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广州老城里的三座山:番番番山!禺禺禺山!坡坡坡山!

市民政局会同广州大学编制了《广州市地名保护录》(第一批),旨在通过对这些老地名、历史地名的挖掘和研究。让广州历史文脉不断传承下去。

列入本名录(第一批)的词条共556个,根据其主要功能和历史特点分为政区区片、云山珠水、名胜古迹、千年商埠、传统村落、红色印记、近代遗迹、老街老巷、交通运输、科教文卫10类。

《广州旧闻》将分批次推送。今天推出“云山珠水”地名。

(点击查看)

广州已经消失了的那些地名:华侨农场、芳村区、萝岗区、新滘镇……

越秀山

位于越秀区北部,东靠近小北路,南近应元路,西至解放北路,北到环市中路,南北长约1.11千米,最大宽度约1千米,主峰海拔68米,占地面积0.86平方千米,为白云山向南方向延伸的余脉。

古即有“越井岗”“越王山”之名,又有“粤秀山”之名,后人以“越”代“粤”,故名。

唐代视为“南武之镇山”,称为天井岗、越王山、王山、武王台。

宋代称北山、越井岗、粤秀山。

明代又称越台山、观音山。

民国中后期定名越秀山。

由7个石英砂岩丘陵组成,山上有镇海楼、海员亭、中山纪念碑、孙中山读书治事处石碑、明代城墙遗址、清代四方炮台、伍廷芳塑像、五羊石像、广州美术馆等名胜古迹。

1921年,辟为公园。

20世纪50年代始先后开凿北秀、东秀和南秀三个人工湖,兴建越秀山体育场、越秀游泳场、金印游乐场、越秀山电视塔、花卉馆和亭台楼阁,成为大型综合性公园。

历代均入选为羊城八景,宋代称“菊湖云影”,元代称“粤台秋月”,明代称“粤秀松涛”和“象山樵歌”,清代称“镇海层楼”和“粤秀连锋”,20世纪60年代称“越秀远眺”,20世纪80年代称“越秀层楼”。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从镇海楼上望去,近处的山岗就是木壳冈,也就是现在五羊雕像的位置;远处红圈处就是象岗山,也就是现在的南越王墓博物馆。

链接:

旧闻新说 ▎ 越秀山为什么又叫做观音山?

番山

位于越秀区北京街道辖内。

具体位置有三种说法:

一说在今中山四路以南、旧中山图书馆(今孙中山文献馆)以北,即今市十三中学一带。

二说乃旧仓巷西侧的“高坡”,即今中山四路北侧原市文化局一带。

三说即今越秀山。

由台地残留的丘陵形成的明显高地,是上白垩纪红色砂岩的岩石小丘,先秦时取名为番山。

山之东侧为古文溪所经,山之西与禺山相望。海拔约20米。

唐末(907年)因开拓城区被凿平。

宋代在山旁筑九思亭,后改称番山亭,今存,高出平地5.92米。

为明代羊城八景之一,称“番山云气”。

位于文德路上的省立中山图书馆儿童分部里边的“番山亭”被认为是“番山、禺山”之一的“番山”的旧址。

禺山

位于越秀区北京街道辖内。

具体位置有两种说法:

一说在北京路以西,小马站以东,西湖路与越秀书院街之间,即在今北京路广州百货大厦一带,山体由上白垩纪红色沙砾岩组成。

海拔约20米。唐末(907年)因开拓城区被凿平,今广州百货大厦地基亦见此类岩石分布。与东边番山对峙,两山之间坳口曾分唐代广州城南门,清初改为拱北楼。

二说在今旧仓巷西侧的“高坡”,宋代曾建禺山书院,即今中山四路北侧忠佑大街城隍庙遗址一带。

也有人认为广州城内不存在禺山,古县城番禺之“禺”是指番山之隅。

找找禺山的标注。

坡山

位于越秀区北京街道辖内,惠福西路北侧米市街和甜水巷之间,由上白亚纪红色砂砾岩构成,海拔约20米。因系平地上的高坡,故名。

晋时是珠江北岸的渡口。唐时为广州对外贸易和外侨聚居地区。

南汉(917—971)时被凿低,今仍高出平地6米,呈坡状,是老城区中唯一残存的天然露头岩石。

底部长期受江水侵蚀,生成多个瓯穴,其中两个特大,并互相连通,北大南小,酷似脚印,被附会为“仙人拇迹”或“仙人脚印”,明称穗石洞,为羊城八景之一,名“穗石洞天”。

明洪武七年(1374)在此建钟楼,即岭南第一楼,上悬巨钟。

洪武十年(1377)又建五仙观于楼前,古渡遗址在其后,至今还有“坡山古渡”的碑刻。

今仍存观、楼,为广州名胜古迹。

山前惠福路,原为唐代沿江商业区,宋代为“大市”所在,蕃汉杂居之地。

清代羊城八景之一的五仙洞霞。

维护前的五仙观旧貌。

象岗

位于越秀区北部,东邻越秀山,为广州的古岗丘。

因其南高北低,形似卧象,故名象岗,另有固岗、席帽山、象山等别称。

南越王赵佗曾“因岗作台,北面朝汉,圆基千步,直峭百丈,顶上三亩,复道回环”,“名曰朝台”(即朝汉台)。

唐刺史李毗建余慕亭于朝台侧。

西侧岗脚有双井、兰湖。

原位于城郊,明代扩建广州城时,在此凿建北门,成为出入城北的重要通道。

清代曾建拱极炮台于此。

1980年在北坡兴建中国大酒店。

1983年8月在中部发现第2代南越王赵眛墓,后以此为主兴建了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

