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天道》到《天幕红尘》:认识实相的七种思维模式(深度)

豆豆有三本书,但我只看过这两本,事实上,能高度体现豆豆思想的也是这两本书。反复看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将书中的观点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不争而争。

韩楚风在丁元英的介绍下,主动退避二舍,避免了和两位副总的直接竞争,最后胜出的是却是韩楚风。

丁元英对韩楚风说:你办事老总裁放心,但董事局不一定放心。董事局关心的不是老总裁的遗嘱,而是利润。同时,这里还有一个资历问题,对你也是一个潜在的障碍。退一步,让两个副总裁之间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让他们去内耗,等他们斗得两败俱伤的时候,企业必然会蒙受损失,此消彼长,有个比较。当董事局看清楚谁是争权的,谁是干事的。自然就众望所归了,你才有可能树立真正的权威。否则,你一登上拳台就会促使他们先结成联盟,你很可能是第一个牺牲品。

韩楚风:他们要是不内耗呢?

丁元英:这是文化属性,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

这是典型的传统思维模式。老子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又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传统文化中通常所谓的,退一步海阔天空,就是这个道理。


二:见利不忘义。

在音响交易会上,格律诗以原售价的一半的价格低价销售音响,对乐圣形成了沉重打击。

乐圣提出天价赔偿。

在接到起诉通知书之后,叶晓明、刘冰和冯世杰提出和解,但乐圣不同意,于是三人逼迫欧阳雪退股。将全部压力转移到欧阳雪身上。

中国有句古话,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以利。三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道义,将全部压力压在一个女人身上,很显然是不义之举。

当三人抽身而退之后,刘冰却厚颜无耻的留在公司。更甚的是,在看到官司打赢之后,乐圣被迫和格律诗合作之际,刘冰为了一己之私,竟然拿着丁元英提供的资料要出卖格律诗。最后的结果,叶晓明一无所获,刘冰在绝望之下跳楼自杀。

相反的事情发生在另外两个人身上。欧阳雪在巨大的诉讼压力下,接受了三人的退股,自己承担了所有的压力。官司打赢之后,公司价值大幅上涨,她赢得了巨额回报。

肖亚文挺身而出,在诉讼之前冒着风险接收了格律诗的大部分股份,虽然他非常相信丁元英,但也存在万一的风险。不过,最后她成为了大赢家,成为了格律诗的掌门人和主要控股人。

叶晓明、刘冰等人因见利忘义而失败,相反,肖亚文和欧阳雪之所以最后成功,则是因为见利不忘义。


三:如实观照

你的前途在哪儿?就在无明众生,众生没有真理真相,只有好恶,所以你才有价值。

觉悟天道,是名开天眼。你需要的就是一双天眼,一双剥离了政治、文化、传统、道德、宗教之分别的眼睛,然后再如实观照政治、文化、传统,把被文化、道德颠倒的真理、真相颠倒过来,随便你怎么写怎么拍都是新意和深度,这就是钱,就是名利、成就、价值,随便你说的什么。

在天道里,只有丁元英能做到如实观。而其它人则只能被表象迷惑,无从得知真相。

如实观照通俗地来讲,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然而芸芸众生,受欲望左右,常常被表象所迷惑,无法看到本相本质。

如何才能做到如实观照?

脱离个人的好恶、利益和立场来看事物,这才有可能看清楚真理真相。人人都是立场的、利益的、好恶的,这些都受到人性的影响。

在天幕红尘里,有这样一个情节:

老九说:手擀面比机器面好吃,这是不是路?

叶子农:那我给你手擀一个试试。

老就说:你这不是抬杠吗?

叶子农说:这不是抬杠,你不能说我的手就不是手。说手擀面比机器面好吃,是由经验归纳出的教条,不为错,也很管用,用来判断面条很方便,但是我们说它有漏。

实相是什么呢?是软硬度,是薄厚宽窄,是给面团做功的方式和方向,是面的结构……总之只要你满足了好吃的面条所要求的那些条件,不管你是用机器的方式还是用人工的方式,它都出那个结果,这取决于你需要哪种方式,如果你是大规模的连锁店,机器方式的产量、成本和质量的稳定性就有优势。如果你的思维被束缚在手擀面比机器面好吃的教条里,你这个好吃的面条要想实现大的市场系数就很困难。

这是一个场的世界,有多少立场就有多少观点、主义。众生是立场的、利益的、好恶的,众生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出离立场的观点在立场的圈里没地方立足的,因为没有场可以让你立。

