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故事
 学习中医确实需要名师(我不是)指点,但我可以帮着你,怎么学得好,学得快,我是七代中医世家出身,在这

些方面有些经验.
以下几点建议:
把中药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牢记在心,如果嫌麻烦,内容多,可以直接背熟药性赋.然后学习医宗金鉴中的删补

名医方论,琢磨,玩味,思考,领悟,结合西医生理病理,熟悉治疗变化,掌握用药剂量,自己总结经验,因为病

人之间千差万别,同一种病好多分型,再难治的病,只要掌握了整体状态就有得治,想想心中有哪个方子可以

对上,也就是说争取第一次开药见效,开不成方用单味药,你不是已经学过中药了吗,举个例子,发热病人,张

锡纯不就是用石膏出了名吗,崩漏病人你给她单熬一味当归也会见效啊,何况你不只会一样药呢?方子不就

组成了吗.

我的中医故事之十胜利

本贴收到6
鲜花
我的中医故事之十胜利
应网友之邀,写这篇文章。
这些日子发生在四川汶川地震令我很关注。白天忙于处理病人,晚上再看看新闻,所以一直拖到今天才写。网友让我写一遍关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故事。我治疗的不多,仅积累了一点经验,说给大家,作为抛砖引玉,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5月12日护士节之际,四川省汶川发生了8级地震,整个四川一片狼藉,房倒屋塌,不少城镇夷为平地。全国震动,爱心高涨,纷纷捐款。极大地表现出我们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中国震不垮,国民高呼“中国加油”。
从整个救灾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多么的艰难繁杂,从抢救生命到恢复重建,这需要多么漫长的过程。震中汶川破坏过重,一切交通、通信中断,与外界失去联系,救援人员必须克服重重困难才能到达灾区。生命等待救助,情势万分危急,受灾群众经过两天两夜的等待才看到救援人员。拯救生命与恢复重建,不知道要付出多少代价。
其实拯救灾害和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着同样的道理,当这些患者摆在我们面前,何尝不像一个灾后的汶川,关节、肌腱、韧带、滑膜融为一体,结构紊乱,像灾后的废墟难以解救。而患者脊柱僵硬疼痛、困苦不堪,最后出现关节消失、骨化强直,上身出现多段、多角度的弯曲。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像救灾一样困难重重,这需要我们一定要具备足够的信心与勇气与之搏斗,才能打下这个胜仗。尤其是你,一个救死扶伤的勇士,绝不能倒在战场上。
14年前,我碰到第一例强直性脊柱炎,那时我还小,25岁,接触中医三年多一点。不过这个病人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当时病人大概40岁左右,男性(我治疗的这类病人都是男性,尽管有些女性有腰椎僵硬疼痛的症状,大多是劳损所致,治疗并不作难),是个在路边开小饭店的,河南省周口市人,中等偏胖,来的时候整个上半身就像定在钢板上一样,别说弯腰,转头这种动作,就连自己的鞋都难以看到,穿脱鞋都是摸着去做。
患者疼痛难忍,四肢浮肿,时有发热。现在这种状态,要按西医治疗,那肯定是激素加抗生素,病人虽能缓解,但脊柱必定强直。按我当时的治疗经验跟今天比可就差远了,那时我也不会用西药。大家一定要笑我了,要说我在卫校也读过一年西医,可是我确实没有用过西药,也不敢用啊,我跟着父亲抄方子时,有用西药的,也不过就是复方新诺明,螺旋霉素,后来才有了阿莫西林,哦,还有一个疥灵霜。父亲临床上就用这些西药,其它的我就没见他开过,一点用西药的经验没有,你说我敢用吗,用多少,怎么用,都是未知数啊。用西药对我来说可就成了《蜀道难》了,李白的,现在知道蜀道难了,你看我们的子弟兵救灾,用了两天两夜才进入汶川,四川的路不好走啊。
可对于中医中药来说,我却不陌生,不但会背很多方剂,而且还能记住200多种药物的剂量。这一点对我治这个病可是太有益了,简直就是“有大益”(大益普洱茶广告词)啊,我敢用啊,我这个大夫呢可“真是太有才了”(赵本山小品词)。
病人多方打听才找到我家的,对我家的医疗技术是坚信不疑(其实很多病人都是像他这样来求治的,对于我们家来说也是他治病的最后一站吧),恰恰有他这种相信程度才为他治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也是能给他治好疾病的关键因素,这与我这个的中医世家不无关系。否则,以我的年龄,以我所掌握的医术,他怎么会让我治这么长久,以至于最终取得这场战斗的胜利,这对我当时来说也该是一个创举了。
