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智化的概念(上)
心智化的概念最早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早期,最早由英国心理分析学家Peter Fonagy,和他的研究小组成员-同为英国精神分析学家的Mary Target和 匈牙利发展心理学家Georgy Gergely提出。它是基于 John Bowlby的依恋理论发展而来,它强调依恋系统并不局限于自身,而是作用于促进人类婴儿发展出对于内心世界的表达。心智化这个概念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复杂的理论体系,有助于依恋发展研究、神经生物学研究等不同的领域,同时对于临床理论,特别是对于边缘型障碍也有贡献。一些临床工作者从心智化理论发展出特殊的治疗手段,他们称之为“心智化治疗”。
心智化
术语“心智化”,来源于英文单词“心智”,指的是心灵,内在心理行为。
让我们从这一概念的定义出发:心智化被看作是认识自我和他人心理和情感状态的能力,并认识到人类的行为是“意识状态”,即内在动机譬如愿望,需求,感受和意见的结果。人类这种“将心比心”,把情感和思想纳入对于行为解释的能力,是一种人类特有的区别于其他即使是最聪明的灵长类动物的特殊能力。这种能力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社会认知”,在理论讨论中它被称为“心智理论”。


这种人类特有的能力是行为科学家Michael Tomasello在莱比锡研究的主要关注之处。在他的实验中,他将幼儿与灵长类动物进行比较。根据Michael Tomasello的发现,人类有能力去假定对方的内在意识状态,并与之分享,从而开辟了进一步学习和合作的可能性。它标志着人类超越单纯的生物进化的过程,进入加速文化发展的进程。这是这个原因,托马塞罗认为,为什么人类的生活条件与最初来到这个地球时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我们的亲戚猿类仍生活在与当初并无多大区别的条件下,过着类似的生活。
然而Fonagy的心智化理论涉及到的远不止心智理论的认知部分。它包括自我意识的发展,以及内在情感状态的表达,这一点从最初生命的开始与主要照顾者的互动阶段就已经涉入其中。Fonagy揭示了这是如何发展,当顺利时就会产生他所称的“情感智力”,一种能够调控情感和了解自己的情感状态的主观意义的成熟能力。这种能力是情绪管理,情绪容受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核心能力。心智化包括自我反馈和人际间这两部分内容。对于儿童来说,结合了这两部分使得他们能够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从外部现实中区分出来,以及从人际互动中区分出内心的情感和心理活动。正如我们所知,这些区分正是自我发展的核心构建筑元素。
我已经在我的演讲一开始提出,心智化的理论依据是基于依恋理论。Fonagy和他的同事们通过他们的研究,扩大了依恋系统在人类发展所呈现出的视角,一种发展良好的心智化能力在安全依恋的代际传递中起着一个重要的核心作用。心智化理论强调了在自我的心理结构发展中依恋的功能。John Bowlby的依恋理论认为婴儿对于安全对象的需要和客体的接近是依恋主要功能的体现。当他第一次介绍自己的想法,在精神分析学界引发了争议,因为他声称,对客体追寻的需要是人类婴儿内心主旨的起源,而与之对立的观点则认为是由弗洛伊德所假设的驱力冲动和原始的自恋。但也有其他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认同他的假设–譬如Balint,Winnicott 或 Fairbairn。

Bowlby 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自己的理论,这一点上他的同事Mary Ainsworth贡献良多。Mary设计了一种被命名为“陌生情境'的研究工具来测量1–2岁婴儿的依恋模式。陌生情境实验包含了婴儿和照顾者之间的两段短暂分离。婴儿在分离过程中,特别是在与照顾者的重聚时的行为表现会被分为四种类型中的一种: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容易在重聚时被安慰,并能够继续进行探索性活动;焦虑回避型儿童似乎对于母亲的缺席不做反应,当母亲回来时也不试图寻求亲密和安慰;焦虑矛盾型儿童在母亲缺席时的反应非常强烈而且难以平静下来和被抚慰;而紊乱型的儿童在母亲缺席时表现失序且倾向于表现出不受控制的攻击性反应。

