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德国双元制大学创新驱动产学研合作之路
采访者简介:任晓霏,教授,江苏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从事高等教育和国际交流合作研究。
  
被采访者简介:莱因霍尔德·盖尔斯德费尔,教授,德国巴登符腾堡州州立双元制大学总校长,从事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管理研究。

摘要:巴登符腾堡州州立双元制大学(DHBW)是德国著名的校企合作双元制大学。20世纪70年代德国双元制大学随着经济社会对高技术人才需求的增长应运而生,巴登符腾堡州是欧洲最具创新活力的地区,在创新驱动产学研合作中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双元概念意味着大学受教育者兼具学校学生和企业员工双重身份;在大学三年教育中,学校和企业密切协作,每三个月交替提供专业理论指导和企业培训实习。双元制教学模式造就了一批批具有宽厚知识基础和卓越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职业教育的国家之一,巴登符腾堡州(简称巴符州)校企合作的“双元制”大学开德国高等教育产学研合作之先河。2009年,巴符州议会通过立法,职业学院升格为大学,逐渐在巴符州形成了综合性大学、应用技术大学和新兴双元制大学三足鼎立的局面。经过近40年的发展,巴符州州立双元制大学(DHBW)已经发展成为巴符州规模最大的大学之一,本科生规模达34 000人,有9 000多家合作公司和社会机构遍及全德。双元制大学创新驱动产学研合作,堪称世界职业教育典范,被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创造德国经济奇迹的“秘密武器”。
  
2015年4月21日,以巴符州州立双元制大学总校校长盖尔斯德费尔(Reinhold Geilsdrfer)教授为团长的德国巴符州州立双元制大学代表团一行10人抵达江苏大学访问,这是他们在中国继北京、上海之后高校拓展国际产学研合作的第三站。鉴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在全面推进转型改革、以创新驱动引领地方新建普通高校向应用技术高校转型工作中面临的一些困境和迷茫,总校长详尽地介绍了德国巴符州州立双元制大学在建设应用技术大学中的成功经验和具体做法,为正在转型的一些中国高校提供有益借鉴。

一、 双元制大学如何为国家培养应用技术创新人才
  
采访者:总校长先生您好,巴符州的双元制大学从创立之初到现在为德国培养了数十万毕业生,请问这类学校创办的初衷是什么?如何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的毕业生是否受到雇主的欢迎?他们在毕业后所表现出的工作能力和取得的成绩对国家建设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有没有对毕业生就业率和工作满意度的调查?
  
总校长:20世纪70年代,德国教育改革将所有工程师学校升格为应用科技大学,结果在就业系统中出现了人才断层或“能力缺口”,即缺乏具有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高级管理、技术和服务人才。巴符州是德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境内有许多著名的企业,于是首先由包括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在内的50家巴符州大中型企业和斯图加特行政与经济学院共同合作,创建了德国第一个校企联合办学的新型高等学校——巴登符腾堡州职业学院,形成了职业学院与相关企业“双元”办学、理论学习与技术培训“双元”教育的产学研创新教育模式。
  
双元制大学的创建受到德国企业界和广大高中毕业生的热烈欢迎。四年前,德国一个研究型大学进行过相关调查,高中生成绩最好的学生都愿意报考巴符州州立双元制大学;双元制大学的毕业生大多很快进入企业的中高层管理或技术岗位。IBM公司31~40岁的员工中,收入最高的都是从双元制大学毕业的学生。究其原因,企业和高校在学生培养中的“双元”机制,有效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和对企业的归属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双元身份。学生的入学选拔由企业确定,一旦录取,企业将同学生签署雇佣合同,视同企业正式员工,支付工资(包括社会医疗保险等等)。所以,学生从进入大学的第一天起同时就成为公司的员工。
  2.双元模式。大学三年,学生每隔三个月在大学和企业之间交替学习理论知识和参加企业培训,大学有导师,企业有师傅。整个学习过程中,90%的兼职教师是来自企业的资深专家。
  3.小班教学。每个班级不超过30人,保证学生在教学、培训每个环节都能得到教师的个别指导,鼓励学生的创新实践。
  
