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格障碍
对边缘性人格障碍病理机制的解释
2007-03-04 13:56:58   来自: 寒羽 (郑州)

  边缘型人格障碍在客体关系系谱学上是在复合期的位置上,这些问题的成因最常见的是和内在先天过剩的攻击、爱意冲动的相对缺损或缺少父母方面持续、认可及调和的照顾有关。
  
    如果他的攻击冲动过剩或爱意冲动缺损,复合期的孩子就必须用更多的投射机制来保护内在脆弱的好客体以免其被敌意压垮。这个年龄层的孩子无法整合好和坏的自体和客体影像且无法建立内在稳定的、足够好的客体影像;这个年纪的孩子必须不断地在外在环境中找寻温暖和关切的供应来源。
  
    孩子们会内化他们所感受到的,但那不是外在客体必然真正的特质,即使他们的父母事实上是很好的,他们仍然可能会先把自己过剩的攻击投射到外在客体上而后再把这敌意的客体内射回来。之后,他们必须分裂掉且投射出这些新近被再内射的敌意客体。根据这个理论,拥有过剩攻击冲动的孩子便进入一种投射敌意的恶性循环里,结果是导向那分裂且投射出更多敌意的需要。
  
    另外一种看法认为,边缘型人格障碍起因于母亲的抚慰能力的缺损。无法提供足够同理、抚慰和认可的父母,他们的孩子没有机会去内化这些能力。因此,他们也就没有学到如何去倾听自己、抚慰自己以及如何去调合复杂的正负情绪。有些母亲为了自己先前未被满足的依赖需求而必须黏着孩子。这些母亲对共生、依赖的行为提供肯定、支持和感情。但她们却会对分离感到威胁而在面对孩子任何分离—个体化的努力时,变得攻击、批评、敌意、愤怒、收回供应与肯定。这样便加强了婴儿的全好和全坏分裂客体关系。这使得孩子在他行为成熟时感受到被遗弃,因而持续找寻着好的共生客体。
  
  一、临床特征:
  
    边缘性人格障碍症患者经常处于危机状态,经常有情绪的波动,经常一下子好辩激动,转眼间又忧郁哭泣,一会儿可能觉得感受不到自己的感觉。
  
    因为这群人既依赖又充满敌意,他们相当依赖周遭亲近的人,但当其依赖无法满足时,则表现强烈的愤怒,因此难以维持深度而亲密的关系,意即他们对人的观感陷入全好或全坏两极端中,旁人可给予他关心注意,使之有安全感之时刻,便将旁人理想化;但当旁人的付出不能符合其需求时,便对之充满愤怒嫌恶与批评;反之,他们极怕被依赖的对象所背叛,往往激起对象的生气愤怒,或率先背叛对方,以测试对象的容忍程度,当对象果真离开他后,他则陷入极大的情绪混乱中,并强化世界无人可信赖,自己是空虚孤独的存在信念;另一方面他们缺乏自我认同,故无法忍受独处的孤寂,有长期的空虚感,为了避免空虚孤寂,他们可能随意与人发生关系,或以自伤,如割腕等,排解内心的空虚无望。其生活模式混乱,社会职业功能遭受极大影响,他们的成就通常低于能力。
  
  二、人格障碍的形成原因
  
    人格障碍是由于某种不健全的先天素质,或在后天不良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两种情况兼而有之。其表现在:
  
    (1)生物遗传因素。血缘关系越近,发生率越高。亲生父母有人格障碍的,被收养子女有病态人格的比率高。同卵孪生子比异卵生子在人格障碍、过失和犯罪等方面的一致率更高。
  
    (2)病理生理因素。人格障碍患者对静态和紧张刺激的自主反应程度比正常人低,他们倾向于缺乏焦虑,因而不能从经验中吸取教训。
  
    (3)后天生活环境和社会因素。这是形成异常人格的外因,而且是很重要的因素。人格障碍患者的异常情绪反应和行为方式上都是儿童成长过程中学得的,儿童期间单纯通过观察、模仿,即可觉得许多情绪反应和行为方式,包括一些社会适应不良的行为,并通过条件反射机理而巩固下来。追溯人格障碍患者的童年,常可发现不良环境对其人格偏离所产生的影响。童年接受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的行为影响最大。另外成年人在严重长期的精神打击下(如冤狱、单独隔离禁闭),也会后遗显著性的人格改变个人的人格一旦形成,往往具有一定的恒定性,要改变并非易事,正所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但是,“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加强自我调适和进行各种治疗,人格障碍是可以纠正的。
  
  三、人格障碍责在父母
  
    所谓人格健康,是指每个人在自身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保持良好的认识水平、平稳的情绪情感、恰当的行为方式和正常的社交与职业功能。青春期是人格形成的一个关键时期。人格的发育与环境因素,尤其是家庭因素的关系一直受到精神病学、心理学和社会各界的重视。
    学术界将父母养育方式分为情感温暖型、拒绝型、过度保护型和偏爱型。
  
    情感温暖型父母用语言和姿态表示对子女的喜欢,经常赞扬子女,能够谅解子女的过错,尊重子女的意见,参与子女活动并为其成功而骄傲。
  
    拒绝型对子女事事期望过高,过分限制子女和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过分焦虑等。
  
    偏爱型对子女过分溺爱、迁就和偏袒。
  
    国内外诸多研究表明,子女的人格特征与父母的养育方式密切相关,不良的父母养育方式会造成子女人格偏离,是导致人格障碍、神经症、吸毒等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
  
    为了探讨青少年人格偏离和青年人格障碍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的关系,我们对中学生和大学生分别进行了人格偏离和人格障碍的系列研究。
  
    对中学生的调查是在北京市两所重点中学和两所非重点中学进行的。按照流行病学研究的方法,采用自评问卷、“人格诊断问卷”(PDQ-R)、“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调查了1148名初一和高一学生,结果发现14。3%的学生疑有人格偏离,3。7%的学生有人格偏离。资料分析显示,人格偏离与父母的拒绝和过度保护呈正相关,与父母的情感温暖呈负相关,父母养育方式、教育程度、学校类型等因素是人格偏离发生的可疑危险因素。
  
    在3年后对同一批中学生以同样方法进行了追踪随访,结果发现他们的人格偏离明显减少,初中和高中异常的学生转变为正常的比例分别为81.3%和44.2%,而正常学生转变为异常的比例仅分别为7.4%和2.6%。可见.随着年龄的增长.不良的人格倾向大部分会得以改善.这说明对青少年人格偏离进行干预可见成效。
  
    对大学生的调查是在某重点理工大学中进行的。我们采用同样方法调查了2205名一年级学生,经精神科医生采用“国际人格障碍检查表”(IPDE)进行检查,确诊人格障碍的患病率为2.5%,其中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且父母关系不和睦家庭是正常家庭的2.5倍,单亲家庭人格障碍患病率是双亲家庭的 5.9倍。
  
    父母的不良养育方式是人格障碍的危险因素,比如对子女的过分惩罚、羞辱、刻薄和吝啬,易使子女产生自卑感、无助感和不安全感,害怕失败和挫折,有较强的逆反心理,对周围环境容易产生敌对情绪,易记仇报复,使之成为人格障碍高危人群。此外,家庭经济收入过低和独生子女亦是人格障碍的危险因素。
  
    总之,在我国独生子女的特定社会环境中,青少年的人格偏离现状值得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高度重视。对于青少年人格障碍的预防,首先要提倡正确的父母养育方式,还应创造和睦温馨的家庭环境,培养独生子女的独立性,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这样才能促进孩子的人格健康发育。
  
  四、关于人格障碍的常见问题
  
    1、人格障碍的发病率有多少?
  
    各个国家的报道不一,总的说来,人格障碍在普通人群的发病率在5%左右。除了反社会人格障碍常常发生在男性和边缘型人格障碍常常发生在女性身上之外,其它类型的人格障碍在男女性别的分配上基本持衡。
  
    2、人格障碍可以被治愈吗?
  
    可以。但是过程较为缓慢,且需要心理治疗师、患者本人、家庭成员和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我们在治疗中,将积极引导病人和家庭社会成员,并布置适当份量的家庭作业,鼓励他们改变偏态的家庭模式。
  
    3、少年人中有思维或行为异常,这是人格障碍吗?
  
    未满18岁的少年人(包括高中生),如果出现怪异的思维或行为,并且持续了较长的时间,我们则倾向于把他(她)们的异常定义为“人格障碍倾向”。如对别人的敌视、对他人权利的无视等可能被定义为“行为不良”。(当然,在具体甄别过程中还须排除其它精神疾病)
  
    4、年长者中的人格障碍患者还有救吗?
  
    有救。“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所涉及的难度是先天遗传。如果是强烈的遗传因素,心理治疗无效,药物治疗也同样不能根除。可是,人格障碍患者各种表现中的大部分是来自于后天的经历,如家庭环境、个人阅历等。他(她)们的这些异常是可以得到更正的。
  
    5、治疗人格障碍时,药物的作用有多大?
  
    在治疗这类患者时,尤其在根治方面,药物无能为力;况且,对于精神分裂样人格障碍患者应当禁用抗精神病药物,以免诱发精神分裂症。然而,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为了辅助情绪稳定或调节十分强烈的睡眠障碍时,可以短期、少量地使用一些相关药物。
  
    6、家长如何预防孩子的“边缘型人格”?
  