按西医诊断这是血清阴性关节病的一种,中医归于痹症。我只好摸索着用我们家的方剂来治疗。我们家治风湿病的几个方剂我都记得,像小续命汤、独活寄生汤、四物汤加味、四妙散、白虎加桂枝汤、阳和汤这些方剂书本上都有详细记录,而我们家偏偏用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关节病,另外还有我在别的书上看到的几个《金匮要略》中的方剂,其实那时我还不知道这几个方剂出自何处,至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我了解不多,家里没有这些书(我现在主要攻读《伤寒杂病论》,《医宗金鉴》有一句话叫“善治伤寒杂症易,能疗痈疽肿毒精”,的确不假)。看看这些方剂,白虎加桂枝汤(生石膏、知母、粳米、甘草、桂枝)的功用说明中有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桂枝芍药知母汤主治中有诸肢节疼痛,脚肿如脱(桂枝、芍药、甘草、麻黄、生姜、白术、知母、防风、附子),还有我们家的仙方活命饮系列,我仔细揣摩这些方剂都不是很对证,用起来药来确实很困难,又缺乏指点(父亲已经去世了),别的方子我用的不多,还是用我们家的吧(因为我们家是疡科世家,治疗关节病,主要以仙方活命饮为主,并且对证协定了处方,编上号,1号,2号,直到5号,什么病证用哪个方子,全凭记忆,我也是这样学的。我常常受到的教诲是:“你管他西医是什么病干吗,只要你辨证施治正确,就不怕它不见疗效”。我多少对于西医有点了解,有时也会提出一些反对的意见,所以常常挨批。比如,腰间盘突出症,我常常提出,“病都搞不清楚,这样用有依据吗”诸如此类的话,其实现在很明白自己是受了西医的影响,这万万是不可取的,按西医研究出来的中药药理治病,那才真叫盲人骑瞎马。对于西医是什么病知道不知道无关紧要,临床中一定要体现辩证施治,才会有真正的疗效。尽管西医把病搞得很清楚,什么细胞水平,分子水平,揭示出某某生理、病理规律,但对于用中药治病并不依靠这些规律)。这个病人突出表现了四大症,疼、硬,肿,热,全身关节肿硬,四肢关节像打了气。
当时我还是首选我们家的仙方活命饮,用药大致如下:
乳香6、没药6、穿山甲6、白芷10、皂刺6、金银花15、赤芍15、当归10、天花粉6、浙贝母6、防风10、甘草3、陈皮10、羌活10、桂枝10、牛膝10克,
5天后我问病人怎么样,他说没见什么缓解,我说你再吃5剂看看,病人还是反应不大,疼痛好像有一点好转,病人又说说不清,我又改成仙方活命饮加四妙散,用药如下:
乳香6、没药6、穿山甲6、白芷10、皂刺6、金银花15、赤芍15、当归10、天花粉6、浙贝母6、防风10、甘草3、陈皮10、苍术10、黄柏15、薏苡仁30、川牛膝15、茵陈30克,
10天后,这次比上一次那个方子好些,四肢倒是见轻点了,脊柱并未见任何好转,依旧僵硬疼痛,时有发热,这时我又想到用白虎桂枝汤合四妙散加减:
生石膏30、知母10、粳米30、甘草6、桂枝10、苍术10、黄柏15、薏苡仁30、川牛膝15、茵陈30克,用了20剂。
后来又用白虎桂枝汤乱加一气,大概加了以下几种药物:
生地,黄柏,羌活,独活,秦艽,防己,茵陈,地龙,白术。
病人总算热退了,但脊柱还是肿疼僵硬。
我鼓励病人继续吃,患者也是信心百倍,吃就吃呗,他体格壮实,又是实证,我胆子也大,后来又改用四物汤加减,用药如下:
当归15、川芎10、白芍15、生地15、羌活10、独活10、防风10、防己10、茵陈10、薏苡仁30、川牛膝15、银花15、连翘30、黄芩15、黄柏15、甘草6克。
后来又用四物汤加秦艽10、白术10、肉桂6、杜仲15、甘草6、地龙10、鸡血藤30等加减。
再后来又用小续命汤加减,用药如下:
麻黄6、杏仁10、桂枝10、白芍10、党参15、当归10、川芎10、防风10、防己10、黄芩15、附子10、生石膏15、知母10、甘草6克。
乱七八糟,寒热温凉全端上来了,喝吧!病人也是极其配合,象土匪喝血酒,抹抹嘴,干脆利索,那真叫爽啊!
我是一路摸打滚爬,病人是一路流离颠沛。
我们两个就像马拉松,断断续续治疗了一年多,病人也逐渐地康复了,后来仍有些不适,诸如弯腰,转头时有轻微疼痛感,最后病人也是实在不想吃中药了,就停止治疗了。。事隔四五年,他来看我,那时他真的好了,只是没有以前胖了,每到天气变凉,或吃凉东西,就会腹泻(这应该是“我的功劳”,寒凉药过多、过久造成的),他的小饭店不干了,改做其他生意了。
如果说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的话,那么我治的这个病人该是乱药成脊了。仔细想想,无论哪个药物,都发挥了疗效了。就像日本救援队,没有救出一个人,他们总做了一件事,扒开了废墟吧,那也是干了活了的,不要埋怨他们哦。
对于这个患者,我着实费了不少心血与时力,现在回忆起来,那时的用药怎一个乱字了得,不过也总结了实热证强直性脊柱炎的一些用药经验,尽管这条路的开端是那么的曲折与坎坷,它却为我以后的医学之路铺上了光彩。
勇敢自信地走下去,就一定会有辉煌的明天。
强直性脊柱炎,我打赢了第一仗,感谢我的病人,感谢我的锲而不舍,感谢中医。

