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异兽动物装饰形态在青铜器中神威表现​

//
异兽动物装饰形态在青铜器中神威表现
//

从青铜装饰装饰历史演变看,无论是从装饰技法、形态还是它的装饰内容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青铜器装饰内容非常丰富,尤其是那些脱胎与早期人类社会的动物装饰形态,从现实中存在的各种动物到渗透人们丰富想象力、创造力和精神内涵的神兽动物形态,不透露出人类的创造智慧。

青铜器物纹饰

特别值得我们关注的是,除了部分源自于现实中的动物装饰之外,当我们徜徉那些亦真亦幻的青铜异兽装饰形态时,我们会发现它们或多或少与《山海经》中记载的各种奇幻异兽有着某种联系,值得我们认真探索。

1

青铜装饰中的动物装饰纹样

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青铜时代,其以造型独特、纹饰华美、铸造工艺精良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青铜文化,是中国古代早期工艺美术中的典型代表。这一历史时期的青铜器具不单只具备盛物的使用功能,更多的是兼有等级制度彰显或是作为祭祀礼器的出现,青铜器的数量与大小也可以表示出身份地位的高低,西周中晚期我国已经形成了权利等级严密的列鼎制度。

几何纹饰

由于青铜器的造型形态与装饰纹样与王权、神权的结合尤为突出,其神秘的艺术经过了多年的积淀、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装饰艺术风格,尤其独具特色的动物纹饰,特别是那些具有神秘特征的奇异动物类装饰更富有独特价值。商周青铜器纹样种类丰富多彩,大多数以神话传说或幻想与现实中的动植物形象结合而成,总体来看,这一时期的纹样大体可以分为:几何纹、动物纹样、植物纹样。

商青铜器鱼纹

其中尤以动物纹样居多,从构成的形态看动物装饰主要分为二类:一是主要包括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动物形象,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家畜,如猪、牛、羊、马、鱼、鹅、蛙纹等,青铜器上的鱼纹图形,鱼嘴、鱼鳞、鱼鳍、鱼尾等以线条表现手法简单朴实,无过多修饰,趋向写实。

鹿方鼎

河南安阳武官北地出土的鹿方鼎,中间鹿头栩栩如生,圆目怒瞠,鹿角刻画细致入微,钩喙鸟和龙盘旋左右,造型纹饰亦较写实,都是采用写实手法表现现实动物形象;二是采用夸张、变形、虚构等手法塑造的异兽形态,如饕餮纹、人面龙身纹、夔纹及其它不具名的异兽等。

徐家岭楚墓异兽

河南淅川徐家岭楚墓出土异兽,神兽形象诡谲,整体呈龙虎合体状,龙首、虎颈、虎身、虎尾、龟足,张口吐舌,牙齿犀利。龙首上附六条蛇形龙。脊背上有有一方座,座上有一神兽也为龙首,口衔一条龙。满身饰动物纹和云纹,嵌绿松石制作精美,绿松石镶嵌精细。就是采用的夸张、变形、虚构的造型方式。如图表 7 是青铜器中部分动物装饰纹样汇总表。

2

青铜器中异兽装饰形态的表现

早期的动物装饰是人类社会向往神秘力量的一种体现,人类通过对动物形象的崇拜、祭祀,以期获得到更多的食物和神灵的佑护,因此人们将希望寄托在以动物形象为装饰题材的器物造型上。随着人类自身的进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程度逐渐加深,普通动物装饰形态已无法满足先民们对神灵的幻想,因而以现实动物原型为基础的夸张变形异兽形象应运而成。

实际上《山海经》很多异兽形态也大多源于这种思考,它与青铜器中的异兽在构成方式上具有内在一致性。青铜器中的异兽形象相对集中,主要包括饕餮纹(兽面纹)、夔纹、龙纹、人面兽神身、肥遗等。

饕餮纹

传统上对饕餮纹(兽面纹)认识源于中国文化典籍中的记录,如《吕氏春秋》篇内云:“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其及身。”《左传·文公十八年》:“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聚敛积实,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穷匮。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不难看出饕餮应该是传说中的一种贪残的怪物;用来比喻贪得无厌者,贪残者。特指贪食者,贪婪地吞食,相传为尧舜时的四凶之一。也有的学者认为它是沟通人神的图案化的装饰符号。

饕餮

那么饕餮究竟是一种什么动物,从其来源看有人认为《山海经》中记载的异兽狍鸮就是饕餮,据《山海经·北次二经》记载:“钩吾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 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鸮,是食人。”郭璞注《山海经》以为狍鸮就是饕餮。因此,无论饕餮作为贪食的异兽,还是沟通天人的符号,其形象的创作应该包括多种来源,它与《山海经》中的狍鸮、穷奇等形象特征具有内在一致性。

