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你那么努力,还是丧得像条咸鱼?

今天刷到了这样的一条鸡汤:如果,你感到此时的自己很辛苦,告诉自己: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坚持住,因为你正在走上坡路。 

想当年,我也是对此深信不疑,不过在今天看来却有点“毒”。

先不做解释,和大家说个例子:

5年前,我供职于某奢侈品电商网站,与我同时入职的还有两个人,条件普通的大学生小陈、老爸是个土豪的海归硕士小曦,我们三个人都是基层的编辑岗位。

工作两年,小曦感觉手中工作只是无聊的复制、校验商品信息,厌倦的情绪之下选择了跳槽,入职了同类型的公司,涨薪1000+。

小陈这个时候还是在兢兢业业的工作,小曦走后一年,小陈合同到期也选择了跳槽,他成功入职了阿里巴巴,薪资翻倍。

现在小曦的薪水依旧没有过万,而小陈收入已经开始计算年薪了。

两个人同样的起点,同样是选择了跳槽,薪资差异为什么会如此之大呢?

其实,很简单:面对同样的一份工作,小曦的理解是无意义的重复,对自身没有任何的提升。

所以,每天按部就班完成自己手中的工作,下班后第一时间窜出公司找男朋友甜腻。

工作两年,薪水涨过几百块,却一直没有大的提升;而小陈从工作中总结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工作方法,提升了效率并且把剩余的时间与各部门进行接洽沟通,他所负责的虽然是小品类,却成为了公司第一个营收的品类。

因此在公司得到了升迁的机会,离开公司的时候是品类运营经理。

错误的思维比懒惰可怕 

初入职场,遇到重复的“体力活”是很常见的情况。只是当你以不同的姿态来面对它,收获也会大相径庭。

面对同样的问题,错误的思维只会让你龟速前行,只有采用正确的思维方式才能让你体会到3年收入翻10倍的职场达人是什么样的感受。

有没有发现身边总有些同事比你工作轻松,却比你收入高。

你以为是他懂得面试技巧有个开门红,却没想过他或许有着属于自己的工作方法论,效率高、成效好,而你只是在尽可能的去完成领导安排的任务,忙的焦头烂额,还经常挨骂。

前阵子一个朋友找我聊天,他是一个做智能硬件公司的销售总监,之前都是负责线下市场的开拓。

他对我抱怨不知道为什么,老板今年初非要他去做线上渠道的拓展,他根本没有相关的人脉和经验,并且老板也没有很明确的方向,只是告诉他做“线上渠道拓展”,根本不知道如何下手。

其实,这样的老板太多了,如果不能真正的了解老板的目标,那么就算你再努力也不过是浪费时间,结果不好还会被老板批的体无完肤。

遇到这样的情况,完全可以和老板深入的沟通一次,看看老板的目标在哪里。

就说是做渠道拓展,那也要清楚老板是要通过拓展渠道来进行品牌曝光还是为了快速搭建销售渠道,拉升销售业绩,不同的目的做预算都不一样,不去了解怎么着手工作呢?

一旦你知道了老板的目标,做计划也就有了侧重点。

这个朋友的错误就在于他的思维受限于自己工作的范畴,没有想过做这件事对公司的意义是什么,只想如何去做好老板让他完成的任务。

别做劣质勤奋者 

随着产业化的分工明确,越来越多的人陷入了盲目的执行工作中,真正去主动了解全产业链条的人越来越少。

就像上面提到的小曦和小陈一样,小曦只看到了眼前的工作是无聊的编辑与校对,而小陈却主动去接触了整条业务线,他的升迁与跳槽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千万别把这种差异化的结果看做两个人之间有天赋差异,要知道小曦的原生家庭与学历都优于小陈,他们之间最大的差别只是思维方式不同。

当然,在职场中选择深耕细作没有问题,只是你会发现在一个只懂得自身业务领域的中层,是很难被公司提升为高层的。

因为按部就班去工作的人,会逐渐的形成自己固有的思维逻辑,一旦被自己框死,即使还能进步,也是进展缓慢。

当然,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思维逻辑固化的普通人,所以每天兢兢业业的工作,甚至频繁加班,累成狗,还是在基层打拼,靠混工龄来换取一年几百元的加薪,却鲜有升职的机会。

哪怕是上级领导跳槽,公司也不会提升你,而是空降一个新领导出现。

在职场中你没有得到领导重视,不是因为你不够努力、不懂得拍马屁,而是不善于自己掌握原理,生成属于自己的工作、学习模式。

这些年的工作中,遇到过很多“劣质的勤奋者”,他们都坚信自己是在走上坡路,只要坚持,就能改变自己,升职加薪。可是他们努力了5年往往都不如别人1年带来的结果好。

在上一家公司曾经见过一个实习生非常有意思,基本上每天都在加班,9点前都没见他离开过公司,不知道为什么安排同样的工作量总会比其他人做的慢。

平时开会还会带个本子去做记录,每个人说的话,他都能找到值得记录的内容,其实很多业务和他本身没什么关系,我以为他是比较有前瞻性,后来才知道,是我想多了。

那天我让他帮我召集几个业务线的负责人开会,他竟然连找谁都不太清楚,就跑过来问我。

我好奇的问他:“开了那么多次会,谁负责什么的,你还不知道吗,我看你每次都做记录,都写什么了?”