    有些家长始终不理解自己的孩子为什么如此怪异:一些时候孩子唯唯诺诺,非常听话,而有些时候火气极大,连父母正确的意见也听不进去甚至公开顶撞;情绪上来的时候风风火火,非要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情绪低落的时候则十分懒散,连作业也不肯完成。
  
    孩子这种忽冷忽热的毛病在心理学上叫作“边缘型人格”,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理障碍。那么孩子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心理障碍呢?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边缘型人格”的孩子大都有一对或一个有“边缘型人格倾向”的父母,一些家长在教育子女上,忽冷忽热,自己高兴的时候,孩子怎么淘气都听之任之,要什么给买什么,不爱做作业或没做完作业时,家长便帮孩子编理由唬老师;而当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孩子一点小小的失误也会招来棍棒,即使正当的要求也会遭到训斥和责骂。总之,对孩子有时要求得过严,有时又要求得过宽,是宽是严,完全随家长的心情而定,没一个准谱儿。
  
    忽冷忽热的家庭教育不仅会造成孩子的“边缘型人格”,而且会使孩子的自我评价能力发展受阻,产生严重的自卑感及说谎的习惯。孩子在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会变得脾气古怪,情绪飘忽不定,行为犹豫不决,将来在适应社会方面将面临一定的困难。
  
    为此,家长若想矫治孩子的“边缘型人格”必须彻底改掉自身教育要求上忽冷忽热的毛病。
  
    首先,家长应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当心绪不定时,应暗示自己“谨防怒中情,慢发喜中言”,否则,把激动的情绪转移到他人身上,即使不惹祸上身,也会给把自己视为榜样的孩子造成不良影响。
  
    其次,情绪不良时,要尽量减少与孩子的接触,少过问孩子的事情。例如,在单位与同事生气,就容易回家后在孩子身上找碴儿,在孩子身上发泄不满。这里还要特意提醒那些喜欢“杯中物”的家长,饮酒时及过后要尽量不与孩子见面,一方面会损害家长的形象和尊严,另一方面也不宜仗着酒劲“教育”孩子,多数情况下都会由此造成对孩子的苛刻要求和过度放任。
  
    最后,要注意当孩子患病的时候、遇到困难的时候,家长千万不能“心太软”。此时,凭着朴素的感情放宽对孩子的要求,不仅使原来的教育功亏一篑,而且容易使孩子感到有隙可钻,将来自动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7、怎样作人格评估?
  
    人格评估分为四类:投射、主体、自陈和行为测验。
  
    投射测验是一种对行为的无意识的内容尤为敏感的工具,就像一台心理显微镜。主题视觉测验有20张画,有人物和情节的图片,测验时要求被测试者按画面编故事,其目的是唤起被测试者的幻想和对生活中最重要事件的联想。
  
    自陈量表是一种问卷式测验,自问世以来已经有多种。卡特尔16人格因素问卷是目前公认的权威量表之一。最著名的要属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它有550 个题目,其内容包括身心状况、婚姻家庭、社会关系、职业等26个方面,几乎无所不包。每题的回答有三种形式(是、否、不肯定)供被测试者对照,人格的全面对号,它是当之无愧的。
  
    美国范桑等人于1984年编出简化的明氏量表,据称在多方面优于原量表。宋维真等人1980年对明氏量表是否适用于我国作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测验在我国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但因文化和国情的差异,必须修订,制订出适合国情的类似问卷。自陈法有种发展趋势,即有意将投射术用于问卷中,从而探测出隐藏的心理特质。这种测验多用于恋爱、家庭问卷中。
  
    目前,在各大心理咨询部门经常采用“性格测试”的量表主要为卡特尔人格测试(16PF)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前者通过因素分析统计法、系统观察法等来测试被测试者的16种人格特性: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持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郁性、实验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等。本测试对被测试者的个性、发展、选择职业等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人格障碍--人格解体神经症
2007-03-04 13:57:41   来自: 寒羽 (郑州)

  有位十六七岁的女中学生向医生描述了她的奇异病情:大约几个月前,忽然有一天,她觉得自己的双手和双腿不再属于自己的身体了,外面似乎包着一层东西,与此同时,她发现家里的桌椅板凳也忽然失去了立体感,她为此感到惶恐。据她回忆,这种感觉是一阵一阵出现的,每次持续时间约10~20分钟,然后又如同从梦中醒来一般,真真切切地感觉到身体和外界物体的存在。她还说,在这种感觉出现之前,她常常心情郁闷。
  
    还有一位大学一年级学生,有一天上午,她神情紧张地到精神科就诊,说是自己变疯了。她说,近一年来,她老是一阵阵地觉得自己像在梦中,总有恍恍惚惚之感,自己的情绪也总是处于快要失控的状态。在这一段时间内,她对周围事物的感知能力降低,似乎感官都麻木了,因此走路时常常深一脚浅一脚。她说:大夫,这种感觉真让人难受,一旦来了,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都无效,但每次不到1小时,它又神不知鬼不觉地消失了。
  
    我们在文艺作品中也常看到这样的情节:某人突然接到噩耗,当时便吓傻了,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以为是自己听错了,或者,他抬眼看到的人和物也都像蒙着雾一般,或是像在梦里一样……
  
    上述的几种情况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当事人对自身的一部分或对外界事物觉得不真实、不确切,有一种说不清的隔膜感,精神病理学称为人格解体症状或非真实感。
  
    人格解体作为一个症状,在许多精神疾病中都能见到,尤其常见于抑郁症、癔病、疑病症等。有一位抑郁症病人准确地描述了自己患病后出现的人格解体症状:自从发病以来,我不但情绪不高,有自卑、自责的念头及对前途感到无望,还有一个症状也让我难以忍受,就是自己与别人及外界事物间总有一种难以打破的隔膜感,比如我看日出、看花,都如在梦里,与人交往时也有一种似真若梦的感觉,我真怀疑自己是不是还活着。
  
    在正常人群中也有许多人有过这种经历,尤其是那些爱幻想的诗人、小说家,更是常常如堕五里雾中,而且,有许多人还将这种经历记录下来,成为传世佳作。存在主义哲学家、文学家保罗·萨特曾写过一篇小说,名叫《恶心》,其中详细而逼真地描写了我的人格丢失的感觉。书中的我已丧失了独立存在的人格,而被其替身所替代了,连呼吸、写字等一举一动都不再属于自己,而是为那位替身存在的,我为此而陷入深深的苦恼之中。显然,在萨特的笔下,这种人格解体(萨特称为非存在)是一种痛苦的心理经历。
  
    前面已经说过,正常人群中,也有许多人有这种人格解体的体验,但一般不会到医院去就诊,只有当事人觉得这种似真若梦的感觉妨碍了自己的生活时,才会求助于医生。
  
  



偏执型人格障碍案例咨询
2007-03-04 13:59:42   来自: 寒羽 (郑州)

  一、案例介绍
  
   有一位刚升入高中读书的男生,18岁。前半学期由于同学间尚互不认识,由老师指定他暂任班长。半学期后由于与同学关系不和,被撤换班长之职。于是,该生就疑心是某同学在老师那里搞他的鬼,嫉妒他的才干,认为自己受到了排挤和压制,对班长撤换一事耿耿于怀,愤愤不平,认为同学与老师这样对他不公平,指责他们,埋怨他们,后常与同学、老师为此发生冲突,有时还状告校长和家长那里,并要求恢复他的班长之职,否则扬言要上告、要伺机报复。大家都耐心细致地劝他,他总是不等人家把话说完,就急于申辩,始终把大家对他的好言相劝理解为是恶意、敌意。这样无理取闹,与同学、老师的关系日益恶化,到高中毕业时,仍无根本性的变化,他不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加以改正。经诊断为偏执型人格障碍。
  
   二、案例分析
  
   偏执型人格障碍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当的稳定性,想彻底矫治好几乎是不太可能,任何形式的疗法都是收效甚微的。其原因是患者与心理医生不肯好好配合,患者总认为自己根本没有患病,医生是在胡说,因此,总是用不信任的眼光看医生,怀疑医生、拒绝与医生合作,使得医生无法介入治疗。可见,对偏执型人格障碍的治疗不宜拖迟,应该抓住患病初期的有效调节。调节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条。
  
   (1)要自觉地创造一个良好的人际环境。父母、教师对青少年患者不要轻易地责备、侮辱、彼此间要互相理解、互相关心、互相尊重、互相帮助。要经常进行沟通和交往,减少或避免不良刺激。一旦争吵起来,周围人要尽快散开,不要去凑热闹,更不要去争辩,但大家可以齐声有力批评,使其收敛。而患者此时也要尽量警告自己不要吵架。使自己尽快离开,以免闹个不休。如果患者能自觉地把自己长期置身于这样一个良好的人际环境中,那么,其异常的人格就会逐渐得到好转,甚至可以有较大的改善。因为,在这种良好的人际环境中,患者通过良好的沟通与交往,容易理解他人,信任他人,减少敏感多疑。
  
   (2)学会自我暗示调节法来逐渐消除偏执型人格障碍的异常人格特征。如默念“一个人固执多疑,不利于和老师、同学来往,因为固执多疑,就会听不进同学、老师的任何意见,只相信自己,就会使同学、老师感到自己难以商量,因为固执多疑,即使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也会使同学、老师在情感上难以接受,就有可能从反面去理解而造成误会。自己一定要改掉固执多疑的缺点,要谦和,要心平气和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要积极地去理解同学、老师的意见,多听听同学、老师的意见,对自己总是有帮助的,有些意见是自己苦思不得其解的,不要总认为自己比同学、老师能干,要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自己千万不要高傲自大,不要轻视同学、老师的意见,而要向他们学习,同时也要相信他们,整天与自己过不去的同学总是不会有的,自己不要整天去怀疑有人在搞鬼,不要轻易地去怀疑他们,否则,会给自己带来无穷的烦恼。因此,自己一定要用宽容的态度对待同学、老师,相信他们也会这样对待自己……”如果有时间的话,每天最好都能这样默念一次,坚持一段时间,偏执型人格障碍的许多异常人格特征就会得到缓解,甚至会有明显的改善。对这种自我暗示首先要充分相信它的神奇作用,最好能在大脑皮层兴奋性较低的早晨、午休或就寝前进行默念。在默念进程中尽量运用想象,这样自我暗示的效果就会较佳。
  
   (3)学会用自我分析法分析自己的一些非理性的观念。以逐步消除偏执型人格障碍的异常人格特征。例如每当自己出现对同学或老师有敌意的观念时,患者就要分析一下是不是自己卷入“敌对心理”的漩涡之中。又例如每当自己出现对同学、老师有不信任的观念时,患者就要分析一下是不是自己卷入“信任危机”之中。如果是,自己就要提醒和警告自己,不要再沉浸于“自我信任”之中了。要知道世界上除了坏人还存在着好人、朋友,对好人、朋友应该持信任的态度。同学、老师都是好人或比较好的人,都是可以信赖的,不应该对他们存在不信任的态度,否则,就会失去同学、老师的信任。通过这种自我分析非理性观念的方法,可以阻止患者的偏执行为。有时患者自己不知不觉地表现了偏执行为,事后应抓紧分析当时的想法,找出当时的非理性观念,然后再加以改造,以防下次再犯。
  
   (4)如果使用上述方法的尚不能立刻奏效的话,可以求助医生辅以药物治疗。偏执型人格障碍使用抗精神病药有一定疗效。怎样使用,必须听从医生的吩咐。在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最好结合上述的心理调节方法。
  




