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被《红楼梦》无情梦断的“宝黛”之恋

贾宝玉和林黛玉那份未完成的恋情是《红楼梦》中最哀惋动人的篇章。他们的心灵本来是相通的,但在浓厚的封建势力挤压之中,加上他们各自的软弱性,因而时常导致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和隔膜,最终走上了各自的悲剧:泪尽而逝与出家为僧。在这里,柔情只从梦这个角度对他们的恋情加以透视。

一、表现“宝黛”关系的较早的一个梦出自第三十六回,这个梦没有对梦境展开具体描写,只写了贾宝玉的一句梦话:“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这个梦虽然非常简单,但是它的布景却大有深意。

当时是正午,薛宝钗想找贾宝玉谈讲以解午倦,然而,贾宝玉睡着了,袭人在正在一个兜肚上刺绣,见薛宝钗进来,说了两句话就出去了。薛宝钗就坐在贾宝玉身边替袭人刺绣,这一幕正被林黛玉看见:“隔着纱窗往里一看,只见宝玉穿着银红纱衫子,随便睡着在床上,宝钗坐在身旁做针线,旁边放着蝇帚子。”于是,“连忙把身子一藏,手握着嘴不敢笑出来,招手儿叫湘云。”湘云见了便借故找袭人催黛玉走,黛玉“冷笑了两声,只得随着他走了”。“这里宝钗只刚做了两三个花瓣,忽见宝玉在梦中喊骂说:‘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薛宝钗听了这话,不觉怔了。”

第二十九回写到清虚观打谯看戏时,张道士见了贾宝玉有意给他提亲,他说:“前日在一个人家看见一位小姐,今年十五岁了,生得倒也好模样儿。我想着哥儿也该寻亲事了。若论这个小姐模样儿,聪明智慧,根基家当,倒也配的过。”但被贾母以年龄小推掉了,这是《红楼梦》中第一次提及贾宝玉的婚事。这在“宝黛”心里都不经意间潜藏了下来。

这个梦一方面揭示了贾宝玉对自己的婚姻刚刚提上日程时对世俗婚姻的抗争(所谓“金玉姻缘”)与对真挚爱情的执着(即“木石姻缘”)。但是作者的这个布景似乎是对他梦中的话的一个否定,预示了后来他真的“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的违心结局。另一方面,林黛玉与薛宝钗对此的反应也值得分析。作者故意安排这一场景出现在林黛玉的眼前,这不能不对林有所触动。但她只“冷笑了两声”。这里的冷笑不再是初见时的好笑,而是一种心情受了伤的笑,是一种对现实的不愿认同以及意欲超脱的笑。她没有听到贾宝玉的梦中表白,倒是薛宝钗听到了,她的反应是“不觉怔了”。对贾宝玉这句发自梦中的话,这句发自真心的话,一个“怔”字表明了她的愕然,同样是不愿认同。薛宝钗是个城府极深不动声色的人,她是相信所谓“金玉姻缘”的,而贾宝玉的这句话看似对“金玉姻缘”的否定,实际上是对她的否定。这一个“怔”字也许还可以写照“金玉姻缘”成为现实后“宝钗”的处境。从这个梦可以看出贾宝玉对林黛玉的关系是一种呈现在梦幻之中而未必是现实之中的执着,而林黛玉对贾宝玉的关系是一种不无隔膜的相通。

二、第五十七回中写贾宝玉的梦同样简单,但叙述的角度有所不同:“有时宝玉睡去,必从梦中惊醒,不是哭了说黛玉已去,便是有人来接。”这里写贾宝玉的梦从贾宝玉自己的哭诉中道出,“黛玉已去”也罢,“有人来接”也罢,都略去了对梦境的直接描述,而是一语道出其主要情节,贾宝玉对林黛玉的留恋与真情由此表达得淋漓尽致。本来紫鹃只是试探贾宝玉对林黛玉的态度,便对他说:“林家虽贫到没饭吃,也是世代书宦之家,断不肯将他家的人丢在亲戚家,落人的耻笑。所以早则明年春天,迟则秋天。这里纵不送去,林家亦必有人来接的。”

