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发现学习的奥秘(四):在孩子面前,你会说一套做一套吗?
  在前文中,我们陆续和大家分享了教育心理学发展史上关于学习的不同理论,一代代的心理学家们分别从不同的实验中,发现了学习的奥秘,并一步步的加深了我们对学习行为的理解。但不管是巴甫洛夫,还是桑代克,或者斯金纳,都是从外部环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角度来解释学习的行为是如何产生的,而全然忽视了人是一个活物,有内心,有想法,有认知的主体,仅仅靠外部的环境刺激,不管这个刺激的机制是多么的复杂或者有效,也无法全部解释人的学习行为的深层次原因。所以从内心重新发现人就变得更加的重要了。于是,下一位重量级的人物要出场了。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认知心理学的开创者,社会学习理论的创立者班杜拉老师二次闪亮登场!
  说是二次登场是因为,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曾经提过了这位大神,在讨论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从何而来的文章里(详见《曾经火爆一时的喜羊羊去哪儿了》),班老师的一个著名波波玩偶的实验故事给大家展示了大人的攻击性行为对儿童产生了明显的示范效应。而这个实验只是解释了一个简单的攻击性行为。班老师还有一套体系宏大,架构完整的社会学习理论,更加生动地解释了学习的行为是如何发生的。
  班杜拉是另一位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说到行为主义,简单说明一下,行为主义的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心理活动主要起源于行为,行为决定了一切,只要改变了行为,就能改变心理状态。所以只要研究行为就可以解释人的大部分心理活动了。从历史上看,美国曾经是行为主义流派的大本营,阵营里山头林立,各领风光。班老师认为,外部环境刺激对学习行为的影响只是一个方面,而他通过更多的实验和探索后认为,人本质上是社会的产物,所有人的学习行为,不是简单的刺激反馈机制,而是社会环境和人的自我观察和认知相互作用,互为影响的结果,最终导致了深层次学习行为的产生。同时,他创见性地把学习的行为分为两大类别。
  第一类是直接经验的学习,通常指,人们通过外部的环境刺激,自身主动参与的学习行为,前面提到的经典条件反射,学习试错反馈以及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学习理论,都要求学习者直接参与行为的过程之中,这一类学习属于人和动物都有的基本学习行为。而第二大类,却是前人没有提及的,属于人类自身的高级层次的学习行为,即间接经验的学习行为。班老师发现,人类大部分的经验和技能的学习,并不是直接经验的学习结果,而是通过间接的经验观察积累而产生的学习结果,因此,间接经验的学习行为占据了教育和学习的绝大部分的内容和过程。到底对不对呢?毫无疑问,我们闭上眼睛也知道那是对的,很多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都是直接借鉴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很多书本上的知识和课堂教授的技能,绝大部分都不是我们自己大脑开光,直接悟出来的。都是通过间接的观察学习的方法得来的。这就是意味着学习的另一个重要的本质是观察和模仿
  所以,一切可以被模仿的对象和内容,都可以成为观察者的学习对象。这也说明了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到底从何而来,当然,我们还是要辩证客观的看待这个问题,不能把所有的攻击性行为的产生都推到电视或者是外部因素的身上,但不容否认的是,这种行为和示范效应密切相关,特别是在儿童的阶段,是非分辨能力尚未形成,示范的效果影响极大。很多人都知道,班老师的波波玩偶的实验故事。但还有另外一个故事也特别有趣,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榜样是如何对儿童的模仿行为起作用的。
  滚木球游戏实验,班老师组织了三、四、五年级的学生做了一个小游戏,作为奖励,他们在游戏中每人都获得了一些现金兑换券,可以给自己买礼物。孩子们非常高兴。所有的学生被分成了四组,在每一组里,都有一个成人助手作为榜样参与游戏环节。
  其中,第一组的学生和一个自私自利的榜样一起玩,这个榜样向孩子宣传要把好东西留给自己,不必去管他人,还带头不把兑换券捐献出来。
  第二组的学生和一个善良友好的榜样助手在一起做游戏,这个榜样向学生宣传说,自己得到了好东西,一定要想到别人,并且带头把得到的兑换券捐献了出来。
  下面轮到第三组了,学生和一个言行不一致的榜样助手分在了一起,这个榜样非常的有意思了。他嘴上宣称说,要把兑换券捐献出来去帮助别人,但实际上并没有这么做,而是把兑换券放进了自己的口袋。
  而第四组,更绝了,学生和另一个同样言行不一致的榜样助手在一起,而这个助手的行为与第三组恰恰相反,嘴上说要把好东西自己留下来。但实际行动中,却把兑换券捐献了出去。
  在所有四组小学生中,助手们都起到了明显的榜样带头作用。看到这里,我们不得不再次佩服班杜拉天才的实验设计,模拟四种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的经典场景,去观察榜样的示范作用。结果如何,大家能猜一猜吗?