癔症型人格障碍案例咨询
2007-03-04 14:00:23   来自: 寒羽 (郑州)

  一、案例介绍
   林××,高二,女生,18岁。学习成绩很好,名列班级前茅,就是有一点同学们很反感,她喜欢在同学们面前高谈阔论,有意无意地标榜自己,表现自己,吹嘘自己,说自己被某某男生“钟爱”,某某男生是如何追求自己的,是如何写恋爱信给自己的,自己又是如何刁难他们的。有时为了引起同学们的注意,竟不顾个人尊严,进行肆无忌惮地戏剧化表演,哭笑唱做样样都来。平时生活十分活跃,情感变化十分频繁,富于幻想,自我中心,唯我独尊,常用献殷勤、诌媚等多种花招使同学们就范,与同学关系十分肤浅,十分要好的同学几乎没有,有时同学的一句客观评语会使她痛苦流涕,萎靡不振,但她从不吸取教训,依然故我。
  
   二、案例分析
   一般来说,癔症型人格障碍会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心理的逐渐成熟而症状减轻。但这不能唯它可以不治而愈,因为患者常不能知觉到自己的真正感情是怎样的。而且青少年时期,不加以调节,其症状只会加重。因此,青少年朋友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学会情绪调节,在青少年时期就消除癔症型人格障碍。下面就怎样调节癔症型人格障碍作一介绍。
   1.运用反省法来调节癔症型人格障碍。患者平时要学会经常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有失常。睡觉前冷静客观地回想一下自己一天来的各种表现,最好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想想自己的这些言行他人能否接受,自己这个时候为什么要采取这种行为,说这些话,如果是自己听了是否也会发怒,等等。通过冷静分析和思考这些问题,找出自己人格中的缺陷,并有意识地加以控制和调节。如果自己反省感到困难,可以学会如下方法进行控制。首先可以借助于心理医生和心理辅导老师的帮助,反省自己的人格缺陷。在医生和老师的提醒下,认识癔症型人格障碍的特点及其在自己身上的具体表现,从而提高反省自己言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正视自己患的人格障碍并自觉主动地加以调节。其次可以通过闭目静思来帮助自己反省。癔症型人格障碍患者难于安静下来,而反省必须在安静的心态下来进行。因此,患者要慢慢养成闭目静思的习惯。这样就易于控制自己的情感,反省自己的言行,去认真思考诸如下面的问题,如自己是否比别人更想引人注意?自己的情绪是否带有戏剧性色彩?自己是否常想成为话题的中心者?自己是否有反复无常的感情?自己是不是追求那种稍纵即逝的人际关系?自己是否喜爱那种迅速变化的生活?自己有否持续地寻求或要求他人给自己的安慰、赞同、表扬?等等。通过坐禅易于控制自己的情感,便于反省自己,客观地了解自己和正视自己。
   2.通过自我暗示法来调节癔症型人格障碍。患者可以经常用下列暗示语来暗示自己。例如:“不要太激动”、“不要自我中心”等等,来暂时控制自己的情绪。也可以运用较长的暗示语来暗示自己,以达到相对稳定的情绪。例如:“自己个性中最大的弱点就是自我中心。在这种心态下,自己的行为就会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就会为了引人注目而夸张做作,就会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不体谅人家,就会过分追求新鲜刺激而感情多变,使别人无所适从……这样做就会影响自己与同学、老师的来往,自己就会被同学疏远。因此,自己一定要克服这种毛病,自己有决心和能力克服这个毛病。以后自己再也不唯我独尊了,自己会把自己当作班级中的一员,会关心同学,热情地对待同学,再也不耍弄把戏去引人注意了,不再感情用事,也不会为了一味追求新鲜刺激而朝秦暮楚,使他人不得安宁,无所适从……。”患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人格缺陷,编制有效地暗示语暗示自己,坚持经常的暗示,其效果较好。
   3.运用升华来调节癔症型人格障碍。癔症型人格障碍患者往往都有一定的艺术表演才能,唱说哭笑,演技逼真,而且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难怪有人戏称她们为“伟大的模仿者”、“表演家”。但是,她们这种逼真的演技主要是为了表现自己,引起他人注意,因此,成了癔症型人格障碍的异常人格特征之一。如果患者把自己的这种演技转移到文艺表演中去,使自己原有的潜在能量释放到文艺表演中,那么,这种异常的人格特征就会在文艺表演中得到升华。事实也表明,许多艺术表演都需要一定的夸张成份。许多演员为了使观念能沉浸到剧情之中,都充分运用了自己的表情、语言去打动他们。而癔症型人格障碍患者在这一点上恰恰大有用武之地,他们投身于表演艺术是一种很有效的调节障碍的方法。
   4.通过劳逸结合法来调节癔症型人格障碍。患者要学会合理地安排学习、活动、生活等时间和强度,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增强对精神刺激的耐受力。同时,要尽量避免外界刺激引起的内心冲突和矛盾,减少烦躁不安,努力克制和克服不稳定的情绪,使自己的情绪保持相对稳定。




各种人格障碍的特征及治疗方法
2007-03-04 14:07:23   来自: 寒羽 (郑州)

  自恋型人格障碍
  一、表现特征
  
    对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诊断,目前尚无完全一致的标准。一般认为其特征主要如下:
    1.对批评的反应是愤怒、羞愧或感到耻辱(尽管不一定当即表露出来)。
    2.喜欢指使他人,要他人为自己服务。
    3.过分自高自大,对自己的才能夸大其辞,希望受人特别关注。
    4.坚信他关注的问题是世上独有的,不能被某些特殊的人物了解。
    5.对无限的成功、权力、荣誉、美丽或理想爱情有非份的幻想。
    6.认为自己应享有他人没有的特权。
    7.渴望持久的关注与赞美。
    8.缺乏同情心。
    9.有很强的嫉妒心。
  
    只要出现其中的五项,即可诊断为自恋型人格。
  
    自恋型人格在许多方面与癔症型人格的表现相似,如情感戏剧化,有时还喜欢性挑逗等。二者的不同
  
  之处在于,癔症型人格的人性格外向、热情,而自恋型人格的人性格内向、冷漠。
  
  二、治疗方法
  
    对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治疗,一般可采用以下方法:
  
    1.解除自我中心观。自恋型人格的最主要特征是自我中心,而人生中最为自我中心的阶段是婴儿时
  
  期。由此可见,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的行为实际上退化到了婴儿期。朱迪斯·维尔斯特在他的《必要的丧
  
  失》一书中说到:“一个迷恋于摇篮的人不愿丧失童年,也就不能适应成人的世界”。因此,要治疗自恋
  
  型人格,必须了解那些婴儿化的行为。你可把自己认为讨人厌嫌的人格特征和别人对你的批评罗列下来,
  
  看看有多少婴儿期的成份。例如:
  
    ①渴望持久的关注与赞美,一旦不被注意便采用偏激的行为。
    ②喜欢指使别人,把自己看成太上皇。
    ③对别人的好东西垂涎欲滴,对别人的成功无比嫉妒。
  
    通过回忆自己的童年,你可发现以上人格特点在童年便有其原型。例如:
  
    ①总是渴望父母关注与赞美,每当父母忽视这一点时,便耍无赖、捣蛋或做些异想天开的动作以吸引
  
  父母的注意。
    ②童年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父母是仆人。
    ③总想占有一切,别的小朋友有的,自己也想有。
  
    明白了自己的行为是童年幼稚行为的翻版后,你便要时常告诫自己:
  
    ①我必须努力工作,以取得成绩来吸引别人的关注与赞美。
    ②我不再是儿童了,许多事都要自己动手去做。
    ③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好东西,我要争取我应得到的,但不嫉妒别人应得的。
  
    还可以请一位和你亲近的人作为你的监督者,一旦你出现自我中心的行为,便给予警告和提示,督促
  
  你及时改正。通过这些努力,自我中心观是会慢慢消除的。
  
    2.学会爱别人。对于自恋型的人来说,光抛弃自我中心观念还不够,还必须学会去爱别人,唯有如
  
  此才能真正体会到放弃自我中心观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因为你要获得爱首先必须付出爱。弗洛姆在他的《
  
  爱的艺术》一书中阐述了这样的观点:幼儿的爱遵循“我爱因为我被爱”的原则;成熟的爱遵循“我被爱
  
  因为我爱”的原则;不成熟的爱认为“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成熟的爱认为“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维尔斯特认为,通过爱。我们可以超越人生。自恋型的爱就像是幼儿的爱,不成熟的爱,因此,要努力加
  
  以改正。
  
    生活中最简单的爱的行为便是关心别人,尤其是当别人需要你帮助的时候。当别人生病后及时送上一
  
  份问候,病人会真诚地感激你;当别人在经济上有困难时,你力所能及地解囊相助,便自然会得到别人的
  
  尊敬。只要你在生活中多一份对他人的爱心,你的自恋症便会自然减轻。
  
  表演型人格障碍
    表演型人格障碍是一种过分情感化和用夸张的言行吸引注意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这类人感情多变
  
  、容易受别人的暗示影响,常希望领导和同事表扬和敬佩自己,愿出风头,积极参加各种人多的活动,常
  
  以外貌和言行的戏剧化来引人注意。他们常感情用事,用自己的好恶来判断事物,喜欢幻想,言行与事实
  
  往往相差甚远。
  
    诊断人格障碍为表演型需符合下术项目中的三项:①表情夸张,象演戏一样,装腔作势,情感体验肤
  
  浅;②暗示性高,很容易受他人的影响;③自我中心,强求别人符合他的需要或意志,不如意就给别人难
  
  堪或强烈不满;④经常渴望表扬和同情,感情易受伤害;⑤寻求刺激,积极参加各种社交活动;⑥需要别
  
  人经常注意,为了引起注意,不惜哗众取宠,危言耸听,或者在外貌和行为方面表现得过分吸引异性;⑦
  
  情感反应强烈、易变,完全按个人的情感判断好坏;⑧说话夸大其词,掺杂幻想情节,具体的真实细节,
  
  难于核对。
  
    表演型人格障碍者在生活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例如,某企业一青年女工,平时只讲究穿着打扮,炫
  
