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聚焦课堂 提升质量

聚焦课堂  提升质量

崇仁县教研室    徐才全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推进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是主渠道。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关键取决于我们教师,有怎样的教师就有怎样的课堂,“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而我们教师的培养与成长又依赖于教育科研,教育创新。因此,我们学校要发展进步必须树立“科研兴校”的战略思想,必须高度关注教师、关注教研、关注课堂。

       一、熟悉课标、把握教材、了解学生是教师备好课的关键。

       课程改革,说到底就是教学理念的改革,是教学方式的改革。如果没有前者改革就谈不上学习方式的改革。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以现代化的教育理念,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现代人。

备课前首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明确三大调整:

       △培养目标的调整:

       着力培养学生的民主法制意识、环境意识、健全的人格,创新精神,处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使新一代国民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必备的素质。

       △教学模式的调整;

       要求教师彻底打破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会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为学生终身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教学策略的调整:

       要求教师实施自主探究、主动合作、亲身体验、自觉内省等。

       其二备课前教师必须熟悉课程标准,在熟悉课标的基础上了解教材的体系、特点和内容,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和思路,要统观全套、熟悉总册、明确每一个单元、钻研每一个点,从宏观到微观均要吃透,要研究教材内容与课标之间的联系,看教材内容如何体现课标要求,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情感需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研究学生的认知和能力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备好课,才能使教学取得成功。

       新课程目标特点:

△新的宗旨——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新的重点——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新的突破——培养综合实践活动能力

△着力强调——培养科学和人文素养

△高度重视——养成学生完美的个性

△全面规范——三个维度对学生素质的要求

       1、学科教学计划的制定

       课时计划、课程标准或大纲是制定学科教学计划的依据,同时学科教学计划又是开展学科教学活动的依据。因此,学科教学计划制定得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科教学任务的完成,甚至影响到培养目标的实现。

       学科教学计划制定的基本要求:

       ①要以课程标准(大纲)为依据,结合本册教材要求,联系学生实际,体现课程改革的要求。

       ②完整的学科教学计划主要包括:情况分析、教学总体设想、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具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进度等。

       ③学科教学计划要由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组织教师制定,制定时要结合教导(研)处工作计划,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必须先在一起探讨,形成共识,方可定案。

       ④学科教学计划制定后必须报教导处审批,经同意后方可实施,并做到同年级同学科教师人手一份,教学计划确定后,原则上不得随意变更。

       2、课堂教学设计

       ①教学设计的意义: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好的教学设计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科学的行动纲领。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反之,忽视教学设计,则不仅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容易使教学南辕北辙,费力不讨好,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高度重视教学设计。

       ②教学设计的含义:指教育实践工作者为促进学生学习,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统一安排与决策。具体说来,是教师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理念、经验、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确定教学目标,明晰教学思路,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合理组合和安排教学要素,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订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

       ③、教学设计的基点:课标(大纲);教材;学生;教、学具;教、学法。

       A如何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受教育者完成一定的教育计划后,其身心各方面需要达到的具体规格要求及其结构体系。它是教学的起点,因此,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定得如不好,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也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所以确定教学目标必须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结合课标要求、结合本班学生认知水平的实际来制定。目标可分为两类,一类预设的,一类是在课堂中生成的,如经历体验,探索等生成目标只有在过程中才能得到体现。

       关于三维目标的认识与理解

 △三维目标的含义:

知识与技能——支撑基础目标

基本要素

       a理解和掌握适应社会和个性发展所必须具备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初步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以及知识的应用范围和应用价值。

       c注重综合化的学习,认识到各门学科之间,自然科学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联,理解事物之间复杂关系,逐步扩大知识范围。

       过程与方法——主导实施目标

基本要素

       a学会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初步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b开发创造潜能,初步养成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发展科学思维能力、技术操作与运用能力。

       d发展团结协作能力和竞争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e保持身心健康发展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优先考虑目标

基本要素

       a养成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抱效祖国的高尚情操。

       b初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懂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初步树立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观念。

       c具有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d树立科学精神,形成创新思维习惯,充分发展个性、自主性和独创性。

e陶冶人文精神,正确认识不同的价值观和文化背景,增进国际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直接指向学生如何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

△三维目标的关系:

