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谈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开发

谈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开发

海阳市教师进修学校    刘淑芳

摘要:国家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为学校开发和建设适合地方发展特色的信息技术校本课程,提供了契机;新纲要为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开发描绘了一片宏伟的蓝图;新时代呼唤极富特色的信息技术校本课程。而目前的现状是,与之相配套的试验教材缺乏,编制成书的试验教材中有些章节内容与学校的教学实际脱节,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急需结合所选用的试验教材开发出符合本校发展特色的信息技术校本课程。

关键词: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长布鲁斯·阿尔伯兹曾经说过:“我们面对的挑战就是要创造一种开发利用儿童好奇天性的教育,使他们不仅在上学期间,而且在一生中都保持着学习的动力。”在我们的孩提时代,课本的神秘与崇拜让我们对它惟命是从。当我们经历了角色的转换,由学生成为一名教师时,却忽然发现原有的课程安排就像昨日黄花,已经大江东去浪淘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让我们再一次看到,原有的教材的许多内容与教学的理念已经明显落伍。

校本课程作为一个新事物已经进入教育工作者的视域,成为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工作中不可回避的一个课题。“校本课程”一词是由菲尔马克和麦克来伦于1973年在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举行的国际课程研讨会上提出的。如今人们对校本课程概念的理解,可谓是因人而异,因地而异,我们的理解是:校本课程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也就是说,学校拥有一定的课程自主权,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学校是课程开发的场所。

200011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和新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决定从2001年开始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包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要将信息技术课程列入中小学的必修课程,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改革的结合,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但目前的现状是,与之相配套的试验教材缺乏,编制成书的试验教材中有些章节内容与学校的教学实际脱节,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由于师资力量欠缺,很多信息技术课的教师均是由其它科目的教师代兼。当务之急,急需结合所选用的试验教材开发出符合本校发展特色的信息技术校本课程。

那么如何搞好新一轮课程改革理念下,中小学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呢?

一、树立全新的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理念

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对现行课程缺陷的修正、补充和发展。那么,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从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认知能力和学生的周围学习环境等进行课程开发,并重点恪守以下理念:

1.人本化理念: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与科学知识和社会发展的步伐同步,与学生生活的周围环境紧密结合,实现对现有教学的地域化、时代化和个性化,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进行设计与开发。

2.共创生理念: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开发成员是信息技术教师和学生为主,其他教师、家长、社区人士共同参与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开发、创造和生成的新信息技术课程。只有师生共同参与新课程生成过程,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3.永恒性理念:因为信息技术知识的变化与科学技术更新同步,所以它的校本开发也必须遵循先进性原则;同时学生的个体发展速度也非常迅速,可谓新人辈出,所以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同样要与人的发展同步。因此说这将是今后课程改革的一个永恒主题。

二、以学生的实际为出发点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从校本课程开发概念中可以看出,校本课程是一种“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旨在尊重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所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的需要既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根本追求,也是推动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在驱动力。“育人为本”和“一切为了学生”必须作为最优先的考虑。这就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学生,研究他们的个性差异、兴趣及认知差异,实施因材施教,层次教学,关注全体学生,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信息技术校本课程,使校本课程从开发伊始就建立在学生需要的基础之上,而不应成为学校的“招牌”或“装饰品”。

三、以学校的实际为依托点

信息技术是一门特殊性很强的学科,必须在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条件(软件、硬件资源)下才能生存和发展,也就是说,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设计开发小学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必需立足于学校的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地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最大限度的整合、开发、运用资源环境,同时学校领导也要提高重视程度,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营造良性环境,把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真正落到实处。

四、逐步形成健全的教材体系

现行的教材内容和知识点的编排仍然以教师为中心,围绕教师如何“教”而开展,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实践操作练习的设计还是以理论知识的巩固为目的,教、学、练三者脱节。因此在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小学生也应当纳入其中,成为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平等的师生对话,形成师生互动,建立起一个开放的健全的教材建设体系。

教科书的编写要体现一些基本的原则:

首先,关注学生生活经验,教科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与学生的经验相联系。这样才能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能激发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体验意义。

其次,打破标准化的思维模式,为学生的自由探究创造空间。教科书应倡导学生的探究,引导学生积极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实际的处理问题的能力,如果要提供答案,那也只能是一种参考。

最后,教科书要促进学生和谐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是知、情、意、行整体性推进的,那么教科书也要把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情感的体验和道德水平的提高融合在一起,不能流于单纯的知识灌输。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校本课程的开发一定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突出素质教育的方向性,充分体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灵活化、多样化、拓展学习空间;另一方面,校本课程应打破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封闭体系,认识到信息技术不仅是学生的学习内容,而且也是学生的学习工具。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建构新的教材体系。

国家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为学校开发和建设适合地方发展特色的信息技术校本课程,提供了契机;新纲要为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开发描绘了一片宏伟的蓝图;新时代呼唤极富特色的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学校领导一定要努力打造信息技术教育的良好环境,广大一线教师要刻苦钻研业务,要努力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紧紧围绕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的信息技术教育的主线,走教学实践和校本教研紧密结合之路,积极探索努力创新信息技术教学的新路子,促进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发展,共同创造信息技术教育的美好明天。

参考资料:

[1]教育部文件,《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基[2000]35号)

[2]教育部文件,《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教基[2000]33号)

[3]《中小学电脑报》2002年第37期第2

[4]《四川电化教育》200456

[5]《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456

 2008年发表在《教育科研》杂志第3卷第3期上。    谢绝盗用,转载注名,文责必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践的反思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试论中小学校长的课程领导力
中小学开发校本课程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于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文献研究
开发校本课程不是编写校本教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