那知贾宝玉听了这话就完全失去了知觉,这恐怕不但出乎紫鹃的意料,同样也出乎读者的意料:这贾宝玉对林黛玉太真了,只一句玩话就让他这样。林黛玉对此的反应如何呢?她一听袭人说“那个呆子眼也直了,手脚也冷了,话也不说了,李妈妈掐着也不疼了……只怕这会子都死了”,林黛玉便“哇的一声,将腹中之药一概呛出,抖肠搜肺、炽胃扇肝的痛声大嗽了几阵,一时面红发乱,目肿筋浮,喘的抬不起头来。紫鹃忙上来捶背,黛玉伏枕喘息半晌,推紫鹃道:‘你不用捶,你竟拿绳子来勒死我是正经!”林黛玉听了袭人的话之后与贾宝玉听了紫鹃的话之后反应的剧烈程度大同小异。这时的“宝黛”可谓心心相通,毫无阻隔。

三、潇湘惊梦是林黛玉做的唯一的一场恶梦。这个长梦(见第八十二回)是林黛玉在贾府处境的形象写照,也包含了与贾宝玉成婚无望的预感,而其核心是自己的婚姻问题。

自从抄检大观园之后,死的死(如晴雯),嫁的嫁(如贾迎春),走的走(如薛宝钗),可谓各奔前程,各有运命,大观园再也不象过去那样热闹了。后来,贾宝玉也又一次进了家塾。在这种情况下,林黛玉不能不想自己怎么办,不能不问自己的前程在哪儿。实际上,她知道自己的前程问题也就是婚姻问题。能不能与自己心灵相通的人结成眷属始终是她的一个心病。在凄清下来的大观园中,在各奔前程的图景中,自己到底和贾宝玉有没有缘呢:“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对林黛玉来说,这就成为萦绕于心,挥之不去,无尽纠缠的精神丝缕。以上是林黛玉潇湘惊梦的总体背景。

引发潇湘惊梦的直接因素是一个来给林黛玉送荔枝的婆子。当时袭人也在那儿,她进来请了安之后,先是什么也不说,只是觑着眼瞧林黛玉。把荔枝递给雪雁之后,“又回头看看黛玉,因笑着向袭人道:‘怨不得我们太太说这林姑娘和你们宝二爷是一对儿,原来真是天仙似的。’”告辞出了屋门之后,“那老婆子还只管嘴里咕咕哝哝的说:‘这样好模样儿,除了宝玉,什么人擎受的起。’”等袭人去后,“黛玉进了套间,猛抬头看见了荔枝瓶,不禁想起日间老婆子的一番混话,甚是刺心。当此黄昏人静,千愁万绪,堆上心头。想起自己身子不牢,年纪又大了。看宝玉的光景,心里虽没别人,但是老太太舅母又不见有半点意思。深恨父母在时,何不早定了这头婚姻。”想到这些,她又是叹气,又是掉泪,无情无绪地和衣倒下,便进入了一场恶梦。

潇湘惊梦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贾雨村请见,告诉她父亲升了官,娶了继母,并把她许给了继母的一个亲戚做续弦,所以着人到这里来接她。邢夫人等都来给她道喜和送行。她说:“没有的事,都是凤姐姐混闹。”这句话表明她不愿走,她之所以不愿走,是因为舍不得贾宝玉。因而,接着她就求老太太把她留下。这一层写的极为感人,她的热切渴望与贾母的冷漠无情形成鲜明的对比。于是,她得出结论:“便是外祖母与舅母姊妹们,平时何等待的好,可见都是假的。”

