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水画赏析:如何理解山水画中的高远、深远及平远

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的三远观点,让我们明白了,中国山水画中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也就是说,在山水画中,采用“高远”透视时,让你体会山峰的雄健,感到山势逼人,如身临其境;运用“深远”透视时,会让你感到山重水复,深邃莫测;而通过“平远”的透视方法,可以让你的视野更加开阔,心旷神怡。

在很多的中国画中,往往是采用多焦点透视法来描绘事物的,这是中国画的魅力所在,也是中国画区别于西洋画的主要特征之一。多焦点透视法的表现方法比较灵活,在同样一幅山水画中,画家为了让画面更加的丰富,往往会打破焦点透视观察景物的局限,综合仰视、俯视和平视等散点透视的优势来描绘画中的景物。

下面就以我的这幅山水画为例:

《白云深处有人家》中国画,吴志贤/画

为了突出后山的雄健,我采用了仰视,这样会让观众感受到后面的山势特别的高大,在风水学上表示有强大的靠山;而前景部分,我用的是俯视,这样可以让整个前景立现眼前,有一种一觅众山小的感觉,可以让观众很快就能找到画面的画眼——依山而建的茅屋等等。而中间部分的那面江水,我却改用了平视,这样的处理,可以让湖面更加的开阔,流水源远流长。

当然,有些时候,我为了突出画面中的某一部分,也喜欢侧重于使用一种视角。

我画的下面这幅山水画,主要用的却是仰视,目的就是为了突出主体的雄厚。

《写生稿》中国画,吴志贤/画

而我画下面这幅画时,采用的是平视,因为当时我就觉得中间那堵像骆驼似的山有意思,只想画好中间那堵山而已。

《山水稿》吴志贤/画

我画这些山水画时,主要用了俯视,也就是为了表达一览众山小的意境。

《山水稿》吴志贤/画

《山水稿》吴志贤/画

总而言之,我们欣赏一幅山水作品的时候,完全可以通过画面的视角处理来看出画家所需要强调的主体,以及画家的表达意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泼墨山水视频
山水画教程之八山水画的透视
山水画基础知识|山水画的透视与构图
浅谈中国山水画的透视法则
如何画好山水画构图?这些玄机不可不看!
《林泉高致·山水训》(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