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报喜报忧”到报喜不报忧
孩子回家,会将幼儿园发生的事,特别是与自己有关的事情告诉父母,事无巨细,喜忧不分。

  但渐渐地孩子叙述的事情会有所选择。“上课回答对了问题”、“画画得好得到老师表扬”、“名字下加了红五角星”等,是不会忘记说的。但是,“老师批评我吃饭慢”、“吃了小朋友父母给的东西”,有的孩子是不说的。孩子开始“报喜不报忧”。

  从不加选择到有所选择,对孩子来说是社会化过程中可喜的进步。但是,由“报喜又报忧”变成“报喜不报忧”,又令人对其社会化的方向产生疑惑,特别是在提倡社会诚信的今天。

  儿童的社会化是适应外界环境的过程。对孩子来说,家庭也是一种环境。当小班孩子向父母“报喜又报忧”时,许多父母会听到好事就高兴,听到坏事就责怪。为了讨父母喜欢、避免父母训斥,孩子就会多讲好事,少说坏事。这样,“报喜不报忧”也就成为处于成长过程中孩子适应社会环境的自然反应。可见,对孩子的事我们不能简单地表达自己的好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别太逞强,其实你骨子里还是个“孩子”
无话不谈的亲子关系,我羡慕。
对家里人真的只能报喜不报忧吗?
报喜不报忧---是怎样养成的心态
聪明的父母,会给孩子报忧的底气
小时候骗爸妈说没钱了,现在却总骗他们还有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