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骨质疏松症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简称 WHO)1996 年的定义: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骨质疏松的英文为 osteoporosis,由两个拉丁文单词组成,「osteo」是骨的意思,而「poros」是有孔的意思。因此,骨质疏松从字面上看就是「多孔的骨头」的意思。

骨质疏松症有哪些临床表现?

(1)疼痛:主要是因为骨转换加快,骨吸收增加,负重强度减少所致;
(2)身长缩短,驼背:是椎体慢性压缩所致,是腰背痛后出现的重要临床体征之一;
(3)易发生脆性骨折:包括脊柱压缩性骨折、桡骨远端骨折、股骨近端骨折。

骨质疏松症有哪些分类?

根据发病原因,骨质疏松症可分为三大类:一类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它是随年龄的增长必然发生的一种生理性退行性病变,是最常见的骨质疏松症;第二类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它是由甲状旁腺亢进综合征、慢性肾病等疾病或服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因素所诱发的骨质疏松症,约占 10~15%;第三类为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多见于 8~14 岁的青少年或成年人,可伴有家族遗传史,妊娠期骨质疏松也属于特发性骨质疏松。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如何分型?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可分为两个型,I 型为高转换型骨质疏松症,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见于 50 岁绝经前后妇女。Ⅱ型为低转换型骨质疏松症,包括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认为 65 岁以上女性和 70 岁以上男性发生的骨质疏松为Ⅱ型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的病因有哪些?

骨质疏松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概括起来有激素的调控、营养因素、物理因素、遗传、基因、免疫调控异常、药物影响等诸多因素。这些因素或是影响肠道对钙的吸收,或是影响维生素 D 活性物质的代谢,或是增加肾脏对钙的排泄、减少重吸收,或是激活破骨细胞的活性,增加骨吸收,或是减弱成骨细胞的作用,使骨基质形成减少。总之,就是打破骨形成和骨吸收之间的平衡,使吸收超过形成,从而造成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常见于哪些人?

(1)具有不良嗜好,如吸烟、饮酒、嗜咖啡的人群; 
(2)老年人;
(3)更年期妇女或怀孕期、哺乳期妇女;
(4)糖尿病人或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患者;
(5)肾衰竭;
(6)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
另外,长期制动、长期卧床的人也常发生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为什么多见于老年人?

(1)大约从 35 岁开始,骨质就开始退化,原来骨质发育不够致密者,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
(2)老年人行动迟缓,动作减少,长期久坐或卧床,都会引起骨质疏松;
(3)老年人饮食量减少,营养缺乏,钙摄取减少,而且维生素 D 含量下降;
(4)老年人消化功能差,钙和蛋白质吸收障碍。

为什么糖尿病人易患骨质疏松症?

糖尿病造成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是:
(1)血糖控制不良,多尿导致钙的流失;
(2)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导致钙吸收障碍;
(3)胰岛素抵抗状态下的细胞因子分泌异常影响钙、磷代谢。糖尿病引起骨质疏松可造成全身关节疼痛、肌肉痛等,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运动锻炼,使血糖难以控制,形成恶性循环。

骨质疏松症有什么危害?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严重地威胁着中老年人,疼痛、活动乏力是常见临床表现,最严重的后果是骨折,常见的部位为髋部、脊柱、腕部和肋骨。发生脊柱骨折时可引起身高变矮、驼背胸廓畸形,影响呼吸功能。老年人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不易愈合,导致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精神抑郁,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并发的呼吸及循环系统疾病会危及生命,大大增加患者的死亡率。

激素为何会引起骨质疏松?

常见的激素多指糖皮质激素,它是肾上腺激素的一种,具有调节免疫、抗炎和抗休克等作用,临床应用广泛,但长期使用不良反应大,会抑制肠道的钙吸收,促进尿钙排出,刺激破骨细胞增加骨吸收,其造成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居第 3 位,仅低于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及老年性骨质疏松。

如何预防激素因素引起的骨质疏松?