象岗山以及山上的炮台。

七星岗

位于海珠区北部。

因附近有风岗、马骝岗、坑岗、大岗、宝鸭岗、花岗、牛眠岗7个山岗,罗列如星,故名。

最早见于唐朝《名胜志》,形容其“七阜罗列如星”。

1983年,广东地理学会在此设“七星岗古海岸遗址纪念碑”。

在山坡脚约20米的距离内分布有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洞等典型海蚀地貌。

白云山

位于广州市白云区境内,总体呈东北至西南走向,东界广(州)从(化)公路,南至桂花岗,西界广州至磨刀坑公路,北起马鞍岭,为大庚岭支脉九连山的余脉。

纵长9.7千米,最宽4.5千米,面积28平方千米,以“山幽、林绿、气清、景美”为特色,峰峦层叠,林木秀茂,溪涧纵横,清泉众多。

主峰摩星岭位于山体中部,海拔382米,宋、明以前称“最高顶”“第一天”或“天南第一峰”,清康熙年间始称摩星岭,取高耸可摩星辰之意。

建有龍湖、三台岭、鸣春谷、摩星岭、明珠楼、飞鹅岭、荷依岭等7个游览区和近百个景点,登高远跳,可尽览市区。

每当雨后天晴或暮春时节,山间白云缭绕,蔚为奇观,故名白云山。

白云山景色秀丽,为南粤名山之一,自古就有“羊城第一秀”之称,其中“蒲涧濂泉”“白云晚望”“景泰僧归”等被列为古代“羊城八景”。

二十世纪60年代、80年代,“白云松涛”“云山锦绣”被评为“羊城新八景”之一。

广州市第一个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

民国版《番禺县续志》中的白云山图。

帽峰山

位于广州市白云区东部,东至沙田,南至罗布洞,西达头陂,北起华坑。

因在朝暮雨后,山峰隐现于云雾之间,宛若戴上一顶雪白的大帽子,故名。

面积约为30平方千米。公园属丘陵区,帽峰山海拔534.90米,为广州市区最高峰,周围聚集着海拔200米以上的山峰20多个,形成复杂的地形,山的绝对高度不大,但相对高差大,加上山坡陡峭,沟谷幽深,给人以莽莽苍苍之感。

全园森林覆盖率大于95%,景色秀美,环境幽静。

火炉山

 位于天河区北部。

东临柯木塱南路,南至华观路,西靠京珠高速公路,北近广汕一路。东西走向。

因山体表层为红壤,加之以前山体绿化少,地表裸露,在太阳照射下呈现红光,故名。

清同治年间《番禺县志》称此山为火罗岭,清末称作火炉山。

土壤为赤红壤,山体主要由砂岩和花岗岩构成。

山势浑圆,坡度平缓,山间大石遍布,形状各异。

山上林木繁盛,泉水清甜,自然气息浓厚,空气非常好。

2009年建成火炉山森林公园。是集观光、休闲、健身于一体的郊野生态公园。

山上较有特色的景点有三间两廊、鸡枕石、猪头石等。

瘦狗岭

位于天河区西部,东临南方燕岭医院,南、西邻广园快速路,北至禺东西路。

因山体形似趴着的瘦狗(以前山上树木较少,山体显瘦,从白云山远眺,山梁好像狗身上的肋骨),故名。

呈西北至东南走向,山岗突出,山坡陡峭,地形险要,是广州东部的交通要道和军事要塞,兵家必争之地。

当年太平军攻打广州,清军主力拦截庚戒新军起义,国民革命军大败桂军等,都在这一带设伏展开决战。

地理上称为瘦狗岭断裂层,约于8.55万年前形成,为广州市地质遗迹区。

王子山

位于花都区北部,西接清远,横跨花都梯面、狮岭两镇,现属省级森林公园,最高海拔578米。

相传是东海龙王王子的化身,故名。

王子山峰峦叠嶂,山深谷窈,动植物资源丰富,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有十多种,被称为广州市“北肺”。

现为花都新八景之一。

芙蓉嶂

位于花都区北部。亦名芙蓉山。海拔360米,重峦叠嶂,方圆数十里,山上石头均表面烟墨色呈芙蓉花形状,故名。

面积22平方千米,以山、林、湖、泉景观取胜,区内名胜古迹荟萃、群山逶迤,松林迭翠,飞瀑流泉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自然风光优美怡人。

区内有远近闻名的龙王庙、洪秀全祖墓、陈济棠母墓等人文史迹以及落差70米的西山瀑布、通天河引水隧道等自然景点,瀑布下面是可供万人同游的人工泳池,池旁是芙蓉嶂水库。

1988年,花都政府投资建设芙蓉嶂旅游度假区,有鲤鱼岗、狮山、象山等景点及烧烤区、垂钓区、温泉区、果园等,区内的三个半岛还兴建了三个度假村。

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

莲花山

位于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东北部,东至联围村,临近莲花山水道,狮子洋,南至东星村,西至龙滘,北接茭塘东村、茭塘西村,由48座红色砂岩低山组成,属丹霞地貌。

