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东西,害了多少年轻人!
01
 
为什么钱总是不够花,是现在年轻人最大的人生困惑。
 
之所以会有这种困惑,是因为当代年轻人已完全被消费主义给淹没了。
 
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人的欲望被无限放大。
 
消费主义强调生活的核心是消费,花钱是最快乐的事,生活的目标就是追逐消费的快感。
 
典型的消费主义特征:就是将消费与爱情、家庭、地位和品位等标签捆绑在一起,你买什么,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消费品给人贴上了标签,进行了分级;仿佛你一咬牙买个高端消费品自己的地位就上去了。

这时候你的虚荣感被极大地满足,然后消费劲头会越来越足,甚至不惜超前消费。
 
人的欲望是永远无法被满足的,即使是瞬间满足之后又会变成更深的欲望。
 
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看着铺天盖地的广告,再看着身边人“精致”的生活方式。
 
“没有任何人会因为买买买而变穷,只会因为省省省而变丑,聪明人就要舍得为自己花钱。
 
“精致的猪猪女孩怎么能没有一整套口红色号?
 
“你知道AJ对一个男生来说有多重要吗?你和AJ,就像孩子和玩具。
 
正所谓:商人的嘴,骗钱的鬼。
 
这些典型的消费主义话术,句句直击内心,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让你消费
 
面对这些消费陷阱的诱惑,年轻人没几个能招架的住。
 
 
02
 
年轻人没钱怎么办?

一个字:
 
为了满足消费欲望,他们会千方百计寻找借钱的渠道。
 
哪里有利益,哪里就有资本的影子。
 
发达的互联网技术和广泛的手机普及,让“花呗”、“白条”等借贷、分期产品飞入千家万户,使“借钱”这种原本麻烦、可怕的行为,变得轻松又简单。
 
资本适时地出现在他们的面前,用美好的消费广告文案,美化信用消费,鼓励年轻人享受超前消费的乐趣,并用花呗、借呗、借条等推着他们赶紧付钱。
 
2015年4月,百度旗下消费金融产品有钱花上线,
2015年5月,苏宁任性付、小米金融APP、腾讯微粒贷上线,360金融成立。

短短两个月时间,5家互联网巨头入场。
 
而之前的5年,只有阿里、京东两家公司在探索这一领域。
 
阿里花呗和京东白条是类信用卡的消费金融产品,是有消费场景的。
 
但当时没有电商场景的百度、腾讯、小米、360等公司进场后,打破了这种还算健康的生态,他们直接给个人放贷,将现金打到借款人的账户上。
 
至于如何花,平台不会知道也不做限制,他们只关心能收回来的本金和高额的利润。
 
那些大型的互联网公司还算有点底线,但是到了网贷公司那里,他们不仅吃人,而且还不吐骨头。
 
他们有恃无恐,不怕没人借。
 
因为国内还有很大一部分人信用等级不足无法在正规渠道借款,网贷是他们唯一的资金渠道。
 
二小姐这里贴一张网贷的借款利率,大家可以看下有多恐怖:
 
(图片来自微博:林六月)
 
事实也确实没让他们失望,因为真的很赚钱。
 
独立赴美上市的360金融,2018年放贷规模接近千亿,净收入为45亿,净利润高达18亿元。
 
这样的数据,实属惊人。

要知道此时距360金融正式成立仅有3年时间,而从京东公布的财报来看,2011年至2018年连续8年都是亏损的。
 
还有网贷头部平台拍拍贷,2018年全年营收达43亿,净利润更是高达25亿元。

这个赚钱水平即使是放到A股里,那也是前5%的水平。
 
这里有一个互联网奇观大赏:拍拍贷一边在向年轻人放着高利贷,一边又在践行着他们的公益事业。
现在看起来真是讽刺……
看到这些第一波入场的互联网公司赚的盆满钵满,更多的互联网公司按耐不住赚钱的欲望,纷纷涌了进来。
 