避免激素引起的骨质疏松的方法包括:
(1)激素的剂量尽可能小,因为骨折的危险是剂量依赖的。通常,对大多数人来说,每天 5 mg 强的松,骨质丢失的危险非常小,而每天 10 mg,丢失量就明显增加了。5-10 mg 之间,部分人会骨质疏松,所以,这个剂量的患者需要仔细地检查。
(2)使用药物预防或者治疗骨质丢失,使用包括钙剂、维生素 D、维生素 D 的活性产物、双磷酸盐等药物。
从现有的资料上看,口服双磷酸盐是预防激素引起的骨质疏松的首选,比如阿仑膦酸钠和利塞膦酸钠。对于不能耐受双磷酸盐的患者,应该考虑静脉注射双磷酸盐或者是维生素 D 的活性产物。单独补钙不能预防大剂量激素引起的快速骨丢失,但是钙和维生素 D 合用是良好的辅助治疗。激素剂量大时,预防性的治疗需要持续下去,激素剂量小时,钙和维生素 D 已经足够防止骨质继续丢失。但是,如果腰椎显示骨密度明显减少,双磷酸盐应该继续使用,以免发生骨折。

骨质疏松症患者都缺钙吗?

不一定。
骨质疏松症与钙有直接关系,钙的缺乏是公认的骨质疏松主要因素,骨质是否疏松,与钙含量及骨结构密切相关。但是,导致骨质疏松有多种原因,并不是所有的骨质疏松都是因缺钙引起的。体内激素调节紊乱、内分泌代谢异常、对钙元素吸收能力减弱,是大部分骨质疏松症的真正发病原因。但是其他原因如少动、失重(例如宇航员)等引起的废用性骨质疏松,主要是因为肌肉的机械刺激减弱,造成肌肉萎缩、骨吸收过度引起,与缺钙关系不大。

为什么女性容易得骨质疏松症?

对于女性,雌激素对骨代谢的影响主要是抑制骨吸收,在绝经后特别是更年期期间,雌激素分泌明显减少,骨吸收过程增加,骨吸收大于骨形成,使患者易患骨质疏松症,女性绝经后第一个 10 年骨丢失最严重。另外某些女性在妊娠哺乳期间由于钙质摄入不足,活动较少也可导致短期的骨质疏松症,但可恢复。

骨质疏松症患者骨骼有什么变化?

(1)骨量减少,包括骨矿物质和骨基质等比例的减少;
(2)骨的微观结构退化,由骨吸收所致,表现为骨小梁变细、变稀、乃至断裂;
(3)骨的强度下降,脆性增加,难以承载原来载荷,易于骨折。

骨质疏松症需要做哪些辅助检查?

骨质疏松症诊断需依靠临床表现、骨量测定、X 线片及骨转换生物化学的指标等综合分析判断。
(1)生化检查:包括:① 血清碱性磷酸酶,②骨钙素,③尿羟脯氨酸;④血钙、血磷等可评判骨吸收及形成能力;
(2)X 线检查。X 线照片是骨质疏松的较基本检查手段,但不敏感。通常要在骨密度下降 30% 以上才有较明显改变。 早期诊断上帮助不大,但在诊断骨质疏松的病因,排除其他疾病具有意义;
(3)骨密度测量。双能 X 线吸收法是目前测量骨矿密度 (BMD) 和骨矿含量 (BMC) 的最常用方法,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放射线辐射量低,扫描时间短,准确度和精密度高等优点。

骨质疏松症患者检查骨密度有什么意义?

骨质疏松在早期没有明显的疼痛等症状,骨密度检查是早期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指标。因此,更年期后的女性、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特别是有腰背疼痛的人,都应及时做骨密度检查,以早期诊断,及早治疗。骨密度能够准确地预测绝经后妇女发生骨折的危险性,当骨密度低于相应的年龄标准时,髋部骨折的危险性会上升。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是依据骨密度检测结果,规定 T 值高于 -1.0 标准差的为正常,处于 -1.0 到 -2.5 标准差之间称骨量低下,小于 -2.5 标准差则可诊断为骨质疏松症。

目前常用的骨密度检查方法是什么?

双能 X 线吸收法是目前应用最多的骨密度(BMD)的无创测量方法,是临床上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其原理是对组织吸收 X 线的直观反映,相同 X 线照射条件下组织吸收 X 线的多少取决于组织的密度和厚度。所以当有了骨骼吸收 X 线的对比标准之后,就可以依照 X 线骨密度仪的检查结果对比得出被检查人的实际骨密度。

骨密度报告单中的 T 值和 Z 值有什么含义?

