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真正聪明的人,往往很少交朋友

越是聪明的人,在社交上花的时间越少。因为他懂得:人脉不在别人身上,而是藏在自己身上。

唯有成为自己的贵人,别人才会成为你的贵人。

?1

关于朋友,我们常常感叹两件事。第一件:总感叹朋友怎么都那么假。

艾小羊同学在微博上说过一件事,有一次,他装修房子急需两万元,于是就跟十个朋友发了借钱短信:

“……不知你有余钱没,三个月内归还。”

结果9个朋友都婉拒了:真对不起!我目前也有点困难。我小舅子刚问我借了5万,实在抱歉。

我的钱都在股票里,真对不起!”“我儿子转学,开学就要交5万,很抱歉。…………

他本以为跟这些朋友的关系都挺铁的,没想到一到关键时刻就纷纷掉链子了。艾小羊感叹:“人心犹如海底针啊!”

平时你好我好,关键时刻应者寥寥——这已成为朋友间的一种常态。

第二件:总感叹昔日老友越来越远。春节回老家,我妈问我:“放假了,怎么也不找小军玩啊?”

我犹豫了半天,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我和小军是光屁股玩大的发小,记得小学时,我们还信誓旦旦:“我们做一辈子的好朋友!”

嗯,一辈子。

一辈子的尽头,只是初中毕业。初中后,他辍学,而我念了高中。记得高中时,我还经常向人炫耀:“有个发小,和我关系铁得不得了。

但终于,我们莫名就越走越远了。以前连课堂偷偷放个屁都会告诉对方,后来却连结婚这种大事彼此都不知道。

前年见面时,我们已找不到共同话题,除了回忆,就只剩下寒暄和尴尬。

正如陈奕迅在《最佳损友》里唱的那样:“一直躲避的藉口,非什么大仇。为何旧知己,在最后变不到老友。”

为何旧知己,最后变不到老友——这也已成为朋友间的一种常态。

?2

我一直搞不懂为何会出现这两种“常态”,直到看到风墟先生讲的“共情社交”与“功利社交”。所谓“共情社交”,风墟先生说:“就是指为获得情感联结与情感体验,打发无聊,或因共同兴趣而产生的社交行为。”

共情社交存在的根本原因是在于:当一个人的心智尚未成熟独立,或是社会阶层较低、生活不如意时,他需要从朋友那里获得情感上的联结和支持。”

这种共情社交不涉及利益的交换,绝大多数人自小产生的社交行为,就是源于这种共情类的需求。风墟先生研究共情社交时发现一个现象:

“一个人的心智越成熟,他对共情社交的需求就会越少。”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况?“因为心智成熟到一定程度,就不再需要朋友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慰藉了。”

张爱玲与炎樱相识于香港大学,念大学时,两人好得如胶似膝。张爱玲书中插画,多由炎樱创作。张爱玲结婚时,炎樱更是证婚人,可后来,两人莫名就没了来往。

炎樱写信说:为什么不再理我?

张爱玲说:我不喜欢老是聊几十年前的事,好像我是个死人一样。

“那个时候我们能成为朋友,只是因为恰好出现在了同一间教室里,恰好都需要有人陪自己吃饭逛街聊心事,所以就天天腻歪在了一起。但后来经历成长经历世事后,才发现我们根本就不是一类人,

所以我们就只能走到这里了。”

这是张爱玲的潜台词,也是共情社交的本质。

所谓“功利社交”,风墟先生说:“就是指为达成某一目的,或是从对方身上获得利益而产生的社交行为。”

功利社交”有两个基本前提:一是有效信息、知识与物质的交互传递。邻居家孩子小树,在我们小区朋友最多。为什么呢?因为他拥有最多的玩具。

一天,妈妈问:“谁是你真正的朋友啊?”

