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今日话题: 40名家长联名劝退“熊孩子” 错的究竟是谁?

新闻:南京一小学40多位家长联名劝退班上“熊孩子”

  近日,一则南京某小学三年级某班40多位家长联名劝退班上“熊孩子”的新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讨论。家长们称“熊孩子”经常搞恶作剧,让班内多名孩子受伤,且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希望学校能劝退这名男孩,或者调换班级。

  为人父母者或许大多对这些家长的遭遇感同身受,但学校却予以了明确拒绝。学校称根据义务教育法,无权力劝退任何一名学生,调换班级的可能性也不大。

  据此前报道,这个“熊孩子”从二年级开始就经常有一些顽劣的行为,家长们到了三年级下学期,忍无可忍才提出了联名请求。

  “熊孩子”的父亲表示,家里有三个孩子,自己和妻子工作忙,陪伴孩子的时间少,因为孩子的顽皮也带其去各大医院就诊,但都没有发现问题。

  在家长联名事件后,这位父亲表示,未来一个月什么都不做,天天在家陪孩子。同时,学校也表示将由校长、书记、年级组长对孩子进行一对一的陪读,以避免“熊孩子”再次闯祸。

  40多位家长联名,如此大的阵仗,诉求却是开除一个孩子,算得上是“简单粗暴”。究竟是40多位家长不够包容,还是“熊孩子”屡教不改,亦或是本就缺少了适当的教育呢?

  观点:近七成受访者反对劝退 多数网友指责“熊孩子”父母

  遭到劝退的“熊孩子”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记者浏览了多家媒体发起的投票,并通过微信、微博、论坛、QQ等渠道采访了百余名网友和市民,发现尽管大多数网友都表示理解家长们的心情,但支持劝退的仅有三成多点,近七成的网友认为不应该劝退。

  赞成劝退的一方认为“熊孩子”屡教不改应采取措施,牺牲多数人利益不值得,谁都不希望班上有这种“熊孩子”;而不赞成劝退的网友则表示,劝退等于放弃了“熊孩子”,应该多些宽容,从教育上想办法,还有不少网友和受访者为学校的拒绝点赞。

  “熊孩子”的存在,又是因为哪一方没有尽到责任呢?采访中近半数网友和市民纷纷表示学校和家长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有超过三成的受访者认为主要责任在“熊孩子”的父母,同时也有少数网友提出,“熊孩子”的问题其实是一个社会问题。

  校方问题——学校和老师没有尽职尽责

  “三字经里就有‘教不严、师之惰’的说法,学校和老师应当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网友“@QZ”说,儿子读二年级时班上就有个类似的“熊孩子”,当时也是十多个家长联合起来去找了校长,最后的结果是儿子班上换了一个很严厉的班主任,“熊孩子”一下子就收敛了。

  该网友认为,学校虽然没有放弃“熊孩子”,但是如果不加以严管,以后难免情况会越来越糟,“在教育方面,学校才是专业的,校方不仅要负起教‘熊孩子’的责任,同时也有必要和‘熊家长’沟通一下怎样带孩子”。

  家长问题——“熊孩子”父母对孩子教育缺失

  褚女士曾在重庆铜梁的一所学校任过教,今年她的儿子也刚好读三年级。她认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顽皮可能是想引起关注,因而有一些异常举动,这也说明家长对孩子关爱不够。

  在她看来,从二年级开始调皮也不过就两年时间,在这之前并不是学校教的,家庭教育没打好基础,所以病根还是在父母身上。

  结合从教经历,褚女士指出,管孩子并没有那么简单,在现在的种种相关要求下,孩子在学校打不得、骂不得、批评重了都不行,有些家长甚至还会找老师理论,这种情况下,单纯依靠学校教育效果是很有限的,因此家庭教育一定得负起责任。