  耀自己,在单位上干尽出风头的事。只喜欢听到对她的赞扬声、甜言蜜语声,不爱听到反对她的声音,更
  
  不爱听到批评,轻一点的批评对她来说都不得了,大吵大闹后还不上班。她平常言语、行为和服饰总爱模
  
  仿影视明星和歌唱明星,好象她本人就是明星似的,等等。表演型人格障碍者除了闹得家不安宁外,在企
  
  业里也是令管理者头疼的。
  
    因此,对表演型人格障碍者进行治疗是很必需的。对他们的治疗主要以心理治疗为主,如认知心理治
  
  疗,通过心理治疗的方法使他们偏离的人格得以纠正。
  回避型人格障碍
    一、表现特征
    回避型人格又叫逃避型人格,其最大特点是行为退缩、心理自卑,面对挑战多采取回避态度或无能应
  
  付。美国《精神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对回避型人格的特征定义为:
    1.很容易因他人的批评或不赞同而受到伤害。
    2.除了至亲之外,没有好朋友或知心人(或仅有一个)。
    3.除非确信受欢迎,一般总是不愿卷入他人事务之中。
    4.行为退缩,对需要人际交往的社会活动或工作总是尽量逃避。
    5.心理自卑,在社交场合总是缄默无语,怕惹人笑话,伯回答不出问题。
    6.敏感羞涩,害怕在别人面前露出窘态。
    7.在做那些普通的但不在自己常规之中的事时,总是夸大潜在的困难、危险或可能的冒险。
    只要满足其中的四项,即可诊断为回避型人格。
    有回避型人格障碍的人被批评指责后,常常感到自尊心受到了伤害而陷于痛苦,且很难从中解脱出来
  
  。他们害怕参加社交活动,担心自己的言行不当而被人讥笑讽刺,因而,即使参加集体活动,也多是躲在
  
  一旁沉默寡言。在处理某个一般性问题时,他们往往也表现得瞻前顾后,左思右想,常常是等到下定决心
  
  ,却又错过了解决问题的时机。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多安分守纪,从不做那些冒险的事情,除了每日按部
  
  就班地工作、生活和学习外,很少去参加社交活动,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精力不足。这些人在单位一般都
  
  “被领导视为积极肯干、工作认真的好职员,因此,经常得到领导和同事的称赞,可是当领导委以重任时
  
  ,他们却都想方设法推辞,从不接受过多的社会工作。
    
  
  回避型人格障碍的行为退缩性与分裂样人格障碍的行为退缩性不同:前者并不安于或欣赏自己的孤独,不
  
  与人来往并非出于自己的心愿,他们行为的退缩源于心理的自卑。想与人来往,又怕被拒绝、嫌弃;想得
  
  到别人的关心与体贴,又因害羞而不敢亲近。
  
  
    二、形成原因
    回避型人格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自卑心理。心理学家认为,自卑感起源于人的幼年时期,由于无能而产
  
  生的不胜任和痛苦的感觉,也包括一个人由于生理缺陷或某些心理缺陷(如智力、记忆力、性格等)而产生
  
  的轻视自己、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的心理。具体说来,自卑感的产生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自我认识不足,过低估计自己。每个人总是以他人为镜来认识自己,如果他人对自己作了较低的
  
  评价,特别是较有权威的人的评价,就会影响对自己的认识,从而低估自己。有人发现,性格较内向的人
  
  ,多愿意接受别人的低评价而不愿接受别人的高评价;在与他人比较的过程中,也喜欢拿自己的短处与他
  
  人的长处比,这样越比越泄气,越比越自卑。
    2.消极的自我暗示抑制了自信心。当每个人面临一种新局面时,百先都会自我衡量是否有能力应付
  
  。有的人会因为自我认识不足,常觉得“我不行”,由于事先有这样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就会抑制自信
  
  心,增加紧张,产生心理负担,工作效果必然不佳。这种结果又会形成一种消极的反馈作用,影响到以后
  
  的行为,这样恶性循环,使自卑感进一步加重。
    3.挫折的影响。有的人由于神经过程的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轻微的挫折就会给他们以沉重的打击
  
  ,变得消极悲观而自卑。
    此外,生理缺陷、性别、出身、经济条件、政治地位、工作单位等等都有可能是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
  
  。这种自卑感得不到妥善消除,久而久之就成了人格的一部分,造成行为的退缩和遇事回避的态度,形成
  
  回避型人格障碍。
  
  
    三、治疗方法
    对这类人格障碍的治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消除自卑感。
    (1)要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评价。形成自卑感的最主要原因是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因此要
  
  消除自卑心理,须从改变认识入手。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成绩,不要把别人看得十全十美
  
  ,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认识到他人也会有不足之处。只有提高自我评价,才能提高自信心,克服自卑感
  
  。
    (2)要正确认识自卑感的利与弊,提高克服自卑感的自信心。有的人把自卑心理看作是一种有弊无利
  
  的不治之症,因而感到悲观绝望,这是一种不正确的认识,它不仅不利于自卑心理的消除,反而会加重。
  
  心理学家认为,自卑的人不仅要正确认识自己各方面的特长,而且要正确看待自己的自卑心理。自卑的人
  
  往往都很谦虚,善于体谅人,不会与人争名夺利,安份随和,善于思考,做事谨慎,一般人都较相信他们
  
  ,并乐于与他们相处。指出自卑者的这些优点,不是要他们保持自卑,而是要使他们明白,自卑感也有其
  
  有利的一面,不要因自卑感而绝望,认识这些优点可以增强生活的信心,为消除自卑感奠定心理基础。
    (3)要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相信事在人为。当面临某种情况感到自信心不足时,不妨自
  
  己给自己壮胆:“我一定会成功:一定会的:”或者不妨自问:“人人都能干,我为什么不能干?我不也
  
  是人吗?”如果怀着“豁出去了”的心理去从事自己的活动,事先不过多地体验失败后的情绪,就会产生
  
  自信心。
    2.克服人际交往障碍。回避型人格的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人交往障碍,因此必须按梯级任务作业
  
  的要求给自己定一个交朋友的计划。起始的级别比较低,任务比较简单,以后逐步加深难度。例如:
    第一星期,每天与同事(或邻居、亲戚、室友等)聊天十分钟。
    第二星期,每天与他人聊天二十分钟,同时与其中某一位多聊十分钟。
    第三星期,保持上周的交友时间量,找一位朋友作不计时的随意谈心。
    第四星期,保持上周的交友时间量,找几位朋友在周末小聚一次,随意聊天,或家宴,或郊游。
    第五星期,保持上周的交友时间量,积极参加各种思想交流、学术交流、技术交流等。
    第六星期,保持上周的交友时间量,尝试去与陌生人或不太熟悉的人交往。
    一般说来,上述梯级任务看似轻松,但认真做起来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最好找一个监督员,让他来
  
  评定执行情况,并督促坚持下去。其实,第六星期的任务已超出常人的生活习惯,但作为治疗手段,以在
  
  强度上超出常规生活是适宜的。 在开始进行梯级任务时,你可能会觉得很困难,也可能觉得毫无趣味,
  
  这些都要尽量设法克服,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依赖型人格障碍
    一、表现特征
    依赖型人格障碍是日常生活中较常见的人格障碍。美国《精神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将依赖型人
  
  格的特征定义为:
    1.在没有从他人处得到大量的建议和保证之前,对日常事物不能作出决策。
    2.无助感,让别人为自己作大多数的重要决定,如在何处生活,该选择什么职业等。
    3.被遗弃感。明知他人错了,也随声附和,因为害怕被别人遗弃。
    4.无独立性,很难单独展开计划或做事。
    5.过度容忍,为讨好他人甘愿做低下的或自己不愿做的事。
    6.独处时有不适和无助感,或竭尽全力以逃避孤独。
    7.当亲密的关系中止时感到无助或崩溃。
    8.经常被遭人遗弃的念头所折磨。
    9.很容易因未得到赞许或遭到批评而受到伤害。
    只要满足上述特征中的五项,即可诊断为依赖型人格。
  
    依赖型人格对亲近与归属有过分的渴求,这种渴求是强迫的、盲目的、非理性的,与真实的感情无关
  
  。依赖型人格的人宁愿放弃自己的个人趣味、人生观,只要他能找到一座靠山,时刻得到别人对他的温情
  
  就心满意足了。依赖型人格的这种处世方式使得他越来越懒惰、脆弱,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由于处处委
  
  屈求全,依赖型人格障碍患者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压抑感,这种压抑感阻止着他为自己干点什么或有什么个
  
  人爱好。
  
    心理学家霍妮在分析依赖型人格时,指出这种类型的人有几个特点:
    (1)深感自己软弱无助,有一种“我知砂小可怜”的感觉。 当要自己拿主意时,便感到一筹莫展,像
  
  一只迷失了港湾的小船,又像失去了教母的友姑娘。
    (2)理所当然地认为别人比自己优秀,比自已有吸引力,比自己能干。
    (3)无意识地倾向于以别人的看法来评价自己。
  
    依赖型人格源于人类发展的早期。幼年时期儿童离开父母就不能生存,在儿童印象中保护他、养育他
  
  、满足他一切需要的父母是万能的,他必须依赖他们,总伯失去了这个保护神。这时如果父母过分溺爱,
  
  鼓励子女依赖父母,不让他们有长大和自立的机会,以致久而久之,在子女的心目中就会逐渐产生对父母
  
  或权威的依赖心理,成年以后依然不能自主。缺乏自信心,总是依靠他人来作决定,终身不能负担起选择
  
  采纳各项任务、工作的责任,形成依赖型人格。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极具代表性。有一对夫妇晚年得子,十分高兴,
  
  把儿子视为掌上明珠,捧在手上怕飞,含在口里怕化,什么事都不让他干,儿子长大以后连基本的生活也
  
  不能自理。一天,夫妇要出远门,伯儿子饿死,于是想了一个办法,烙了一张大饼,套在儿子的颈上,告
  
  诉他想吃时就咬一口。等他们回到家里时,儿子已经饿死了。原来他只知道吃颈前面的饼,不知道把后面
  
  的饼转过来吃。这个故事讥讽得未免有些刻薄,但现实生活中类似的现象也不能说没有,特别是如今大多
  
  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视之为宝贝,孩子的日常生活严重依赖亲人,造成长
  
  大以后生活自理能力极差。某报曾载有个学生考取了出国留学生,但该生一想到出国后没人给他洗衣,没
  
  人照顾他的生活就感到恐惧,最后只好放弃出国机会的事。据天津市少工委对150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其
  
  中51.9%的学生长期由家长整理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具;有74.4%的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离开父母就束手
  