T 值 (T - Score) 和 Z 值 (Z - Score) 是骨密度报告单中最重要的两个指标。
(1)T 值是用受检者的骨密度值与同性别正常青年人的骨密度平均值进行比较,即 T 值=(受检者 BMD 值一青年人 BMD 均值)/青年人 BMD 标准差,含义为受检者比青年人 BMD 的差异。-1﹤T 值﹤1 表示骨密度值正常;-2.5﹤T 值﹤-1 表示骨量低、骨质流失;T 值﹤-2.5 表示骨质疏松症;T 值是一个相对的数值,临床上通常用 T 值来判断人体的骨密度是否正常。
(2)Z 值:将受检者骨密度测得值与同年龄的人群比较得出的值,判断受检者与同龄人 BMD 的差异。-2﹤Z 值 表示骨密度值在正常同龄人范围内;Z 值≤-2 表示骨密度低于正常同龄人;Z 值也是一个相对的数值,其根据同年龄、同性别和同种族分组,将相应检测者的骨密度值与参考值作比较。当出现低于参考值的 Z 值时,应引起病人和临床医生的注意。而 Z 值正常并不能表明完全没有问题,例如老年人 Z 值正常不能代表其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可能性很小。因为同一年龄段的老年人随着骨量丢失,骨密度呈减少态势,其骨骼的脆性也进一步增加,此时更需要参照 T 值来准确判断骨密度情况。

诊断骨质疏松症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根据病人的性别、年龄、形体、病史及临床症状,用生理年龄作初步诊断;
(2)作骨密度检查:在中小医院可应用 X 线、周围型双能 X 线骨密度仪(pDEXA)和放射吸收法骨密度仪,有条件的大医院应用双能 X 线床式骨密度仪;
(3)配合生化检查、X 线片等手段作鉴别诊断:判定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还是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同时需要排除诸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多发性骨髓瘤、骨质软化症、肾性骨营养不良、儿童成骨不全、转移瘤、白血病、淋巴瘤等其他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症的疾病。

骨质疏松症是不是都需要治疗?

骨质疏松症一般来讲是老年性疾病,多与生理减退有关,如同头发变白,皮肤皱褶等现象一样自然不能逆转,但可通过药物治疗得到延缓,由于骨质疏松症并发症多且严重,治疗棘手,预后较差,一旦诊断为骨质疏松症,就应给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由特发性原因或其他疾病引起骨质疏松症更应针对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骨质疏松症能治愈吗?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骼疾病,是人体衰老的表现。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一般是在 30~35 岁达到一生中所获得的最高骨量,称为峰值骨量,此后骨质就开始丢失。由此可见,要想避免晚年出现骨质疏松,就得在 35 岁之前打好基础获得较高的峰值骨量。对于骨质疏松症,通过治疗可以缓解疼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骨折等并发症的发生。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仅占全部骨质疏松症的 10%~15%,多数患者在去除原发病后骨质疏松可完全恢复。

补钙能不能预防骨质疏松症?

钙对于骨质量和强度至关重要,但不是骨质疏松症的唯一要素。合理的饮食、运动及良好的身体机能是防治骨质疏松的基础,单纯一味补钙效果有限,原因是中老年人的钙吸收功能差异较大,钙在骨质的沉积有限,钙吸收偏少、转化有限,如果骨流失持续且严重则无法缓解骨质疏松的进展。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治疗骨质疏松症总的原则应当是准确评估病情,选择适当的治疗时机,贯彻「缓解骨痛、改善功能,提高骨量、预防骨折」的治疗原则,根据循证医学,个体化地选择有证据支持的治疗方法。强调采取整体、系统、规范、联合、有监测的治疗,将营养、运动、物理、药物和手术等疗法统筹考虑。具体而言,其主要治疗方案可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增加或保持骨量,改善骨强度,消除诱因(病因),防止骨折发生,对症处理。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如何治疗?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及 65 岁以上老年人。其治疗方法可分为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
(1)病因治疗:
1)调整生活方式: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户外活动,增加光照。避免嗜烟、酗酒、慎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防止跌倒等。
2)服用骨健康基本补充剂:①钙剂: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每日钙摄入推荐量为 1000 mg。②维生素 D:老年人因缺乏日照以及摄入和吸收障碍常有维生素 D 缺乏,故推荐剂量为每天 400~800IU(10~20ug)。
(2)对症治疗:
针对骨质疏松症的表现治疗,包括止痛可口服非甾体药物如布洛芬、塞来昔布等,促进骨形成和减少骨吸收如肌注密盖息,口服福善美,氟化物等。骨折患者及时就医。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药物有哪些?