       三维目标不是三维分立,而是统一在过程、方法这个维度上。教师应结合本堂课的具体内容,以过程、方法为主线或者说以探索性、体验性、过程性的目标为主线,将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渗透在其中。这里的过程、方法只是一个平台,要把知识的,能力的,情感态度的目标有机地融合在这个平台上。但具体的目标如何定,则要根据具体内容具体分析,没有一个统一的描述方法,例如有的目标不可能通过一节课就能实现,需要长期培养才能达到。

       B怎样用好教材

       教材是教师在教授行为中所利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包括教科书、图书教材、视听教材、电子教材等。新教材是新课程理念的承载者,是实现新课程目标的材料与手段,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凭借,教师制订教学计划时,需要将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以及知识基础整合起来,使教材的内容“活”起来,改“教教材”为“用教材教”。特别是农村学校的教师,要用好新教材,教出自己的特色,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①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

       a新教材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反映在主题和内容的编排中。新教材试图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验与形成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综合考虑,反映在课题和内容的设计上,从而全面贯彻新课程的总体目标。

       b新教材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了注意及时恰当的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增强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克服学科中心主义的倾向。

       c新教材体现学生的身心特点。教材的编写体例和呈现方式尽量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特长和认知水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d新教材注重引导学习方式的变革。新教材根据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在课程和内容设计上注重改革学生呆板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践、收集资料、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活动,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e新教材为创造性教学留有余地。新教材更多地是为教师进行教学提供资源,需要创造性地使用、绝不能简单地当作教条来教。

       ②要重视教材的二次开发。

       a充分利用农村丰富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乡土地理是指该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和行政区划、自然地理条件、人文地理特征。思想教育因素、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美育因素等,均成了乡土地理的多重教育职能。因此,应将乡土地理纳入课程资源体系,一方面,在各科教学中联系乡土地理,使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使学生学得懂、用得上;另一方面,通过乡土地理知识的人地观念(包括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激发学生关心家乡建设、关心家乡环境和资源的责任心。

       b充分利用农村丰富的民风民俗课程文化资源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传统和民族习俗,这引起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生活习俗、民间神话传说、民间节日、民歌民谣、民间戏曲、民间工艺、民间服饰、民间饮食、乡规民约、道德伦理等等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具有极大的课程挖掘潜力。这类课程的开发对于弘扬民族文化、丰富学生精神生活、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c充分利用农村广阔的课程生产劳动资源

       农村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服务,因此,生产劳动是最具有开发潜力的农村课程资源。农村种植的各种果木、作物、蔬菜、花草,农村饲养的各种家禽、家畜,农村使用的各种农具以及在农家、田野里的劳作,如做家务、耕地、播种、插秧、施肥、浇水、杀虫、收割庄稼、采摘蔬菜水果、喂养牲畜等等,都具有极大的课程开发价值。这类课程的开发对于农村学生了解“三农问题”、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C如何优化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重在明晰教学思路、理顺教与学的关系,实施有效教学,落实教学目标。现以探究课为例作一说明。

       ①创设探究情景,激发探究欲望

       探究是满足学生求知欲的重要手段,对于保护好学生珍贵的好奇心至关重要。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巨大的满足感、兴奋感和好奇心,并焕发出内在的生命。

       ②展开探究过程、培养探究能力

       在日常教学中,研究的问题大都是依托教材或学生生活中观察一引起事物或现象后,所产生的想要研究的问题,探究过程也应从这些具体的问题展开。探究过程本身不仅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受到最好的锻炼,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且也是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培养的主要途径。

       ③亲历探究体验,获得科学知识

       通过亲身探究获得的知识是学生自己主动建构起来的,是学生真正理解,真正相信的,是真正属于学生的。这些知识才能在学生心中真心获得新生和意义,获得“深层理解”。因此者要创设有意义的探究情景、让学生去感悟、去发现。在探究过程中所经历的成功与失败,惊喜与兴奋,这些感受和体验就是他们理解科学本质、理解科学精神所不可少的。

       ④延伸探究空间、养成探究习惯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仅在课内是不够的,需要课内课外紧密结合。因此教师应将教学延伸至课外,学生在课外发现一些感兴趣的问题,难以解决的问题,应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应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所提出的问题作为起点,结合学科知识,开展探究,寻求合理答案,这不仅会增进和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并将其融会贯通,真切地感受知识的迷人魅力,享受知识之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年级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新课程教师备课的新策略
校本课程实施教师评价表
教师备课应该注意什么
新课改理论基础知识(教师、教育后备干部、校长)考试复习用
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等级达标“合格课”评估标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