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践的反思
中国教育先锋网  2006-09-13  张鹏
深圳南山实验学校
教育信息化应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扬弃的过程。正如深圳南山实验学校张鹏所说的那样,对信息技术的高期待引发的课件开发热情经过理性的阶段使它的应用被普遍接受。基于打造经典案例的模式探索伴随行动研究的强势逐渐返璞归真。人们对教育信息化本质规律的理性探索一直没有停歇。在探索和实践中,人们逐渐形成了一个共识,信息技术要为师生发展服务。上海市实验小学将校本课程构筑在信息技术平台上,目的也在于此。
教育信息化应用有多种渠道、方法和层面。在丰富多彩的应用中,我们要始终把握好应用的原则。
对信息技术的高期待引发的课件开发热情经过理性的阶段使它的应用被普遍接受。基于打造经典案例的模式探索伴随行动研究的强势逐渐返璞归真。新课程开始的在整体框架下定位信息技术作用的反思方兴未艾——对学校教育信息化本质规律的理性探索,始终是中小学教育的热点话题。
解套——让学生充分使用计算机学习
在不久前召开的一个全国性教育技术研讨会上,不少中小学发言者的语境仍停留在技术层面:津津乐道于资金投入的多少,如数家珍述说着条件的一流:多少台笔记本电脑无线上网,多少个GB的资源储备……
然而,这种情况在我们和国外学校的交流中却鲜有所闻。日前,我们在美国康涅狄格州考察时,几所学校校长在谈及信息技术教育时,都用“让学生能够应用技术搜索和处理信息”来表述。
这个州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一般是集中一段时间学习PowerPoint、Excel及个人主页等软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用计算机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即把技术的学习定位在工具层面。观察他们的学校,网络连接到学生学习的各个教室。在技术课专用教室里,成排的计算机和各种机械设备和工具同处一室,学生用电脑进行模型设计后现场就可以加工制作。
学科教室、图书馆里随处可见学生上网学习。笔者看到的一节11年级的历史课,学生用三周时间收集、整理资料做成电子演示稿,在课堂和同伴一起回顾美国的历史,幻灯片制作技术并不特别考究,但活泼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图文资料吸引着大家,学生已经习惯于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问题。
别人的做法我们无法也没有必要照搬,但是仅仅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过程中知识呈现的工具,很少考虑学生可以用计算机做什么,则只是发挥了它的部分功能。我们应把信息技术教育的重心放在学生而不是技术本身,定位在学生能力的充分发展和提升上,而不是技术知识的累积和训练上,与其让相当部分的学生因为没有更多富裕时间而面对夹生的技术不得要领,不如从应用出发,让他们充分运用适用技术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从信息技术教育的本质上看,应该是比较现实的。
出路——儿童发展与课程目标对接
开展多年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提前读写实验,不论是校本的研究还是专家的课题都取得相似的成效,使中国儿童和欧美国家的儿童一样可以在八岁时能够阅读,甚至“能读会写”(见《中国教育报》2006年1月16日报道)。
实验之所以取得突破,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是关键要素:网络环境提供了各种方式的阅读资源,识读写方式的整合提高了教学的绩效,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方法,促进了儿童认知和情绪的协调发展。比如,传统拼音教学是小学生初始学习的难关,一般需要两个月时间。实验教师创造了把拼音字母的识记与键盘操作、音节拼读和汉字输入结合的教学方法,使这个过程成为儿童由识字、组词到写短话、写文章的延伸过程,既符合儿童情绪和认知发展的特点,又加大了儿童与词句语汇“撞击”的机会,直接导致了儿童在网上自发大量地发表习作,而且,拼音的难题也只要一周时间就可以解决。
愿望——用科学评价引导一线应用
有报道说:透过“各种形式的课件大奖赛、示范课和公开课的热闹场面,拿不出科学测量结果证明应用信息技术确实全面提高了教育质量”。
一方面,无庸避讳,面对越来越多的赛事,先期投入实验的学校不得不把精力耗在效应不高的参赛作品上,因为主导评价的是社会普遍接受的“精品”情结。
