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破解杨修的恨与郭嘉的爱_帝高阳之苗裔兮
破解杨修的恨与郭嘉的爱
作者:汪宏华
但凡念过中学的人都会记得摘自《三国演义》的《杨修之死》一文,当时大家对杨修的印象大概不是爱耍小聪明就是活腻了找死。实际这位世代簪缨的大才子可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浅薄,在罗贯中看来他是十分了得。
就像此前曹操身边的几个谋士一样,杨修也是明辅曹操,暗反曹操。只不过他的方式有点与众不同,看起来不那么大义凛然,甚至有点猥琐、小器。但收效和杀伤力同样惊人。
我们知道,在曹操决定处死杨修之前,小说用倒叙的方式列举了几个有趣的小故事,说明杨修早已让曹操生厌,似乎在为曹操找充分的理由,让读者都觉得杨修确实很该死,耍小聪明也就算了,还总是处处露馅。比如猜园门上的“活”字;比如猜酥饼上的“一合酥”;比如猜曹操梦里杀人的原因;比如帮助曹植比试才华,都表现得像个楞头青。
但由此小看杨修,那就错了,他的这些做法并非是玩火自焚,而是意在长远。要说书中知曹操者,莫若杨修。杨修清楚地看到,随着曹操权倾天下,其心胸也正在日渐变窄,心窄便热衷于玩文字游戏,心窄便嫌门宽,心窄便吝啬地只给朝臣分一人一口酥;心窄便怀疑床边的侍从;心窄到最后甚至妒忌自己贤达的儿子曹植。
那么紧接着曹操会恨谁呢?恨自己最知心的“小秘”——杨修。而这恰恰就是杨修想要的结果。别看“万人嫌”的称号谁都不喜欢,但对杨修来说可是大有用途,所谓养“嫌”千日,用力一时。请问曹操为什么要处死杨修?因为他惑乱军心。惑乱军心是所有军法都规定的必斩之罪,又何况曹操对杨修心存宿怨呢。那么这位主簿先生为什么却还要不加掩饰去以身试法?他疯了?没有,他太正常了,他在有条不紊地实施自己的计划。(徐庶当初在赤壁也曾按照庞统的计谋扰乱过军心,但他没有暴露自己。)
我们知道,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鸡肋”只是表现了曹操犹豫不决的心理,但杨修却故意将其解释成退兵,其目的就是利用曹操素来嫉恨自己的情绪,反激他非理性进兵。此时曹操的实力明摆着不如刘备,进攻必然是自取其败。
尽管杨修只用一条命换了曹操的两粒门牙(被魏延所射),但却让刘备提前得到了汉中。另外,杨修当初怠慢前来献地图的张松也是不想让曹操得到第二个许攸,轻易取得西川(张松后来转助了刘备)。再者,他多次以拙劣的方式支持曹植,也是为了反向影响曹操,使“操大怒,因此亦不喜
植。”让无能的曹丕继位则曹家必早败。客观上,杨修死后还给司马懿等能人让出了继续反曹的官位(丕后来完全依靠司马懿也是他无能之明证)。可以看出杨修像《三国演义》中的每一个人一样也是有着自己完整思想的人,前后没有任何矛盾。
谁说杨修是恃才放旷的贫嘴书生?他能在曹操和刘备之间选择刘备,在曹植和曹丕之间选择曹丕,需要何等的眼界和勇气啊!杨修啊杨修,你死时才三十四岁,比苟活的笔者还小两岁,但你却如此地少年老成,如此地敢于担当,不计身后评论。今天的我除了尽绵薄之力为你正名,还能做什么呢?
相比于杨修而言,郭嘉就可算是“人见爱”了,那么他又是如何将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三千宠爱”当成反曹武器的呢?