因此山之石可作磨刀石,故有“石蛎山”“石蛎岗”之称。

又因东南部有一矗立如狮子头之巨石而得名“石狮头”(民间又称狮子山、狮石山)。

从明代始,山体多处被开采为石矿场,遗留其中一处呈莲花状之巨石,故名莲花山。

现存二千多年历史的古采石场遗址,是国内少见的“人工丹霞”奇迹,也是我国两大古矿场之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顶峰有建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素有“省会华表”之称的莲花塔和鸦片战争修筑的莲花城,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大夫山

位于广州市番禺区西南部,东至景观大道南,南至红萝嶂,西至屏山河,北至环山河,面积9平方千米,最高海拔226.6米。

曾名大乌岗、抱旗山。

一说是经常有云遮盖山顶,令山体变暗,清代嘉庆年间,当地称为大乌岗,后因夫、乌读音相近,遂称大夫岗。

一说是为纪念西汉初年朝中重臣大夫陆贾,南下说服赵佗,为维护国家统一做出重大贡献,南越人民将大乌岗改称大夫山。

今山上建有大夫阁、大夫书院,并存有古烽火台遗址,山南第二峰有宋代黎巨川之墓等。

黄山鲁

位于南沙区东部,东临虎门水道,南濒凫洲水道,西至金岭路,北临进港大道,南北长约5千米,东西宽约4.4千米,面积22平方千米,主峰海拔297米。

明清时期,当地居民称其为黄山鲁,因在主峰俯瞰,四周表土呈黄灰色的山岗好像一只黄毛山鹿,伏卧小憩在群岗中,“鹿”与“鲁”读音相近,故名。

原属古珠江口的丘岛,表土为花岗岩赤红壤、耕型赤红壤。

山上有人工荔枝林,夹有稀疏马尾松、灌丛草坡,南坡为次生灌丛草坡。

现建成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黄山鲁森林公园。

通天蜡烛

位于从化区与黄埔区交界处。又名东天蜡烛。

海拔1047米,是立于湖水中的一根石柱,形如巨烛,每到春暖花开之时,海拔900米以上全部是杜鹃花丛,春天杜鹃花开时,漫山遍野的红花笼罩着整个山野,似通红的蜡烛,故名“通天蜡烛”。

相传古时此地虽然山清水秀,但虫鼠横行,令当地染疫者家破人亡。

后一神仙变成垂垂老者行乞于村中,施以灵丹妙药,拯救村中病危者,并赐一长明蜡烛,点燃后可驱病虫,人畜病害尽除。

自此,“拔地攀天起,一柱乾坤连”的“通天蜡烛”能治病的佳话传遍四方。 

珠江

位于中国南部。

因古时江中有一红砂岩构成、名为海珠石的礁岛而得名。

因主要干流位于南粤,又名粤江。广义的珠江是指整个珠江流域,由东江、西江、北江及其支流以及注入珠江三角洲的诸河所组成的复合水系,成川字形分8个口门注入南海。

珠江流经云南、贵州、广西、江西、湖南、广东6省(区)及越南北部,全长2320千米,全流域面积约45.37万平方千米,其中中国境内44.21万平方千米。

狭义的珠江指广州市区及其附近的珠江河段,宋时称小海、珠海。西起鸦岗,东至莲花山,长约78千米,水量丰富,包括西航道、前航道、后航道等。

其中西航道长18千米,前航道长28千米,后航道长32千米,另有官洲水道、仑头水道亦属后航道的旁侧河段。

从大蚝沙向南经莲花山至南沙凫洲,包括狮子洋段在内,统称黄埔航道,长50千米;

从凫洲至万顷沙二十一涌,属珠江口伶仃洋上段,长30千米。

秦、汉年间,珠江水面宽约2000米,岸线北至今西湖路,南至下渡街。

明代缩至900米。

清代宽度约500米。

21世纪,珠江河面宽度缩至180米,最窄处在西濠口,120米。

一般水深2.8米,其中白鹅潭至黄埔河段最深,达4.5米。航行便利,轮船直通广西梧州和珠江三角洲各市镇,沿途有中国南方最大海港黄埔港和内港广州港。

江中有沙洲,著名的有二沙头、海心沙、娥眉沙、洪圣沙、白兔沙、大坦沙、大吉沙、沙鱼沙、大耗沙等,这些沙洲已开垦为耕地或辟为厂房、仓库。

珠江把广州城区分成南北两部分,自古以来两岸交通靠渡口码头,随着海珠桥、珠江大桥、人民桥、广州大桥、海印桥、洛溪大桥、解放大桥、江湾大桥、猎德大桥、琶洲大桥、新光大桥、黄埔大桥、番禺大桥等陆续建成,两岸交通日趋便利。

珠江两岸景色秀丽,有许多著名景点,历代的羊城八景,珠江均列其中,如宋代的“珠江秋色”“扶胥浴日”,元代的“扶胥浴日”,明代的“珠江晴澜”,清代的“东海鱼珠”,现代的的“珠海丹心”“双桥烟雨”“鹅潭夜月”,“珠水晴波”等。

图为30年代俯瞰海珠桥两岸的珠江江面,

东濠涌

位于越秀区中部。

发源于白云山东侧的长腰岭,南北流向,由北向南流经麓湖、小北、越秀路东侧,其中麓景路段为地下暗渠,东风东路附近转为明渠,在大沙头西部的铁桥注入珠江,为外流河、地上河、常年河,长约4.225千米,宽3—11米,流域面积9.42平方千米。