总之,高校和企业的有效融合造就了一批批具有宽厚理论知识和丰富实战经验的优秀人才。毕业时,学生不仅同母校,而且同企业建立起强烈的归属关系,从开始的双向选择,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资金支持和定向培养,必然带来高就业率和快速成功率。保时捷副总裁、奔驰人事部部长、IBM德国首席执行官等等都是巴符州州立双元制大学的杰出校友,有的还兼学校教职。他们不仅在企业创造出辉煌业绩,同时也在不断为母校的人才培养和硬件建设出资出力。由此,双元制大学的产学研实现了良性循环。

二、 双元制大学产学研合作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
  
采访者:我们了解到德国双元制大学的办学体制就是国家公立大学在政府支持下与企业合作办学,请问为什么大学与企业之间能有这种紧密的合作关系?在运行中的管理机制是什么?大学与企业合作的运行方式是怎样的?企业与大学各承担哪些责任?企业支持大学在经费、人员方面有哪些投入?巴符州整个的情况如何?
  
总校长:实际上,双元制大学是20世纪中叶应企业对高素质、高技能、高水平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而产生的。所以,大学与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是一种双赢模式;而完善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为校企合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双元制管理运行机制中的另外一个重要角色是行业协会。《职业教育法》规定, 行业协会(如手工业协会、工商业协会)和自由职业协会(如律师协会、会计师协会)等是组成相应职业教育地方主管机构的主要成员,负责监督、审核相应职业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学生到企业实习、职业技能资格考试和证书颁发以及就业等方方面面都需要得到行业协会的认可。
  
巴符州州立双元制大学下设科研支持中心,是一个专门为各分校提供科研咨询服务的机构,服务范围涵盖科研意向评估、项目申请书、合约书的起草和签订、第三方科研资金的引入与管理、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等。该机构在完善学校科研基础设施,保障科研成果高效、合法的转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双元制使校企合作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学生一半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一半时间在企业实习。同一般意义上校企合作不同,德国双元制模式下的校企合作,完全以企业为主导。首先,从入学选拔开始,学生不是报考某个大学,而是直接向中意企业提出申请,由企业评估确定双方是否签署雇佣合同,以便获得职业教育和培训资格。其次,学生的整个大学职业教育以满足企业培训要求为前提,旨在培养他们宽厚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最后,85%的学生毕业后留在原企业工作,并逐步进入中高层管理或技术层,持续推进产学研创新合作。

另外,企业为了培养优秀员工,不断开发新的技术和产品,不仅给学生提供薪酬、保险,还设立奖学金,甚至由企业出资聘请基金教授;企业也会向学校捐赠高新仪器和实验设备,促进高校实验室建设和科学研究。例如,巴符州州立双元制大学目前正在海尔布伦市筹建“硕士中心”,已经获得1 000万欧元的企业基金赞助。
  
巴符州是欧洲最具创新的地区,发明专利居欧洲同类地区首位;一大批新兴中小企业创造了50%的GDP;巴符州5.1%的GDP投资于新产品的研发。这些数据都是巴符州产学研合作成功的有力证据。

三、 产学研合作办学的国际推广项目
  
采访者:德国双元制大学在本国培养的应用技术人才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您这次率团到中国经由北京、上海、镇江到南京四站,进一步拓展这一办学模式的国际合作项目,请问为什么要把该模式推向国际?运行的基础是什么?会给合作的国家带来哪些益处?在运行中的合作模式是怎样的?将对中国高等教育带来哪些影响?
  
总校长:巴符州州立双元制大学建校40多年来,具有成功的国际合作经验,我们同世界200多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南美已经将整个双元制模式成功引入。目前,我们尤其重视同中国大学的合作。据调查,仅在江苏太仓就有180多家德国企业,需要大量通晓中德两国文化的高级专业人才。巴符州州立双元制大学希望同中国高校的产学研合作采用如下几种方式:(1) 学生互换、教师互访。学生交互可以是一学期或一学年。巴符州州立双元制大学提供全英文课程,为中国学生提供学习便利。为了加强校际合作,双方也应推进教师互访,鼓励教师在对方学校开展教学工作。(2) 国外联动实习。即中德学生结对,在中国合作院校学习一学期后,结伴回到德国学生实习的企业一起完成一学期的企业实习。在这一过程中,中德学生通过互相帮助,不仅提升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而且有效增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将会是非常有价值的经历。(3) 短期项目。巴符州州立双元制大学专门有针对中国大学生和研究生的短期(暑期)项目,学生可以通过短时间密集的校园学习和企业实习获得双元模式培训。
  