在曹操清除卧榻之侧,直接或间接杀死祢衡、孔融、许攸之后,接下来感到唇亡齿寒的就是郭嘉了。郭嘉的死亡比许攸更加神秘。在袁尚、袁熙投奔乌桓之后,曹操原是不必劳师远征的,连曹洪都知道:“袁熙、袁尚兵败将亡,势穷力尽,远投沙漠;我今引兵西击,倘刘备、刘表乘虚袭许都,我救应不及,为祸不浅矣。请回师勿进为上。”事实上所有辽西、辽东的首领都打定了一个主意:只要曹操不主动进犯就不支持二袁,都知道二袁已沦为丧家之犬,不值一保。然而,向来善于判断形势的郭嘉这回却出人意料劝说曹操不惜一切代价追杀,为什么?郭嘉很清楚在消灭袁绍之后,曹操下一个攻击目标就是刘备。但郭嘉心目中的这位贤明主公还刚刚投靠刘表,立足未稳,所以他决定以二袁牵制曹操。表面上他向曹操解释说:刘表“自知才不足以御刘备”,必不会重用刘备。实际上郭嘉相信,只要给刘备足够的时间,谁也不能阻挡他们三兄弟的短传渗透,郭嘉在曹操许都放刘备之后就说:“一日纵敌,万世之患。”
另外,郭嘉意识到许攸死后曹操也必不会久留自己这个首席顾问。所谓谋士,是既谋生也谋死,与其将来在曹、刘之间无所适从,与其将来被曹操窝囊整死,不如主动赴死。此时郭嘉便选择了死在北伐征途中。其用意在于:一、以漫长的作战时间给刘备留出积蓄力量、厉兵秣马的契机。二、以艰苦的作战环境消耗曹操与曹军的战斗力。三、以北伐的小胜利冲昏曹操的头脑,令其意得志满。四、以战死疆场的行动成全自己的忠义之名,同时让曹操不疑。如他说:“某感丞相大恩,虽死不能报万一。”
曹操在郭嘉死后曾大哭:“奉孝死,乃天丧吾也”。这并不是真话。不必说在放走刘备的事情上与郭嘉已有过嫌隙,就是当郭嘉病中说出不祥之言——“虽死不能报万一”时,也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只顾问计,既不送回许都,也不请名医疗救,只留他在易州等死。最重要的是,这句话曹操哭在接到郭嘉的遗书之前,一时也确实有些无助,但当他看到遗计之后,尤其是二袁的脑袋被辽东人送来之后,曹操笑了!
华容道之后曹操又哭道:“若奉孝在,决不使吾有此大失也”,实际上所有应当防范的问题,他身边的谋士都提醒了,曹操的失败完全是咎由自取。显然,曹操哭郭嘉是假,推卸责任是真,当时就让“众谋士皆默然自惭。”
由于郭嘉不愿意伐刘,性情又较为耿直,所以即便北伐时不死,他的头颅也会成为曹操南下的祭物。原来郭嘉只不过就——早死了那么一点点。《三国演义》告诉人们,政治家是不会有眼泪的,他们的哭泣和顿足全都是权术的表演,刘备、诸葛亮亦然。赤壁之败也让人们看到,失去谋士之后的曹操的智识其实是多么浅陋,徒剩八十三万匹夫之勇而已,并不比他心目中另一位“英雄”刘备高明多少(刘备在东征时亦因刚愎自用被烧了个精光)。
郭嘉算得上是第一流的谋士,从他最后的遗计更是可以看出这一点。他没有让曹操继续冒生命危险进攻辽东公孙康。他和诸葛亮一样都深知曹操还有继续存在的意义,只可控制,不可铲除(诸葛亮在华容道放走了曹操)。留下一个强弩之末、惊魂不定的曹操,才是刚刚好。也正是这个原因让众谋士费尽了脑筋,殊不知拖垮一个人要比弄死一个人难得多。
由此可见,郭嘉才是帮助孙、刘在赤壁击败曹操的急先锋,他以悲壮的凤凰涅槃换来了刘备和诸葛亮等后来者的新生。郭嘉之后又有几个人如法炮制,例如后来在曹操决定南征以报赤壁之仇时,荀攸就献计要他去捅西凉的马蜂窝,结果又借马超之力给刘备留下了取西川的间隙;马谡也是唆使孔明七擒孟获而失去了进攻曹魏和司马懿的最佳时机。当然,郭嘉、荀攸是心怀天下,马谡仅出于一己之私。
如果您也喜欢《三国演义》,那就让我们一起为罗贯中和他笔下的郭嘉、荀攸、杨修击节鼓掌吧!爱也好,恨也吧,在他们竟然都可以得心应手当成推动社会前进的利器。好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呀,可惜一去不复回。
链接文章:《破解赤壁之战三方谋士的攻守同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揭密】郭嘉之死背后隐藏的权谋争斗
郭嘉如果不死,曹操能否统一天下?
他是诸葛亮最害怕的人,刘备的救命恩人,若他不死孔明绝不敢出山
三国第一谋士之争:郭嘉和诸葛亮谁才是第一
【转】天下奇才郭嘉:其逝世令曹操饮恨赤壁之战
三国第一谋士谁能当得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