原为甘溪下游(文溪)东支水道,经南汉大宝十四年(971)、明洪武三年(1370)建城时深挖疏浚而成。

初名东涌、东濠,民国期间改称东濠涌,因位于古广州城东而得名。

历史上,东濠涌址随广州城变化而屡经变化:

南汉时,东濠涌在今仓边路南侧一带;

宋至明初时,在今糙米栏附近注入珠江;

清中期,涌口移至东沙角横马路附近;

民国时,涌口已移至东铁桥。

2009年后,在河涌两岸实施景观休闲带工程,把之前的混凝土堤岸改为绿色植物覆盖的生态堤岸,营造出处处赏绿的景观效果。

通过采取雨污分流、净水补水、景观整饰等办法,改善河涌环境质量,恢复河涌的原生态,实现了“水清、岸美”的良好效果。

1935年民国政府在修建东濠的时候绘制的东濠涌路线图,从白云山的长腰岭出发,一直到珠江

驷马涌

位于越秀区西部,洪桥街辖内。

源起桂花涌,经越秀公园、流花桥(广州体育馆侧)、彩虹桥(西华路),在澳口流入珠江,有小梅村和广雅涌等支流,为外流河、地下河、常年河。

主河槽长4.94千米,宽度约14—23米。曾名流花水、澳口涌、司马涌、洗马涌。

1910年的司马涌,直入珠江

清初名为驷马涌,因常有高官坐在四匹马拉着的车从此经过,故名。

又相传清初平南山尚可喜、靖南王狄继茂养马西山,在此洗马,故又名洗马涌。

古代为进入广州重要水道之一。20世纪30年代以来成为广州市区西部排污的主要河涌。

今已无航运能力,流花湖以上河涌在兰圃段改为灌溉沟,其中1950米保留为明渠,其余3000米左右改为箱式渠(暗渠)。

2010年10月,涌旁建成驷马涌文化体育广场。

驷马涌,又名司马涌、洗马涌。古时这里前经彩虹桥上通兰湖的白云山水,后接澳口涌出珠江。清朝初年,尚可喜和耿继茂率清兵攻占广州后,靖南王耿继茂曾在此一带圈养过兵马,故有此名。

兰湖

历史地名。

位于今解放北路之西,南至今东风西路与人民北路相交处附近,北至桂花岗。又名芝兰湖。

原为广州唯一的天然湖泊,由小北江天然堤外侧洼地涨水而成,古时该湖三面环岗,东为象岗,南为西山,西接司马涌,北为桂花岗、蛇拦岗、陈岗。

湖阔水深,与珠江干流相通,并注入南海。

汉代至宋代,为广州城西北的船舶避风港,“凡使客舟楫避风雨皆泊此”,至明代逐渐淤塞,不复通海。

隋、唐、宋代,南海县署设址湖畔。

湖东岸有余慕亭、朝汉台等名胜,曾是城郊重要的游览景区。

清代水枯变沼泽区,成为种植茭、菱的洼地。

今兰湖里、流花湖一带即为兰湖遗址。

兰湖里,现在成为一个地名。

西湖

历史地名。

位于今西湖路、教育路一带。

原为文溪西侧河道,唐代利用为濠池。

南汉时期扩建,开凿成南北向、长方形的人工湖,以为宫苑,称仙湖,与药洲、九曜石、宝石桥、黄鹂港、明月峡、玉液池等景组成皇家园林。

宋代玉液池部分淤没后,水面缩小。

嘉定元年(1208)经略使陈岘“疏凿之,更名西湖”。种莲于药洲西北侧淤积处,称白莲池。为游览胜地。

元代湖长犹有“百余丈”。

明初仍以“药洲春晓”入列羊城八景。明成化年间引文溪水入东濠后,水源断绝,湖面枯缩。

至清代仅存一泓池塘在学署内,今辟为“药洲遗址”。

流花湖

位于越秀区流花街道流花湖社区内。

因在南汉时曾有流花古桥而得名。

汉、晋时期,湖面连通珠江,是广州主要内港。

唐代这里建有西侯津亭,仍是广州的水路枢纽。

到明代湖面日渐缩小,淤塞成水塘。

1958年广州市政府为解决城区水患,组织义务劳动大军人工修建流花湖,面积69万平方米。

湖面分成3个大湖、4个小湖。

后以流花湖为主辟建为公园,集蓄水防洪、游览、娱乐、休闲功能于一体。

流花湖与流花桥。

东山湖

位于越秀区东山街道新河浦社区内。

明清时沙河出口处的波萝水道逐渐被沙河带下的流沙堆积变窄,河汊弯曲遂入,渐成河口冲积平原上的许多大小池塘。

1958年人工开挖建湖。面积31.7万平方米。

因是位于东山的大型湖泊,故名。

后以东山湖为主辟建成公园,内有5个半岛和1个湖心岛,岛间以九曲桥、五拱桥、落虹桥、贴水桥相连,与各具特色的亭、榭、阁、花架连为一体,颇具苏州园林韵致。

1963年被评为“羊城新八景——东湖春晓”。

1958年,广东省委的干部在东湖北面挖塘泥的场景。

1947年的地图与现在地图的对比。东山湖开挖前后对比(绿色处)。

链接:

东山崩口塘:由豪华码头到贫民窟再到东山湖的变迁

麓湖

位于越秀区北部。

湖区原为洼池,1958年广州市人民政府发动和组织义务劳动大军在此修水坝蓄水,是广州市第1个大型人工湖。

因地处白云山麓,南麓为游鱼岗,初名游鱼水库,后更名为金液池,1965年更名为麓湖。

面积2.05万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积21公顷。

1984年依湖建成麓湖公园,主要景点和设施有近40万平方千米的聚芳园、簪香展馆、荫生植物棚、植物引种物、荷花池、半山植谊亭和山上的五层阁、翠云亭,以及儿童游乐园、星海园、白云仙馆、正大方圆酒家、畔山酒店、鹿鸣酒家、高尔夫练习场、游艇部和垂钓区等。

甘溪

历史地名。

位于越秀山东南麓一带。

汉代砖窑遗址已见“甘溪”“甘溪灶”地名与窑称。

汉武帝征和年间(公元前92—89年),交趾刺史罗宏曾开浚甘溪。

历三百余年后,甘溪淤积,陆胤坐镇步骘城,主政交州(当时交广仍未分治,由此可证交州州治在番禺),主持疏浚,引水入城北,并在今越秀北路与小北路相交处西侧的越秀山东南麓一带低洼之地建塘储水,名甘泉池,既可饮用,又能航行并用于农田灌溉。

晋代为白云山菖蒲涧的异称,以水“味甘冷”而得名。

从汉代至元代的一千多年,甘溪均为广州的生命之水,直至元代才逐渐湮没。

玉带濠

 位于越秀区文明路、大南路、一德路一线的南侧。

东起东濠(见东涌)的东水关桥,西接今人民南路西侧的西濠。

原为宋代城南江边的避风濠,宋代广州知州邵桦在大中祥符四年(1011)始凿,“阔20丈,深3丈”。

至清代,濠畔均为广州城南的著名商业区。

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广州城南增建新城,玉带濠被纳入新城范围,成为广州内城(即老城)的城南护城濠,因呈U字型,形似玉带,故名玉带濠。

当时商船仍可乘潮驶入,有交通运货之利。

古代濠畔街和高第街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

至20世纪30年代,因该濠逐渐淤塞变为臭水涌,

于1951年进行整治,改为排水暗渠,渠面成为道路。

昔日玉带濠的濠畔两岸的风光。

昔日玉带濠的走向,红色圆点处就是现在玉带濠巷与越秀南路的交界。

链接:

黑胶年代 ▎“水城广州”:城在水里,水在城中!

清水濠

位于越秀区万福路北侧,呈平行直向,东起东濠涌附近,西止于北京路东横街。

原为天然水道东澳(甘溪东支),南汉时期为抗宋师,曾作深浚。

至宋代挖淤疏凿,成为子城的东护城濠,北接文溪下游(今小北路、仓边路一带)之水,南注珠江,“长二百有四丈,阔十丈”。

嘉定二年(1209),经略使陈岘重加疏浚。

其后渐塞,屡有改道,改引向西,“注于南濠”(玉带濠、明代城南护城濠的东段,今清水濠街一带)。

清代时位于今文明路南侧低地,东起现今的安定里,西至青云直街,已被改为排水暗渠。

六脉渠

历史地名。

位于越秀区西南部,东起仓边路、长塘街,南到玉带濠,西至海珠北路,北至越华路附近。

依城中地形修筑,利用古代干谷地、小河溪,在濠池淤塞后加以疏浚而成,因而与濠池相通并流入珠海(今珠江),兼有排水、行舟之便。

因是古代广州城内6条排水大渠的统称,故名六脉渠。

该渠在宋及明、清各有不同走向,名称也不一。

宋六脉渠主要在西城。

元代六脉渠与宋代相同。

明代六脉渠与宋代有同有异。

清代六脉渠较复杂,曾多次修浚,在各个时期均有差异,主要有“乾隆五脉”说、“嘉庆十脉”说、“道光十脉”说、“同治六脉”说等。

现六脉渠和玉带濠、西濠均已改为排水暗渠,仍为广州市中心区重要的排水渠道。

海珠石

位于越秀区沿江西路与新堤一横路附近。

原是珠江河道中由白垩纪红色砂砾岩构成的礁石,长150米,宽50多米,因长期受江水冲刷而浑圆如珠,随潮流变化浮沉海上(广州人称较宽江河为海),故名。

据宋方信儒《南海百咏》载,旧传异域商人遗珠于此,曾名走珠石,与海印石、浮丘石并称为羊城三石,为历代游览胜地。

宋代石上建有慈度寺,为宋羊城八景之一,称“珠江秋色”。

南宋吏部侍郎、龙图阁待制李昴英及第前常在此读书,后人把他读书处称为“探花台”。

明代又在慈庭寺旁建有文溪祠,为明羊城八景之一,称“珠江晴澜”。

海珠石。

据古书记载,海珠石广袤二亩,上有“古榕10余株,四边蟠结,游人往往息舟其荫”。

清雍正年间,广东布政使王士俊等在此建文昌阁。

清同治时,曾在此建炮台。

护法运动时期,曾在此设立海军办事处。

1925年辟为海珠公园。

1931年扩筑新堤(今沿江西路)时,海珠石沉埋地下。

附近有海珠路和海珠广场等,均源于此名。

链接:

百年回眸 ▎海珠石大全:68张海珠石“面孔”,让你一次看个够!