小树答:“胡新宇。”妈妈问:“为什么是他啊?”小树答:“他从来不抢我玩具,他只跟我换。”你看,连孩童都觉得:没有交换,等于抢。

二是拥有较为“对等”的价值水平。

这个价值水平不仅仅是指社会地位的层次对等,也指精神才艺上的和谐共鸣和思想观念上的门当户对。春秋最有名的琴师叫俞伯牙。一次,俞伯牙在野外弹琴时,恰巧樵夫钟子期从旁路过。

抚琴时,伯牙心中想到高山,钟子期便说:宛如巍巍高山屹立面前。抚琴时,伯牙心中想到流水,钟子期便说:宛如滔滔江水奔腾而过。伯牙停琴惊叹:君真乃我知音也。

后子期病故,伯牙说“世再无知音”,于是“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大音乐家和砍柴的成为千古至交,正是因为精神才艺上的和谐共鸣。

风墟先生说:“功利社交的目的,就是获得‘有效交换’。

如果一段交往不能给你带来丝毫利益,就会被你本能地舍弃。”

看似很功利,但这就是社交的本质。

当我们能分清这两种社交后,很多关于朋友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比如“朋友疏远要不要挽回”的问题。前些年,一大学室友喜欢叫我玩:“一起去洗浴中心做个大全套吧。”

我说:“算了,没什么意思。”等几天,他又来叫我:“走,泡吧去。”

我说:“算了,我不太喜欢。”一来二去,他慢慢就不再联系我了。

很多时候只有感叹:行走的不仅是时间,还有渐行渐远的价值观。

?3

他喜欢泡妞,我喜欢看书。他喜欢打牌,我喜欢码字。

他喜欢热闹,我喜欢清静。不存在谁好谁坏谁高谁低,只是因为三观与喜好的渐行渐远,我们终于都长成了对方不认识的人。

以前,听着陈奕迅那句“来年陌生的,是昨日最亲的某某”,就会伤心想哭。现在终于懂得:相忘于江湖,才是最好的结局。

很喜欢《千里千寻》中的那段话:“人生就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路途上会有很多站口,没有一个人可以至始至终陪着你走完,你会看到来来往往、上上下下的人。

如果幸运,会有人陪你走过一段,当这个人要下车的时候,即使不舍,也该心存感激,然后挥手道别。因为,说不定下一站,会有另外一个人会陪你走得更远。

所以,友谊走至末路的时候,不要去勉强挽救与维持我们仍是好朋友的假象,相对无言,相对无趣,不如相忘于江湖。

就像余华那样:“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友人,而是回到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新的生活。”

当然,如果你与老友的三观一直很合,如果一直想成为无话不谈的“灵魂伴侣”,只有一个办法——彼此跟上对方的成长。

朋友雪讲过她一个闺蜜的故事。她闺蜜每天很早就起来读各种经典书籍,她英语不好,就手抄了一本托福写作书,终于将不及格的成绩提到了80多分。

有次,雪问她:“你为什么这么努力?”

她回答:“我还想和你做闺蜜。”雪很诧异:“我们不一直都是好闺蜜吗?

”她说了一段让雪铭记一辈子的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不努力,就和你差距越来越大,再好的朋友之间也会有隔阂,维系友谊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共同进步。

我们一直在同一节奏上,才可以一路同行。”

最好的友谊,原来是跟得上对方。

&自古最好的友情皆是如此——层次对等,既能功利,又能共情。

真正聪明的人,往往很少交朋友,他们和多数人保持友好,却只和少数同等级的人深交。

------------------------------------------------------------------

@逸说堂丨

提供移动互联网传媒营销,自媒体营销策划等(包括但不仅限于微博,微信等)

团队建设 丶营销策划丶创业思维丶 案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真正聪明的人,往往很少交朋友(五)
社交类型:你是为什么而交朋友?
那些渐行渐远的不是友谊,而是价值观
共情社交与功利社交,以及无效社交!
君子之交淡如水
功利社交:成年人的友谊,都讲究“价值匹配”和“等价交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