另一方面,很多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应用方式,因为缺少配套的评价标准,无法以精品面目呈现,的确不好拿来评价。比如西部一所民族学校的“我的计算机,我的梦”的以电子幻灯片为工具的应用案例。它的技术含量、设计排版和精品绝对无缘,不久前却在国际教师创新比赛上得了大奖。为什么那么多年打造的精品没有被看好,这个案例——从技术角度看,任何人都能掌握,却偏偏被冠以创新,正是这种简单有效的应用方式传递了技术能够给学生的发展带来什么,特别是对无缘进入“一流”,无宽裕资金支撑的大部分学校包括广大西部学校来说,有着重要的启迪。
小学五年级语文《草原》一课是描写草原自然美、人文美的文章。通常教学都采用多种读法,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体验、拓展想象。一位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诵读时发现孩子表情中的些许变化。一问才知,假期孩子刚刚去过大草原。老师顺手拈起“一碧千里”的话题和全班讨论起草原的今昔变化,孩子们纷纷述说起亲眼所见或电视里看到的情境。言犹未尽,老师又给了几分钟时间,让学生上网进行专题搜索、浏览,很快孩子的语境丰富了,用草原绿地减少、生态危机与老舍文章中的美景进行对比,读读议议中,惋惜之情,溢于言表。老师趁着“火候”又布置了下一阶段的综合活动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介绍草原、保护草原的展览,准备交流讲解。这种教学案例从评奖角度看,多半达不到精品标准,但从教师的课程意识和对课程实施中生成资源的处理来看何尝不是精品?教师知道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那一块儿有技术不可取代的作用。
我们可否提供一种途径,使那些行之有效的应用方法也有得到推广的机会。假如把教育哲学、心理学等领域的思考引入,换一种思维方法,在应用方式上让一线教师、学科专家唱主角,使评比成为不断支持创新的交流、不断关注有效应用的过程,“缺少案例资源”的问题也许能够解决。
突破——从“计划经济”到“联产承包”
教育信息化的初始阶段是在对技术充满期待驱动下的全员开发的过程,面对数字化资源的稀缺,几乎所有的人都相信它可以根本解决问题;在从专业课题引领到广泛应用的过程中,人们渐渐感受到,教学毕竟是个性化的创造。
转机产生于新课程的实施,在对课程目标、课程结构、教学内容的反思中人们发现,自我提升才是突出重围的希望所在。从草根层发端的专业化发展需求,使信息技术应用由浅表的呈现向系统结构的优化转变。
教育博客获得了机遇——教师的触网一步步走向个人需求的主动:主体意识的觉醒,公共话语权的获得,成千上万热心者的青睐,“人就怕被关注”,学生是这样,教师也是这样。不经意间,信息技术的应用由“计划经济”转到“联产承包”,获得了自主“耕耘”权的教师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
网络上成千上万人的阅读、研修、反思,低技术门槛的应用和与教学的亲密接触,激发起教师的创造能力与使用的积极性,校本研究创生了更多实用的应用方式,以往的专业指导与一线实践的落差演化为专业引领、校本研究和教师的发展共同体、师生学习实践和生命成长的共同体。
于是,大众化的应用出现了:博客演变发展为叙事研究平台、学科教研论坛、资源交流平台、专题学习社区、教师工作平台、教育服务平台……分享、交流中创造着智慧:有教师把英语教学的读写训练放在网上引发孩子们“一呼百应”。有班主任把新入学孩子的应知应会在网上广而告之,和家长一起引导孩子“请跟我来”。有教师和学生家长通过网络探讨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对接。
作为信息化教育的新的动力系统,一种技术未必能解决所有问题,也未必是终极解决方案。重要的是,随着资源分享研究层面上的纵向、横向联合,这种依托教师自身的主动和激情、适应个人应用的技术,使一线技术应用和课程目标、学生发展需要实时有效地联系了起来。
来 源: 中国教育报
教师
博客
黄小青黄宏明马丹君张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基于数据分析的精准教学实践研究
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思考
职业教育中创客教师的培养 参考论文
微课在中小学课堂教学应用中的研究综述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分析及问题思考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之研修计划(陈怨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