其激烈程度和全新特点在当时我军20多年的战争历程中所罕见,让与其并肩作战的“万岁军”38军为之刮目相看,难怪彭老总说“只要我彭德怀在,50军永不撤编”。      

50军在“文革”初期入川后,只有148师是50军的老底子,149师与西藏的52师互换番号互换驻地,52师出藏入川成了新149师,老149师进藏成了新52师也就是今天西藏的山地52旅。原150师留在东北,新150师则由成都军区独立步兵1、5、10、12团、独立步兵营和独立高炮营为基础组成建制。

从番号上看,新150师像是由地方部队组建,其实,这几个团的前身也大多是冀鲁豫老区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打过来的部队,并抽调了其他各部队骨干组成。




448团的前身独立步兵一团在五十年代后期主要任务是在康巴地区数十座海拔五六千米的广袤高原上进行平叛作战。


该部队从1956年到1959年在川藏、青藏交界的15万平方公里高原上顶严寒、抗缺氧、在没膝的深雪中进行战斗,先后组织了昌台战役、康南战役和石渠、色达战役,剿灭叛匪16800余人,表现出这支部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顽强作风。

可见,凡是从战争中过来的部队都有其特质和为胜利打出来的功绩,任何时候都不应以偏概全。      

此后,在“文革”中搞运动,搞三支两军,搞大学习、大批判,部队训练建设大大削弱,当然,十年“文革”期间受到影响和损害的不只这支部队而是全军、全国。      

1979年2月17日,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全线打响。

50军148师开赴东线,在广西宁明板兰及北山地区集结,奉命牵制越军338师,配合55军攻取谅山。149师在战争打响的2月17日当天,作为西线预备队从川中驻地急驰云南。

149师原是进军西藏18军的主力52师,战斗作风凶狠,50年进藏,打昌都战役,59年平叛,62年打中印自卫还击战,在24小时内歼灭印军王牌第七旅。


149师马不停蹄直接杀入西线战场,连续猛击越军主力316A师,是整个对越作战中唯一一个师对一个师硬碰硬的厮杀,直到149师占领西线纵深沙巴才鸣金收兵,这是后话。     

2月26日,正值中越边境激战进入第九天时,仓促完成扩编的448团在千里之外的四川什邡九里埂驻地乘汽车至永兴火车站,在150师的编成内乘军列向广西开进。斗志昂扬的448团官兵谁也不会想到十几天后他们的命运会发生令人震惊的改变。

3月2日凌晨,经两千多公里的铁路运送,448团到达广西崇左市宁明火车站。     

车站内刚从前线撤下来的伤员,身上缠着纱布躺在担架上等着转往后方医院救治,奔忙搬运武器弹药的全是妇女,绝少看见男人。车站外覆盖伪装网的帐篷连绵不绝,公路上拖曳大炮的军车和部队源源不断,残酷的战争氛围在初春的蒙蒙细雨中显得更加悲壮。

有人事后讥讽448团是穿着塑料凉鞋仓促上阵,其实,448团于3月4日在宁明县明江驻地已换发了当时我军最新的77式棉布军装,以防原来的化纤混纺军装遇火后粘贴皮肤,同时配发了带钢板的防钉高腰胶鞋、急救包、净水片、食盐和压缩饼干、罐头等作战装备、物资。      

3月5日,以东线攻占谅山、西线夺取沙巴为标志,中国政府宣布对越自卫反击战已达目的,即日起开始全面撤军

当日,广州军区前指同意了150师的强烈请战要求,命令部队做好出发准备,随时听令出境掩护前线部队回撤。     

3月6日,150师各部响起紧急集合号,宣布“部队即将开进越南前线,我们为祖国流血牺牲的时候到了,祖国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祖国看着我们杀敌立功,人民看着我们保卫家园!”


各级领导的最后动员让空气仿佛凝结,终于要走进战争了,压抑、紧张、悲怆……终于爆发出震天的口号“坚决完成任务,不负人民重托!坚决打击敌人,维护领土完整!” 铿锵激荡的口号声中官兵们热泪盈眶。 

(未完待续)

来源:银河悦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读《败仗中的真英雄》有感
败仗中的真英雄!今天,332位对越作战英魂回家了
1986年,那个在老山战场,亲吻濒死战士的女护士,最后怎么样了?
丁连先•智斗群匪无忧怯 英魂向党为国殇—读曲波小说《林海雪原》书写杨子荣生前身后事
**怀念战友--怀念部队**
中越战争真实全景!(21) - 冷月无声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