昨天人们相信共产主义,不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是相信了一个许诺。今天不信了也不是因为它不是真理,是没得到预期的实惠。众生不管你真不真理,他们只要许诺、兑现。

同理,人们皈依宗教,不是因为宗教是真理,而是因为相信宗教的许诺。好比相信基督教,是因为死后想要进入天堂。相信佛教,是因为死后想要进入极乐世界。相信玉皇大帝,是因为想要成神仙。

但宗教的聪明就在于一切都建立在来世的基础上,一个不可验证的许诺,因为要验证这个许诺,就只有等到死亡之后,但谁又能从死亡中回来?这就是宗教的迷惑之处。它给信徒提供了承诺,但却无法验证。

在天道里,丁元英说,众生没有真理真相,只有好恶。那时候他还希望众生能打开天眼,得知真理真相。

但叶子农在这个问题上,思考的更加深入。他明确指出众生不只是好恶,同时也是利益、立场的。他们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

而他们之所以愿意相信某些东西,是因为这些东西给了他们一个美好的承诺。

蒋介石相信国民革命,农民相信共产党,宗教徒相信上帝。因为国民革命能让蒋介石掌权,共产主义能吃饱穿暖,上帝能带他们进入天堂。

人们要的是好处和利益,所以你必须给他们承诺,并且兑现。

四:出离

张志成问:你研究马克思主义,怎么去上佛学院了?

叶子农:困在境里出不来了,串门儿找个解,其实跟乔治犯的是一个毛病,佛家讲无所住,不讲唯的,那就应该有他不唯不住的道理。

张志成又问:找到了吗

叶子农:就俩字,出离。一年学了一个字儿。

什么是出离?又如何出离呢?

戴梦岩准备在巴黎开一家时装店,并且告诉叶子农,上次和他一起逛街她很受启发,店名她都想好了,品牌定位就是风情女人、品味女人,聘请设计师按她的理念设计,经营自己品牌的极品女装。

叶子农在纸上画了两道竖杆,间隔五六厘米,说:境界是一个表达状态的区间,两边为界,界内为境,不可能揣做这边扔了那边,是本一的。如果不赋予它具体的内容,这个表达工具本身没有任何意义。风情女人咱就不说了,连性这一境还没有出离呢,不然她风情个啥?品味女人,没品没事,一品就露了俗,对治俗的一境,你还有可能扔了俗吗?只要不出离雅俗,你还有可能不土吗?

叶子农在两道竖杆旁边又画了两道竖杆,两道外杆的间距更大了,又从起初两道竖杠的小区间画出一个箭头进入大区间,说:出离,在这事上讲就是不属于雅俗的判断了,进入了一个更大区间的属性,属于平常与不平常的判断,极品女装是啥我不知道,论可表达可操作的起码也应该是出离荣华的不需吧。出离荣华不是没有,是不属于。浮华散尽也不可能是你,是穷光蛋,什么叫定位?定位就是排他,就是不能搁哪儿都行。

戴梦岩:如果再出离呢?

叶子农:那就不是人了,是佛,是基督,不是你的事了,无碍故不说。

戴梦岩:平常?那极品女人就什么都不需要了吗?

叶子农:晕。什么都不需要了你衣服卖给谁啊?她需要让别人知道她什么都不需要,你得给她找一个比荣华富贵更高的,是俯视荣华富贵的,你不是卖衣服,是颁发身份,把牌子改成“浮尘散尽——你是你”,贴块牌子,你这就算开光了,凡是敢进你店的,都是准备抛头颅洒热血的,而你,也必须赔得起,撑得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境界,这个境界决定了人的价值行为取舍。但人的境界并非是固定的,而是在不断变化。有的在不断提升,也有人不断在缩小。

有时候困在一种境界,一个观点里,出来不了,那就需要出离。这种出离就是站在更高层面上看问题。这也是一个境界层次不断上升的过程。

《天幕红尘》是天道的进一步深化思考。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提炼。中国文化注重一个修行,修行就是不断突破自身认识的局限,提升自己的境界。

我们都知道,天会下雨。如果要问,天为什么会下雨呢?因为有云层。

再问,为什么会有云层呢?因为气流带着水蒸气在运动。

再问,为什么又会有气流呢?因为陆地和海洋之间之间存在温差,所以会导致热力循环。

继续问,为什么会存在热力循环这种现象呢?因为地日关系,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所导致的。

再问,为什么地球会公转呢……

每一个层面的问题,都是由更高的层面所塑造和导致。如果不能站在更高的层面来思考更低一级的层面,那么就根本无法解决更低一层的问题,甚至都无法理解。也就是说,如果做不到知其所以然,那么很可能也做不到知其然。

如果试图以更低层面的现象,来解决更高层面的现象,自下而上的来应对更高层面的问题,在道家思想看来,那就更不可能了。

管仲说,以家为乡,乡不可为也;以乡为国,国不可为也;以国为天下,天下不可为也。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就是这个道理。


五:不唯不住

张志成问:你研究马克思主义,怎么去上佛学院了?