在对依恋理论的重订中,Fonagy强调依恋本身不是目的。他认为,早期客体关系中的依恋功能是使婴儿获得一种环境,身处其中能够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自我得以充分发展,而这构成了一种在社交功能上人类特有的方式。在他的研究中显示了一个在此方面有着很好能力的母亲通过感知到自己的孩子是有自己内在主旨和冲动的存在个体,进而可靠地预测他们孩子内心依恋的安全性。这意味着一个有着良好心智化能力的母亲能够促进安全型依恋,因为它可以在儿童面对无法消化处理的情感状态时起保护作用。一个具有良好心智化能力的母亲能够帮助婴儿调节他的原始情绪和发展他的情绪表达,而这种表达能够在发展进程中帮助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绪。

现在让我们更进一步来了解Fonagy和他的同事是如何将这种发展概念化的。Georgy Gergely将其描述为一种自身情感表达的社会化构建。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意味着我们不能把自身的发展作为一种纯粹的个体化的成熟过程。我们必须把它看作为一个包含了与他人心理进行有益互动而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些他人在心理上更为成熟、仁善和具有自我反馈性。在此意义上的主体性–对自己主观视野所见的觉知–实质上是主体间性过程的结果。为了理解自己,我们首先需要被别人理解。辩证意义上的自主性和关联性伴随我们一生–这个假设是所有心理动力学治疗的基础。来访者必须先涉入我们其中,然后学习依赖我们,随后他们才有可能分离进而开展他们自己的生活。
有些是心智化能力发展所需要的先天条件:具体对象的面对面交流,从孩子出生起即与母亲建立起一种情感的交流。(…)我们也可以假定存在某种与生俱来的“本质性的自己”,在生物学基础上能观察到这种”基础性情感“的表达。Wilfred Bion称这些为“原始情绪”和“贝塔元素”。Winnicott引入“真自体”的概念。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是一个似是而非的情形,一种“真实的”“可靠的”自体被假定为源自生命的最初,而与此同时,它只能是通过发展性的互动而呈现。也许我们可以这样说:“自我是一种潜力,只能通过人际间接触而发生”。