  还是揭晓答案吧,在四组榜样的示范效应中,第二组和第四组的学生的捐献行为明显超过了第一和第三组。这进一步的证明了中国古人的一句老话,身教重于言传,光会喊几句口号是没有用的,只有行为才是影响他人最好的示范!
  班杜拉通过上文描述的两个经典实验,又继续研究观察型的学习行为,经过近二十年的总结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社会学习和认知理论,这个理论对很多行业的行为研究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特别是在教育领域中,对学习奥秘的进一步挖掘,把人的主动能力性放入了学习的行为之中,形成了内外部因素相互决定和作用的主动观察和自我效能的学习理论。要点很多,我们把其中比较精华的部分分享一下。
  社会学习理论把观察或模仿学习行为分成了四大步骤,(突然让我联想到了,把大象放进冰箱里笼总共分几步?脑子瞬间短路了)
  “
  第一步:注意过程。指注意学习的对象是观察学习的第一阶段,如果没有对榜样行为重要特征的观察和注意,就无法通过观察进行学习。而这个注意的过程,明显需要人的主动的认知能力。
  在观察榜样对象的过程中,分三种情况:
  一、简单流行的行为,攻击性行为和行为结果被奖励的行为,这三种行为很容易被模仿,因为不复杂,学起来不难。
  二、社会地位越高,受人尊敬,能力强,和与学习者有相同爱好和特征的对象更容易被模仿,这个不用解释了,很容易理解。
  三、观察者本身的认知能力,受他人影响或暗示的程度直接决定了模仿的深度和广度。
  第二步,保持过程。指学习者把观察到的行为经过自己的信息加工保存到了脑子里,经过一段时间后,才去模仿,保持体现了加工记忆的功能,因此,模仿的行为不一定会马上出现,但其实已经深入观察者的脑海中了。
  第三步:复现过程。指在特定的场合下,观察者把保存过的行为准确无误地复现了出来,重新外化为语言和行动,同时在模仿的过程中,再不断修正和示范行为之间的差距,并进行自我复习和调整完善。
  第四步:动机过程。做任何事情,都少不了动机。学习更是如此。在前面所有学习理论中,我们都没有看见人,更没有看见动机。在班老师这里出现了!这个过程表示,不是所有的行为被观察学习后,都可以被复制出来,有些行为可能不一定会出现,就主要是取决于学习者的动机,这个过程说起来有一点复杂,简单说,学习者会判断这个模仿行为的结果到底是好的,还是坏的,而这个对结果的预测会决定了是否要强化这个模仿行为还是减弱它。因此,对学习动机的解释,很好的说明了,人不是简单的机械动物,而是有动机有自我判断的主体。内在动力是产生学习行为的根本性的力量。
  说到这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大致比较清楚了。对我们家长的日常教育有几点启发:
  一、榜样的力量真是无穷的。不管是家长还老师一定要以身作则,用好的行为和榜样去积极的影响孩子。
  二、最好的榜样是言行一致,而不是光说不练。说一套做一套,是千万不可取的。比如家长要求孩子不能玩手机打游戏,一转身,自己打游戏打的不亦乐乎。孩子一定会有样学样。这是最坏的示范效应。
  三、选择合适的榜样实在是太重要了!一定一定要记住,身边亲近的人比外面的人对孩子的影响更大。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要远大于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更远大于所有电视和网络媒体的影响,同样同龄小伙伴的示范效应一定要好于电视里的人物形象,因此,选择合适的榜样可以激发孩子积极的模仿行为。
  四、榜样的示范作用可以是多层次,多手段的结合。这其中包括多个不同的榜样,书本,媒体,父母,老师,朋友等等,要设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鼓励孩子从更大的范围中寻找正面的观察对象,从而激发积极的学习效果。
  不用去管学习的理论多么复杂,简单知道一点学习的规律总是有帮助的。可是,心理学家们对学习奥秘的探索还远远没有结束,还会有新人出场,告诉我们另外一个极为精彩的现象。说起这个和我们的禅宗还有一点关系呢,到底是什么呢?下回接着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教师需要真功夫
【楠蓉书香】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实验研究
班杜拉逝世 | 这些在教育学考研中常考的理论
巨星陨落,思想长存:纪念班杜拉教授
心理学家班杜拉称,大多家长都不清楚,孩子观察和学习能力有多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