  社会问题——特殊儿童教育方面相对薄弱

  除了学校和家庭的因素,也有网友提出了另一个层面的问题,即“熊孩子”和大多数普通孩子不同,可能患有多动症,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而目前国内针对此类问题的教育却相对薄弱,没有详细分类,没有专业的指导机构,有些特殊的儿童得不到及时的正确教育。

  网友“@沐沐”就指出,目前相关的社会保障不够给力,应该设立专业的鉴定机构,为存在问题的孩子出具专业的鉴定证明,然后推荐其到相适应的特殊教育学校,或者也可以在普通小学增设专业师资和专业设施来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和保护。

  重庆:“熊孩子”的问题同样存在 家校合作是关键

  但女士在重庆一所接收流动人口子女小学从事德育工作,她说,上学期有个学生得了严重的自闭症,上课的时候会突然叫起来,全校开展集体活动时会去抢校长的话筒,最后家长积极地带孩子去进行了治疗,这学期家长还陪着孩子一起读书。

  但女士认为,家长应该配合老师,一起开展家校联合的教育,并多和老师沟通,了解孩子表现。对于有特殊问题的孩子,学校也可以通过开展一些班级互帮互助的活动,帮孩子慢慢进步。

  “‘熊孩子’的问题在很多学校都会出现,家校共同配合,找出问题根源才能有效解决。”对于“熊孩子”,在重庆两江新区一公租房配套小学工作的张女士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她说,家长应该教孩子如何用一颗包容的心,去关爱、欣赏身边的人,作为老师,不仅要搭好沟通的桥梁,也要加强管理,通过一些主题活动加强家长与孩子、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凝聚力。“顽皮的孩子每个学校都有,不论哪一方都需要换位思考。”

  律师:学生未违法学校确实无权开除 但应批评教育

  对于家长们的劝退诉求,学校表示无权操作,具体是什么原因呢?对此,记者采访了上海锦天城(重庆)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李炎,她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李炎说,如该学生行为并未构成违法行为,则学校无权开除或劝退,但学校、老师及家长应尽到教育的义务,不能听之任之,应尽最大的努力教育该学生。此外,如该学生行为已造成他人损害,则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由其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

  专家:家长联名给学校施压不妥 应引导孩子帮助他人

  “家长聚集在一起联名给学校施压,这样的做法是不妥的。”重庆市教科院副院长王纬虹对联名劝退“熊孩子”一事首先予以了否定,他说,一个群体里不可能都是优秀的,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有些孩子因为种种原因存在一些缺点,不能说把这样的人清除掉,联名请愿的行为其实是对孩子的过度保护。

  王纬虹说,在这一问题上,学校懂法虽然值得肯定,但同时也有一定的责任,孩子从二年级开始就出现了问题,到了三年级问题依然存在,且越来越严重,说明学校方面在初期发现问题时没有有效地解决问题,这就是校方的责任所在。

  对于“熊孩子”的父母,王纬虹认为,家长们不能只是关注孩子的吃喝和身体健康,还要关注孩子的思想和行为。“前段时间重庆出台了家庭教育促进条例,体现出了重庆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关注,同时重庆也有很多学校在家校合作方面做的不错,这就能够减少和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

  “家长遇到这类情况,不妨引导孩子为有问题的孩子适当提供帮助,这也是培养孩子好品行的机会。”对于40多位家长和有类似心结的父母,王纬虹建议,公共学校、义务教育不是排除异己的地方,家长应多和学校沟通,多提积极建议,必要时还可以伸出援助之手。“我们不能把有问题的孩子孤立起来,给特殊的孩子更多的温暖,这才是我们这个社会应该提倡的。”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熊孩子,只要家长教育不熊,就有改变的希望
与家长书---转载2
孩子的问题,都是家长的错吗?对,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家长
一边给孩子减负,一边要求孩子什么都会 ,合适吗?
杏坛杂谭:终将赔不起
别逼老师放弃你的孩子!这3点家长一定要注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