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一般可以分为以下 3 类:
(1)抑制骨吸收的药物:包括双膦酸盐、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降钙素、雌激素;
(2)促进骨形成药物:包括氟制剂、甲状旁腺素(PT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
(3)其他药物:钙制剂、维生素 D 剂、锶盐等。

降钙素有什么作用?

降钙素为一种肽类激素,具有以下作用:
(1)直接抑制破骨细胞对骨的吸收,使骨骼释放钙减少,同时促进骨骼吸收血浆中的钙,使血钙降低。可对抗 PTH 促进骨吸收的作用并使血磷降低;
(2)抑制肾小管对钙和磷的重吸收,使尿中钙和磷的排泄增加,血钙也随之下降;
(3)可抑制肠道转运钙;
(4)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对肿瘤骨转移,骨质疏松所致骨痛有明显治疗效果。国内常用的制剂有降钙素(鲑鱼降钙素)和依降钙素(益钙宁)。降钙素有肠道外给药和鼻内给药 2 种方式,胃肠外给药的作用时间可持续达 20 个月。

骨质疏松症的激素替代疗法效果怎么样?

自从上世纪中期发现绝经后的骨质疏松和雌激素水平降低有关后,人们就开始尝试采用补充雌激素的方法治疗,激素代替疗法被认为是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最佳选择,也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也存在不小的问题,可能带来其他系统的不良反应,服用雌激素的女性患者乳腺癌、子宫内膜癌、中风、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增大,而以前认为雌激素保护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在目前还有争议。因此,一定要找到专科医生合理用药,切莫自己随意用药,更不要当作补药!

骨质疏松症的物理疗法有哪些 ?

物理疗法的目的是恢复骨量、缓解疼痛症状。主要使用的物理疗法包括:1)人工紫外线疗法,2)日光浴疗法,3)电疗、水疗、磁疗、温热疗法等其他物理疗法。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疗法效果如何?

有些医院会采用中药或中成药进行治疗,但中医对于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理认识与现代医学不同,不同医院不同医生所使用的方剂、药物并不一致,缺乏统一的治疗标准,疗效结果不稳定,缺乏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不可寄希望于中医药而忽略了现代医学治疗。

骨质疏松症患者适宜进行哪些运动?

通过运动锻炼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增加成骨细胞活性、提高骨密度、促进骨形成,从而达到防治骨质疏松的目的。同时,运动可以提高肌肉的质量,稳定关节,加强灵活性,提高机体抗骨折的能力。以下活动较适合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锻炼,如快步走、慢跑、游泳、太极拳、气功、骑自行车、健身舞蹈等,不建议患者进行登山、爬楼、接触性体育活动(如足球、篮球等)等运动。

骨质疏松症患者饮食有哪些注意事项?

目前对骨质疏松症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方法延缓其发展,所以除了适当的体育锻炼外,饮食方面同样也很重要。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饮食宜选择富含钙质的食物,如:牛奶、乳酪等奶制品;黄豆及豆制品;海带、海鱼、虾皮、紫菜等海产品;韭菜、芹菜、苋菜、小白菜、发菜等新鲜绿色蔬菜及新鲜水果等;鸡、鸡蛋、鱼、瘦肉、动物肝脏等含钙、磷丰富的食物。除去富含钙质的食物以外,也要经常食用花生、核桃、芝麻、杏仁、苡仁、山楂等富含维生素 D 的食物,帮助钙的吸收和利用。
以下五类食物不宜过多摄入:
(1)不宜多吃糖;
(2)不宜摄入蛋白质过多;
(3)不宜吃得过咸;
(4)不宜喝咖啡;
(5)不宜饮浓茶。

喝骨头汤能补钙的说法靠谱么?