未完待续……


图片为传。。。需要的可以联系我,或者留言索要

治疗简介

本贴收到5
鲜花
治疗简介
    这是个农村的年轻人,25岁,常年在外地打工。
先是隐隐约约腰疼,当时也没有在意,患者说他过去曾经骑摩托车摔倒过,以为是那次受伤造成的,未予检查治疗。后来腰痛逐渐加重,小腹也跟着痛起来,持续发热,体温总是39-40.5度,使用大量抗生素及药物退热后,仍未见分毫转机。
回到当地县医院,诊断为腹壁脓肿,切开引流后,还是高热不退,最后又检查得知腹腔内也有脓肿,又顺着刀口向深部切开,直至腹腔,放出大量脓液,下引流管,仍是抗生素,同时给与支持治疗,输液、输血、维生素、能量、蛋白,体温总算降一点,发热还是时断时续,病人身体状况急剧下降,病人只得转入省级医院,辗转于省人民医院、省胸科医院,医学院一附院,三个医院诊断各不相同,有说是胸椎结核,有说是胸椎骨髓炎,还有说是胸腹壁结核,几种方案都进行了治疗,因为均未见疗效,又各自推翻了各自的诊断,抗生素、抗生素、还是抗生素,几个专家、教授都是异口同声,“你这是个慢性病,先这样治疗吧”。可是病人的经济情况跟不上了,患者年底还要结婚,这可怎么办啊,商量了一下,反正都是打消炎针、吃消炎药,不如回家治疗吧。
   回家后又来到我们市第一人民医院,某医生在他胸骨处挖掉一块肉(我?!…,这叫什么事,这是人,不是猪羊!,你当是卖肉啊,说挖就挖!)拿去做病检了,我问病人,“它为什么要挖掉这块肉”,病人说,“当时这个地方起了个疮,它切了一块作病检,看是不是结核”,“省里不是给你诊断过了么,它还要证明自己的水平比省里的教授高明吗”!真是一言难尽啊……。
   多家医院治疗无效,后来打听到我这儿,想寻求一线希望,患者年底还要结婚呢。
   07年6月18日,患者由家人搀扶着走过来,挺着腰,一小步一小步地,又轻又缓,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歪倒的样子,面色黄白、身体消瘦。时有发热,出汗多。胸骨处有一溃疡,较深,周围组织脆弱,易出血。腹壁刀口长约7cm,刀口周围水肿,肉芽外翻,腹腔内容物从刀口处突出在外,可牵拉出10余厘米,主要是大网膜及其周围组织,可见到类似结核坏死样组织,这也是众多医生诊断结核的依据,从刀口初探入,腹腔内周围无肿块,全部是空腔,对侧髋关节不能屈伸,(上面的ct片子是从省里带来的,大家可以看一下,至于病人图片,是在我治疗后于07年8月3日拍的,病人胸骨溃疡已经愈合,腹部刀口也逐渐收缩)。
患者一路劳顿,来到我这儿,反而发起高烧来,鉴于病人当时的病情,急需活血解毒退热,我给出了处方:乳香6、没药6、白芷10、皂刺6、金银花30、连翘30、赤芍15、当归15、花粉10、浙贝母12,防风10、陈皮10、蒲公英30、柴胡15、栀子15、甘草6克,1剂,第二日,6月19日,病人仍是高热不退,汗出,口干。情势危急,急用滋阴降火之法,处方:生石膏60、竹叶30、生地30、地骨皮30、栀子15、麦冬15、柴胡15、连翘30、甘草3克,2剂。
