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海军初创时期的高级将领们!

来源:白浪情

作者:知了

海军的发展壮大,是倾注了毛主席党中央和海军几代领导集体及全国军工系统共同努力不懈拼搏的成果。


张爱萍将军请调后,⽑泽东主席钦点大将肖劲光接替张爱萍出任海军司令员。


1950年年1⽉12⽇,中央军委正式任命肖劲光为海军司令员。1950年4⽉8日,正式任命刘道⽣生为海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1950年3月,人民海军不到一岁,新上任的海军司令员肖劲光风尘仆仆到了山东威海。为了过海到刘公岛进行设防考察,随行人员向当地渔民租了一条小船。

途中,渔民见随行人员都称呼一人为“司令”,就好奇地问这是哪家的司令。当得知这是新中国海军的司令员时,渔民不解地说:“海军司令还要租我的渔船?”

肖劲光却语气沉重,对随行人员说:“记下来,1950年3月17日,海军司令员肖劲光乘渔船视察刘公岛!” 


为此肖司令员大受刺激,当时他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做出个样子给天下的人看看。

前排左起:⻩胜天、徐时辅、张爱萍、毛泽东、曾国晟、林遵、金声;后排左起:蒋成⽟(作战科⻓)、王真(作战参谋)、薛伯青。

右起:肖劲光、刘道⽣、肖华 


1950年4⽉月14日,军委海军机关正式成⽴。使中国⼈民海军的建设走上了全国统⼀的新阶段。

1953年1月海军党委会成员在贡院海军机关大楼外合影。左起卢仁灿、方强、袁也烈、罗舜初、赵启民、段德彰、肖劲光、雷永通、王宏坤、顿星云、周希汉、张汉丞、张学思

五十年代中期,海军司令员肖劲光大将(第三排中)、海军副司令员刘道生中将(三排右四)视察海军长山要塞并与要塞干部合影。第二排左1长山要塞副司令员孙喜锁,第三排左1副司令员窦秀田,第三排左2政治部主任徐耀田。

70年前海军初创时期那些创业者特别是高级将领们,正是他们以超常的勇气和智慧,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驾驶着海军航船冲破急流险滩,绕过潜石暗礁,穿过风雨雷电,不断开辟出新的航线。

纪念人民海军建立


碧海长空中永远镌刻着他们的名字:

肖劲光:1922年入党的中共资深党员,曾两度留学苏联,其文化知识、军事造诣、俄语水平可想而知;解放战后期任四野副司令员兼十二兵团司令和政委,1955年授予海军大将军衔,新中国36个军事家之一;


1949年底奉命组建海军,1950年1月起担任海军司令员长达30年;毛主席说“肖劲光是永远的海军司令”谁都难撼动肖劲光海军司令之宝座;最后担任第五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云亲书“一代元戎”赠之;1989年3月29日病逝,终年86岁,备享哀荣,部分骨灰撒往大海。

张爱萍:抗战时期新四军儒将、名将,威震江淮;解放战争后期任华东军区副司令员,1949年粟裕向中央推荐他出任华东海军司令员兼政委,成为海军奠基者之一。


1955年指挥了我军历史上唯一三军联合作战——解放一江山岛战役。我国国防工业包括“两弹一星”研制的主要领导者之一;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曾任国务院副总理,军委副秘书长,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2003年7月病逝,终年93岁。

苏振华:1928年平江暴动的参加者,解放战争后期任二野第五兵团政委,解放初期任贵州省委书记;1954年调来海军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后任政委、第一政委、军委副秘书长,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

76年后临危受命,主政上海,稳定东南,位至第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79年病逝,终年67岁。

王宏坤:1927年参加麻城起义,红四方面军战将之一,解放战争后期任二野第10纵队司令员、四野58军军长、湖北省军区第一副司令;海军元老之一,1950年调任海军副司令员,后任第二政委。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

因后有错误,1977年被免去(后改为撤销)第二政委职务,1983年按正兵团待遇离职休养;1993年8月病逝,终年84岁。

刘道生:解放战争后期任四野十二兵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50年调任海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年仅35岁,被毛主席称为“小青年”,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1953-1957赴苏留学,后改任海军副司令员兼海航司令员、海军第一副司令员。

1980年5月率领由18艘舰船、4架直升机组成的特混舰队完成我国首次向南太平洋发射远程运载火箭的保障任务。1995年5月病逝,终年80岁。

罗舜初:海军第一任参谋长。抗战期间创建鲁中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中,先后任辽东军区、南满军区副司令兼参谋长、第三纵队(40军)政委、军长,与韩先楚打造出铁一般硬、风一般快的“旋风部队”,获得“旋风勇将”之美誉。