海印石

位于越秀区南部。

原为东濠涌东侧、珠江河道中由白垩纪红色砂岩和砂砾岩构成的礁石,岩层发育成方格状水平节理,大潮时半露波际,为海蚀平台地貌,形似印章,故名。

因位置较低,特大涨潮被淹没,又称为沉石。

与海珠石、浮丘石并称为羊城三石。

民间至今还流传着“海印石边断哑谜”的故事。

明万历年间,广州知府在石上建海印阁,清嘉庆时改建为京观楼,供人登临观赏珠江景色。

当时海印石四面环水,登阁北望,丘陵起伏,云山高耸;东西两面田畴成片,点缀几间寺庙、农舍,南临珠江水面辽阔,烟波浩渺,水天一色。

清同治时又改建成炮台(称东定炮台或东水炮台),是广州的江防重地。

林则徐来广东禁烟时曾在东定炮台销毁缴获的部分鸦片。

由于东侧的筑横沙不断扩展,渐与该石相连,成为东濠东岸陆地的一部分。

清末时,该石逐渐埋入地下。

1988年12月建成的海印桥,因位于该石附近而得名。

1835年的出自《南海县志》的道光地图,可以看到东炮台的标注。这就是海印石的前身。

浮丘石

位于广州市中山七路东段。

原是古代广州城西珠江江心的一座礁石,因形似浮于水面的小丘而得名。

又说系浮丘丈人得道之所,故名。

该石由白亚纪红色砾岩和粉砂岩构成。晋代葛洪曾在此炼丹,留有“丹井”字迹。

汉唐时为珠江上舟船停泊之所。

宋代以前仍屹立江中,为船舶停靠锚地。后因海水退去,江流冲积,渐与珠江北岸陆地相连,浮丘石沉埋地底。

宋时,广州经略使蒋之奇在石上修建朱明馆。

明万历年间,大学士赵志皋在此增建吹笙亭、大雅堂等亭、台、楼、阁,开设浮丘诗社,该石与海珠石、海印石并称为羊城三石。

清代,因“浮丘丹井”古迹被列为羊城八景之一。

民国时修路凿低丘石作为路基,成为今中山七路的一段。

西门外的浮丘寺,在1835年的地图上有体现。绿色虚线就是今天的中山七路走向

历史上的羊城八景之一的“浮丘丹井”。

白鹅潭

位于荔湾区、海珠区交界处,沙面岛以南的珠江河段,是珠江的西航道、前航道、后航道交会处。

又称鹅潭,古人称之为巨浸。

其得名有多种说法:

一说这里波浪滔滔,成为白雁栖息的好地方,因而得名。

一说此处每逢大风雨即有白鹅浮现,造成沉船坏舟,人们视白鹅为妖物,因而得名。

一说明代黄萧养起义,率领义军战船进攻广州城,船经此处时,白鹅为之导航。后黄萧养中箭坠水,深潭中浮出两只巨大白天鹅,背他逃生,由此得名。

白鹅潭是珠江流经广州最宽、水位最深之处,自古以来是广州对外通商的重要交通水道。

清朝道光年间,有数千花艇聚集于此,称之为“烟花之地”。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此处被帝国主义侵略者控制,并在南面码头上建一“日”字方亭,称绿瓦亭,成为外国舰只避风停泊的港湾。

1949年后,周恩来总理视察珠江,决定由中央拨款,把生活在附近河面上的疍民逐步安排上岸定居。

1963年,此处因其迷人夜景成为羊城八景之一“鹅潭夜月”,现已成为珠江夜游的重要景点之一。

增埗河

位于广州市西北部,起于白云区石井河,止于珠江,东岸为荔湾区,西岸为白云区,流经西村街、南源街,属外流河、常年河、地上河,全长2.65千米,宽约35米。

因其流经增埗,故名。

古时沿西江、北江到达广州的船只均在此河东岸登陆入城。

相传汉高祖十一年,大夫陆贾出使南越国时在此登岸,并建土城等待赵佗,后人称为泥城(又称西场),该河也称为泥城涌。

有增埗桥、内环路增槎路放射线及富力桃园大桥横跨增埗河,连接西村和螺涌围。今沿岸工厂、仓库林立,有西村水厂、广东省冷冻厂等。

白坭河

位于广州西部。

又称巴江河。

发源于清远市马头岭,从清远市兴仁流入广州市花都区,至新街水口进入白云区及佛山市南海区之间,与流溪河在鸦岗交汇,再经石门汇入珠江。

全长70.3千米,其中鸦岗以上河段长53千米(其中花都区境内27千米,白云区境内26千米),流域面积788平方千米。

左侧主要支流有新街河、天马河、芦苞涌、国泰水等,右侧支流有九曲水、金溪涌和官窑涌(南海区西南涌的分汉河)、里水。

古代是清远石角圩北江汉河(落排河)的下段。

汉时成为进入广州的航运水道。

晋、隋代时(256—618),因上段淤浅,失去航运价值,只能起到北江分洪水道作用。

明弘治十三年(1500),筑青平围(石角围),堆塞石角涌,芦苞以北又建长堤,截断永平涌。

清道光(1821—1850)以来屡发洪水。

20世纪90年代,塞断北江水源,白坭河变成潮水河,可供灌溉用水和通航。

2011年建成白坭河特大桥,横贯广佛两地。

狮子洋

位于广州黄埔至虎门之间,东岸为东莞市,西岸为番禺区、南沙区。

珠江最主要的出海水道,长约40千米,最宽处2800米,最窄处仅900米(黄埔新港附近),可通行万吨级船舶,为进出黄埔港船舶的主要航道。

因南有虎门,亦称虎门水道。

狮子洋得名有两说:

一说是因东侧一小岛之山在宋代名为狮山,

另一说是因西岸莲花山上有石如狮。

狮子洋为珠江古海湾的剩余部分,宋代称“大海”,范围比今大,由于珠江携带大量泥沙,在古海湾逐渐堆积,遂形成水道。

至元代,因海心洲、江欧沙形成,又分出莲花山水道。

是中国南方最大的河口,也是华南人口最集中、经济最活跃的地区。

1918年的狮子洋。

伶仃洋

位于珠江口内伶仃岛和外伶仃岛之间。

东由深圳市赤湾经内伶仃岛,南达香港、澳门,西到珠海市淇澳岛一线,北起虎门。

为喇叭形河口湾,又称零丁洋、珠江口。

南宋文天祥《过零丁洋》诗中“零丁洋里叹零丁”即指此。

周边有深圳市、珠海市、广州市、东莞市、中山市以及香港和澳门等经济发达地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伶仃洋上架设有虎门大桥,连接东莞市虎门镇和广州市南沙区,还建有港珠澳大桥。

伶仃洋曾是南中国大门上的一道防线,南沙及东莞等地至今仍有多处抗击外来侵略修建的炮台遗址。

1918年的外伶仃和内伶仃。

虎门

位于南沙区东侧,东莞市与南沙区之间,系珠江八大出海口门之一。

因该口门处有大虎山、小虎山两座小岛,像两个卫士一样看守口门,故名虎门。

明《永乐大典》广州府境之图中已标有“虎头门”。

清代中期改称虎门,沿用至今。

虎门是最主要潮汐通道,山潮水比小于1,全年属强潮流水道。

狮子洋沉积泥沙易被潮流携带出海,使东江三角洲、番禺冲缺三角洲前缘进展慢,狮子洋仍呈喇叭港形态,沿洋两岸为深水码头良好地点,直至黄埔。

虎门外为伶仃洋喇叭湾,保存有乘潮水深10.8米航道,7米深水航道入黄埔港,3.5米深水航道入广州港。

使万吨海轮可乘潮入黄埔港,为中国黄金水道之一,发展潜力大。

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建成虎门大桥、南沙大桥,连通虎门水道东西两岸的东莞与广州南沙区。

蕉门

位于南沙区,北起沙湾水道中段南侧的西樵,纵贯南沙区境,南止于万顷沙二十一涌东侧。

是珠江支流北江的出海水道口门,为珠江八大口门之一。

蕉门亦为落潮量(866.9亿立方米)远大于进潮量(325.4亿立方米)的口门。

山潮水比为1.6,汛期为强径流河,旱期为强潮流河。

清代中期,文献古籍中始见蕉门。

因清代蕉门在南沙北蕉门村处,故名。

清代船只常经蕉门入珠江,避虎门之险。随着江水挟带泥沙不断淤积,蕉门不断南移,1883年水道西侧形成分支—凫洲水道。

近100多年水道快速向东南延伸,1990年后已移至万顷沙二十一涌。

蕉门是珠江各支流的总汇。

年径流量达565亿立方米,使口门外浅滩发育。

深水道深5—6米,可通行1000吨以上海船。

流溪河

位于广州市东北部。

发源于从化区吕田桂峰山,从北到南流贯全从化区,流经良口、温泉、城郊、江埔、太平等镇街,至太平镇太平场出从化区境,再流过白云区的钟落潭、竹料、人和,出江村的南江口,汇入花都区的白泥河,经珠江三角洲河网注入珠江,全长157千米,流域总面积约2300平方千米,为珠江流域水系中的二级支流,属外流河、上河、常年河。

流溪河之名古代已有,因该河由众多溪流涧水汇集而成,故名。

流溪河流域支流众多,主要有吕田河、楠木河、龙潭河、牛栏河、汾田水,小海河。

20 世纪60年代后,政府先后在河上建成了流溪河水库和一个装机容量4.2万千瓦的流溪河发电厂;

兴建了黄龙带和六座拦河坝(良口坝、青年坝、胜利坝、卫东坝、人工湖坝和大凹坝、5座水力发电站。是广州市辖内重要河流和主要水源。

增江

位于广州市东部。也称增江河。

《寰宇记》:“增水今名增江,源出增城县东北”。

因位于增城,故名。

是珠江水系东江支流,原来可直接流入珠江口,自增江龙门县城区段珠江三角洲平原形成后成为东江支流。

增江发源于新丰县七星岭,流经广州市从化区东北部时转入龙门县西北部,再折向南,为广州市增城区、惠州市龙门县的界河。

全长203公里,流域面积3160平方公里,沿江有众多古村落,有太子坑、蕉石岭等八个森林公园和自然生态保护区,还有曲水流杯、鹤之洲湿地公园、百湖水乡以及南山风塔、白湖文昌塔、南山古庙、北帝古庙、洪圣大王庙等风景名胜。

二沙岛

位于越秀区东南部,东接海心沙岛,南临珠江主航道,西靠海印大桥,北临珠江次航道,东西长3.3千米,南北宽0.6千米,面积1.76平方千米,呈纺锤形,距陆地约0.17千米。