6月21日,病人热势减退,改用前方去柴胡:乳香6、没药6、白芷10、皂刺6、金银花30、连翘30、赤芍15、当归15、花粉10、浙贝母12,防风10、陈皮10、蒲公英30、栀子15、甘草6克,2剂。
6月23日,病人已不发热,仍有汗出,不思饮食,轻度腹胀,托里消毒散加减,处方:黄芪30、白术10、当归30、白芷10、桔梗10、云苓10、砂仁6、肉桂6、陈皮10、木香10、金银花30、连翘30、蒲公英30、炙甘草6克,2剂。
6月25日,患者腹部刀口渗液较多,体虚乏力,腹泻。处方:金银花15、皂刺3、白芷10、桔梗10、当归15、川芎10、黄芪30、白术10、党参15、云苓10、肉桂6、连翘30,炒薏苡仁30,大枣3枚,3剂。
6月28日,患者病情稳定,体虚乏力,四肢酸疼,时有汗出,十全大补汤加减:人参15、白术10、云苓10、当归15、川芎10、炒白芍10、熟地15、黄芪30、淮小麦30、肉桂6、防风10、羌活10、川牛膝15、川断15、炙甘草6、大枣6枚,3剂。
7月1日患者主诉夜间低热,腰痛难忍,汗水淋漓,处青蒿鳖甲汤加减:青蒿10、鳖甲15、龟板15、知母10、秦艽10、黄芩10、地骨皮15、煅龙骨15、煅牡蛎15、川断15川牛膝15、杜仲15、炙甘草6克,5剂。
7月6日,患者夜间已不低热,唯肢体酸软无力,改用六味地黄汤以资生骨,加减如下:炒山药30、山萸肉10、牡丹皮6、云苓10、泽泻10、熟地30、黄芪30、当归15、皂刺6、川芎10、浙贝母6、浮小麦30、沙参15、麦冬10、炙甘草6克,5剂。
7月11日仍以六味地黄汤加减:炒山药30、山萸肉10、牡丹皮6、云苓10、泽泻10、熟地30、黄芪30、当归15、赤白芍各15、黄柏15、知母10、玄参15、麦冬10、炙甘草6克,5剂。
7月16日,健脾益气补血活血,拟方:炒山药30、炒白芍30、白术10、党参30、云苓10、熟地30、当归15、川芎10、炒薏苡仁30、砂仁6、肉桂6、木香10、连翘30、大枣12枚、炙甘草6
7月21日守上方稍事加减:炒山药30、炒白芍30、白术10、党参30、云苓10、熟地30、当归15、川芎10、肉桂6、白芷10、桔梗10连翘30、大枣12枚、炙甘草6克(加白芷、桔梗)以排泄腹腔渗液,5剂。
7月26日,六味地黄汤加减:炒山药30、山萸肉10、云苓10、熟地30、黄芪30、当归15、川断15、川牛膝15、白芷10、桔梗10、炙甘草6克,6剂。
上面的图片就是我在8月3日拍的,胸骨部溃疡已经结痂愈合,腹壁处道口也即将愈合。

