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易经中的“趣时”与“知几”


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阐述关于变化之书,长期被用作“卜筮”。“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


一.”是《易经》的脉搏

 

趣时,就是对时势的认识,对时机的把握,对时变的感受,对时行的觉悟。

 

《易经》中所论及的“时”,不仅是时间的延续,还包含着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和方向,以及达到某一关节点时境况综合的抽象,蕴含着时间的推移、时势的演化、时境的变迁和时宜的把握。

 

在历史潮流跌宕涌进的过程中,始终能够“与时偕行”,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通常“时”与“势”往往相一致,体现出“天人合一”的和谐感、秩序感,如《易经》所说:“顺乎天而应乎人”。


孙中山把这叫做“顺乎世界之潮流,适乎人群之需要”。但也会出现时势潮流与人群需要的矛盾,形成“时”的悖论,特别是一个社会要发生革命性变化的时候,“其时之义大矣哉”。这样大的“时”到来之际,就需要整合,并因势利导,不是等待不动作,而是从微动开始,循序渐进。

 

宇宙的演化,社会的变迁,生命的遗传,都处在变化之中,充满着不确定性,即偶然性。命运就是这种偶然性。从《易经》对“趣时”的理解和阐释上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命虽不可改,运却可以转。把握了时运,也就是把握了命运。


这里“时”,是按照天道人事运行的大规律,各种事物勾连互动、各种因素相互影响而形成的“时”。时中蕴势、时中含机,势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机便成熟了,就可以变,也必然变,于是就应该动,不动就会错过机会。

 

“道莫盛于趣时”。那么,如何把握时机?《易经》认为,要想很好地把握时,就要多在“知几”上下功夫。

二.“知几”是《易经》的神智

“几”是什么呢?通俗一点说,就是苗头,兆头,讲的是事物的精微深奥之处。它启示我们,天下的事都有一个开始,如果我们能在混沌不清的太易之时,或在气之未分的太初之时,或在形之未成的太始之时,或在质之未定的太素之时就辨察,及时发现并研究细微征象,便可能因势利导,逢凶化吉。

在混沌不清的太易之时就悟知,则是先知、是神智;在气之未分的太初之时就感知,则是睿智;在形之未成的太始之时就察知,则是慧智;在质之未定的太素之时认知,则是明智;万事已成定局却死而不知,则是无智。

《易经》认为天大的坏事都有一个开始,如果你能及早辨察,及时地发现并研究细微的征象,就有可能避免。若“由辩之不早辩之”则结果正好相反。

好事也是这样,关键看你是否能及时早辨察,及时地发现并研究细微的征象,若能,就能够成就大事业,就能够无需着急,万物速成,不用费力,事半功倍。

这叫“知几,其神乎”!也就是说,知道了“几”,知道了这个苗头和兆头,就能够达到很“神”的程度。因为“几”是“动之微”,是“吉凶之先见者”,是吉凶最先表现的那个地方。我们很多人都是在吉凶已经非常明显的时候,才能够判断它,而“知几”的人能在吉凶刚刚开始表现的时候,刚刚开始露头的时候,或者吉凶还没有表现出来,而有苗头的时候,就知道了。

万事万物皆在不断变化之中,拥有一切,也一无所有。


本文部分章节摘自——《易经的智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周易》哲学 博大精深 -
《易 传上》译文
《易经》:“运气”无法强求?把握3条“天规”,常人也可造时势
周易:什么样的人才拥有好的命运
《易经》可以趋吉避凶
「洁 静 精 微」——《周易》基础知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