1950年出任海军第一任参谋长,1952年任海军第二副司令员,1955年授予中将,1960年离开海军转任国防工办副主任兼国防科委副主任,主抓“两弹一星”研制,1975年后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顾问,1981年病逝,享年68岁。

方强:平江起义参加者,解放战争后期任44军军长、广东省军区副司令;1950年出任中南海军第一任司令员兼政委,1953调任海军副司令员;1955年赴苏学习,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中国造船工业的主要领导者之一;1979年重返海军任副司令员,党的15、16、17大特约代表,2012年2月逝世,享年102岁。


1963年,毛主席见到方强时爽朗地笑着说“方强啊,我们是有些关系哩。”在他家客厅中悬挂着毛主席给他的亲笔信,以及与毛主席、周总理的合影,可见与最高统帅之亲密。

周希汉: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我军著名战将,抗战时期任陈赓386旅参谋长,当时太岳山流传:“小日本,你听清,太岳山上有陈赓;小日本,你别捣蛋,让你碰上周希汉。”

解放战争后期任二野13军军长,1953调任海军参谋长,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周总理曾向外宾介绍说:“中国海军参谋长、海军专家周希汉。希汉的中文意思是少有的英雄。”后任海军副司令、顾问,1988年年病逝,终年77岁。

陶勇(1913—1967),原名张道庸。安徽省霍邱县(今六安市叶集区)人,历任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海军东海舰队司令员、海军副司令员兼东海舰队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等。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张汉丞:解放战争后期任四野后勤部第一、第二分部部长;1950年出任海军第一任后勤部长,此后一直在此岗位上工作了几十年。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最后任海军顾问(副大区级)。2008年12月病逝,终年95岁。

张学思:张学良将军胞弟,海军院校创始人。张学思从17岁即投身革命。抗战期间主要在晋察冀工作。解放战争期间任辽宁省政府主席兼辽宁军区司令员,东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

1949年5月,周恩来在中南海召见了张学思,要他去办一所人民海军的“黄埔军校”——安东海军学校,后更名为大连海军学校,他任副校长兼副政委(肖劲光兼校长和政委)1953年任海军司令部副参谋长,1955年授予海军少将军衔,1956年赴苏留学,1958年回国后任海军参谋长。1970年去世,终年54岁。周总理多次惋惜地说:“张学思是个精通海军专业又能亲自出海的参谋长,现在死了,海军少了一位难得的将才,真可惜呀!”

  

除上述海军领导人以外,还有以下军区海军(舰队)、海军航空部、海军学院的领导人:



华东海军(东海舰队):第一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袁也烈(少将)、副政委赵启民(中将)、政治部主任康志强(中将);后任司令员袁也烈、政委、司令员刘浩天(中将)。



中南海军(南海舰队):第一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周仁杰(中将)、政治部主任吴罡(少将),后任司令员吴瑞林(中将)、政委赵启民(中将)、方正平(中将)。



青岛基地(北海舰队):第一任司令员易耀彩(少将)、政委段德彰(少将)、副司令员赵一萍(少将)、郑国忠(少将)、参谋长杨国宇(少将)、政治部副主任胥治中(少将),后任政委卢仁灿(少将)。1960年成立北海舰队后,司令员刘昌毅(中将)、政委丁秋生(中将)。



旅顺基地:1955年苏军移交中国,第一任司令员罗华生(少将)、政委彭林(中将)、副司令刘昌毅(中将)、邵震(少将)、副政委宋景华(少将)、谢正浩(少将)、政治部主任邓可运(少将)。后任司令员刘华清(少将)。



海军航空部:第一任司令员顿星云(中将)、副司令员曾克林(少将)、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李克如(未授衔)、参谋长赵汇川(少将),后任政委李呈瑞(少将)、彭林(中将)。


海军学院:第一副院长谢立全(少将)、副政委雷永通(少将)。


(以上仅限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1951年,海军初创时期的主要领导人。左起:卢仁灿、方强、袁也烈、罗舜初、赵启民、段德彰、肖劲光、雷永通、王宏坤、顿星云、周希汉、张汉丞、张学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建国初期,海军的强大团队
详述1955年共和国首次授勋海军系统40位一级勋章获得者
老街🛣老楼🏡老海军⚓️之二(青岛八大关)
志愿军战斗序列
盘点从百色起义中走出来的开国将军
开国将帅中的八位归侨将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