叶子农:困在境里出不来了,串门儿找个解,其实跟乔治犯的是一个毛病,佛家讲无所住,不讲唯的,那就应该有他不唯不住的道理。

继续来分析这段话:

金刚经讲无所住而生其心,与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思想有很大不同。

历史经过检验,已经证明,唯物主义并非绝对真理,一切都在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既然唯物主义不是,那么唯心主义同样不是。不是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唯,一个唯字就说明一切。唯就是住,住就是非。

金刚经上说: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坛经也说:念念时中,于一切法上无住,一念若住,念念即住,名系缚;于一切上,念念不住,即无系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

如果说唯物主义,那么所思所想又何从解释?如果说唯心主义,那么客观世界又凭什么存在?

所以说,即非唯物,也非唯心。

老九见叶子农拿着一个台卡看,台卡上只有四个字:宁静致远。就坐过来问:我这是轰炸式教育,咋样?

叶子农笑笑,说:这个,你得问山里的老太太。

老九问:啥意思?

叶子农:人家宁静了一辈子,你看她致远了没有,她要没有,你就甭惦记了。

老九说:宁静说的是心,是平静的心。

叶子农:平静的心作为果存在是有条件的,取决于你的觉悟和认识,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由不得你可选可控。真宁静了,就真了无明了,也就没什么致远致近了。

老九:这可是名言啊

叶子农:所以才有依法不依人一说嘛,句句是真理的那还是人吗?

老九:那我咋办呢?

叶子农:晕!你不知道的名言多了,你还不过日子了?踏踏实实过你的日子,有啥问题解决啥问题,做好当下条件可能的事,甭想什么致远致近。你还有可能不活在条件的可能里吗?不可能。人还缺出人头地的心吗?摁都摁不住啊,能少点妄想就不错了。

老九是开面馆的,台卡上的内容和产品无关,却试图教育或者说感染食客,叶子农对此并不认同。

这种不认同包含两个层面,一个是对宁静致远这个概念本身的不认同,在叶子农看来,致远是果,宁静是因,但这个因是有漏的,不究竟的,所以他不认同。

宁静真能致远吗?大部分人会说是的,能致远。但真的能吗?这其实也是条件的可能,要看对象,住在深山里的老人宁静了一辈子,没有几个人知道,但也没能致远。

另外一个是对老九采用这种形式不认同,叶子农认为他过于形式化,唯名言,落入了教条主义。宁静致远确实是一句好话,但对一群来吃面的人讲这个,有意义吗?能让面变得更好吃吗?能让他们多吃一碗面吗?

叶子农告诉老九,好好做手擀面,合理地价格和商业模式才是面馆成功的关键,这种虚头巴脑的东西还是不要搞了。

应无所住,不唯不住。


六:因缺有需

于是戴梦岩继续看衣服,看到一件女休闲装,说:这件挺洋气的。

叶子农说:你土吗?

戴梦岩一愣,问:什么意思?

叶子农说:不土你洋什么?

戴梦岩愤愤地看了他一眼,往前走,又看上一件衣服,说:哇,真的很富贵。

叶子农说:你穷吗?

戴梦岩这次狠狠地瞪了他一眼,然后摸着衣服说:还特别显得年轻。

叶子农说:你老吗?

戴梦岩这次是真急了,压低声音确实愤怒地说:你什么意思?你想逼死我啊?我故意这么说的,看你还能说什么?

叶子农说:因缺有需,无论是时尚的、年轻的、尊贵的、都是卖给需要它的人。问题是你需要吗?你老吗?穷吗?

戴梦岩说:要是这样,那我以后还怎么买衣服啊?