  无策;只有13.4%的学生偶尔做些简单家务,情况实在令人堪忧。从以上分析可知,目前独生子女教育
  
  如果不抓紧抓好,有些孩子很可能会形成
  
    依赖型人格,从小的方面讲影响了个人的前途,从大的方面讲则是影响一代人的发展乃至整个国家的
  
  命运。
  
  
    二、治疗方法
    对依赖型人格障碍的治疗,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1.习惯纠正法。依赖型人格的依赖行为已成为一种习惯,治疗首先必须破除这种不良习惯。清查一
  
  下自己的行为中哪些是习惯性地依赖别人去做,哪些是白作决定的。你可以每天作记录,记满一个星期,
  
  然后将这些事件按自主意识强、中等、较差分为三等,每周一小结。
  对自主意识强的事件,以后遇到同类情况应坚持自己做。例如某一天按自己的意愿穿鲜艳衣服上班,那么
  
  以后就坚持穿鲜艳衣服上班,而不要因为别人的闲话而放弃,直到自己不再喜欢穿这类衣服为止。这些事
  
  情虽然很小,但正是你改正不良习惯的突破口。
  
    对自主意识中等的事件,你应提出改进的方法,并在以后的行动中逐步实施。例如,在订工作计划时
  
  ,你听从了朋友的意见,但对这些意见你并不欣赏,便应把自己不欣赏的理由说出来,说给你的朋友听。
  
  这样,在工作计划中便掺人了你自己的意见,随着自己意见的增多,你便能从听从别人的意见逐步转为完
  
  全自作决定。
  
    对自主意识较差的事件,你可以采取诡控制技术逐步强化、提高自主意识。诡控制法是指在别人要求
  
  的行为之下增加自我创造的色彩。例如,你从爱人的暗示中得知她喜欢玫瑰花,你为她买一枝花,似乎有
  
  完成任务之嫌。但这类事情的次数逐渐增多以后,你会觉得这样做也会给自己带来快乐。你如果主动提议
  
  带爱人去植物园度周末,或带爱人去参观插花表演,就证明你的自主意识已大为强化了。
    依赖行为并不是轻易可以消除的,一旦形成习惯,你会发现要自己决定每件事毕竟很难,可能会不知
  
  不觉地回到老路上去。为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简单的方法是找一个监督者,最好是找自己最依赖的个人
  
  。
  
    2.重建自信法。如果只简单地破除了依赖的习惯,而不从根本上找原因,那么依赖行为也可能复发
  
  。重建自信法便是从根本上加以矫正。治依赖型人格障碍。
  
  第一步,消除童年不良印迹。依赖型的人缺乏自信,自我意识十分低下,这与童年期的不良教育在心
  
  中留下的自卑痕迹有关。你可以回忆童年时父母、长辈、朋友对自己说过的具有不良影响的话,例如:“
  
  你真笨,什么也不会做。”、“瞧你笨手笨脚的、让我来帮你做。”等,你把这些话语仔细整理出来,然
  
  后一条一条加以认知重构,并将这些话语转告给你的朋友、亲人,让他们在你试着干一些事情时,不要用
  
  这些话语来指责你,而要热情地鼓励、帮助你。
    第二步,重建勇气。你可以选做一些略带冒险性的事,每周做一项,例如:独自一人到附近的风景点
  
  做短途旅行;独自一人去参加一项娱乐活动或一周规定一天“自主日”,这一日不论什么事情,决不依赖
  
  他人。通过做这些事情,可以增加你的勇气,改变你事事依赖他人的弱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反社会型人格也称精神病态或社会病态、悖德性人格等。在人格障碍的各种类型中,反社会型人格障
  
  碍是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所最为重视的。
  
    根据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研究的成果来看,产生反社会型人格的主要原因有:早年丧父丧母或双亲
  
  离异、养子、先天体质异常、恶劣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影响,以及中枢神经系统
  
  发育不成熟等。一般认为,家庭破裂、儿童被父母抛弃和受到忽视、从小缺乏父母亲在生活上和情感上的
  
  照顾和爱护,是反社会型人格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社会因素。儿童被父母抛弃和受到忽视包括两种含义:其
  
  一,父母对孩子冷淡,情感上疏远,这就使儿童不可能发展人际之间的温顺、热情和亲密无间的关系。随
  
  后儿童虽然形式上学习到了社会生活的某些要求,但对他人的情感移入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心理学中所谓情感移人,是指理解他人以及分担他人心情的能力,或从思想情感上把自己纳入他人的
  
  心境。其二,是指父母的行为或父母对孩子的要求缺乏一致性。父母表现得朝三暮四,喜恶、赏罚无定规
  
  ,使得孩子无所适从。由于经常缺乏可效法的榜样,儿童就不可能发展具有明确的自我同一性。反社会型
  
  人格障碍患者对坏人和对同伙的引诱缺乏抵抗力、对过错缺乏内在怨疚心等现象,都是由于他人赏罚的不
  
  一致性,本人善恶价值的判断自相矛盾所造成的;他们的冲动性和无法自制某些意愿及欲望,都是由于家
  
  庭成员对于自己的行为无原则、不道德、缺乏.e制等恶劣榜样造成的。可见,反社会型人格的情绪不稳
  
  定、不负责任、撒谎欺骗,但又泰然而无动于哀的行为,都与家庭、社会环境有重要的关系。
    一、表现特征
    1.外表迷人,具有中等或中等以上智力水平。初次相识给人很好的印象,能帮助别人消除忧烦、解
  
  决困难。
    2.没有通常被认为是精神病症状的非理性和其他表现,没有幻觉、妄想和其他思维障碍。
    3.没有神经症性焦虑;对一般人心神不宁的情绪感觉不敏感。
    4.他们是不可靠的人,对朋友无信义,对妻子(丈夫)不忠实。
    5.对事情不论大小,都无责任感。
    6.无后悔之心,也无羞耻之感。
    7.有反社会行为但缺乏契合的动机;叙述事实真相时态度随便,即使谎言将被识破也是泰然自若。
    8.判别能力差,常常不能吃一堑长一智。
    9.病态的自我中心,自私,心理发育不成熟,没有爱和依恋能力。
    10.麻木不仁,对重要事件的情感反应淡漠。
    11.缺乏真正的洞察力,不能自知问题的性质。
    12.对一般的人际关系无反应。
    13.做出幻想性的或使人讨厌的行为。对他人给予的关心和善意无动于衷。
    14.无真正企图自杀的历史。
    l5.性生活轻浮、随便,方式与对象都与本人不相称。有性顺应障碍。
    16.生活无计划,除了老是和自己过不去外,没有任何生活规律,没有稳定的生活目的。他们的犯罪
  
  行为也是突然进发的,而不是在严密计划和准备下进行的。
    上述这些反社会人格特征都是在青年早期就出现了,最晚不迟于25岁。
    在做出反社会型人格的诊断时,所要考虑的最关键方面是个人对自己的反社会行为的反应。在上述特
  
  征中,无责任感和无羞耻心特别重要。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即便在做了大多数人通常会感到可耻和罪恶
  
  的事后,在情感上也无反应。
    临床心理学家还发现,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在童年时期就有所表现,加偷窃、任性、逃学、离家出
  
  走、积习不改、流浪和对…切权威的反抗行为;少年时期过早出现性行为或性犯罪;常有酗酒和破坏公物
  
  、不遵守规章制度等不良习惯;成年后工作表现差,常旷工,对家庭不负责任,在外欠款不还,常犯规违
  
  法;30岁以后,大约有30%一40%的患者有缓解或明显的改善。
  
    二、治疗方法
    由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病因相当复杂、目前对此症的治疗尚缺乏十分有效的方法。如使用镇静剂和
  
  抗精神类药物治疗,只能治标不治本,且疗效不显著;而心理治疗对那些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而成
  
  为反社会型人格的患者又毫无作用。但在实践中发现,对那些由于环境影响形成的、程度较轻的患者,实
  
  施认知领悟疗法有一定疗效。施治者可帮助患者提高认识,了解自己的行为对社会的危害,培养患者的责
  
  任感,使他们担负起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提高患者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使他们明白什么事可以做
  
  ,什么事不能做,努力  增强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这些措施对减少患者的反社会行为不失为有效的方
  
  法。
  少数家庭关系极为恶劣而与社会相处尚可的患者,可以在学校或机关住集体宿舍或到亲友家寄养,以减少
  
  家庭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培养其独立生活的能力。个别威胁家庭与社会安全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
  
  可送人少年工读学校或成人劳动教养机构,参加劳动并限制其自由。对情节特别恶劣、屡教不改的患者,
  
  如上述病例中的李某,可采用行为治疗中的厌恶疗法。当患者出现反社会行为时,给予强制性的惩罚(如
  
  电击、禁闭等),使其产生痛苦的体验,实施多次以后,患者一产生反社会行为的冲动,就感到厌恶,全
  
  身不舒服,通过这样减少其反社会的行为。然后根据其行为矫正的实际表现,放宽限制,逐步恢复其正常
  
  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
  
  偏执型人格障碍
    偏执型人格又叫妄想型人格。其行为特点常常表现为:极度的感觉过敏,对侮辱和伤害耿耿于怀;思
  
  想行为固执死板,敏感多疑、心胸狭隘;爱嫉妒,对别人获得成就或荣誉感到紧张不安,妒火中烧,不是
  
  寻衅争吵,就是在背后说风凉话,或公开抱怨和指责别人;自以为是,自命不凡,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
  
  ,惯于把失败和责任归咎于他人,在工作和学习上往往言过其实;同时又很自卑,总是过多过高地要求别
  
  人,但从来不信任别人的动机和愿望,认为别人存心不良;不能正确、客观地分析形势,有问题易从个人
  
  感情出发,主观片面性大;如果建立家庭,常怀疑自己的配偶不忠等等。持这种人格的人在家不能和睦,
  
  在外不能与朋友、同事相处融洽,别人只好对他敬而远之。
    一、表现特征
    为了便于诊断,《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中将偏执型人格的特征描述为:
    1.广泛猜疑,常将他人无意的、非恶意的甚至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歧视,或无足够根据,怀疑
  
  会被人利用或伤害,因此过分警惕与防卫。
    2.将周围事物解释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阴谋”,并可成为超价观念。
    3.易产生病态嫉妒。
    4.过分自负,若有挫折或失败则归咎于人,总认为自己正确。
    5.好嫉恨别人,对他人道错不能宽容。
    6.脱离实际地好争辩与敌对,固执地追求个人不够合理的“权利”或利益。
    7.忽视或不相信与患者想法不相符合的客观证据。因而很难以说理或事实来改变患者的想法。
    患者的症状至少要符合上述项目中的三项,方可诊断为偏执型人格障碍。
    偏执型人格的人很少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偏执行为持否认态度,因此在社会上人数和比例确实不详
  