实际上青铜器饕餮形象是融合、幻化牛、羊、虎、鹿、山魈等多种动物的复合体。饕餮基本结构由目、角、眉、鼻、耳、口、躯干、肢爪等结构组成,目是其最显著的特征,目上是眉,眉上是角,目两侧是耳,做左右对称排列。

饕餮纹

饕餮纹角的表现非常丰富,有内卷角、外卷角、柱状角、曲折角、羊角、龙角、长颈鹿角、牛角等多种类型表现(如图表:不同类型饕餮纹角部分汇总),一般我们会以饕餮纹角对其进行分类,如外卷角类饕餮纹、牛角类饕餮纹等。

不同类型饕餮纹角部分汇总 

从整体来看饕餮纹早期结构非常简单,有的只有一个目纹,中期构造华美繁复,一般呈对称结构的单独纹样、二方连续等组织结构,并配以云雷纹为地纹,有的还在饕餮主纹上阴刻细线,呈现出独特的立体效果(如三层花)。

三层花

青铜异兽装饰中还有一类与饕餮纹形态结构类似的异兽叫做肥遗,它的结构特点是兽面的正面表现,目两侧有向外伸展的细 长体躯的花纹。

细长躯体兽面纹 

台湾学者李济认为它是《山海经》中提到的肥遗。肥遗是旱灾的征兆,据《山海经·北山经》记载:“又北百八十里,曰浑夕之山,无草木,多铜玉。嚣水出焉,而西北流注于海。有蛇一首两身,名曰肥遗,见则其国大旱。”肥遗出现的地方则预示着旱灾的出现。与肥遗功能相似的还有肥璭,据《山海经·西山经》:“又西六十里,曰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鸟兽莫居。有蛇焉,名曰肥璭,六足四翼,见则天下大旱。”肥璭形态类似蛇形,其功能与肥遗类似,它的出现也预示着旱灾。

此外,《山海经》中还有肥遗鸟,据《山海经·西山经》记载:“又西七十里,曰英山。……有鸟焉,其状如鹑,黄身而赤喙,其名曰肥遗,食之已疠,可以杀虫。肥遗鸟形状类似鹌鹑,毛色为黄色,长着红色的嘴,它具有药用价值可以治疗疾病。

夔纹

 夔纹是青铜装饰的重要纹样,近似蛇形,多为一角、一足,也有双足的,低首口微微张开,尾上卷。对于夔《山海经·大荒经》记载:“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总体看青铜器中夔的形态表现丰富,早期多为青铜器的附属纹样,和饕餮纹同时出现,后期夔纹逐渐几何化,逐渐变为主题纹样。除前文提到青铜器中异兽装饰纹样外,在青铜器的造型上也有以人面兽身合体异兽形态。如现藏美国佛利尔艺术博物馆藏安阳殷墟出土的人面龙身盉,盉盖做双角人面形,盉体蟠绕一龙,盉整体像形态为人面龙身的异兽。

人面龙身盉 

这种形象在《山海经》中多有记载,如雷神的形象,据《山海经·海内东经》记载:“雷泽中有雷神,龙身人头,鼓其腹则雷。”此外《海外北经》中记载的异兽烛阴形象:“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息为风。不饮,不食,不息。身长千里,在无启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可见《山海经》中记载的雷神、烛阴与这个青铜器上的人面兽身异兽图像基本相似。

苏埠屯人面铜钺

此外苏埠屯人面铜钺,五官表情夸张,张口怒目,神情威严,此钺虽以人面表现,却是由商周时期饕餮纹图案化演变而来,其形象均带有庄严、神秘的气氛。  从总体来看青铜器中的很多异兽装饰形态,都能在《山海经》找到依据或某些痕迹。

尽管青铜动物装饰并不能完全与《山海经》所记载的异兽形象完全一致,但这也恰好说明,早期装饰形态中人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创造性,在当时神秘社会思维背景下,把自己的想象与现实存在动物相结合,幻化出众多奇异的异兽动物形象,从而营造出一幅幻丽多姿的神秘异兽世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观像|张光直:艺术——攫取权力的手段
《山海经》上古异兽能预言未来?专家:并非神话传说
图腾文化与其含义(一)商周时期青铜器纹饰的特点
神秘的青铜器文化,奇诡、瑰丽的纹饰之美(浅谈青铜器的纹饰)
考古辞典:饕餮纹、兽面纹
【绘画参考】81种《山海经》里的奇珍异兽(动物参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