生命互动的最初运作,就是母亲通过容纳和谐调婴儿的紧张情绪来进行彼此间协调一致的情感镜映。这种情感互动Gergely称之为“一种社交性的生物反馈过程”。它必须满足某些先决条件才能促进心理发展的作用:镜映必须是“一致的”,这意味着要与婴儿的基本情绪相一致。它也必须是“非预设性”的,意味着在婴儿情感显现后的最短时间做出相应的自发反应。它还必须是“被标识出来的”,这是这个理论的新颖和创新之处。“被标识的镜映”描述了一种对孩子情感的反应过程,它的作用是清楚地标识出被镜映的是孩子的情感,而不是父母的情感。这种“标识出”的差异是由养育者本能地在与宝宝交流时采取了各种夸张地模拟性的语音语调来完成。Fonagy和Gergely认为这种“标识化”的交流方式在自我表征系统,心智化和情绪调控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是因为
“被标识的镜映”使得从照顾者所流露的情绪中“脱离”成为一种可能,当镜映是足够和谐一致和非预设性时,孩子可以从照顾者的反应中认识到自己的情感状态。Gergely认为婴儿的情感有了“参考性的锚”之后,才能“脱离”。
这种非预设性的镜映有着平静和抚慰的功效,允许孩子感觉自己对父母的反应有着一定的控制能力,这有益于增进其自我调节能力的感觉。Winnicott认为婴儿在这方面的体验就像是“幻想中的全能感”,它符合婴儿的需要,因为这有助于婴儿在面对无法掌控的现实时不被巨大的痛苦所淹没。
对婴儿的情感状态的一致性、非预设性和标识化的回应,有助于儿童组织其情感体验,并发展对于其情感状态的表征-即主要情绪状态和心理影像和思维连接。通过这种方式,自我在心理状态上将主观情感体验纳入。
被标识出的带有游戏性质的镜映是某种特定规则交流的出发点,而“似乎”模式在发展的过程中起到引导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的作用,即Fonagy称之为“与现实游戏”。由于回应的标识化清晰明确,照顾者没有被婴儿的情绪“感染”,这有助于建立一个主观性的空间,在那里可以区分感受和现实之间的差异。这个空间在以后的童年岁月中作为内部和外部现实之间差异的基础是至关重要的,是实现完整心智化能力所必需的,一般在四和五岁左右达成。
如果你们熟悉Bions的“容器”的概念,你会发现类似的情感镜映的理论。在Bions的理论里母亲吸收孩子投射给她的情感,经容纳和“消化”后,将更可承受的情绪回传给孩子。比昂将此描述为从一个“贝塔元素”转化为“阿尔法元素”的过程,即将基本的“未经处理的情绪”转化成能够被意识到的情感体验的表征。在比昂的想法里用了一个更抽象的方式来描述情绪互动是如何促进心理发展的。标识镜像理论涉及的是在互动中可观察到的面向,并将这些可观察的事实与心理发展理论联系起来。
还有一个Fonagy和Gergely有关“标识化镜映”和Winnicotts对于母亲镜映功能概念的相近之处。Winnicott描述了当孩子依赖于被母亲所镜映,却发现在她的眼中找不到自己,而代之以母亲有问题的情绪时,所产生的病理性后果。在他的“假自体”的概念中,他描述了这种相互作用的病理性后果。孩子将被切断与它的“真实”,“内在固有”的自体的联系,因为它的内心世界将被内化客体的情感状态所占据。Fonagy将“假自体”视作镜映时虽然有被标识却并不和谐的后果,这就是说与孩子的当刻情感并不一致。当镜映的情感被错误表达,孩子对于自己的情绪状态的感知会被扭曲。孩子的情感体验将停留在无意义状态,并形成一个空虚的,机械性运作的自体。
当父母由于他们自己的问题感觉很容易被孩子的情绪所控制,他们会表现出虽然一致却并非标识化的镜映。这种镜映会引起孩子情绪地更趋夸大化而并非平静下来,因为孩子会有印象自己的情绪是有“传染”性的,且具有威胁性。这就像是仿佛一个内部的状态会变成一个外部危险的现实。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照顾者失去了部分的容器功能。这可能与惊恐发作等存在联系,即相对的琐事引发情感平衡的跌宕起伏而造成重大灾难的幻想。当回应使得婴儿情感升级,无法成功从现实中将婴儿的内心状态“脱离”出来,内部和外部世界的分化过程将被破坏,这将阻碍“似乎”模式在处理心理状态时的发展。Fonagy认为这可能是很多严重的人格障碍的核心问题,尤其是当自体发展的中断是由于照料者部分的身体和心理虐待的创伤经验所造成时。
 
但我们必须要保持一些现实性,我们不必在与儿童打交道时完美地“权变”和“和谐一致”。Fonagy认为我们都会带有“假自体”的成分,因为正常的发展中都总是伴有不敏感的回应。但当心智化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就有可能将我们生活中的失望和不足的经验反馈出来。但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与所体验到的主观意义保持联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建对未来的希望:基于心智化的治疗在有自杀倾向的青少年中的应用(下篇)
从依附理论到心智化疗法
心理化, 依恋安全及认识论上的信任证实(20170425)
依恋理论下边缘人格障碍的心智化治疗(MBT)
【糖·文字稿】中德班0403晚间演讲 | Bohleber教授《创伤家庭儿童的早期预防》
《未竟的依恋》:所有的心理创伤皆因心智化能力受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