  。据l988年上海市青少年心理卫生调查资料表明,这种人格障碍的人数占心理障碍总人数的5.8%,实际
  
  情况可能要超过这个比例。在调查研究中还发现,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中以男性较多见,且以胆汁质或外
  
  向型性格的人居多。
  
    二、治疗方法
    对偏执型人格障碍的治疗应采用心理治疗为主,以克服多疑敏感、固执、不安全感和自我中心的人格
  
  缺陷。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认知提高法。由于患者对别人不信任、敏感多疑,不会接受任何善意忠告,所以首先要与他们建
  
  立信任关系,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交流情感,向他们全面介绍其自身人格障碍的性质、特点、危害性及纠
  
  正方法,使其对自己有一正确、客观的认识,并自觉自愿产生要求改变自身人格缺陷的愿望。这是进一步
  
  进行心理治疗的先决条件。
    2.交友训练法。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交友活动,在交友中学会信任别人,消除不安感。交友训
  
  练的原则和要领是:
    (1)真诚相见,以诚交心。本人必须采取诚心诚意、肝胆相照的态度积极地交友。要相信大多数人是
  
  友好的和比较好的,可以信赖的,不应该对朋友,尤其是知心朋友存在偏见和不信任态度。必须明确,交
  
  友的目的在于克服偏执心理,寻求友谊和帮助,交流思想感情,消除心理障碍。
    (2)交往中尽量主动给予知心朋友各种帮助。这有助于以心换心,取得对方的信任和巩固友谊。尤其
  
  当别人有困难时,更应鼎力相助,患难中知真情,这样才能取得朋友的信赖和增强友谊。
    (3)注意交友的“心理相客原则,,。性格、脾气的相似和一致,有助于心理相容,搞好朋友关系。
  
  另外,性别、年龄、职业、文化修养、经济水平、社会地位和兴趣爱好等亦存在“心理相容”的问题。但
  
  是最基本的心理相容的条件是思想意识和人生观价值观的相似和一致,所谓“志同道合”。这是发展合作
  
  、巩固友谊的心理基础。
    3.自我疗法。具有偏执型人格的人喜欢走极端,这与其头脑里的非理性观念相关联。因此,要改变
  
  偏执行为,偏执型人格患者首先必须分析自己的非理性观念。如:
    ①我不能容忍别人一丝一毫的不忠。
    ②世上没有好人,我只相信自己。
    ②对别人的进攻,我必须立目p予以强烈反击,要让他知道我比他更强。
    ④我不能表现出温柔,这会给人一种不强健的感觉。
  现在对这些观念加以改造,以除去其中极端偏激的成份。
    ①我不是说一不二的君王,别人偶尔的不忠应该原谅。
    ②世上好人和坏人都存在,我应该相信那些好人。
    ③对别人的进攻,马上反击未必是上策,而且我必须首先辨清是否真的受到了攻击。
    ④我不敢表示真实的情感,这本身就是虚弱的表现。
    每当故态复萌时,就应该把改造过的合理化观念默念一遍,以此来阻止自己的偏激行为。有时自己不
  
  知不觉表现出了偏激行为、事后应重新分析当时的想法,我出当时的非理性观念,然后加以改造,以防下
  
  次再犯。
    4.敌意纠正训练法。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易对他人和周围环境充满敌意和不信任感,采取以下训练
  
  方法,有助于克服敌意对抗心理。
    (1)经常提醒自己不要陷于“敌对心理”的旋涡中。事先自我提醒和警告,处世待人时注意纠正,这
  
  样会明显减轻敌意心理和强烈的情绪反应。
    (2)要懂得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尊重的基本道理。要学会对那些帮助过你的人说感谢的话,
  
  而不要不疼不痒地说一声“谢谢”,更不能不理不睬。
    (3)要学会向你认识的所有人微笑。可能开始时你很不习惯,做得不自然,但必须这样做,而且努力
  
  去做好。
    (4)要在生活中学会忍让和有耐心。生活在复杂的大干世界中,冲突纠纷和摩擦是难免的,这时必须
  
  忍让和克制,不能让敌对的怒火烧得自己晕头转向,肝火旺旺。
  
  分裂样人格障碍
  分裂样人格障碍是日常生活中和医学心理咨询门诊中比较常见的人格障碍。据上海市青少年小理健康
  
  调查资料显示,其中分裂样人格障碍占人格障碍总数的29%左右,接近l/3。l 975年著名的精神病学家
  
  罗逊特指出这种类型的人约占正常人群的7.5%,且男性多于女性。
  一、表现特征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一2一R)中对分裂样人格障碍的特征表述为:
  1.有奇异的信念,或与文化背景不相称的行为,如相信透视力、心灵感应、特异功能和第六感官等。
  2.奇怪的、反常的或特殊的行为或外貌,如服饰奇特、不修边幅、行为不合时宜、习惯或目的不明确。
  3.言语怪异,如离题、用词不要、繁简失当、表达意见不清,并非文化程度或智能障碍等因素所引起。
  4.不寻常的知觉体验,如一过性的错觉、幻觉、看见不存在的人。
  5.对人冷淡,对亲属也不例外,缺少温暖体贴。
  6.表情淡漠,缺乏深刻或生动的情感体验。
  7.多单独活动,主动与人交往仅限于生活或工作中必需的接触,除一级亲属外无亲密友人。
  患者症状至少符合上述项目中的三项,方可诊断为分裂样人格障碍。从以上的诊断标准可以看出,分
  
  裂样人格障碍患者主要表现出缺乏温情,难以与别人建立深切的情感联系,因此,他们的人际关系一般很
  
  差。他们似乎超脱凡尘,不能享受人间的种种乐趣,如夫妻间的交融、家人团聚的天伦之乐等,同时也缺
  
  乏表达人类细腻情感的能力。故大多数分裂样人格障碍患者独身。即使结了婚,也多以离婚告终。一般说
  
  来,这类人对别人的意见也漠不关心,无论是赞扬还是批评,均无动于衷.过着—种孤独寂寞的生活。其
  
  中有些人,可以有些业余爱好,但多是阅读、欣赏音乐、思考之类安静、被动的活动,部分人还可能一生
  
  沉醉于某种专业,做出较高的成就。但从总体来说,这类人生活平淡、到板,缺乏创造性和独立性,难以
  
  适应多变的现代社会生活。
  这类人的性欲淡漠也颇为突出,他们可称“不近女色”的模范。内心世界极其广阔,常常想入非非,
  
  但常常缺乏相应的情感内容,缺乏进取心。他们总是以冷漠无情来应付环境,以“眼不见为净”的方式逃
  
  避现实,但他们这种与世无争的外表不能压抑内心的焦虑和敌意的痛苦。
  分裂样人格的人可以适应人少的工作,如图书馆书库、山地农场林场等,他们更容易从事宗教和过隐
  
  居生活,但很难适应人员众多的场合和需要交际的工作。
  分裂样人格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另一个词:精神分裂症。一般认为,分裂样人格容易诱发精神分裂症,
  
  但一直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明。有些学者研究表明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病前有分裂样人格,而另一些学者的
  
  研究发现,对分裂样人格患者持续观察15—20年后,极少有变为精神分裂症的,分裂样人格的血清中也并
  
  无较一般正常族群更多的精神分裂症病患特征。因此分裂样人格与精神分裂症和遗传的关系尚待证实。
  分裂样人格障碍的形成一般与人的早期心理发展有很大关系。
  人类个体出生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能独立,需要父母亲的照顾,在这个过程中,儿童与父母的关
  
  系占重要地位,儿童就是在与父母的关系中建立自己的早期人格的。在成长过程中,尽管每个儿童不免要
  
  受到一些指责,但只要他感觉到周围有人爱他,就不会产生心理上的偏差。但如果终日不断被骂、被批评
  
  ,得不到父母的爱,儿童就会觉得自己毫无价值。更进一步,如果父母对子女不公正,就会使儿童是非观
  
  念不稳定,产生心理上的焦虑和敌对情绪,有些儿童因此而分离、独立、逃避与父母身体和情感的接触,
  
  进而逃避与其他人和事物的接触,这样就极易形成分裂样人格。
  二、治疗方法
  对分裂样人格障碍的治疗目标是要纠正孤独离群性、情感淡漠和与周围环境的分离性。具体方法有以
  
  下几种:
  1.社交训练法。旨在纠正孤独不合群性,一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提高认知能力,懂得孤独不合群、严重内向的危害,自觉投入心理训练。同时讲清训练的方法、步骤
  
  、目的和注意事项,要求积极配合实施。
  (2)制定社交训练评分表。自我评分,每天小结,每周总结。8—12周为一疗程。施治者(医生、专业人员
  
  、家长等)每周核对记录,并作出评价。
  自我评分标准:
  0分 训练无变化
  1分 稍有进步,愿意参加社交,与人接触交谈,但接触交谈仍比较勉强和刻板。
  2分 明显进步,能够主动与人接触交谈,孤独不合群的倾向改变程度在50%以上。
  3分 孤独不合群现象基本消失。
  (3)评分计算和奖励措施。每日最低分为o分,最高分为3分,每周最高分为18分。如果以8周为一疗程,总
  
  分144分。一般以奖励表扬为主,对每一点滴进步都要加以肯定,并给予强化,以鼓励其自信心,这一点
  
  很重要。奖励方式通常可采用现金、代币、赠送喜爱的生活学习用品、允许定期外出旅游等等。切忌因为
  
  无进步或进步微小而批评责备,以免造成患者心理反感和对自己丧失信心。
  (4)训练内客和目标:训练内容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开始时由施治者和受训者共同商定,以一位朋友(同
  
  学或同事)为交谈对象,每次要求主动与他交谈5分钟,交谈内容和方式不限,逐渐做到主动、自万元比较
  
  融洽地随便交谈。进而逐步增加交谈的时间(从5分钟增加到20分钟,再增加到半小时);对象由1人增加到
  
  5人。训练成功后,改变训练内容,鼓励其转向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投入现实生活。
  2.兴趣培养法。兴趣是指积极探究某种事物而给予优先注意的认识倾向,并具有向往的良好情感。因此
  
  兴趣培养有助于克服兴趣索然、情感淡漠的人格。具体做法如下:
  (1)提高认知。要求本人有意识地分析自己,确定积极人生的理想追求目标。应使其懂得这样一个道理:
  