他很尴尬的不知道说什么,我特意让他把本子拿来看了一眼,发现都是记录每个部门业务进展,按理来说记录这么详细应该很熟悉公司情况才对,细问只想才知道,只要开过会他就不会再去看那个本子……对于他,我很无语。

这样的员工在领导的眼中就是用时间的量,给自己制造勤奋的假象。每天加班到9点多,怪谁呢?做事情都不动脑,只是在盲目的做记录,就像上学做课堂笔记一样,不考试一定不翻看,快考试也不知道哪里是重点。

对于这样勤奋的员工,领导会给她安排升职加薪吗?

用正确的方法改善思维模式 

或许很多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只是一直苦于没有改善自己的办法。

知易行难,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去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式,今天就告诉大家三个锻炼思维模式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得到你。

改善思维模式,让自己的思维有深度,你需要做到认知现实、观察共性、归纳方法。

①认知现实 

步入职场,做人做事都与钱息息相关,看起来俗,可是谁也不能免俗。不赚钱,难道真的为了所谓的梦想吗?至少没实现财富自由的时候你还做不到。

职场的规则,非常明确,就是利益为先。

你给公司带来利益,公司自然会为你升职加薪;你给合作伙伴带来利益,那么你就在谈判中更有话语权;你想从职场中获得更多的提升与人脉,最好的方式也是利益捆绑。

知识付费的产生,其实就是为大家一个途径。

你花了几百块钱就有与大咖沟通的机会,这就是用金钱与大咖捆绑的方式,你要知道他们一个小时传授给你的经验,足以赶超你一年的经验总结。

有个同事他做美工收入不是很高,找我帮他推荐个兼职。

我手里没有现成的资源,教了他一个方法,让他和公司的新媒体运营聊一下,把他拉到运营群里发个广告,帮大家修图。

他照着做了,进了3个群,发了50块钱的红包打广告,接了2家的活,收了500多,也有10倍的收益了。

所以在职场,你如果没有消费的能力和被消费的价值,自然也没有人愿意与你结交。

②观察共性 

这个时代所有赚钱的生意,离不开流量。

那么如何获取流量,大家有没有从那些成功人士身上找到共性呢?

撇开一些砸钱购买付费流量的品牌与企业不谈,吸引流量最多的,是自媒体人、微商、知识付费的讲师。

自媒体人:打造个人品牌,分享知识、感悟,传递有价值的信息,免费的内容吸引了站脚助威的粉丝,收费的内容帮助粉丝来实现自我提升与经济收益。

微商:打造个人品牌,炫富的方式树立品牌形象,让你通过购买产品获取她的整套个人品牌打造技巧,成为下一个微商大咖。

知识付费:打造个人品牌,明码标价以自己的经验和时间来换取收益,帮助认可自己的用户提升专业技能,解决问题。

看起来他们是在做不同的事情,实际上都在打造个人品牌,只是用的方式不同,而殊途同归都是在帮助认可自己的粉丝完成经济收入上的提升。

那么回头来想想自己,为什么做同样的事情,你却一直不温不火。

答案现在一目了然了,你没有真正的传递出有效的价值,自然不会得到认可。所以你如果还是在埋头苦干,那你只能是职场的螺丝钉。

③归纳方法 

很多人会感觉自己太普通,自身没有价值可以分享传递,这本身就是一个思维的局限。

你可以传递的价值是自身的经验、感悟、方法论,如果你认为自己是小白,那么你一定会复制别人的成功案例,这就是你的捷径。

每个行业都有经典案例,并且在网上都是免费素材,别说你找不到。

如果不想浪费那个时间,就去买几本行业大咖的著作,有很多成型的模型和方法论可以拿出来直接用。

如果你有能力,最好是自己去归纳总结,这样才能做出差异化。有个做湖南米粉的新兴餐饮公司,他们的创始团队吃遍了湖南的各种口味的米粉,不断地在细节上调整传统口味米粉,并且开发出了全新的口味,不仅赢得了北漂的湖南老乡认可,也受到了不少北方人的推崇,加上他们全新的点餐理念,一炮而红,获得了千万融资。

这是一个求新、求变的年代,你有了深度思考的能力才能真正变成稀缺资源。

想清楚,才能做明白。

业内的所有大咖每天思考问题的时间比你忙碌手中工作的时间还要长,别以为自己的路很辛苦就可以了。

要知道哪怕同样是上坡,坡度还不同呢。

宁愿你从60度的坡滑下来,也别缓慢前行在只有5度的坡上。要知道坡度大,几个起落之间,就能轻易甩开那些普通的人。

年轻人,请保持“待辞职”的状态

写下这个标题,我就知道要遭到无数的炮轰。在这个人口流动快速、功利浮躁的社会,本来职场里大把的年轻人就已经在心中时刻高喊“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趁年轻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为什么还要有这种不稳定人心、鼓吹离职的无脑文章出来?