总之,对于那些对双元制感兴趣的中国高校,通过校际合作,可以从巴符州州立双元制大学的双元教育模式和卓越的合作企业中获益。而对于巴符州州立双元制大学来说,在广阔的中国市场中推广自己的双元模式同样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归根结底,巴符州州立双元制大学与中国高校合作的利益结合点在于:双元制大学培养的学生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有一线实践经验,无论在德国跨国企业的中国分公司还是与德国有贸易关系的中国公司中都很受欢迎。中德高等职业教育的合作将有效推进中德高校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合作,对于中国正在进行的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改革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四、产学研合作办学如何在创新驱动中可持续发展
  
采访者:创新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来源,双元制大学同样也是要在创新驱动下不断发展的,请问贵校办好双元制大学有哪些(招生、考试、就业等)是与传统学术研究型大学不一样的方面?这些方面的创新意义在哪里?
  
总校长:前面已经谈到,双元制教育模式在20世纪70年代德国经济社会大变革中应运而生。双元制大学与传统学术研究型大学在人才培养的体制方面存在很多差异,具体有以下几点:
  1.招生与传统大学程序完全不同。大学招生不是面向学生,而是面向企业员工。换句话说,选择双元制大学的高中毕业生,首先向目标企业提交入学申请,由企业考核其学业成绩、个人品行、学习该专业的动机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一旦录取,企业将同学生签订雇佣合同,在学生整个大学学习过程中支付其薪酬(包括社会保险等),并为学生的企业实训环节提供场所和指导。
  2.考试与传统大学内容不同。双元制将企业实践培训和大学课堂教学有效融合,所以绝大多数的考试都是考查学生如何运用大学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企业实习中发现的实际技术问题。毕业设计也是企业创新实践课题。
  3.就业前景广阔。在双元制概念下,学生可以享受到的另一个实惠,便是广阔的就业前景。双元制大学的毕业生兼具优秀的学术理论素养和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过去几年中,巴符州州立双元制大学的就业率超过90%,其中85%的学生愿意留在原公司工作。
  双元制大学创新驱动产学研合作,为德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潜能,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创造德国经济奇迹的“秘密武器”。双元制大学不仅培养了一大批社会经济亟须的高素质、高质量的工程技术人才,而且为高校和企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合作平台,为双方在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中的密切合作和有效推广提供了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和运行机制,从而推动整个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五、 产学研合作办学中碰到过的困难、经验或体会
  
采访者:目前在中国一批新建本科院校正在尝试与企业合作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但是无论从校企合作还是相关政府政策层面还有许多困难有待解决,还有许多合作关系没有厘清,因此,非常希望您从贵校办学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的途径出发提供一些有益的经验,供我国相关学校和管理部门借鉴。
  
总校长:一切事物都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的,尤其是双元制大学,一开始便面临社会的认可问题。在运行过程中,双元制因涉及很多领域和方面的合作,每一个细节都是在政府、学校和企业(社会机构)等多方协调、磋商、配合下臻于完善的,经历了很多困难和挑战。其中,政府的积极介入,保证了相关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为双元制保驾护航;学校和企业作为双元制的主体,为了实现事业共赢,不断创新举措,有效推进产学研合作。我高兴地看到,巴符州州立双元制大学经过40年的摸索和发展,已经在德国乃至全世界获得了广泛认可。希望德国双元制大学创新驱动产学研合作的成功经验能够为中国正在进行的高等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蔡跃.德国综合性大学的“双元制”教育模式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10(7):8085.

来源:《高校教育管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内卡河谷:德国产业成功秘密所在
“十三五”产学研合作,反思“产”牵头
著名的大学城:卡尔斯鲁厄
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取得新成效
朗凯奇捐资助学100万元,庆祝安徽建筑大学建校60周年
Fortran代码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