最后,她想到了贾宝玉:“又一想:‘今日怎么独不见宝玉?或见一面,看他还有法儿?’便见宝玉站在面前,笑嘻嘻地说:‘妹妹大喜呀。’黛玉听了这一句话,越发急了,也顾不得什么了,把宝玉紧紧拉住说:‘好,宝玉,我今日才知道你是个无情无义的人了!’宝玉道:‘我怎么无情无义?你既有了人家儿,咱们各自干各自的了。’黛玉越听越气,越没了主意,只得拉着宝玉哭道:‘好哥哥,你叫我跟了谁去?’宝玉道:‘你要不去,就在这里住着。你原是许了我的,所以你才到我们这里来。我待你是怎么样的,你也想想。’黛玉恍惚又象果曾许过宝玉的,心内忽又转悲作喜,问宝玉道:‘我是死活打定主意的了。你到底叫我去不去?’宝玉道:我说叫你住下。你不信我的话,你就瞧瞧我的心。’说着,就拿着一把小刀子往胸口上一划,只见鲜血直流。黛玉吓得魂飞魄散,忙用手握着宝玉的心窝,哭道:‘你怎么做出这个事来,你先杀了我罢!’宝玉道:‘不怕,我拿我的心给你瞧。’还把手在划开的地方儿乱抓。黛玉又颤又哭,又怕人撞破,抱住宝玉痛哭。宝玉道:‘不好了,我的心没有了,活不得了。’说着,眼睛往上一翻,咕咚就倒了。黛玉拼命放声大哭。只听见紫鹃叫道:‘姑娘,姑娘,怎么魇住了?快醒醒儿脱了衣服睡罢。’黛玉一翻身,却原来是一场恶梦。”

这个梦的主旨就是“证实对方对自己的爱是真实的忠贞的”。“证实”是林黛玉目前最需要的事。于是,贾宝玉为了证实自己对林黛玉的爱不惜以刀剖胸,直接把心掏出来让对方看,然而,结果却是贾宝玉找不到了他的心。以刀剖胸的英勇变成鲜血淋漓的死亡,这就是悲剧的预兆。他们二人固然心心相通,但一个是寄人篱下,一个是身不由己,他们仅只是心心相通而已,在封建家长的统治下,他们缺乏走到一起的现实基础。正是这一点导致了后来他们不可避免的悲剧。

林黛玉最后想到的这个求救对象也是没“法儿”的。事实上,贾母王熙凤她们有法儿,她们对“宝黛”的恋情也不是不知道,但她们之所以不愿成全她们,关键在于她们总是为自身的利益或整个大家族着想。这一点从贾宝玉的又一次议婚看得非常清楚。这次是从雪雁说起:“我听见侍书说的,是个什么知府家,家资也好,人才也好。”林黛玉听了这话,便知与贾宝玉成婚无望,以至“黛玉日间听见的话,都似宝玉娶亲的话,看见怡红院中的人,无论上下,也象宝玉娶亲的光景。薛姨妈来看,黛玉不见宝钗,越发起疑心,索性不要人来看望,也不肯吃药,只要速死。睡梦之中,常听见有人叫宝二奶奶的。”然而,后来当她又听见侍书说:“老太太心里早有了人了,就在咱们园子里的。……又听见二奶奶说,宝玉的事,老太太总是要亲上作亲的。”

如果说贾宝玉最怕的是林黛玉回南方,那么林黛玉最怕的给贾宝玉议婚却与自己毫无联系。侍书所说的就在园子里,又是亲上作亲,正符合她的处境。所以,她的病一下子就好了起来。然而,事实上贾母是如何想的呢?“林丫头的乖僻,虽也是他的好处,我的心里不把林丫头配他,也是为这点子。况且林丫头这样虚弱,恐不是有寿的。只有宝丫头最妥。”“宝黛”的恋情就是这样在贾母的授意下,采取了凤姐的“掉包儿的法子”,这一次虽是秘而不宣,到底让一个叫傻大姐儿的丫头直接泄露给了黛玉,一切都成为令人心碎的现实:“我这就是回去的时候儿了。”于是,林黛玉焚稿断痴情,魂归离恨天。“宝黛”的恋情就这样被她们中断了。