  人生是一种情趣无穷的愉快旅程,每一个人都应该像一位情趣盎然的旅行家,像欣赏宇宙万物那样,每时
  
  每刻都在奇趣欢乐的道路上旅行,这样才能充满生活乐趣和前进的活力。
  (2)社会实践。要创造条件,有意识地接触社会实际生活,扩大接受社会信息量,促使兴趣多样化。
  (3)参加兴趣小组活动。这是培养兴趣的较好形式,内容有绘画、歌咏、舞蹈、艺术、体育锻炼、科技活
  
  动等
  
  
  攻击型人格障碍
  一、特点
    攻击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行为和情绪具有明显冲动性为主要特征的人格障碍,又称为暴发型或冲动型
  
  人格障碍,通常还有以下特点.
    1.情绪急躁易怒,存在无法自控的冲动和驱动力。
    2.性格上常表现出向外攻击、鲁莽和盲动性。
    3.冲动的动机形成可以是有意识的,亦可以是无意识的。
    4.行动反复无常,可以是有计划的,亦可以是无计划的。行动之前有强烈的紧张感,行动之后体验
  
  到愉快、满足或放松感,无真正的悔恨、自夷或罪恶感。
    5.心理发育不健全和不成熟,经常导致心理不平衡。
    6.容易产生不良行为和犯罪的倾向。
    上述表现是主动攻击型的表现。还有一种被动攻击型形式,其主要特征是以被动的方式表现其强烈的
  
  攻击倾向。这类人外表表现得被动和服从、百依百顺,内心却充满敌意和攻击性。例如,故意晚到,故意
  
  不回电话或回信,故意拆台使工作无法进行;顽固执勘,不听调动。拖延时间,暗地破坏或阻扰。他们的
  
  仇视情感与攻击倾向十分强烈,但又不敢直接表露于外,他们虽然牢骚满腹,但心里又很依赖权威。
  主动攻击型人格障碍与前面提到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相类似,但又有区别。一般说来,主动攻击型人格呈
  
  现较为持久的攻击言行,缺乏自控能力,以对他人攻击冲动为主要表现;反社会型人格主要表现对他人和
  
  社会的反抗言行,具有屡教难改,明知故犯,常以损人不利己的失败结局告终,不能吸取经验教训。简言
  
  之,主动攻击型人格的行为以自控能力低下为特点,而反社会型人格则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为特征。
  二、形成原因
    攻击型人格障碍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理原因。大量动物实验与临床资料表明,攻击行为有其生理基础。一些生理学家提出,小脑成
  
  熟延迟,传递快感的神经道路发育受阻,因而难于感受和体验愉快与安全,可能是攻击行为发生的因素。
  
  有人报告,暴力犯罪者中脑电波异常多见,特别是颖叶的慢波活动与正相尖波,在普通人群中为2%,在
  
  攻击型人格患者中则为14%。另外,攻击行为还与人体内分泌腺和雄性激素分泌过多有关。
    2.心理原因,
    (1)角色的认同与攻击性。进入青春期的男孩,自以为已经长大成人了,而且特别热衷于对男子汉角
  
  色的认同和片面理解,强调男子汉的刚毅、果敢、义气、力量、善攻击等特征,因此,他们会在同龄人面
  
  前,特别是有异性在场时表现出较强的攻击性,以证明白已是一个男子汉。
    (2)自卑与补偿。每个人都可因自己身体状况、家庭出身、生活条件、工作性质等产生自卑心理,有
  
  自卑心的人常寻求自卑的补偿方式。当以冲动、好斗来作为补偿的方式时,其行为就表现出较强的攻击性
  
  。
    (3)自尊心受挫。青年男子的自尊心特别强,如果经受挫折,往往反应特别敏感、强烈。挫折是导致
  
  攻击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挫折攻击”理论提醒我们:生活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挫折,因而每个人
  
  都有攻击性;挫折越大,越可能出现攻击行为,甚至使用暴力。
    3.家庭原因。一般说来,攻击性与家庭教育有较大关系。被父母溺爱的孩子往往个人意识太强,受
  
  到限制就容易采取“还击”;专制型的家庭,儿童常遭打骂,心理受到压抑,长期郁结于内心的不满情绪
  
  一旦爆发出来,往往会选择较为激烈的行为来发泄积怨。而且,“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孩子还会模仿
  
  家长的攻击行为。
    4.社会原因。武打、凶杀的小说和电影使缺乏分析的青年人容易产生模仿和认同。另外,社会上流
  
  行的“老实人吃亏”的观念也易使青年人产生攻击性行为。
  
  三、治疗方法
    对攻击型人格障碍的治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开展青春期有关生理、心理方面的教育,使其能正确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外部的变化和心理的变
  
  化。进入青春期的男孩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自己身体的某些外部特征和外部行为表现的认识上,还要鼓励他
  
  们经常反躬自问和独立反省,完善自我,把精力用到学习、成才上去。
    2.开展多种形式的业余文艺、体育活动,让青春期男孩体内的内在能量寻找一个正常的释放渠道。
  
  另外,培养各种爱好和兴趣,使其情操得到陶冶,从而健康成长。
    3.进行深入细致的心理访谈,使其正确对待挫折。人生在世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挫折,要正视挫折,
  
  总结经验,找到受挫折的原因并加以分析,而不是一遇挫折就采取攻击行为。通过各种手段培养他们的承
  
  受能力,并能对挫折采取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措施。
    (1)培养必要的涵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将心比己互相等重;适度容忍宽
  以待人,避免产生攻击行为。
    (2)升华作用。即使受挫,也要尽量转移到较高的需要与目的上去,把攻击的能量转移到学习、工作
  
  上来。
    (3)补偿作用。受挫后,尽量用另一种可能成功的目标来补偿代替,以获得集体、他人对自己的承认
  
  ,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获得心理上的快慰感。
    (4)积极的表同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尽量让他们学习好的行为榜样,从积极的方面引导
  
  他们。
    4.运用行为治疗的系统脱敏技术,帮助患者克服行为的冲动性。首先,施治者需找出一系列让求治
  
  者感到冲动的事件,通常这是靠求件,让求治者给出他对这些情境
  事件感到的主观干扰程度,即SUD。
    治疗者按各事件的SUD将它们排列为一个等级,这个级被称为冲动事件层次。治疗开始,首先让求治
  
  者放松三、五分钟。施治者可以用语言暗示帮助求治者放松。例如,施治者可以说:“你感到你的身体变
  
  得愈来愈沉重,你身上的肌肉变得愈来愈轻松。你的手臂变得愈来愈轻松,你的双肩变得愈来愈轻松……
  
  你感到全身愈来愈放松。你感到非常舒适,非常愉快,非常轻松。”然后,施治者指示求治者:“当你感
  
  觉非常舒适和轻松时,就请抬起右手的食指示意一下。”当求治者开始做这一动作时,施治者口头指示求
  
  治者想象冲动事件层次中SUD程度最轻的事件,让求治者口头报告在该情境清晰地出现在头脑中时。他所
  
  体验的SUD程度。然后施治者指示求治者又进入放松状态,重复前面的过程,让求治者再想象刚才的事件
  
  ,报告SUD程度。这样多次反复,如果求治者对这一冲动事件报告的SUD逐渐下降至某一较低水平且不再下
  
  降时,则可以认为求治者对这一事件的冲动已经消失。施治者便可换用冲动事件层次中的
  诊断和治疗方法
  
  




人格障碍治疗
2007-03-04 14:10:57   来自: 寒羽 (郑州)

  边缘人格障碍的治疗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1.共病
    共病对边缘人格障碍的诊断有阳性预测率。临床上遇到很多医生有不同诊断或者在病程期间出现多种诊断的患者应该考虑边缘人格障碍的可能性。和边缘人格障碍共病的疾病中,有三个危害最大,重性抑郁症,摄食障碍,物质依赖。因为这三种疾病都是本身就对生命的威胁性较高的。其中尤其是重性抑郁症和边缘人格障碍的共病需要特别注意严格防止自杀。出现这两者共病的时候。建议除心理治疗外合并使用SSRI类药物,三环类药物对此种情况效果不佳。同时也应该考虑住院治疗。
    
    2物质依赖
    合并物质依赖的边缘人格者往往治疗效果不佳,容易出现自杀死亡,而且患者的吸毒往往是一种冲动性的表现,经常同时出现自杀、性乱、攻击行为或者别人攻击。
    边缘人格者很少会主动告诉治疗师自己有物质依赖的情况,尤其是在治疗早期。而对治疗师来说,主动详细询问这方面的情况很重要,而且还需要告诉患者物质依赖的危险性。
    如果发现患者有物质依赖的情况,就需要合并物质戒断的治疗。(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1995)
    很多边缘人格者之所以使用依赖型物质是为了排遣自己的抑郁和焦虑情绪,更应该考虑对他们使用SSRI类药物以及非依赖型的抗焦虑药如丁螺环酮。对于物质依赖本身,心理治疗的效果很有限,故也要考虑戒断药物的使用。
    另外,戒毒所的工作人员也要注意到很多吸毒者其实都是PTSD和BPD患者,对他们来说,单一的药物戒断效果不好,复吸率很高。需要心理治疗手段的介入。
    
    3暴力和反社会行为
    对于中等程度的反社会行为(比如说在压力情境下偶尔偷窃一些小东西),使用认知疗法往往有效。治疗中注意比较风险和收益,短期和长期效应,并提供其他的应对压力的方式。
    (Stone,1993)
    发现严重的反社会行为,需要住院治疗。住院治疗可以中可采取“治疗社区”(therapeutic   community)或各种形式的集体治疗。如果暴力行为发作频繁,可以使用心境稳定剂和SSRI类药物。(Losel, 1998;Dolan   etc,1992;Coccaro, Kavoussi, Sheline etc, 1996)
    如果暴力行为严重又急切的话,心理治疗无效,需要立即住院治疗,可考虑采取非自愿住院的形式。治疗师还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患者的暴力倾向不针对治疗师本人,是针对其他人,
    而这种暴力行为又很有可能威胁他人的生命时,也需要打破保密原则,住院治疗。
    在治疗师开始给边缘人格障碍者作治疗前就应注意,有下述三种情况者往往提示不适合做治疗或者治疗无效:1)合并反社会人格障碍;2)有严重的自恋特质,夸大、操纵、撒谎、缺乏同情心;3)过强的妒忌和复仇心。(Stone,1993)
    