网易、携程、搜狐、美团、新浪、滴滴、今日头条无一例外都上线了借款产品。
 
这些产品出现在各家APP的显著位置,出现在今日头条、抖音、快手、百度的信息流广告里。

出现在小米、OPPO、华为、VIVO手机的预装软件里,出现在应用宝、360手机助手等应用商店里。

他们甚至文案都差不多,“放款快、利息低、无抵押,最高可借20万。
 
至此,有头有脸的互联网公司,都开始放贷了。
 
90后突然就变成了史上对金钱最有支配能力的,同时也是负债最多的一代年轻人。
 
此前,汇丰银行公布的一项报告也证实了这点说法:90后的年轻人,人均负债比高达1850%,每个90后年轻人平均负债12万元。
 
买苹果手机不用再卖肾,白条24个月分期就可以搞定;

月入5000也敢去买3000块钱的鞋,点几下手机屏幕就能借钱;

旅游分期、租房分期、教育分期、医美分期,甚至连叫个20块钱的外卖都能分期。
 
问题出现了。
 
借来的钱终究是要还的,那么还不上了怎么办?可能最后只有走投无路。
 
财经作家叶檀则在文章里直言:别鼓励年轻人高杠杆高消费,会害死一代人的。
 
结果一语成谶。
 
近几年,大学生因陷入网络借贷而自杀的案例不时发生。
 
2016年3月,河南学生郑德幸在校园贷上借款近60万不堪催收跳楼自杀;
2017年4月,厦门一大二女生被发裸照催债,在泉州一家宾馆里烧炭自杀;
2017年9月,21岁的陕西大二学生朱毓迪贷款20万无力偿还跳江自杀。
 
2019年5月28日,广东珠海某小区内发现,28岁女律师助理陈某在家烧炭自杀,并留下14张信用卡欠款87.8万元。

家属打印信用卡对账单后发现,酒水消费、酒店住宿以及某些信用贷款产品,成为主要的欠款名目。
 
一张信用卡账单显示,今年3月26日,陈某在清远清城区某海鲜大酒楼消费1621元,同一天在清城区某休闲酒店消费1489元。
 
而这位律师助理的月薪,只有区区3000多元。
 
 
03
 
中国很多互联网公司都在讲【科技向善】,二小姐一直认为【科技向善】最重要的是落到实处,而不是只停留在口号层面,更不是披着金融科技、普惠金融的外衣作恶。
 
企业都是逐利的,互联网企业也不例外,当巨额的利润诱惑摆在面前,社会责任很容易就会被视而不见。
 
擅长讲故事的互联网公司,用着一个个伪善的理由从年轻人的身上攫取利益。
 
这样的事你能批判他们是在作恶吗?对于他们来说可能就是简单的商业行为。
 
将闲置的资金借给别人,在别人获得帮助的同时,也减少了资金闲置导致的浪费,这件事本身是没错的。
 
但是如果企业通过各种广告暗示,让年轻人提前消费,增加个人负债,这样就挺不好的。
 
那些曾经叫嚷着要改变世界的大佬们,也和他们曾经要改变的旧世界站在了一起,屠龙少年也终成恶龙。
 
 
04
 
生活是残酷的,同时生活还得继续。
 
人活着就得消费,没人能够自给自足。我们需要的不是反对消费,我们需要的是反思。
 
我们要清楚消费究竟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满足实际需求,还是只是为了满足虚无的快感。
 
除了消费,还有什么能够给我们带来可持续的切实的满足与快乐。
 
人们都渴望更好的生活,但是财富积累和改变命运是个很漫长的过程。
 
而不是超前消费,自我透支,早早地让债务吞噬自己。
 
二姐也顺手看了下后台读者的年龄分布,没想到2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到了6.47%,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竟然还有0.24%。
 
 
他们这里面大多数可能对于债务压力还没有一个清楚的认知,稍不注意就有可能被一些消费陷阱给套住。
 
本着能提醒一个是一个的原则,二小姐再强调一次:千万不要碰网贷!
 
哪怕只是听进去一个,对二小姐来说这篇文章也就有意义了。
最后做个预告:下篇就是指数基金定投策略了,大家想看的话点个在看,让二小姐看看你们有多少人想看。

点个在看,让二小姐知道你“在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9,那些活在网贷里的人活成了想要的样子吗?
无奋斗不“白条”京东金融将年轻人的信用变现
万达强势进入互联网金融,花呗、白条、快易花你更喜欢用哪个消费
打劫!刘强东正式向信用卡宣战!
花呗“套路”浮出水面?很多年轻人主动关闭花呗,该好好反思了
85后成打”白条”消费主流群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