后以六味地黄汤调理至年底,终告痊愈。

治疗虽然节节胜利,可惜错过了的婚期,定了媒的女朋友最终跟他拜拜了。

回复 #137 yongantang 的帖子

骨髓炎有很多种,发病部位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
血源性骨髓炎,硬化性骨髓炎,外伤性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脊柱与关节结核,都是相当麻烦的。
血源性骨髓炎最好治,发病率比过去低多了,治疗原则以清热解毒,消肿排脓为主。
硬化性骨髓炎多发生于中年人,治疗颇为麻烦,治疗原则以解毒活血,软坚散结为主。
外伤性骨髓炎,变化多端,造成的原因很多,手术、异物、死骨、年龄、部位、体质无一不影响治疗。
总的原则,第一是排、第二是通、第三是长。
具体运用我以后会讲到


诊断之谜

本贴收到1
鲜花
我喜欢看百家讲坛,医生都是文人的缘故吧。
他们都把题目命名为什么什么之谜,我也给大家揭示一下这个病人诊断用药之谜。
首先,病人到底得的什么病?
从县医院到市医院,最后再到省级权威医院,都没给出明确的诊断。
胸椎骨髓炎吧,不像;结核吧,没有明确诊断,抗结核治疗无效。
还有那个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某医生,无缘无故在病人胸骨前挖掉一块肉,我把他称作“它”,我们的版块反对别字,我是“别”他一回,大家也许没注意到这个“它”,我十分反感才这么写的。
如果把这个病人定为胸椎骨髓炎,也没错,只是不太明确。
正确的应该是……胸椎硬化性骨髓炎。
为什么省级权威医院没有给出诊断呢,因为这种硬化性骨髓炎大多发于胫腓骨,而胸椎占的极少极少,胫腓骨是长骨,发生硬化性骨髓炎时很容易诊断,x线就能明确诊断,但在胸椎就不同了,它是不规则骨,不会像胫腓骨那样一旦发生炎症,上下蔓延,只能成团块状,也就是上面那个ct图像显示的那样,而多数医生都考虑结核,是因为病人持续发热,盗汗不止,实质上这是因为病人长期感染,体质溃乏所致。这种骨髓炎起病隐匿,胸椎长期慢性感染,渗出物向下流动,直至腹腔、腹壁,最后出现急性感染征象,后来才出现在各医院治疗的一幕一幕。