曾称二沙头,是广州市区珠江河道中的江心绿洲,位于珠江扩张段,水流缓散,加上地处东濠涌沙河出口,流沙于此淤积而成。

1989年10月经市地名委员会批准,二沙头更名为二沙岛,因其位于珠江北岸大沙头下游,形成于大沙头之后,故名。

清代至民国前期,岛上只有零星的渔民棚户,全岛基本上为荒地与禾田。

据民国23年(1934)岭南社会研究所的《沙南疍民调查报告》称“岛之四面,围以基石,中间为养鱼塘、茨菇田”,“沙北沙西沙南三部分各自独立,不相连接。”

1975年地图上的二沙岛。

1984年10月,广州市城建开发公司征地开发。

1985年建成广州大桥,桥东部分划归天河区管辖。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全岛大开发,先后建成东西向主干道大通路和田园式高级住宅、旅游风景区。

岛上有广州二沙头体育场、二沙体育训练基地、星海音乐厅、广东省美术馆、广州发展公园、宏城公园等文体场所,有“珠江第一岛”之称。

在岛的西端,广东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内,有建于20世纪20年代、被称为广东首家“旅游医院”的“珠江颐养园留医院”旧址,曾经是中共地下党员和秘密联络点,是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曾经的大沙与二沙。

链接:二沙头原来“长”什么样子?二沙人现在哪里?他们还好吗?

海心沙

 位于天河区西南部,东接珠江,南望广州塔,临宏城公园,北邻花城广场。

原为江中冲积岛屿,因珠江江面较宽,当地人把渡江叫做渡海。

因是位于珠江内江心的岛,故称为海心沙,古时即有此名。

1975年前属猎德村,

1976年划给军队使用,

2007移交给广州市政府,

在其上建设了第十六届亚运会开幕式主会场。

历史上有很多“海心沙”。

大坦沙

位于广州市西部、四面临江的江心洲。

东接荔湾旧城区,南通芳村滘口,西临佛山南海区,北至白云区,面积3.55平方千米。

原属白云区,2002年划归荔湾区,有河沙、西郊和坦尾3村。

岛上有荔湾区河沙工业园、珠岛花园、德威堡广场、海角红楼度假酒店、广州市第一中学、广州市第一职工商学院等。

有白沙河大桥、白泥河大桥及分东西二桥的珠江大桥。

有广三铁路、广茂铁路和广佛公路通过。

是1963年评选的羊城八景之一“双桥烟雨”的所在地。

长洲岛

位于黄埔区西南部长洲街道辖内。

东临大吉沙,南与番禺化龙镇、新造镇一衣带水,西与广州大学城一桥之隔,北通海珠区琶洲街道的新洲,面积11.5平方千米。

岛内文物古迹遍地,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近现代革命和军事史迹有黄埔军校、东征烈士墓、孙总理纪念碑、孙中山纪念馆、北伐纪念碑、教思亭、黄埔公园旧址、白鹤岗炮台等,有中山公园、圣堂山公园、环岛长堤、钓鱼台度假村等休闲场所,还有柯拜船坞、巴斯楼、曾氏大宗祠、洪福市等历史遗迹。

岛上风光秀丽,特产众多,有深井霸王花、长洲粉葛、长洲香蕉、长洲大果杨桃、黄埔蛋、长洲年糕以及长洲田蚊鱼等。

附近还有娥媚沙、洪圣沙、白兔沙及大吉沙等自然沙洲。

是广州市文化旅游风景开发区。

小谷围

 位于番禺区北部。

为四面环水小岛,原名小箍围,因四面环水,像是被水围束住的箍桶,故名(见明末清初屈大均所著《广东新语》),“箍”字的意思是指围束,亦指围束的圈,如箍桶、桶箍、铁箍等,后改称小谷围。

原属番禺区新造镇,2004年8月析出成立小谷围街道。

今该岛已成为高等院校密集之地,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药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广州大学等10所高校或校区。

小箍围,即现在的小谷围,大学城所在地。

龙穴岛

位于南沙区东南部,东邻珠江,南到珠江口,西至蕉门水道,北接凫洲水道。

现龙穴岛与周边的孖沙、鸡抱沙的围垦地连成一片,陆地面积49.8平方千米,加上水域面积共128.9平方千米,由龙穴山、铜鼓岭、较杯山、沙滩组成。

明代《东莞县志》已记载为龙穴洲,因古代这一带曾出现海市蜃楼奇景,民间有南海龙王仙居此地的传说,故名。

该岛原是荒洲,至1928年才有几户东莞贫民到此定居。

20世纪50年代后,因面积扩大,改称龙穴岛。

改革开放后,该岛开辟为龙穴岛旅游区,建有沙滩游泳场、龙宫门楼、观日亭、风浴亭、铁索桥、穿山洞、花洞、度假别墅、电子游乐场等。

2000年后逐渐建设成为南沙区现代物流基地及全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的龙穴造船基地。

有历史才有现在,

知过去才知兴衰;

《广州旧闻》,

讲述广州2300年的故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也说广州话为何称“河”为“海”
地道广州 | 寻找“古老与时兴”并存的芳村水闸
读懂广州·粤韵 | 珠水淘沙“出”羊城 万丈高楼映碧波
“史上最牛”的走遍广州、发现广州——十五、 古炮台
80年代广州的38张照片
财富视角:美丽广州欢迎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