那么,贾宝玉得知林黛玉已死的消息又是什么反应呢?“宝玉听了,不禁放声大哭,倒在床上。忽然眼前漆黑,辨不出方向,心中正自恍惚,只见眼前好象有人走来,宝玉茫然问道:‘借问此是何处?’那人道:‘此阴司泉路,你寿未终,何故至此?’宝玉道:‘适闻有一故人已死,遂寻访至此,不觉迷途。’那人道:‘故人是谁?’宝玉道:‘故苏林黛玉。’那人冷笑道:‘林黛玉生不同人,死不同鬼,无魂无魄,何处寻访!凡人魂魄,聚而成形,散而为气,生前聚之,死则散焉。常人尚无可寻访,何况林黛玉呢。汝快回去罢。’……”(九十八回)

似乎正如那人所说,林黛玉死了好久,尽管贾宝玉天天想她,却从没梦见过她。在贾宝玉想来便是:“想是他到天上去了,瞧我这凡夫俗子不能交通神明,所以梦也没有一个儿。我就在外间睡着,或者我从园里回来,他知道我的实心,肯与我梦里一见。”于是,他特意睡在外间。“他轻轻地坐起来,暗暗的祝了几句,便睡下了,欲与神交。起初再睡不着,以后把心一静,便睡去了。岂知一夜安眠,直到天亮。宝玉醒来,拭眼坐起来想了一回,并无有梦,便叹口气道:‘正是‘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到了第二天夜里,他仍睡在外间,先是“端然坐在床上,闭目合掌,居然象个和尚一般”,后来要睡越睡不着,和五儿聊了半夜。突然听见外面咕咚一声,他便想:“莫非林妹妹来了,听见我和五儿说话故意吓我们的?”于是,翻来覆去,胡思乱想,五更以后,才朦胧睡去。第二天醒来,“见众人都起来了,自己连忙爬起,揉着眼睛,细想昨夜又不曾梦见,可是仙凡路隔了。”后来宝钗问宝玉:“二爷昨夜可真遇见仙了么?”又问五儿可曾听见贾宝玉睡梦中和人说话,五儿便说:“前半夜倒说了几句,我也没听真。什么‘担了虚名’,又什么‘没打正经主意’……”从此以后,贾宝玉便如他说的:“若是不理我这浊物,竟无一梦,我便不想他了。”

其实,这种不想只是说不再这样故意梦见林黛玉。在贾宝玉出家之前,即贾宝玉得到了通灵宝玉之后,他曾第二次梦游幻境(见第一一六回)。在那里见到了曾在大观园中生活过已经早逝的几乎所有的女子,自然也有林黛玉:“又有一人卷起珠帘。只见一女子,头戴花冠,身穿绣服,端坐在内。宝玉略一抬头,见是黛玉的形容,便不禁的说道:‘妹妹在这里,叫我好想。’那帘外的侍女悄咤道:‘这侍者无礼,快快出去。’说犹未了,又见一个侍儿将珠帘放下。宝玉此时欲待进去又不敢,要走又不舍,待要问明,见那些侍女并不认得,又被驱逐,无奈出来。”贾宝玉欲梦不得,梦而未遂实际上反映了他在林黛玉死后对林黛玉的深深怀念,这种怀念具有一种强烈的忏悔色彩,一种永失同心的撕裂之痛。这正是导致他最后出家的根本原因。

贾母和王熙凤们制造的悲剧随着贾宝玉的出家而得以最终完成。这是她们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的:她们有意中断的是林黛玉的爱情而无意中断的是贾宝玉的婚姻。这是一个完全的悲剧,不仅是被制造者的悲剧,也是制造者的悲剧。它的深层意蕴在于势力还很强大的封建家长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已经背离了封建观念的新一代所产生的冲突。这种冲突首先导致了自身力量还很弱小的新一代叛逆者的毁灭,紧跟着便是封建家长意愿的落空,这正是“宝黛”爱情悲剧的深刻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贾宝玉林黛玉的四个“小美好”,每次看到,都让人再相信一次爱情
通灵宝玉的报复
贾宝玉与林黛玉“木石前盟”破灭,该怪薛宝钗吗?
红楼梦中宝钗总是把姻缘挂在嘴边是因为什么?
红楼梦:贾母明知宝玉和黛玉相爱,却不成全他们
宝玉、黛玉和宝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