病因主要是过度劳损,或曾经有过损伤史,这个患者就有过骑摩托车摔伤的病史。

最近两年内,我还治疗过几例胫腓骨硬化性骨髓炎的患者。
现在还有两例外伤性骨髓炎正在治疗中,我将一一给大家奉上。

前面那个强直性脊柱炎病例故事,是我十多年前治疗的,用药杂乱无章,并不可取,对我在文中提到的几个方剂大家可以揣摩揣摩,以后我还会讲到。

中医药治疗骨关节病,如果你领悟透了,那是药药中病,出神入化。

下一讲,我讲这个病人的中药应用之谜。


用药之谜

本贴收到6
鲜花
去年的高考,我市有两个同学成绩特别突出,他们分别考上了清华和北大。两个人的数学都考了高分,我在报纸上看到他们两个讲解数学高分之谜。其中一个采用攻专战术,单挑难题来做,常常一道题作上一天,甚至几天,不作出答案决不罢休,最终解出正确答案;另一个采用车轮战术,不放过每一道题,大的、小的统统都作,像蜜蜂采蜜不放过每一个花朵,最终满载而归;两个人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不同的磨炼方式,获得了同等的辉煌。
其实在我们治病时又何尝不是这样,没有十年寒窗那样的苦楚,又如何决胜于千里之外呢。勤能补拙,熟能生巧,巧则制变。不同的磨炼,成就不同的境界。没有昨日辛酸的泪水,哪里今天的甜蜜。
这两个学生,说白了就是一个“炼”字!
西医是一门技术,中医更像是一门艺术。西医讲的是理,中医讲的是道。理容于道中,并为之明。尽管中西医之间有众多的隔阂,我始终相信西方医学的未来之路将在中医的框架中填充,人们会越来越看到中医的强大。前些日子,我们的陈竺部长就说过中医将给世界医学带来深远的影响。可是我们中有些搞中医人,以一种半信半疑的态度,人云亦云式的作风,听风就是雨,缺乏真枪实练。盲目地站在中医大门外,始终不进去探个究竟,总相信西方是科学的,连说起话来也是“随着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怎么怎么”之类的语句,似乎一说起自己来,总不如人家先进啊,文明啊,这样怎么把中医搞好呢?
中国与西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地域。我接受了中国的文化传统,我认为她是最好的,比之西方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国人也是聪明的。我有一种预见,中国的文化必将被世界人民所接纳,中国的医学必将走向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我们现在就是练中医功夫的时候,别看美国人现在搞不明白,总有一天他会向中国文化俯首称臣的。
我感觉我们已经强盛起来,不管你身处在什么位置,为了我们的国家,把中医挺起来。其实我不比大家更幸运,到现在还是一个普通的民间中医,头上没有光环,身上没有资质。正是祖辈的荣誉让我第一个冲锋在前。当我们为汶川地震喊着“中国加油”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喊一声“中医加油”!我们的医学不比别人的差,只要你有坚韧不拔的勇气,在中医的道路上“炼”下去,一定有更大的成绩。
看我十多年前治疗的那个湿热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是怎么一步一步“炼”出来的,以至于现在用药有点出奇制胜了(自夸了,其实跟我祖父比起来,那是九牛也不得一毛啊!我行医唯一的遗憾就是没跟我爷学上几天,我爷可是在解放初期被推荐到北京为中央领导诊治过疾病的。而今中医的衰退跟政府也有很大关系,搞了个执业医师法,把中医人束缚住了,这是多么的悲哀!以当今人们的浮躁心理,那种急不可耐人生态度也是颠覆传统文化的一个原因)。