许多人认为,喝骨头汤可以补充体内的钙,有利于治疗和预防骨质疏松。其实,骨骼的基本成分是钙和蛋白质等物质,但骨头里的钙已经不是人体可以吸收利用的游离钙,而是被骨化结合的钙盐,骨头汤中存在的大部分钙盐都是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的。经测算,每 500 克猪骨头中含有的钙约 30~50 毫克,而营养专家建议的国人每日钙的摄入量为 800 毫克,维生素 D 1000 毫克。这样计算,即使这些钙全部被吸收(实际上能够吸收约 30%~40%),每人每日约需要 12 千克的猪骨头才能满足每天的钙需求,几乎是不可能通过食用骨头汤来达到补钙的目的。

得了骨质增生后还能补钙么?

骨质增生俗称骨刺,是老年人机体退变的表现之一,组织局部应力增高或骨强度下降导致的骨骼局部增生,很多情况下的骨质增生有利于维持机体关节的稳定性,但是如果增生的部位压迫了血管、神经则需要进行治疗。骨质增生和骨质疏松多同时存在,补钙可预防骨质疏松,提高骨密度和骨强度,同时可以间接防治骨质增生。

为什么说骨质疏松症的预防要比治疗更重要?

有研究报告指出,在我国,60 岁以上女性患骨质疏松的概率高达 40%。由于骨质疏松发病是长期缓慢渐进的过程,所以经常被忽视,但是一旦发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出现各种合并症,致残率和致死率极高,因此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比治疗更为现实和重要。在人生的各个年龄阶段都应当注重骨质疏松的预防,不仅要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而且要预防骨质疏松并发症的出现。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的三级预防又称阶梯预防方法。它是将应纳入骨质疏松症预防的人群分成三个预防阶段,每个阶段又针对其特点有侧重地采取预防措施,达到提高预防水平,减少预防费用的目的。
一级预防:无病防病,通过各种适宜的方式、方法,如增加户外活动,合理接受日照。
合理日照,科学健身,进行适应不同年龄者的承重运动;培养和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配膳,均衡营养,增加钙的足够摄入,控制体重、减少肥胖,戒烟,限酒等,使儿童期、青春期、孕乳期、成人期能够储备更多的骨矿物,争取获得理想的峰值骨量。减少围绝经期、绝经期后的妇女及老年人骨矿物的丢失,降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积极预防继发性骨质疏松症,除正确防治原发性疾病外,在医治某些疾病中必须使用能引起骨质疏松等副作用的药物时(如糖皮质激素、肝素、抗癫痫类药等)应慎重、适量,同时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骨质疏松等并发症的发生。
二级预防:有病早治,通过调查和骨密度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加强对骨质疏松症易患人群的监护和健康指导,通过药物与非药物手段,缓解骨痛,增进健康,延缓衰老,提高生活质量。
三级预防:综合防治,重点是防止骨折。
(1)预防骨质疏松症:注意均衡营养,获得足够的钙剂,保证骨量;注意锻炼身体,改善骨代谢,保障良好的骨结构。
(2)治疗骨质疏松症,预防再次骨折的发生:
1)药物治疗(钙制剂、活性维生素 D、双膦酸盐、降钙素、雌激素等);
2)含钙食品(奶制品、豆类、蔬菜、虾皮等海产品);
3)充足的日照和适量运动(散步、慢跑、体操等)。
(3)消除引起骨折的非骨骼因素:
1)日常活动注意安全,避免摔倒;
2)选择适当的锻炼方法,以免受伤;
3)营造良好的居室环境和照明设施;
4)改善着装,使行动方便;
5)调整药物,保持较好的精神状态;
6)高龄老人外出要有人照顾。
总之,骨质疏松症的三级预防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各类人群应有侧重地进行防治,不可将三级预防分割开来。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如何自我检测是否存在骨质疏松?

自我评判是否患有骨质疏松的首选方法是一分钟自我测试表,它是全球统一的骨质疏松症快速自我评价标准,由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制定,是检测自身骨骼健康的有效方法。该表的具体内容包含以下 10 个问题:
(1)您是否曾经因为轻微的碰撞或者跌倒就会伤到自己的骨骼?
(2)您连续 3 个月以上服用激素类药品吗?
(3)您的身高是否比年轻时降低了三厘米?
(4)您经常过度饮酒吗?(每天饮酒 2 次,或一周中只有 1~2 天不饮酒);
(5)您每天吸烟超过 20 支吗?
(6)您经常腹泻吗?(由于腹腔疾病或者肠炎而引起);
(7)父母有没有轻微碰撞或跌倒就会发生髋部骨折的情况?
(8)女士回答:您是否在 45 岁之前就绝经了?
(9)您是否曾经有过连续 12 个月以上没有月经(除了怀孕期间)?
(10)男士回答:您是否患有阳痿或者缺乏性欲这些症状?
如果测试者有任何一个问题的答案为「是」,就表明有患骨质疏松症的危险,但这不能说明测试者一定就患了骨质疏松症。看是否患有骨质疏松症,还需要进行专业的骨密度检查,由专业医生对检查结果进行判断。