    4慢性自毁行为
    慢性自毁行为包括自杀自伤、危险性行为,暴食和呕吐,鲁莽驾驶,疯狂购物。自杀自伤行为处于治疗目标等级的第一优选权的位置。需要立即心理治疗的处理,某些专家建议考虑讨论自伤行为的意义。往往需要合并SSRI药物治疗。
    此时治疗自然是需要设定限制。但是有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是治疗师过于热衷于监控和控制患者,从而丢失了治疗目标。
    Waldinger建议治疗的限制应该是针对那些对患者、治疗师、治疗本身有毁坏性的行为。而对治疗的持续性有害的行为不一定是需要限制的。(Waldinger,1987)
    治疗师帮助患者反思自毁行为的后果,让自毁行为逐渐变成和自我不一致的行为也是有帮助的。
    
    5童年创伤和PTSD
    识别和询问患者的创伤史,可以帮助患者和治疗师理解创伤对治疗关系和患者症状的影响。忽略这方面会让患者无法整合自己的创伤体验,把治疗师体验为一个施虐者,对治疗师缺乏信任,从而影响治疗同盟的建立和治疗的进展。
    一般认为,对创伤的处理应该在治疗稍后的时期,在建立起稳定的治疗同盟,症状得到一定控制,治疗师对患者的病史和心理结构比较了解之后开始。(Linehan, Armstrong,Suarez etc,1991)
    对边缘人格者创伤的治疗工作需要注意避免再次创伤,故治疗师需要识别当前和未来的因素,尤其是移情。合并集体治疗对其往往有积极作用,可以分散移情并让患者得到支持。
    某些边缘者没有典型的全套PTSD症状,但是有类似PTSD的症状。这些症状的本质也是创伤,故同样需要针对创伤的心理和药物治疗。
    患者们往往会内疚或谴责自己,治疗师需要倾听理解他们的内疚感,并且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干预。
    EMDR是针对PTSD的首选疗法,从理论上来说,也应该可以处理边缘人格障碍的创伤,但是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研究证据。
    
    6分离症状
    大约有1/3的分离身份障碍者共病边缘人格障碍。但是边缘者出现分离症状的比例不祥。目前的提议时,如果发现边缘者共病分离身份障碍,催眠疗法是比较好的选择。同时,在治疗师指导下进行的自我催眠训练也有效果,并可以缓解移情-反移情关系中控制-自我控制的冲突。(Kluft,1992;Spiegel, Maldonado, 1999; Spiegel D,1996)
    
    7心理社会应激
    边缘人格患者对应激事件的承受能力较低,自尊感往往也较低。要注意提高患者应激应对能力。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患者的自卑有时候会以不切实际的自恋表现出来,故治疗师一方面要注意强化患者自信的方面,一方面也要注意不要被这种自恋迷惑,从而鼓励患者去承受其还无法承受的应激事件。另外,治疗师需要尤其注意的是,治疗关系的限制和变动对患者来说也可能成为应激源,故需要保证比较稳定的治疗关系和适当的限制。
    
    8性别
    性别方面,首先需要注意的是患病率的性别差异。由于将近2/3的边缘人格患者都是女性,临床工作者往往容易忽视对男性患者筛查边缘人格的可能性。而男性的边缘人格患者往往容易被误诊为反社会人格障碍或自恋人格障碍,虽然这几种人格障碍的共病很常见。故使用信效度较高的诊断工具如SCID-II等进行全面诊断是有必要的。
    而对女性边缘者来说,怀孕和生育是需要心理医生关注的问题。对于已经怀孕和正处于哺乳期的患者来说,要和患者讨论使用药物的潜在危险和利益,以及不使用药物单一使用心理治疗的危险和利益,和患者协商、制定、更改治疗计划。对于尚未怀孕的育龄期妇女,要在服用药物前就提醒患者和家属药物对胎儿和孕妇潜在的危害,并和患者、家属约定在决定怀孕前需要和医生协商。
    如果患者决定在怀孕期间继续使用药物,医生需要根据药物使用手册对药物的剂量进行相应的调整。(Altshuler , Cohen, Szuba etc.,1996;Cohen,Heller, Rosenbaum ,1989;Cohen,1998;Omtzigt, Los, Grobbee etc.1992)
    
    9文化和人种差异
    这方面需要注意的是,
    第一,文化因素可能影响到诊断标准。故需要排除文化差异对诊断标准的影响。如在传统价值观受到冲击的发展中国家,大部分人由于丧失了信仰和理想,都会感到空虚和身份认同的紊乱。这种情况不应作为诊断标准。又如青少年亚文化中,斗殴和冲动可能是常态,故需要和边缘人格的冲动性作鉴别。
    第二,人种的差异会影响到用药剂量。对于亚洲人来说,需要使用的药物剂量不能仅仅按照西方的药物手册进行。(Loranger etc.1994; Kissling W (ed),1991; Marcos ,1982; Escobar ,1980)
    第三,文化因素会影响到心理治疗的形式和治疗关系。笔者认为,对于以家族为核心社会单位的中国文化来说,边缘人格障碍者的治疗形式中应该作为常规合并家庭治疗。
    
    10 年龄
    青少年人群的人格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应该轻易做出边缘人格障碍的诊断。虽然随着两邻的增加,边缘人格者的冲动性会降低,社会功能也会日渐稳定,但是老年人中仍然可以发现边缘人格障碍的患者。对老年人的诊断还需要注意和脑器质性疾病引起的情绪不稳定、冲动作鉴别。目前对这两个人群的实证研究非常少,大部分临床诊治过程都需要依赖医生的临床经验。
  






人格障碍与自杀
2007-03-03 13:42:24   来自: 寒羽 (郑州)

  边缘型人格障碍
  
   根据对边缘型人格的研究结果,大约9%的患者死于自杀。边缘人格以显著的认同障碍、持续的空虚感、不稳定性、难以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为主要特点。对自我的感知充满矛盾性,如对自我意向、性取向、生活目标及对朋友与职业的选择等都充满了不一致性。
  
   “分裂”是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常用的心理防御机制,目的是将“好”和“坏”截然分开。由于边缘人格难以区分好的和坏的冲动与情绪到底是来源于自己的还是来源于他人的,故他们会用投射认同这一防御机制,如将自己的愤怒或其他想摆脱的感受说成是受别人对自己的影响。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特点是在两个极端间摇摆不定,如:徘徊于过分地贬低或过高地估计自己或他人,情绪易变,对攻击性的冲动控制能力差,动辄勃然大怒,以及极力避免与人分离,无论这种分离是真实的,还是想像的。当他们与他们的父母或其他重要任务分离时,或他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改变时,他们的愤怒与绝望交织,这时,他们往往会选择自杀。
  
  
   反社会人格
  
   反社会人格与边缘人格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反社会人格还具有其他一些特点,它们是:伦理道德感不健全,缺乏同情心,自我中心,专注于且注重个人感受,而蔑视他人。
  
   反社会人格的患者毫无顾忌地将他们冲动及攻击性的幻想付诸行动。对行为肆意放纵,他们将自己的不满变成攻击性的行为,有时指向他人,有时指向自身。而不是正常地、有所克制地把这些冲动表露为防御后的焦虑表现。
  
   自杀往往出现在他们暴怒的时候,如被人看成是侵犯者、掠夺者或罪犯时。
  
  
   自恋型人格
  
   自恋一词源自希腊神话中的人物。那西塞斯(Narkissos)不能停止注视自己在水中的倒影,他爱上了自己的倒影,最终跳入河中而身亡。这一人格类型的特点是两个截然相反的自我形象的分裂:一个是巨大的自我,不断努力地去证实自己的伟大,并不断地要求得到别人的认可;而另一个则恰恰相反,其自我形象充满着羞愧、愤恨及自我拒绝的恐惧。自恋型人格将内心世界分成理想的和可怕的,二者之间可以互换。外部世界的东西可能被看成分别属于上述某一方面,即当外界的人和事与自恋者的自我意象不符时,即遭排斥。自恋型人格与边缘型人格及反社会型人格也有一些相似,但最大的不同点在于自恋型人格者只在社会环境允许的情况下才爆发愤怒或有攻击性行为。
  
   自杀也许是自恋者失去夸大的自我时的自恋性反应,如当年老与患病时,失去年轻时的动人风采,或社会地位及经济地位的丧失,或丧失了令其感到自身伟大的很体面的工作或伴侣。
  
  
   表演型人格
  
   表演型人格表现为持续的夸张的情绪和竭尽全力想获取他人的注意。这种人理解他人意图及需要的能力差,容易失望。他们缺乏恒心、调节情绪能力差和永无止境地需要愿望被满足。这些压力和失望造成了抑郁、无望和无助的情绪基调。
  
   表演型人格的人在强烈地感觉到自己不再被需要时(如:因为所爱的人的死亡,工作单位的调换,或者由于失业而移居,没有朋友等)会陷入极度的失望,因而采取自杀行为。对非常孤独的人来说,与宠物的分离也可能成为导火索。
  
  
   强迫型人格
  
   强迫型人格的人群非常整洁、谨慎,以及很有责任感,但是遗憾的是由于他们保守的态度及远离群体,使他们同时又非常容易感到挫折、非常脆弱、抑郁及孤独。由于追求完美及博学,又使他们时常陷入情绪和思想的彷徨之中,好高骛远而事业平平。
  
   许多强迫性人格的人对他们的生活不满意,而且倾向于产生一种对立的行为,譬如,为了避免别人离开自己,就自己先离开别人。这一点不仅反映在他们的人际关系中,而且还反映在他们的工作中。在别人拒绝自己以前先拒绝别人,也许这些人的行为准则。对他们自己,他们采取否定及苛求的态度。尽管他们很孤独,且渴求有人陪伴及属于某个群体,但他们的这一渴求可能由于他们想控制支配他人而无法实现。
  
   自杀行为通常发生在这些人感到很低落,而且得到回报的希望十分渺茫时。
  
  
   其他人格特质
  
   上述所述及的几种人格障碍、情绪不稳定及焦虑型人格障碍在那些自杀人群中发病率很高。然而,偏执、分裂及强迫型人格特质或障碍也会在自杀人群中存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格障碍与自杀
边缘人格障碍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某些问题及处理原则
边缘型人格障碍
9种人格障碍的区分
第十三章:第1节成人人格障碍概述(中国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版 音频)
精神疾病吃药总不好?可能是你的“人格”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