想到这个标题,源于我最近听到的一个消息。同在一个部门工作的年轻同事A,毫无预兆地宣布了下个月离职的消息,引起了众人的震惊。得知她将去到一个比目前工作环境更好的平台,大家纷纷表示了祝福,同时好奇地询问:你很早就开始准备要离开了吗?

她语气平静地回答,并没有,这个机会是偶然的。她说:“我是被生活推着走”。

的确,从朋友那里得知这个工作机会,以及获得工作机会到决定辞职,都不过两三天的时间。

她工作认真勤恳,也从未表示过对目前工作环境的不满,也没有像其他经常抱怨的同事一样关注着其他公司的情况,看起来,她的换工作,是天上突然掉下的馅饼,一下子砸中了这个幸运儿。

但是实际上恰恰相反,她的“毫无准备”,并不是真正的毫无准备。

这个同事本身是研究生学历,而且新公司和现在的工作经历可以说是一脉相承,跳槽到更高的平台,在别人看来是偶然的幸运,在我看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认真工作,在目前的工作单位中储存实力,提升技能,积累行业经历和经验——在简历上留下充分的业绩,对于跳槽到新地方,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垫脚石。

即使她无意去寻找其他的工作机会,但只要这个机会一旦出现,她就是最好的人选,有足够的实力去获取这份幸运。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与她同时入职的另一位年轻同事B。

她对工作的不满因她常常口不择言的抱怨而众人皆知,甚至上司也能从她不尽如人意的工作态度中看出她对工作的不屑。

她看起来对招聘信息和同行待遇极为关注,但下了班又是出名的“社交女王”,吃喝玩乐,游山玩水无一不精。以至于有人离职的消息一传出,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B要离职。B听到之后,也只能尴尬地否认,表示自己“从未想过要走”。

所以啊,保持“待辞职”的状态,并不是要刚毕业的年轻人在工作单位里“一山望着那山高”。

并不是说要因为自己对目前工作的不满而偷工减料,也不是要时刻关注着招聘信息,天天请假跑招聘,耽误本职工作,更不是鼓励年轻人追求一种高流动率的职业生涯,而是需要我们在保证工作质量的情况下,保持对自身能力的警觉。

在人才辈出、高学历人才遍地的时代里,大部分人都没有职场中的“不可替代性”,如果安于目前的工作环境,就极可能丧失对自身的职场定位,一旦变故来临,或者目前的工作慢慢显露与个人的不相合,就会陷入一种极为被动的状态:想走,却走不了。想留,却无法忍受。

而保持对自身能力的警觉,就是要在工作中、在工作之余,保持自我学习和自我提升的意识。

学历不高,那就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去进修,以求获得换取更好工作的门槛;工作上有能力漏洞,那么除了职业中获取的经验,在下班后主动也去主动学习,以求拓展出整个行业的知识链条,弥补短板。

即便工作稳定美满,也可以在下班之余减少无谓的聚会吃喝,有意识地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让它成为职业之外的个人亮点和独特技能,也许某一天它就能成为生活的转折点,发挥你意想不到的作用。至少,能给你增加改变生活的底气。

这样的“待辞职”状态,相比于少部分的勇敢创业者,尤其适用于大部分的公务员、教师、公司文员等相对稳定的工作群体。

当然,大部分人是为了“稳定”,“不操心”,“低流动”而选择这些岗位,他们可能会对这篇文章不屑一顾,认为即使哪怕取消编制的趋势已经逐渐显露,这把火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绝对烧不到头上来。

但是,即使是一辈子的“铁饭碗”,也不代表就有资格丧失这种“待辞职”的资本。因为它代表的是一种保持学习、保持进步的状态,它与我们的职业有关,更与我们的生活有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个月前主管要带着我一起跳槽,不加班工资翻倍,但我拒绝了
为什么你工作的越多,越不给你升职加薪呢? #职场# #思维#
职场升职术:真正有本事的年轻人,会在这三份工作岗位上抓住良机
看完这7大职场黄金法则 老板主动找你谈你升职
职场五件事 让老板求着你升职
工作上什么亏都能吃,唯独这2个亏不能吃,不然一辈子抬不起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