什么是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质疏松症的特点是骨量低、以骨结构失常为特征并导致骨脆性增加、易于骨折。骨质疏松症患者遇到轻微暴力,即可发生骨折,例如,平地滑倒导致髋部骨折、椎体骨折、腕部骨折和肩部骨折等,甚至打喷嚏、咳嗽都可以出现肋骨骨折,这种由骨质疏松而导致的骨折就称为骨质疏松性骨折。

如何治疗骨质疏松症性骨折?

骨质疏松性骨折多见于老年人,此类骨折易于出现压缩型或粉碎型,一般建议患者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早期手术内固定,避免褥疮、感染等长期卧床并发症。但是需要注意由于骨质疏松,可能出现内固定不牢靠、骨折愈合缓慢等情况,在术后同时需要长期、坚持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以及进行合理的功能锻炼。

体检查出骨质疏松,平常生活要注意些什么?

答:老年人,怀孕期、哺乳期和更年期妇女,糖尿病人,吸烟、饮酒、嗜咖啡者,肾衰竭及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的朋友,都是容易患骨质疏松症的人。
骨质疏松是指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脆性增加。症状一般为疼痛、变矮、易发生脆性骨折。
一旦被诊断为骨质疏松症,除了应按医嘱服用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或进行物理治疗外,平时生活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戒烟戒酒,不宜喝咖啡和浓茶;
(2)选择富含钙质、适量蛋白和低盐低糖的均衡膳食;
(3)特别注意,要避免跌倒、磕碰和剧烈运动,预防骨折的发生;
(4)适量晒太阳,适当运动;
(5)骨质疏松的预防比治疗更重要,因此应该为预防尽早调整生活习惯。

多吃醋会让骨钙溶出而流失?

假的。
这个谣言的来源可能有两个:
一是「酸性体质」说法的余毒,认为凡是酸的食物都不利于健康;
二是看到醋能溶解碳酸钙沉淀,就认为醋也会把骨钙溶解出去。
实际上,醋能够帮助胃酸偏少的人把食物中的不溶性钙变成离子状态,有利于钙的吸收。同时,经过陈年酿造的老陈醋本身就含有较高的钙(按食物成分表数据,125mg / 100g,可与牛奶相媲美)。
醋被吸收入血之后,会氧化变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不可能去「溶解骨骼」然后直接从尿里排出去。还曾有研究发现,在膳食中用醋酸盐和碳酸氢盐来替代氯离子,可以显著减少尿钙的损失。换句话说,少吃些盐,多吃些醋,对提高钙的利用率是有利的。

骨质疏松,可以通过多喝骨头汤来补钙吗?

喝骨头汤,并不是一种好的补钙方法。
骨头中含有丰富的钙,但并不是人体可以吸收利用的游离钙,而且即使长时间炖煮,也很难溶进汤里。在炖煮时加醋能帮助钙溶出,但效果也并不理想。
有研究测定,骨头汤的钙含量远比牛奶低。每 100 毫升的骨头汤中钙含量只有 6~30 毫克,而同样多的牛奶中钙含量则高达 105 毫克。
同时,骨头汤中脂肪、钠盐和嘌呤都比较高,用以补钙并非最好的选择。
想要补钙,可以这么吃:
(1)每天喝奶类或奶制品 300 毫升以上;
(2)每天吃一斤深绿色蔬菜;
(3)再配合其他日常饮食,比如豆类、坚果中钙含量也不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健骨科普讲堂:第三十期:糖皮质激素相关的骨质疏松症治疗与疗效评估问题(119-122)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2011年)
骨质疏松
完整版: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下)
骨质疏松 祸起“糖衣炮弹”
最新!指南共识 |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