叶子说:因缺有需呀,看你缺什么了,所以服装才会有那么多风格。

有缺才有需,无缺则无需。

不知道缺什么,自然就不会知道需要什么。市场经济讲供需平衡,这是一个很基础的理念,但又是最根本的理念。

因缺有需,有点类似木桶理论。

决定桶能装多少水的,其实是桶最断的那块板。找到短板,弥补短板,桶的容量将提升得最快。

戴梦岩不土不穷不老,自然就没有必要在这方面花精力,她缺的是什么?是境界。

受叶子农的启发,才有了戴梦岩后来的觉悟“浮华散尽——你是你”,这个超越了土和洋、穷和富、老和少的认识,他要面对的客户群就是这些人。

这群人和戴梦岩一样,不缺钱不缺青春不缺美貌,缺的是把这一切告诉人们。

随便说一句,戴梦岩算是天之骄女,但当叶子农出现在她面前时,她看到了另外一种人生,她原来的价值观动摇了,于是她紧抓着叶子农,想要弄懂这个人,以及这个人背后的世界。

从因缺有需的角度考虑,叶子农身上确实有戴梦岩需要的东西,但相反的关系却不成立,所以注定两人无法在一起。


七:见路不走

实事求是是个很大的概念,很原则,很宽泛,只是你听多了,不觉得它神道了,不觉得神道并不表示你就真懂了,更不表示你就能操作了,就像好多人在说实事求是的时候,其实实事求是根本不关他的事,他那样说只是想表示他是明白人。见路不走是'见路非路,即见因果’的意思,跟'见相非相,即见如来’是一个道理。见路不走是实事求是的执行和具体,更具提示性,更容易理解和操作。

啥叫路呢?成功者的经验、方法叫路。路管不管用?管用,不管用早没人走了。它管借鉴、模仿、参照的用。但是我们说它有漏,不究竟,因为成功者的经验是他那个条件的可能,你不可能完全复制他的条件,完全复制了,也就不是你的人生了。见路不走就是提示你,不要拘于经验、教条,要走因果,只有因果是究竟的,是无漏的。那咱说是人就会有错,但你至少有了这种意识,比起唯经验唯教条就少出点错。啥叫命运呢?除了不可抗拒的外力之外,剩下的不就是多出点错与少出点错的区别嘛。

如来是啥呢?这得从因果律说起。什么条件产生什么结果,这是规律,这个规律是怎么来的呢?不知道,因为说来就已经错了,有来必有去嘛,而因果律无所从来,也无所从去,人们就用如来这词来表述这种性质。'见相非相,即见如来’的意思通俗点说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这里的如来当真相讲,往大里说就是了悟得道的意思。

迷信的和科学的都用得道这个词,那就看你的甄别能力了。毛泽东就是得道的,你看看他的矛盾论和实践论就知道中国革命为啥能成功了。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是见路不走的,都是不拘经验教条该咋办就咋办的。

见路不走不是让你跟别人一样的,也不是让你跟别人不一样的,它不以一样不一样为判断,它是让你立足自身的条件,以自身的条件可能为判断。

不往左看,不往右看,只看市场、顾客,只看你自己条件的因果。不以新旧论,不以跟别人一样不一样论,只以有效论,有效与否是唯一的取舍标准。凡左顾右盼的,大多是不清楚内在因果的,学个形,漏其神,很危险。人家的成功有人家的条件,人家的条件不是你可以悉数复制的,精髓不是学来的,是悟出来的,人家的内在因果不是你从外表看一眼就能具备了。

如果说从遥远地救世主到天幕红尘,最核心的观点是什么?那就是见路不走。

遥远地救世主里文化属性过于玄虚,无从把握,而到了天幕红尘,基本上算是到了返璞归真,言简意赅。提出了实事求是,即见路不走。

理解了实事求是,未必就能做到。而见路不走的可操作性则强得多。

见路不走,首先是要见路,其次是见路非路,然后是见因果,这样才能做到见路不走。不要望文生义,拿着见路不走就跑,那样的话,就会像罗家明一样,害人害己。

关于这个概念,我需要进一步思考,以后有什么想法,再和大家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幕红尘:豆子中隐藏的智慧,这是一个“场”的世界
《天幕红尘》精讲01:见路不走、即见因果,见相非相、即见如来!
《背叛》《天道》《天幕红尘》经典语录:总有一句让你醍醐灌顶!
《天幕红尘》:什么是见路非路,即见因果,见相非相,即见如来
《背叛》《天道》《天幕红尘》一些话【二】:只为实用,不谈别的!
见路不走是什么来由?:小说<天幕红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