说了些题外的话,我们该来揭示这个病人的用药之谜了。
患者来到我这儿发着烧,这种发热与伤寒、温病不同,是由身体局部的损害造成的。毒之剧,热之甚,病之久,导致标本难辨,无从下手。
我们怎么来诊治这个患者呢?
第一步,首先要给这个病下诊断,无论它表现得多么严重,胸椎也好、胸骨也好、腹部也好,尽管病变部位较多,每一处都有不同的特征,但都是感染着的,定为疮疡自是无疑,名正则言顺,用药即有理。
外科攻毒之方,首选三个:仙方活命饮、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我家的黄连解毒汤与方剂书中的组成不一样,用于疮疡时的组成是:黄连10黄芩15黄柏15栀子10连翘15牛蒡子10甘草3克;五味消毒饮与书中一样,现在组成:金银花30野菊花30紫花地丁30天葵子15蒲公英30,天葵子用得较少,多用栀子15代替)。
患者为血结瘀滞蕴毒为患,终发疮疡,以致流毒全身,热势不退。而仙方活命饮最为中病,故用:乳香6、没药6、白芷10、皂刺6、金银花30、连翘30、赤芍15、当归15、花粉10、浙贝母12,防风10、陈皮10、蒲公英30、柴胡15、栀子15、甘草6克。搞外科的自然比较熟悉仙方活命饮,前人曾说它为疡科开手攻毒之第一方也,实不为过,明朝医家薛己在治疗外科肿疡中所论之为千古不易之治也,也充分说明它的活血攻毒应用之广,就连中医元老邓铁涛在抗击非典中也用到了这个千古外科名方(病人在西药治疗无效的的情况下,只能靠激素和吸氧维持生命,病人的爱人是邓老的学生,他求邓老为之诊治,邓老让患者停用一切西药,用仙方活命饮加减,最终治愈这个非典病人。这确实是个重要的外科方剂,我至今仍应用广泛,骨髓炎、关节炎、疮疡、阑尾炎、乳痈、静脉炎、脉管炎等多种疾病,用好仙方活命饮你就是半个中医外科医生了),考虑病人热毒炽盛,我又在仙方活命饮加入蒲公英30、连翘30、栀子15、柴胡15克。
患者发热仍是关键,从中加入2剂清热滋阴降火之药,热势不退必致病人体质损害,故用:生石膏60、竹叶30、生地30、地骨皮30、栀子15、麦冬15、柴胡15、连翘30、甘草3克。
热势退后,仍用仙方活命饮攻毒化滞,攻之后不忘补,施以托消之剂,并加理气化湿健脾之药:黄芪30、白术10、当归30、白芷10、桔梗10、云苓10、砂仁6、肉桂6、陈皮10、木香10、金银花30、连翘30、蒲公英30、炙甘草6克,2剂。
渗液较多,莫忘白芷、桔梗、炒薏苡仁,同时调用十全大补汤加减,汗多黄芪加大量,并入防风、淮小麦、大枣以助其力。
虚热地骨皮、秦艽、知母。
急性期过后俱用六味地黄汤调理。
六味地黄汤是宋朝小儿名家,根据张仲景的方剂演化而来的。原用于小儿生长发育迟缓,骨骼萎软,言语迟,面色光白,囟门不闭。
从前人的用药经验中,我们可以得知六味地黄汤能促进骨骼生长发育,调节人的体质偏差。在治疗骨科疾患时,正确选用可以立竿见影,但是必须排除内有热毒之后方可施治(即骨关节感染的后期、炎症消退、骨骼生长迟缓)。
其具体加减如下,颈椎加桂枝、丹参、姜黄、羌活,胸椎加川芎、党参、白芷,腰椎加红花、白术、鹿角、杜仲,下肢加乳香、没药、防己、川牛膝,黄芪、党参、当归、炒白芍、大枣均可随证加减。
我个人的一点经验之谈,其实病人千变万化,加之现在都是些外伤所致,规律甚少,像这个病人毕竟原发于胸椎,虽在腹部开了刀,并没给骨骼动手脚,反而好治些。胸骨被挖了一块,有些可惜。

下一讲我给大家讲血瘀型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纪实连载】“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整理医案
中医经典方剂23(对症抓药)
中药方剂之活血解毒药方
临床的确有效的中医方剂中医经验方
托里消毒散、转载
皮科用方(省中医皮肤科协定处方)[转帖] - 中医皮肤版 - 复兴中医网 中国优秀中医药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